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韓國模仿中國,那韓國的節日真的和中國一樣嗎?其實並不一定

2020-12-22 娛樂欣欣頌

很多人對於韓國這個國家並沒有什麼好感,因為有很多人覺得韓國這個國家在很多方面喜歡模仿中國,然後又將模仿來的東西標榜為自己的。而且這些東西基本都和中國的一模一樣,那麼今天就講講韓國的節日,韓國真的在每個方面都模仿中國嗎?其實並不一定。

首先大家都知道韓國有個江陵端午祭,而這也是前幾年在網上引起比較大熱議的一件事情。很多人都覺得韓國的端午祭根本就是中國的端午節,其實我們仔細分析一下就知道了。中國的端午節最基本的活動就是賽龍舟和吃粽子,但是韓國的端午祭卻不一樣。

韓國在端午祭這天會用菖蒲水洗頭,意味著洗去晦氣,能夠保平安。而且吃的是艾子糕或者車輪餅,並不像中國端午節一樣吃粽子。端午祭的慶祝活動也不是賽龍舟。而是演戲、遊藝,並且帶有的都是很深的韓國特色。

另外一個就是中秋節,大家都知道中國的中秋節需要賞月,吃月餅。但是韓國並不是這樣,首先韓國的中秋節是不吃月餅的,吃的是用紅豆、芝麻、核桃仁等東西做成的松糕。而且在這一天韓國人也不賞月,而是會去掃墓和祭祖。

其實不止這兩個節日,還有很多的風俗習慣跟我們中國還是有很大的差異的,而這些年很多人利用中國網友對韓國的一些情結。發布一些誘導性比較強的謠言,導致很多人在這些方面上對韓國抱有一個誤解。

所以很多時候大家應該自己了解清楚,現在韓國也有很多中國人在旅遊或者留學,很多事情其實一問便知。但是經常有人輕信一些網上的謠言,自己缺乏了對事情的一個判斷,這樣的行為其實是很不好的。

相關焦點

  • 韓國的中秋節和中國的中秋節到底有啥不一樣?
    在韓國的文獻中,最早出現有關秋夕節的內容的是十二世紀的《三國史記》。雖然無法通過該資料得知秋夕的起源,但可以確定的是早在新羅初期秋夕節就已經存在,並且成為了新羅時期的代表性節日。如果我們問身邊的朋友,「你認為在中國什麼節最重要、最隆重?」,那麼答案一定是春節。
  • 韓劇和韓國電影真的比中國強那麼多嗎?(多部推薦)
    首先,韓劇和韓國電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存在。韓國電影是作品向的,常常比較特立獨行,是傾向於作者表達的。而韓劇則是產品向的,主要訴求是收視率,觀眾粘合度。回到問題,韓劇和韓國電影電視真的比中國的好嗎?如果撇開個例,看整體素質,答案是:的確比中國強。先說韓劇。
  • 【韓國文化】韓國四大傳統節日
    大家知道韓國人鍾愛的四大傳統節日都是哪四個節日嗎?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即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也隨著漢文化的傳播很早就傳到了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等地。因此,像中國一樣,韓國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慶活動也是令人目不暇接。
  • 韓國又搶了中國節日,下個目標居然是春節……
    作為彩燈製作技藝的傳承者,為了讓「彩燈文化」走出去,從2002年開始,就組織團隊,去韓國舉辦燈展,為了文化交(fu)流(pin)。而韓國「文化竊取機密小組」並不滿足於此,還曾專門組團來到自貢,參觀考察。在這樣的「謙遜好學」下,韓國的制燈技藝突飛猛進,甚至開始自己舉辦「彩燈節」。
  • 韓國和中國:一樣的春節,不同的習俗
    提起韓國,大家首先都會想起什麼呢?是顏值高、唱跳俱佳的韓國明星,還是讓人少女心爆棚的一部部韓劇:從《我是金三順》、《浪漫滿屋》到《大長今》,亦或是從中國明朝傳到高麗的多姿多彩的韓服?但可能有很多人不知道,韓國也是過春節的,而且韓國春節的日期與中國一致,都是農曆1月1日,不過有很多與中國不同的習俗。韓國人把春節稱為「雪日」,有純潔、單純的開始之意。
  • 韓國最「髒」節日,節日當天,每個人都面目全非真的很真刺激
    近些年來,隨著中國發展的不斷進步,各國之間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頻繁,而文化一直跟隨著一個國家的發展歷程,見證了一個國家由古至今的成長。放眼全世界,雖然我國「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但別的國家也有自己的文化習俗特點。
  • 只有歐巴和韓劇嗎?如今的韓國也過春節,但和中國卻已不太一樣
    中國春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多種多樣的習俗文化,但這一方面不是我們這篇文章所要闡述的,我們的闡述重點是韓國的「春節」。韓國春節名為「舍爾」節,又名慎日、雪日或舊正節,與清明、端午、中秋三個節日並稱為韓國四大節,是韓國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舍爾」有新年的開頭、歲首的意思,是韓語的固有詞彙,而舍爾節也是中國春節傳入韓國後與韓國本土傳統相融合之後產生的帶有韓國特色的春節。
  • 端午曾被兩次申遺,另一據說源於韓國的節日,周邊國家都在過!
    後來的事實證明,那個被韓國申遺的,和端午真的有關嗎?說它有關係,是因為它帶有「端午」二字,當你看到「端午」被別人申遺的時候,作為這個土地上的一分子,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內心是不是都存有一份遺憾和失落?端午節,明明是中國的,賽龍舟,吃粽子就不必說了,更重要的是,它後來成了用來紀念愛國的詩人屈原的,千年流傳下來的節日。突然之間怎麼就成了外人的東西?
  • 韓劇和韓國電影真的比中國強那麼多?
    蘇格拉底睡不醒的回答首先,韓劇和韓國電影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存在。韓國電影是作品向的,常常比較特立獨行,是傾向於作者表達的。而韓劇則是產品向的,主要訴求是收視率,觀眾粘合度。回到問題,韓劇和韓國電影真的比中國的好嗎?如果撇開個例,看整體素質,答案是:的確比中國強。
  • 韓國媳婦在中國,中國媳婦在韓國,不一樣的體驗!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活躍在娛樂圈中的韓國女星有不少,一些在中國找到了自己的真愛,成為了中國媳婦,例如秋瓷炫、蔡琳等等,當然了,也有中國女星嫁到韓國,例如湯唯,中國媳婦與韓國媳婦一對比,就有了不一樣的感覺,一起看看吧。
  • 韓國節日,你了解嗎?
    韓國節日,你了解嗎?韓國的節日各種各樣,你知道的有哪些呢?那麼小編帶你走進韓國的節日,了解韓國的文化。元旦1月1日到2日這個節日還沒有聖誕節熱鬧,韓國在12月份初開始整條街都在瀰漫著聖誕的味道。更大的感覺是,在這一天不是迎接新年,而是送走舊年。在這一天也有兩天的法定假期。
  • 客觀評價,韓國電影真的比中國電影強嗎?
    開門見山,通過各個維度的比較分析可證,華語電影或者說中國電影依然比韓國電影強!!!這幾年越來越流行這樣一種說法:就是韓國電影已經超過華語電影了。或者說韓國電影更強,尤其是今年奉俊昊的《寄生蟲》首次代表韓國拿到坎城的金棕櫚獎,使得這種說法更加甚囂塵上。
  • 韓國網友熱議;為什麼中國人總模仿韓國穿韓服?聽中國姑娘怎麼說
    韓國網友熱議;為什麼中國人總模仿韓國穿韓服?聽中國姑娘怎麼說 每個民族的服飾都有各自的特色,文化元素獨一無二。中國有非常豐厚的歷史底蘊,這種歷史元素糅雜在一起,從來都是非常具有民族風採的,很多歷史典籍和鼓隊當中也能夠進行見證。
  • 韓國的節日你都了解過嗎?
    韓國的元旦叫做「新政」 ,韓文寫做「신정"(休息一天)這一天,大部分韓國人在家裡休息,或者去看日出。「春節」:陰曆一月一日(休3天)"春節"是韓國除了中秋節以外,重視的節日之一,休息三天,也是家人團聚的最大節日之一。
  • 韓國燃燈會申遺成功,又是碰瓷中國傳統節日?
    小時候的電視劇《太極宗師》、李連杰的電影《太極張三丰》、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的太極拳表演,太極拳可以說是伴隨了80、90後我們成長的過程,即使並不真的會打,提到它的名字大家也是如雷貫耳,甚至一度會將自己的年少中二武俠夢與這門武術聯繫起來。現在,普通遊客想要感受太極拳的真實魅力,最應該去的目的地就是河南焦作溫縣陳家溝了。陳家溝原名常陽村,是中華太極拳的發祥地。
  • 韓國媳婦在中國,中國媳婦在韓國,有何不同?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我們每天都會分享最新資訊,讓你無聊的生活中有一點消遣,祝您生活愉快!                                        話說,娛樂圈現在那麼大,中國和韓國明星之間的交流合作關係越來越多,自然也會日久生情,最後有很多已經終成眷屬!
  • 韓國傳統節日有哪些?韓國節日大全
    韓國自古即為民俗禮儀之邦,節日眾多,其中盛大隆重的傳統節日更是深深體現韓國人民對傳統的重視。20世紀90年代末,韓國提出了「文化立國」戰略,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重視傳統節日文化的保護、傳承和振興
  • 以春節為首的韓國四大節日,究竟和我們的有哪些不同?
    在韓國,有吃過年糕湯才算長了一歲的風俗,用韓語說,就是떡국을 먹어야 한 살 더 먹는다.在韓國,過年期間親戚們特別是孩子們會聚在一起玩民俗遊戲,最具代表性的當屬尤茨遊戲(윷놀이)和陀螺(팽이치기)。尤茨遊戲也被叫做翻板子遊戲,玩法大致類似於中國的「大富翁」或「飛行棋」,陀螺和我們中國的一樣。
  • 中國和韓國的端午節,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從時間維度來說,中國的端午節較早,而韓國的較遲。從活動內容來說,韓國的端午節仍有許多方面是延續了中國的實質內容的。中國式的端午節,起源很早。從根本上說,這一節日,是中國古代農耕社會「觀象授時」活動的產物。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列舉的百餘條古籍記載及專家考古考證,端午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吳越民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紀念屈原早得多。
  • 《在當地吃得開嗎》來中國拍攝,韓國人:賣「韓國式」中國菜!
    文|悅談二三事最近國內上了不少綜藝,《明星大偵探》也要進行新一季的錄製了,但國內的觀眾也不止於看本國的綜藝,當然也喜歡看不少海外的綜藝,其中就包括韓國和日本的綜藝,要說看得最多的還是韓國的綜藝,最近有一檔韓國的綜藝節目來中國拍攝,名叫做《在當地吃得開嗎》,這檔節目是美食綜藝,也就是一群韓國藝人和有名的當地廚師來中國開店,賣中國菜的綜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