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全球上映:人們為何會對這部電影感到恐慌?

2021-01-15 界面新聞

我們該緊張的不是它會造成什麼社會騷亂的後果,而是它展現了怎麼樣的現實。

今年威尼斯電影節的最佳影片、同時也可能是年度最受關注的電影《小丑》10月1日起已相繼在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式上映。該片聚焦於蝙蝠俠的死敵,同時也是DC漫畫中最著名的反派「小丑」的起源故事,它講述了一個處於社會邊緣的精神病患者亞瑟,在大眾的排斥與霸凌下,逐漸成為瘋癲的犯罪王子「小丑」的歷程。10月4日電影上映當晚,《小丑》就在美國收穫了1330萬美元的票房,估計首個周末的票房將超過9000萬美元。與此同時,觀眾與影評人對這部電影也是好評如潮,截至10月6日,其IMDb評分已達9.1分,在國內,其豆瓣評分也達到了9.3分,有評論甚至稱「這是當代電影史的光榮日」。

另一方面,該片自威尼斯電影節獲獎以來就深陷爭議,許多影評人質疑它正當化了反社會的暴力——尤其是小丑本身就曾經是美國大規模槍擊案兇手的圖騰,2012年造成了12人死亡、70人受傷的奧羅拉槍擊案的兇手詹姆斯·霍姆斯(James Holmes)就自稱「小丑」,此案受害者家屬在電影上映前致信製作方,對該片上映可能引發更多暴力犯罪的效應表示憂慮。

史蒂芬妮·扎克雷克(Stephanie Zacharek)在電影獲獎時和上映時分別兩次在《時代周刊》發表評論,她正是深深憂慮該片可能存在道德風險的影評人中的一員。她指出《小丑》對暴力的頌揚正是當代美國社會問題的體現。在劇中,小丑的暴力行為來源於亞瑟在生活中的所有苦難,這暗示的正是「看看你逼我做了什麼」的陳詞濫調,用「他只是缺愛」作為理由,期待觀眾能夠同情他,進而正當化他的暴力行徑。在影片中,隨著越來越多的暴力出現,原本以無助可憐形象示人的亞瑟對生活也有了更強的掌控力,殺戮似乎讓他變得更加強大,最後,他甚至能夠鼓動一大群暴徒高呼「殺死富人」,成為平民英雄。史蒂芬妮不無尖刻地指出,這種現象並不稀奇,甚至在現實的美國社會中頻繁出現:幾乎每隔一周就有像亞瑟這樣的人實施大規模槍擊或類似暴力行為。雖然電影創作者似乎想要與這種暴力犯罪對話,但這部電影實際上正在美化暴力,將其掀起的混亂看成是革命,歌頌暴力對無權者的積極影響,把小丑塑造成被壓迫者的發言人。史蒂芬妮暗示,該片塑造的形象——「一個有正當理由的槍手」,會傳遞出同情無政府主義與虛無主義的曖昧信息,會導致更多的現實暴力產生,讓美國大規模槍擊泛濫的問題更加惡化。塔沙·羅賓遜(Tasha Robinson)同意史蒂芬妮的擔憂,她在TheVerge發文指出,影片中對暴力的曖昧刻畫正是讓這部影片如此吸引人的原因,驚人的票房表現也證實了這一點,而這無疑會讓更多人產生對類似犯罪的同情。影片中,亞瑟在生活上遭遇接踵而至的打擊,無論是工作、夢想還是家庭,都被現實砸碎。影片將亞瑟塑造成社會當中各種壓迫的受害者,也就是許多在生活中遭遇挫折的觀眾的化身集合。這種敘事方式,讓觀眾與亞瑟一起不斷下沉,進而發現面對生活的困境,哪怕只是「我不想再那麼難受」的小小要求,除了訴諸暴力與瘋狂以外,並沒有其他選擇。而當其選擇衝破社會規則時,卻能夠逐漸獲得之前夢寐以求的力量與社會認可——就像蛻變為小丑的亞瑟一樣——甚至成為一個大眾景仰的英雄。也就是說,暴力成為社會邊緣無權者獲得力量與認可的唯一武器。這種對暴力的曖昧同情與鼓勵,即使不是一種對現實暴力行動的呼喚,也會在現實中正當化大規模槍擊等暴力行徑,讓大眾對如小丑一樣的暴力犯罪者產生過分同情。這樣的危險似乎並非子虛烏有,在公映前,美國有數家影院接到軍方提醒,稱其可能會發生槍擊案件,一些城市的影院已經宣布禁止小丑打扮的觀眾進入電影院,以防發生模仿霍姆斯的槍手。

現實與虛擬的界線變得如此模糊,以至於《小丑》的導演託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與主演傑昆·菲尼克斯(Joaquin Phoenix)為此感到困惑,他們堅決否認自己將小丑視為英雄,聲稱他們呼喚的是對暴力問題以及這些社會邊緣者的反思。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託德·菲利普斯承認對影片暴力的批評出乎自己意料,因為當今世界的電影中本身就充斥著大量的暴力——例如從來沒有人在乎約翰·維克(John Wick)系列電影中不間斷且炫目的暴力行為,而當一部電影試圖真誠探討社會問題背後的因素時,卻有批評者將當下的社會問題歸咎於電影本身。在接受《名利場》的採訪時,傑昆·菲尼克斯也指出,他期望的正是給十惡不赦的反派人物增添人性與複雜性,在他看來,過去的電影中常常將行使暴力者臉譜化,將他們看成是天生的邪惡者,這除了讓觀眾自我感覺良好以外,並不能緩解暴力和衝突。而塑造更有豐富內涵的反派,能夠為觀眾帶來更為全面的視野,能夠看到某些群體會做出在大眾看來是邪惡的、暴力的行為背後的更複雜的社會因素。電影主創的回應揭示了這次風波更深層次的問題:當前的影壇上充斥著暴力血腥的電影,為什麼影評人對《小丑》的道德風險如此恐慌?在全球上映的《小丑》似乎並沒有在各地引爆騷亂與槍擊行為,為什麼媒體會對它如此焦慮?Eileen Jones在《雅各賓》上發表的《<小丑>與電影道德恐慌的悠久歷史》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有趣的答案:或許是因為這部影片拍得太好了。作者帶我們簡要回顧了不同時代電影曾經帶來的道德恐慌,其中最讓人意外的是1939年讓·雷諾瓦的《遊戲規則》。讓·雷諾瓦指出,正是因為「我刻畫了友善可親、富有同情心的人物,並在一個正在瓦解的社會中展現他們,因此,他們在一開始就被打敗了……觀眾意識到了這點。事實是他們認出了自己。」雷諾瓦相信,正是因為這一點,才導致了電影播出後的騷亂。

這正類似《小丑》的處境,Eileen Jones認為,《小丑》並非質量糟糕透頂因此引起評論者的集體反感,相反,正是因為其本身的偉大與真實,讓它能夠引起觀眾的強烈的共鳴,加上製作陣容與發行公司強大的影響力,影評人才歇斯底裡地從道德層面批判它,因為它太真實地展現了當今社會被遮掩的矛盾與痛苦,也太絕望地向評論者拋出難以接受的現實:如果沒有變化,無政府主義的普遍暴力將是唯一結果。

諷刺的是,批評的浪潮只會證明《小丑》在藝術上的成就,也為它帶來更多觀眾。我們該緊張的不是它會造成什麼社會騷亂的後果,而是它展現了怎麼樣的現實。

相關焦點

  • 2016年,一場恐怖的小丑風暴席捲全球,世界恐慌
    《小丑》是一部製作非常成功的電影,從它上映以來的票房就可以看出。這部電影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其中一個重要因素,自然就是主演傑昆·菲尼克斯的精彩表演。在我們欣賞精彩的影片時,許多國外的媒體卻都在擔心一件事情:《小丑》是否會引發不當的模仿效應?
  • 小丑恐慌 美國校園出現超恐怖小丑,是什麼讓我們害怕小丑和人偶?
    明明應該給人們帶來歡樂的小丑,怎麼突然成為讓人不寒而慄,人人喊打的恐怖代言人了? 美國曾出了讓人聞風喪膽的連環「小丑」殺手、「殺人小丑」John Wayne Gacy,電影蝙蝠俠裡的小丑也是大反派。這些與大眾傳媒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但是心理學卻對此有研究,並提出了「小丑恐慌症」和「恐怖谷」理論。
  • 全球票房六十多億的《小丑》,內地為何不上映?
    電影《小丑》以同名DC漫畫角色為基礎,由華納兄弟影業公司發行。截止目前為止《小丑》的全球票房61.5億人民幣。《小丑》這部影片在美國部分劇院因擔心重演《黑暗騎士》的槍擊事件,選擇不放映這部電影,在全球很多上映的國家和城市上映小丑的時候都加強了安保,甚至影院附近還增加了警察巡邏,所以你們應該能感受到《小丑》所帶來的邪惡魅力。
  • 引發恐慌!這部9.8分R級神作《小丑》驚動美國安全局,警察連夜蹲點各大影院門口!
    10月份,《小丑》會正式上映,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小丑》在國內上映基本無望,因為電影中包含了「強烈的暴力血腥場面,令人不安的內容、髒話等」,而被美國電影協會但是這樣一個火爆電影上映的當天,卻引起了美國民眾上下不小的恐慌,也引發美國安全局、FBI等對這部電影公映之日的安全問題的擔憂。
  • 當《小丑》在香港上映
    10月初,當四大主旋律電影在內地假期狂攬票房之際,反超級英雄電影《小丑》在香港的騷亂之下低調上映。儘管時局不定,仍在4日之內收穫1300萬港幣票房,遠超同期新片。將小丑定義為反超級英雄,似乎已為其罩上了一層悲劇光環,畢竟,不是所有罪犯都能列為反英雄。如果說英雄是高於現實的理想主義代言人,與之相當的對立面,必須是對現實桎梏的極致毀滅。
  • 全球票房狂攬55億,《小丑》無人能擋,為何國內遲遲無法上映?
    自10月4日在美國上映以來,《小丑》連續數周以7.8億美元的票房紀錄成為全球周末票房冠軍。截至上周,華盛頓《小丑》隊連續第三周獲得冠軍。這部電影上周末吸引了23.4萬觀眾,贏得3.53億日元。總共吸引了184萬觀眾觀看,票房超過27億日元。該片票房已大大超過當時日本《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崛起》的19.7億日元,創下了日本DC電影的新紀錄。
  • 《小丑》全球票房19億元!北美大陸爆紅,卻遲遲不再大陸上映?
    目前,《小丑》這部電影在全球的票房已經達到了超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億元,並且進入到了IMDb影史電影得分榜前十,豆瓣評分9.2分,無疑,《小丑》也是獲得的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豐收!目前,《小丑》已經強勢登陸北美,日本,韓國等電影市場,成為了線下的爆款電影。
  • 《小丑》為什麼不能在國內上映?看完這幾點你就懂了
    《小丑》自上映以來,完全是一副無敵的態勢,全球票房狂轟40億(人民幣),不僅如此,口碑也是出奇的好,國內豆瓣直接給出9.4這樣的超高分,如今回落至
  • 《小丑》還未上映就驚動軍方,這部電影為何讓這麼多人產生共鳴
    10月4日,北美一部還沒上映的電影陷入了輿論漩渦。
  • 《小丑》上映一周年,這部電影究竟講了什麼?
    《小丑》上映一周年,記得當時關於這部影片分化兩級的評論可謂嗨翻了天,一年多的時間過去,這部電影的很多內容依然值得人們反覆回味與討論。》講述的是「對社會政治秩序與虛無主義僵局的絕望」的那篇文章,很多人都認為這部電影歸根結底,就是一篇反社會無政府主義的戰鬥檄文。
  • 小丑電影2019中國上映時間 小丑電影什麼時候在中國上映
    生活就像電影中的小丑,笑給別人看,自己躲在面具後流淚。但是小丑這部電影真的讓大家愛不釋手啊,那麼小丑電影2019中國上映時間確實了嗎?小丑電影什麼時候在中國上映?一起來看看吧!小丑電影2019中國上映時間最近國內影迷最受期待的電影,那麼DC電影《小丑》無疑可以位列其中,因此不少影迷都十分好奇這部電影國內上映時間是什麼時候。不過讓人遺憾的是《小丑》國內上映基本無望,因為《小丑》包含了強烈的暴力血腥場面,令人不安的內容、髒話等而被美國電影協會(MPAA)歸類為R級,而國內對這類電影的引入是非常謹慎的!
  • 美媒:《小丑》成為史上全球票房最高的限制級影片
    參考消息網10月29日報導 截至北京時間10月29日9時20分,電影《小丑》全球票房收入達約8.52億美元(1美元約合人民幣7.07元——本網注)。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0月25日報導,這部關於蝙蝠俠漫畫中超級反派起源的漫畫改編電影成為史上全球票房收入最高的限制級影片。這部由華金·菲尼克斯主演的影片講述了一個遭遇悲慘的人變成一名「小丑」殺手的故事,這足以超越2016年上映的《死侍》創下的7.83億美元的全球票房紀錄。
  • 《小丑joker》上帝給他一副愛笑的臉,為何小丑卻並不快樂?
    無論是從人物刻畫還是從劇情的構造來說,《小丑joker》確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在今年的威尼斯電影節亮相後,這部電影迅速火遍全球,豆瓣評分高達9.0分,同時也受到了不少影迷的關注,截止目前,這部電影的票房已經突破10億美元,成為今年票房首破10億美元,而並非迪士尼推出的電影,由此打破了迪士尼壟斷高票房電影的神話。
  • 現象級電影《小丑》何以紅爆全球
    如果以這種角度來理解問題,那麼《小丑》的爆紅絕對是其中的一個。很多現象級電影必然在於引起了人們感情上的共鳴。1995年周星馳的彩星公司與西安電影製片廠合作拍攝的《大話西遊》上映,隨即兩岸三地同時慘遭滑鐵盧,這部當年的大製作既導致了彩星公司的破產,也拖垮了西影。
  • 《小丑》為何能火遍全球,被打臉的不僅僅只有我
    標誌性的笑容畢竟在威尼斯電影節之後,作為史上第一部拿下威尼斯金獅獎的R級電影,《小丑》無疑已經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據說正是因為《小丑》和DC漫畫幾乎沒有聯繫,立項之初,華納還對於拍不拍這部電影產生了意見分歧。最終,才決定投資5500萬美元,給《小丑》開了綠燈。一直以來,和大手筆大製作的好萊塢大片相比,老孟更偏愛那些能夠講好故事並且打動人的電影。
  • 《小丑》影評:知道這些,才算看懂《小丑》這部電影
    DC電影《小丑》自從上映以來話題不斷,它除了血淋淋的呈現整個社會對活在底層人們的霸凌與不公外,更揭示了階級差距是如何讓人成魔的殘忍現實,
  • 為何希斯·萊傑之後無「小丑」?對比5版「小丑」你會得出答案
    去年,漫畫改編電影共有兩部,這兩部的火爆程度不相上下,讓全球漫畫迷們過了把癮,足以支撐今年電影市場的停滯了。其一是漫威的《復聯4》,其二是DC的《小丑》。儘管《復聯4》的票房成績傲視群雄,但《小丑》才是漫改電影的裡程碑之作!
  • 《小丑》導演:打著漫畫電影的幌子,拍一部窺視現實的電影
    編者按:今年十月初,華納兄弟推出R級電影《小丑》,一經上映便在全球引起轟動。在票房飆升的同時,反對的聲音也持續不斷。頂著「鼓勵社會暴行」的批評,《小丑》拿下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並有望進擊下一屆奧斯卡。面對愈演愈烈的社會爭議,華納如何做出恰當的回應?在項目內部意見不一、公司管理層的變動的緊張時刻,這部被譽為「DC崛起標誌」的漫畫電影如何在大膽冒險與降低風險中尋求平衡?
  • 為什麼有很多美國人會對《小丑》上映產生恐懼?
    如今,當年發生槍擊的那家影院決定不會上映《小丑》;「小丑槍擊案」的部分死者家屬給華納寫信,對《小丑》提出擔憂;美軍軍方向現役軍人大規模發布備忘,意在加強軍人意識,擔憂《小丑》上映期間可能會發生的「暴力行為」。
  • 電影《小丑》韓國上映票房首當其衝,國內觀眾歡呼資源指日可待
    除了《復仇者聯盟4》之外,還有一部備受關注的好萊塢電影在最近上映了,它就是前期造勢激烈的《小丑》。說起小丑大家可能會想起電影《小丑回魂》,裡面的小丑窮兇極惡,僅長相就能讓很多觀眾看完之後做噩夢。但是,近期上映的《小丑》卻不同於彼小丑,完全是兩種迥異的風格。這個小丑是美國漫畫公司巨頭DC旗下的一個大反派,是令蝙蝠俠頭疼的死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