你見過會吃人的小丑嗎?當你看到一隻紅色氣球飄浮,他就會來到你身邊,張開長滿密密麻麻尖牙的大口朝你的臉咬下。它真正的可怕之處是會化身成你最怕的東西,借著你的恐懼將你吞噬。
1988年,10月。在一個陰雨天,哥哥比爾給弟弟喬治做了一艘紙船,喬治穿著一件亮黃色的雨衣,拿著小船在雨中遊玩,跑著跑著小船衝進了下水道。喬治尋找紙船時,看到一個一頭橘黃色頭髮,血紅大嘴的可怕小丑,自稱潘尼威士,跳舞的小丑。
1989年,6月。比爾迎來暑假,他不相信喬治死了,想要和裡奇、艾迪、斯坦利一起尋找他。
高年級的亨利是校園霸凌的領頭者,他們在欺凌小胖子本的時候,被比爾四人阻止,在給本包紮傷口時需要買一些物資,遇到了同樣是校園霸凌的受害者貝弗莉,由於他們的錢不夠,貝弗莉幫了忙。
德裡鎮上,接二連三的發生孩子失蹤事件,街上張貼的尋人啟事不斷更新。
本在《德裡舊史》這本書裡尋找到一些信息:「德裡一開始是一個捕海狸的營地,81個人籤署憲章建立了德裡鎮。入冬後,他們全部失蹤了,唯一的線索只有指向井亭的一連串帶血的衣物。」
每次發生重大事故的時間都間隔27年。
他們六個人救了被亨利一行人欺辱的黑人男孩邁克,七個人組成了「廢物俱樂部」。
小丑被指「它」,它可以變成你內心的恐懼。
比爾一直困在喬治的死中自責,他會在喬治的房間看見穿雨衣的喬治;
貝弗莉一直困在父親變態的關愛之中,她厭惡自己的性別特徵,所以才會在浴室被頭髮捆綁,被傾盆的經血衝刷;艾迪一直被母親和各種藥物控制,他脆弱的害怕各種細菌,才會見到麻風病人;斯坦利一直被父親的宗教信仰所影響,牆壁上臉扭曲的女人畫像是他的夢魘;邁克一直忘不掉燒死父母的那場大火,那副景象重現在他眼前。
一次次從驚險中逃脫,每個人都像驚弓之鳥,比爾不顧大家的反對,選擇去尼爾波特街上的一棟房子找它。
「走進這幢房子比回自己的家簡單。」
這一次脫險之後,大家產生了分歧,艾迪胳膊受傷,裡奇因為說喬治死了,和比爾打了起來,大家不歡而散。
8月,一切恢復如常,每個人都在過著平靜的假期。直到有一天,貝弗莉被小丑抓走,比爾召集大家去救她。
因為貝弗莉不怕它,所以才沒有殺死她,只能將她催眠。
它幻化成每個人內心的恐懼,激發了大家的勇氣,齊心協力殺死它。
就如比爾所說,「所以你才沒有殺貝弗莉,因為她不怕你,我們也不怕,再也不怕了,現在是你在害怕,因為你將餓死。」
這部電影裡所表現的爭鬥表象是戰勝小丑,根本意義是戰勝內心的恐懼。每個人物的恐懼都量身定做,當你無法逃脫,只能戰勝它。
「任何不能殺了我的,只會讓我更強大。」
比爾終於認清眼前的幻像並不是真正的喬治,開槍打向他的頭;
貝弗莉的父親拉住她的手問,你還是我的小寶貝嗎?她大喊不;
邁克把種族歧視要殺他的亨利從井口推下去;
裡奇在小丑抓住比爾做交換條件放其他人走的時候,第一個衝上前殺死小丑;
艾迪知道他吃的藥都是安慰劑,在母親阻攔他出門時,他義無反顧去救貝弗莉。
面對恐懼的第一反應逃避是人性的本能反應,欺軟怕硬挑軟柿子捏也是人性的劣根。
亨利這個角色有一個警察父親,他以欺凌為樂,本和邁克都是他傷害的對象。
小丑的紅氣球每次出現在他身邊,那股邪惡的力量都在促使他內心的惡念壯大,才會動手殺人。
那場「石頭大戰」是比爾他們團結一心救了邁克,亨利被打敗時一副狼狽的模樣,曾經被欺凌的弱者反擊的時候有著超乎想像的力量。
比爾陷入喬治的死中無法自拔,他決定去找小丑才從中解脫,是他的勇氣殺死了內心的恐懼。
你的恐懼不會因為你的可憐而放過你,如果你不懂得反抗,它只會將你吞噬;也不會因為你的逃避而消失,如果你不敢面對,它只會將你禁錮,陷入其中無法逃脫。
當你變得強大能夠戰勝它,它一定像那隻被殺死的小丑一樣灰溜溜的逃跑。
我們身處這個世界就像一個冒險者經歷各種未知的境遇,並不是只有善良和愛就夠了,還要學會武裝自己,才能在暴風雨來臨時擋住風雨,將真實存在的醜陋與邪惡踩在腳下。你永遠超出你自己的想像,能發掘承受極限的能力,能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
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闖入視線的小丑會帶來驚嚇感,雖然恐怖氛圍並沒有貫穿全片,但是小丑在他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每次電視上播放《德裡兒童時光》的節目,裡面所說的內容都是關於小丑。
有很多插曲和小細節會使恐怖感戛然而止,比如在本家裡正在講述德裡鎮上的人一夜之間離奇失蹤,貝弗莉把門關上,門上是街區新少年的海報特寫,還有背景音樂。
大家幫貝弗莉清理浴室的鮮血時,也有歡快的背景音樂舒緩了節奏。
本暗戀著美麗的貝弗莉,貝弗莉和比爾互相喜歡,本在明信片上寫給貝弗莉一首情詩,貝弗莉誤以為是比爾寫給自己。
「你的頭髮如冬天的火焰,即使一月來臨,我的心也隨之燃燒。」
在水裡遊泳時,比爾和貝弗莉四目相對時的羞澀萌動。
在片尾比爾鼓起勇氣親吻了貝弗莉,充滿少男少女初戀的情愫。
這是我看過最純真的一部恐怖片,它關於為愛勇敢,為友情冒險,因為大家在一起而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