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恐慌 美國校園出現超恐怖小丑,是什麼讓我們害怕小丑和人偶?

2021-02-26 常青匯

近日,世界各地都傳來一片小丑當街驚嚇「恐怖」事件,賓州州立大學的校園裡竟然出現深夜學生集體抓小丑的「奇觀」。明明應該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小丑,怎麼突然成為讓人不寒而慄,人人喊打的恐怖代言人了?

 

美國曾出了讓人聞風喪膽的連環「小丑」殺手、「殺人小丑」John Wayne Gacy,電影蝙蝠俠裡的小丑也是大反派。這些與大眾傳媒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但是心理學卻對此有研究,並提出了「小丑恐慌症」和「恐怖谷」理論。

 



事件回顧

 

從今年8月的第一次有關恐怖小丑驚現的報導起,兩個月的時間裡,全美超過10各州已經湧現大量與恐怖小丑有關的誤報與威脅,並有12人因此被逮捕。而更令人感到驚嚇的是,這令人不寒而慄的「恐怖行為藝術」在英國、加拿大,以及澳洲也不乏模仿者。

 


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街頭驚現的恐怖小丑

 

雖然絕大多數的案例中,扮演恐怖小丑的人並沒有進行任何實質性的威脅,即便手持棒球棒甚至電鋸模仿恐怖電影中的經典橋段,他們也只是立在那裡。但即便如此,廣大群眾仍然表示受到了極大的驚嚇。

 

儘管裝扮成小丑並不違反法律,但是由於大規模地出現恐怖小丑,警方也指出如果以此行為惡意恐嚇他人會被處以相應懲罰。同時部分地區和學校也明令禁止小丑的服飾裝扮。

 

不過,為什麼小丑的裝扮會讓人們感到如此變態和可怕?為什麼會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恐怖小丑開始在全球蔓延?

 

加拿大心理學家Rami Nader最早提出一個概念,叫「小丑恐慌症」(coulrophobia),即人們看到小丑形象後條件性產生的恐懼。但事實上,這並不是臨床意義上的恐慌症(沒有載入進精神科醫生的葵花寶典DSM-V),而且世界範圍內也鮮有人被真正確診為有「小丑恐慌症」。

 

 

恐怖谷的陷阱

 

可是人們看到小丑的面孔還是會不由自主的感到噁心,恐懼和說不出的壓抑。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小丑似人非人的面孔正好落入了「恐怖谷」(uncanny vally)的陷阱。

 

恐怖谷理論是日本機器人專家森昌弘在1969年提出的一個關於人類對機器人和非人類物體感覺的假設:人形玩具或機器人的仿真度越高人們越有好感,但當超過一個臨界點時,這種好感度會突然降低,越像人越反感恐懼,直至谷底,稱之為恐怖谷。可是,當機器人的外表和動作和人類的相似度繼續上升的時候,人類對他們的情感反應亦會變回正面,走出恐怖谷。

 


橫軸是仿真的程度(從純機器,機械手,毛絨玩具,類人機器人,人形玩具,殭屍,超仿真類人機器人,到真實的人)。縱軸是人的好感熟悉度。

 

這樣的機器人和人類差別很明顯,但是有了一些擬人的特徵,所以我們看了會覺得還挺可愛的。


但是這樣的仿真機器人就會讓我們覺得非常噁心。

 


也就是說,在機器人仿真的過程中,會有一個臨界點,如果越過就會讓我們覺得幾乎是真人,可以很自然的接受;但是如果沒有達到,哪怕機器人與人類有一點點的差別都會顯得非常顯眼刺目,從而讓整個機器人有非常僵硬恐怖的感覺,有如面對行屍走肉

 

那這和小丑有什麼關係呢?

 

因為小丑的面目特徵往往被扭曲強化,慘敗的臉面,突出的眼睛,猩紅的大嘴,以及巨大誇張的鞋子和亂蓬蓬的彩色頭髮,這些非類人特徵會讓人產生困惑:明明看著是人形,但是有覺得不像是正常人,因此產生一種可怕(creepy)的感覺。

 

其實會陷入「恐怖谷」的不僅僅是機器人,還會有人形玩偶、面具、殭屍,甚至CG動畫人物。

 

長相詭異的娃娃也是多少人的童年陰影啊……

 


恐怖電影《安娜貝爾》裡的洋娃娃

 

被大家吹上天的國外CG動畫裡也曾出現過這樣扭曲,看著不自然的面孔。

 


電影《極地快車》劇照

 

不知道很多人不喜歡《爵跡》是不是因為對於這些明星太過於熟悉以至於覺得CG版的形象怎麼看怎麼彆扭?

 


電影《爵跡》劇照

 

所以為何小丑會引發恐懼,正如哈佛醫學院的精神科醫生Steven Schlozman所說,因為他們「足夠熟悉能夠辨認,同時也足夠怪異讓人發寒」。

 

 

媒體形象的深入人心

 

不過依照「恐怖谷」理論,人們對於小丑的扭曲面貌不至於驚恐到落荒而逃地步,因為更重要的原因還是熒幕上長期呈現的恐怖小丑形象深入人心。

 

小丑的形象最初來自於馬戲團,以其滑稽逗趣的行為給觀眾、尤其是小孩子帶來歡樂。在1960年代,著名的滑稽小丑Clarabell和Bozo是孩子們的歡樂大夥伴。同時代的麥當勞也創造了一個無憂無慮的漢堡包小丑,而且直到今天這個經典形象也沒有被拋棄。

 

但是,70年代發生的一起臭名昭著的連環兇殺案讓大眾第一次把小丑和恐怖罪行聯繫在了一起。兇手John Wayne Gacy是一名職業小丑,他在芝加哥強姦並殺害了至少35個年輕的男人。「你知道的……小丑可以逍遙法外。」他在被捕前告訴警官。


「殺人小丑」John Wayne Gacy

 

作家和編劇們似乎從這期案件中得到了啟發,有關恐怖小丑的驚悚片接二連三的出現在螢屏上。比如1986年史蒂芬·金創作了《死光/小丑回魂》,一個恐怖的邪惡魔鬼用小丑來偽裝自己,侵害孩子們。

 

1989年,《小丑屋》虛構了一群逃出來的精神病人偽裝成馬戲團小丑,讓一個鄉下小鎮陷入恐怖的危機之中。


《美國恐怖:畸形秀》中的小丑形象


最為國內童鞋們熟悉的恐怖小丑形象,應該是《蝙蝠俠前傳2:黑暗騎士》中由希斯·萊傑扮演的心理極度扭曲、高智商罪犯的Joker。

 



你不會再像以前那樣,在很多安心又有趣的環境下看到小丑。現在,你只會在恐怖嚇人的電影中看到他們的身影。」 多倫多瑞爾森大學的心理學教授Martin Antony說,「只要孩子們接觸過媒體熒幕中的小丑,他們就不會覺得小丑安全可靠又滑稽,那些黑暗面會一直提醒著孩子們。」

 

所以,如今的孩子對於小丑的印象變得負面很多。200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250個被調查的孩子裡幾乎所有人都不喜歡小丑。

 

 

對不確定性的恐慌

 

而在此次「恐怖小丑驚現」的事件中,不僅是孩子,很多成人也非常恐慌,甚至發起了暴動。雖然警方已經多次強調,目前恐怖小丑們並沒有造成實質性的威脅,但是很多市民已經準備好,決定見到小丑裝扮的人就打。

 

比如10月4日晚,因為疑似發生了「恐怖小丑驚現」,賓州州立大學的大批學生舉著網球拍、棒球棍、高爾夫球桿等防禦性武器連夜展開搜索和追逐。結果並沒有發現任何恐怖小丑。

 



你沒看錯,就是一群人在狂奔……去抓小丑。

 

他們的邏輯是:裝什麼不好,裝小丑嚇人,能做出這麼變態事情的人肯定也不是正常人。

 

「如果一個人可以不顧社會常規,穿著奇裝異服,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那他們還有什麼規矩是不敢打破的?」Frank Andrew說,他是一位專門研究「變態」(creepiness)的社會學家,根據他最新完成的一項面向1300多人的調查,他發現最容易讓人們覺得變態的因素是不可預測性

 

恐怖小丑們裝扮得令人毛骨容然,這個行為本來就令人看不懂。加上他們的行動也沒有任何明確的目的,是單純為了惡作劇,還是行為藝術,還是另有所圖,種種猜測更加劇人們對這種行為的反感和恐懼,所以才會有人想要不顧一切的把他們找出來暴打一頓。

 

同時,對不可預測性的恐慌又被社交媒體放大。Facebook上關於「恐怖小丑驚現」的話題已經有2萬多人討論了。

 


正因為社交媒體的高度關注,讓很多人都誤以為恐怖小丑的出現頻率很高,威脅性很大,也產生了很高程度的恐慌。但事實上,這種「無處不在」的恐懼感僅僅是社交媒體製造的幻覺,上面很多疑似小丑的照片都是為了吸引眼球的虛假報導。但是當沉迷於其中的時候,會有一種「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執念,這樣就容易出現上述的群體暴動。

 

社交媒體的影響往往來的快,去得也快。很多模仿者就是為了在網絡上出名才去扮演恐怖小丑,如果人們對此的關注度減低,那麼這類的嚇人把戲也會減少,也會更有助於警方開展調查(警方每天都會在社交網站上收到假的舉報)。

 

最後,想說月底的萬聖節也不遠了,可能這陣「恐怖小丑驚現」的風潮還會有持續。對於普通吃瓜群眾來說,並不需要太過於恐慌,因為畢竟還沒有出現實質性的威脅。但是,深夜出行仍然需要注意安全,不要盲目參與「全民追捕」試圖用暴力解決問題,如果遇到可疑情況還需及時報警。

 

參考文獻:

 

The 2016 clown panic: 10 questions asked and answered by Angela Chen Oct 7, 2016

http://www.theverge.com/2016/10/7/13191788/clown-attack-threats-2016-panic-hoax-debunked

 

The Real Reason Clowns Creep Us Out By Erika Engelhaupt PUBLISHED OCTOBER 7, 2016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2016/10/real-reason-clowns-creep-us-out/

 

Hoax or threat? Clown sightings fuel panic nationwide

http://www.cbsnews.com/news/clown-sightings-hoax-real-panic-nationwide-police-taking-seriously/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號「留學心理程」(peccos_liuxuexinli),原文作者為QueenieGu。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超恐怖小丑殺出!美國人已嚇瘋!下一個到你?
    在校園,街邊,或者其它任何地方,行跡怪異的小丑突然冒出來,他們有的喜歡躲在公園裡誘拐小孩子,有的甚至拿著武器捅人.惡作劇?小丑連環殺手?還是恐怖分子?這些小丑已全面觸動了美國人的神經,引發民眾大規模恐慌浪潮!
  • 一部《小丑回魂》,再次引發英國恐怖小丑恐慌
    在Trailer中,當緬因州德利鎮的兒童開始消失,警方不得不下令在每天的晚間七點後進行宵禁。鎮上一群孩子們看到一名不尋常的「小丑」,「它」似乎與德利鎮兒童們的消失有直接關係,他們甚至發現「它」在這個小鎮上不是第一次出現… 因此,「小丑」作為劇情中最大的恐怖元素,代表著「它」所帶來的恐懼。
  • 斬獲劇情類影帝的《小丑》我們害怕的不是小丑,是自己
    在第77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上,《小丑》眾望所歸斬獲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原創電影配樂。傑昆·菲尼克斯《小丑》的演出,幾乎已為該年度想角逐各大影展的最佳男主角獎演員們,設下一個高門檻。因為他的演技實在很難再用讚譽的言語來形容他神級般的詮釋小丑。
  • 哥譚市小丑第幾集出現 哥譚市小丑在哪一集出現的
    《哥譚市》是美國華納兄弟娛樂公司聯合DC漫畫出品的美國漫畫改編的電視劇,而在DC美劇《哥譚市》中備受觀眾喜愛的角色傑羅姆小丑(Joker)則是美國DC漫畫旗下超級反派、蝙蝠俠的頭號死敵,那在《哥譚市》小丑第幾集出現呢?
  • 《小丑回魂》中的小丑為什麼是每個美國小朋友的噩夢?
    在那裡,喬治第一次見到了小丑潘尼懷斯,他和喬治打招呼,騙喬治拿回自己的紙船,最後咬斷了喬治的手臂,並將喬治拖入了下水道,從此喬治再也沒有回來。失去弟弟的比利非常傷心,他和同樣有被小丑恐嚇經歷的艾迪、史坦利、本、瑞奇、貝弗莉、麥克組成了7人組的窩囊廢俱樂部,並決定利用暑假時間去尋找失蹤的弟弟。
  • 為什麼大家如此害怕街頭驚現的恐怖小丑?
    從8月起發酵至今的大規模恐怖小丑驚嚇事件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今天的文章裡,我們試圖從高大上的心理學視角來剖(ying)析(che)這個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從今年8月的第一次有關恐怖小丑驚現的報導起,兩個月的時間裡,全美超過10各州已經湧現大量與恐怖小丑有關的誤報與威脅,並有12人因此被逮捕。
  • 2016年,一場恐怖的小丑風暴席捲全球,世界恐慌
    因為電影因素而爆發的小丑恐慌2013年的萬聖節前夕,英國北安普敦出現了第一位故意去嚇人的小丑扮演者10月萬聖節,美國的街道上出現了很多打扮怪異的小丑,這其中不乏混進了一些圖謀不軌的歹徒,他們借著小丑裝扮的偽裝,在人群中伺機犯罪。美國2014年的萬聖節被稱為小丑的節日,很多人愉快地在社交媒體上展示自己扮成嚇人小丑的模樣,引起更多網民跟風。從這裡開始,事情漸漸變得恐怖又詭異。
  • 小丑的悲劇
    然而,時不時地,某些傑出、具挑戰性,甚至令人不安的事物就會出現。陶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的《小丑》便屬於這類電影。《小丑》是眾多漫畫壞蛋與男女英雄原創故事的最新翻拍電影。但是在節奏與基調上卻與許多沉悶、可預測的奇幻電影不同。瓦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唯妙唯肖地演活了小丑這位蝙蝠俠的死敵,而這個壞蛋則由社會病灶創造出來。
  • 美國人為什麼怕小丑?遭遇小丑,不要做這樣的傻事
    美國人為什麼怕小丑? 美國人童年陰影是小丑 韓國人童年陰影是兇殺案 日本人童年陰影是貞子 英國人童年陰影是開膛手傑克 那為什麼他們害怕小丑呢
  • 成也小丑,敗也小丑——《小丑》
    但是值得高興的是,《小丑》憑藉其炸裂的口碑,讓我們對joker再愛一次。或者說,《小丑》需要你忘記《黑暗騎士》,才會格外關注「小丑」這個名字到底蘊含著一些什麼。籠統的概括,電影講述的只是亞瑟作為精神病人遭受的無數排擠和歧視,最後爆發,成為殘忍的,癲狂的,毫無束縛的joker,成為暴亂分子的領袖。但是不同於其他類似的影視題材,這裡的黑化成果不是什麼妖魔鬼怪,而是「小丑」這個名字貫穿著整部電影。
  • 小丑和萬聖節
    Mirna說,我這叫「Coulrophobia」,小丑恐懼症。她安慰我說,害怕小丑很正常,約翰尼德普也是小丑恐懼症患者。        ——不愧是我最好的朋友!        (然而我並沒有從這句話中得到什麼安慰)        彼時我住在一個homestay的美國家庭裡,恰逢萬聖節,當家媽媽Celia做了一個無比周全的計劃,要帶上一大家子,我,和兩個日本學生Masaki和Airi一起去Six Flags參加萬聖節活動。
  • 《小丑》全球上映:人們為何會對這部電影感到恐慌?
    史蒂芬妮·扎克雷克(Stephanie Zacharek)在電影獲獎時和上映時分別兩次在《時代周刊》發表評論,她正是深深憂慮該片可能存在道德風險的影評人中的一員。她指出《小丑》對暴力的頌揚正是當代美國社會問題的體現。
  • HT1989《蝙蝠俠》蝙蝠俠、小丑及蝙蝠車 COSBABY人偶
    回顧經典蝙蝠俠電影系列,除了克里斯多福·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之外,相信在1989年由鬼才導演蒂姆·波頓以迷幻的執導和不可取替的蝙蝠俠演員麥可·基頓主演的《蝙蝠俠 》也在各位老粉絲心中佔了極重要的位置吧!Hot Toys 現發表多款來自1989年上映的《蝙蝠俠》 COSBABY (S) 迷你珍藏人偶,包括: 蝙蝠俠及蝙蝠車丶蝙蝠俠丶小丑丶小丑 (狂笑版)和小丑 (默劇版)!
  • 小丑回魂裡小丑身份的真實是什麼?小丑回魂的結局是好是壞
    喜歡看恐怖片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小丑回魂這部電影。到現在還有很多警匪片中,一些壞人還以小丑的形象出現,就是因為瘦了小丑回魂這部電影的影響。
  • 影視賞析 | 成也小丑,敗也小丑——《小丑》
    》在美國上映,以9620萬美元的收入登頂北美周末票房榜,創下北美影史10月份上映影片首周末最高票房紀錄。籠統的概括,電影講述的只是亞瑟作為精神病人遭受的無數排擠和歧視,最後爆發,成為殘忍的,癲狂的,毫無束縛的joker,成為暴亂分子的領袖。但是不同於其他類似的影視題材,這裡的黑化成果不是什麼妖魔鬼怪,而是「小丑」這個名字貫穿著整部電影。
  • 圖解《小丑回魂》: 這個小丑牙口特別好…
    那四眼害怕的是什麼呢?就是小丑本身,他有小丑恐懼症。所以惡魔小丑,都不需要變成什麼來嚇唬他了…其他小夥伴都很害怕,一輪抽籤下來,四眼和小弱跟著進屋。四眼被小弱的聲音引進房,裡面全是小丑人偶…一具棺木裡躺著的,就是四眼的人偶…
  • 解釋一下|《小丑》裡展示的美國社會
    這期解釋一下,我們帶大家看看,《小丑》裡展現的美國社會,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解釋一下 Vol.10 | 《小丑》裡展示的美國社會電影一開場,主角亞瑟扮成的小丑,站在一家樂器店門口充當人肉廣告牌,他不斷旋轉手中的招牌,以吸引路人注意。突然,一群青少年衝過來,他們砸爛廣告牌,給亞瑟一頓毒打。
  • 詭異的小丑,creepy clown從何而來?
    近日,小丑惡作劇橫掃美國,加拿大,甚至歐洲。可怕的小丑看上去好像是一個新現象,UBC戲劇和電影領頭Stephen Heatley和UBC電影研究中心領頭Ernest Mathijs說道,小丑在舞臺和電影裡有著暴力和粗俗的歷史。這是我們第一次見到關於詭異小丑的報導嗎?
  • 模玩圖鑑(DC*小丑The Joker)
    簡述小丑(The Joker)是美國DC漫畫旗下的超級反派,首次登場於《蝙蝠俠》第1卷第1期(1940年6月
  • 恐怖電影《小丑回魂It》來襲!結局讓你驚一身冷汗...
    鎮上的人們接連失蹤,本該逗樂孩子的小丑卻成了他們最深的噩夢以為能逃走...猙獰面孔卻又突然出現....改編自恐怖小說大師史蒂芬金又一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