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也有無奈的時候
評《 小丑 》
2019-11-12 13:48發布
268644
2019年唯一的神作,那個常年名列反派首位的最「迷人」的男人,真的來了。
說到十月最熱,國內的影片我們都知道,在國慶檔的三部電影外加一匹黑馬《少年的你》。
而北美市場,則是被《小丑》包圓了。
《小丑》
標誌性的笑容
畢竟在威尼斯電影節之後,作為史上第一部拿下威尼斯金獅獎的R級電影,《小丑》無疑已經成為全球最受關注的電影之一。
於是在10月4日北美開畫之後,它就開始一路破紀錄之旅。
10月北美最高開畫票房紀錄:9350萬美元;
10月海外最高開畫票房紀錄:1.4億美元;
10月全球最高開畫票房紀錄:2.34億美元;
截至11月11日,DC影片《小丑》全球票房已達到9.84億美元,接近10億美金。
黑馬不無道理
據《福布斯》統計,它或許會成為影史上最賺錢的漫改電影。
「賺錢」這個詞,強調的是利潤率,目前《小丑》的票房收入已經接近製作成本(5500萬美元)的18倍。
哪個才是真實的小丑
也就是說,從投入產出比來看的話,《小丑》是相當賺錢的了。
此前這項紀錄的保持者是1994年的《變相怪傑》,當時該片投入了2300萬美元,票房收入3.51億,利潤率達15.26倍。
但是,光用「漫改電影」來定義《小丑》,其實並不準確。
歡笑是可以強顏的
因為《小丑》和我們以往看過的漫改電影,都不一樣。
不錯,《小丑》的人物原型來源於DC漫畫,在劇情上也有一小部分與《蝙蝠俠》主人公布魯斯·韋恩扯上了關係。
真的可以強顏?
但也就僅此而已,影片實質上與漫畫原作,甚至以往的《蝙蝠俠》電影都沒有多少關係,純屬導演託德·菲利普斯借著漫畫改編超級英雄電影衍生作品的「幌子」。
在這之前,我們熟悉的「小丑」是DC漫畫裡的超級反派,他只是高智商及心狠手辣,一直以來都被視為蝙蝠俠一生的敵人。
小丑
可這是已經處於「成熟期」的小丑,電影《小丑》則是聚焦「小丑之所以成為小丑」的經過,簡單來說就是「小丑」誕生的歷程。
據說正是因為《小丑》和DC漫畫幾乎沒有聯繫,立項之初,華納還對於拍不拍這部電影產生了意見分歧。最終,才決定投資5500萬美元,給《小丑》開了綠燈。
一直以來,和大手筆大製作的好萊塢大片相比,老孟更偏愛那些能夠講好故事並且打動人的電影。
當小丑哭了。。。
顯然,《小丑》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亞瑟,是一名職業小丑。
他的工作就是根據店家或者機構需求,通過逗別人笑來達到目的。
比如琴行的促銷活動,又或者是在兒童福利院調節氣氛。
原本平常的生活
不過亞瑟很熱愛他的工作,因為能給人帶來快樂。
一方面是因為他的夢想:他想成為莫瑞·富蘭克林那樣成功的脫口秀喜劇演員。
為了能離他的夢想更進一步,他有一本專門抄錄笑話和梗的小本子。
小丑也曾用心過
就連坐公交車時遇到小男孩,他會想要用心的去逗樂他。
可另一方面,他的笑還是因為這是他的病:
他患有一種神經系統疾病,時不時就會沒來由的哈哈大笑,停也停不下來。
正是因為自己的病,他常常被人誤解,甚至會還會因此引發他人的不滿。
冷眼對待
可就算被嘲笑,被捉弄,被毆打,亞瑟都一直努力生活,因為他需要依靠穩定的工資來養活自己和生病的媽媽。
直到有一天,一件意外發生的事打破了亞瑟原有的安穩生活。
他先是被不近人情的老闆炒了魷魚,一夜之間丟了工作。
仍然會絕望
接著在地鐵上,因為犯病遭到三個華爾街精英的嘲諷和毆打。
迫於無奈之下,他掏出自己用的手槍殺了他們。
這一刻,他感覺自己好像解脫了。
真實的小丑
之後當他鼓起勇氣站上脫口秀的表演舞臺,卻發現他的偶像富蘭克林正在節目裡將他的脫口秀表演當做笑話來看,甚至還不斷羞辱他。
再有他從母親的信件裡發現:自己居然是大名鼎鼎的韋恩集團董事長,託馬斯·韋恩的私生子。對,就是蝙蝠俠布魯斯的爸爸。
現實總是會給人開玩笑
但當亞瑟滿懷憧憬地找到託馬斯·韋恩時,卻聽到了關於這個故事的另一個版本:
自己的母親其實是個患有臆想症的瘋子,他不是什麼私生子,他只是個領養的孩子。
甚至在查看自己母親過往病史的時候,他發現了自己身世以及備受虐待的童年。
悲慘的童年
多重打擊下,那個只想本分生活的喜劇演員亞瑟「死了」,隨之而來的是史上最有名的反派——小丑!
小丑誕生,之後就是一系列瘋狂的報復。
和其他作品裡的小丑不同,電影裡的小丑在很長時間裡只是亞瑟。
他只是個普通人,每天疲於奔命卻依舊骨瘦如柴。
總要對生活充滿歡笑
有喜歡的人卻從未和她開口說過話,有夢想但夢想卻離他很遙遠,甚至於他還飽受身體精神上的雙重折磨。
在他身上,完美的詮釋了影片中出現的卓別林的《摩登時代》。
片中亞瑟有一句會讓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臺詞——「我以為我的人生是一齣悲劇,最後卻是一齣喜劇」。
原來真的是一齣喜劇
這句話也道出了影片的悲劇的基調,畢竟,喜劇的內核往往就是悲劇。
在開始介紹影片票房的時候,忘了提上一句,《小丑》已經超越了《死侍2》全球7.85億美元的票房記錄,也超越了在北美被定為R級的《戰狼2》票房(8.7億),成為了R級影史上名副其實的票房冠軍。
影片的標記是R級(17歲以下必須由父母或者監護陪伴才能觀看),但其實全片唯一一個稍顯過分的血腥畫面,只出現在亞瑟殺死「背叛者」藍道的時候。
真的解脫了?
老孟想真正讓它躋身R級電影的行列,想必是影片無處不在想要表達的黑暗內核。
既然說到這了,不如就讓我們好好聊一聊電影的立意,那就是如何製造出「小丑」?
從小丑身上,我們很容易解讀到這樣一個事實:只需要糟糕的一天,人人皆可成為小丑。
相信自己
在沒有完全成為「小丑」之前,亞瑟就一直默默忍受著來自精神世界和現實世界的雙重折磨。
現實世界中,一方面,他因為自己的身體條件,常常遭到來自那些所謂正常人的嘲笑。
就像一開始沒理由就找他麻煩的小混混,要說他們之間有仇嗎?
並沒有,他們捉弄他,毆打他也只是出於一個目的——好玩。
好玩
而他因為自己怪異的「笑病」,也被周圍的同事孤立,背叛說來就來,老闆也根本就不管他的死活。
其二是因為精神病折磨,導致亞瑟在不斷被心中的惡念「小丑」吞噬。
究其原因,則是因為周遭之人過於冷漠,關心不夠。
自嘲
無論是最為親近的母親,還是路上毫無關係的陌生人,對於亞瑟而已,都沒有一個能夠真正談話的人。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母親一直喊亞瑟「快樂」,可卻從來沒注意過他從來都沒快樂過。
無奈
所以他臆想出了一位心理醫生,通過心理醫生,他想要尋求的是有人能夠傾聽自己,甚至可以治癒自己。
他還臆想出了一位和他情投意合的女鄰居,這個假想愛人很懂他,兩人默契十足,也十分支持他的工作,陪他逛街,會在他失落難過的時候安慰他。
可當這一切幻象被打破之後,回歸現實的他非但失去了臆想世界中的美好和溫暖,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嘲笑和捉弄。
甚至連一直以來都用心照顧的母親,也成了對他的加害者之一,成為小丑就是他唯一的出路。
也就是說,小丑終成小丑的原因,其實用一句話就能解釋:「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真的很無奈
而且仔細想想,亞瑟迫切想得到的東西何嘗不是我們也想擁有的,一個傾聽的人,一個相愛的人,以及觸手可及的溫暖。
同時也指出了一個可能性,在這座如深淵的城市裡,人人都可能是下一個亞瑟。
只要這個社會的冷漠還在,小丑就會不斷被批量生產。
勇敢的走出去
這才是小丑
但還是在亞瑟身上,我們也必須看到了影片衍生出了另一個問題:哥譚市究竟需不需要「小丑」這樣的「蒙面俠」?
正如亞瑟在變成「小丑」殺死了三位「華爾街精英」之後帶來的反作用,沒人關注他們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也沒有人討論對錯。
相反,人們突然就分成了兩派,還為他冠上了「仇富」的標籤。
只才是我
一邊是以正義為理念的反小丑派,一邊則是以小丑為信仰的小丑派,而更加可怕的是小丑派在不斷的發酵下,走向了極端。
最後演變成了,反社會的集體瘋狂,一群以「小丑」為精神領袖的人們開啟了一場慶祝瘋狂和悲劇的黑暗大狂歡。
影片中我們很容易就能看出,亞瑟的出發點只是因為過度受壓迫後的反抗,他對於支持他的市民那些所謂的政治活動並不感興趣。
無論結果怎樣
可最後還是發展成了城市的大暴動,而亞瑟也因此越走越遠。
這個問題的根源在亞瑟身上嗎?
並不,問題的根源在影片中很多處都有體現,就是整個墮落的高譚市。
最終在千萬個帶上小丑面具的人們面前,亞瑟把沾著自己的血跡將嘴角抹出一道大笑的痕跡,終於成為了「瘋狂」的小丑。
都要歡笑
說了這麼多,也不過是想說,無論是不是DC粉,《小丑》其實都沒有觀看門檻。
因為就算你不知道民風淳樸的高譚市,不知道黑暗其實蝙蝠俠,不知道布魯斯·韋恩。
僅僅只是把它當做是犯罪劇情片,它也一樣精彩,它展現出來的內核一樣適用於現實社會。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就能夠理解當初《小丑》電影上映時的一些特殊狀況。
我才是霸道的小丑
在影片上映之初,因為擔心重演當初《黑暗騎士》的槍擊事件,美國部分院線選擇不放映這部電影。
同樣的,《小丑》在全球上映時,很多國家和城市加強了安保,甚至在院線附近還增派了警察巡邏。
此外,不得不說,除了小丑本身邪惡到僅需詭異的角色魅力之外,傑昆·菲尼克斯神乎其神的表演更是讓人驚豔。
躍躍欲試
在這部以「小丑」為主角的電影裡,「小丑」的鏡頭可以說從頭到尾都有,但無論我們在哪裡暫停,都會發現,他所在的鏡頭畫面裡,幾乎沒有一點瑕疵。
借用網友的一句話:傑昆·菲尼克斯的「小丑」融入了「體驗派」和「表現派」兩種表演方式,讓人看得十分上癮。
他那極其明顯的枯瘦身軀,從背後的角度看兒時被虐待至畸形的凸出的肋骨則更為突出,傑昆用暴瘦幾十斤的親身體驗,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形象飽滿真實的小丑。
也許我才是那個幸運的人
而他那幾次似笑非笑、實則更接近於痛哭的大笑,從起初軟弱無力的步伐到之後的活力到近乎癲狂的舞步,以及那後來成為標誌的撕開一張大嘴般的笑臉。
這些小丑畫面配上導演精妙的構圖和色彩,每一幕都想讓人忍不住大喊一聲:「天啊!」
最真實的
嘿!
小丑
在傑昆的超神演技下,整個觀影過程中,我們明知道小丑是個罪犯的前提下,依舊對他於心不忍。
真的能說,傑昆·菲尼克斯的「小丑」打破了「自希斯萊傑之後再無小丑」的說法,而他本身也配得上2020年的任意一個影帝頭銜。
那麼,究竟該怎麼評價這部豆瓣超12萬影迷打出的9.1分的《小丑》呢?
9.1
這麼說吧,它不是一部傳統的DC超英電影,但它確實是一部令人瘋狂,值得重複刷的好電影!
因為《小丑》不再只是引發奇觀好奇的小丑,這時候的小丑已經映射出了全球多數影迷心底的壓抑,它是不甘、是反抗,是心底裡那歇斯底裡的吶喊!
這看來真的很好笑
深度電影 | 清木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