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光明行》01:關於作者樓蘭未

2021-02-08 神力草



樓蘭未從來沒寫過小說,所以當他寫出《光明行》的時候,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這套武俠大書共九部,首尾相連長達260多萬字。這是個危險的信號,超過200萬字的,不用看,八九成是水貨爛作。


樓蘭未本是書中的一個人物,墨家傳人,馮門巨子,被作者拿來用做了筆名。


起名是頭等大事,也是頭疼的大事,筆名就是如此,起初想用「徐某」,因他本名就姓徐,這樣豈不是最省力氣?想太美,在臺灣鏡文學網站連載時該筆名被否決。又換成「李河」,這是男主角郎平的化名,也沒批准。還好男主角的名字沒有進行過投票,否則就是叫郎圓也絕不可能叫郎平。


一連斃了十幾個,最後挑了「樓蘭未」,終於順利通過。這三個字看起來似乎就沒那麼普通,有點筆名的氣概了,起碼能使不明就裡的讀者陷入沉思,懷疑有什麼奧妙玄機。


樓蘭未知道,自己內心有著強烈的表達欲望,眼見周圍猝死的人越來越多,這種欲望恐怕來得更猛烈了。


2013年,樓蘭未四十多歲,他想,自己該做出決定了。於是為了專心寫他想寫的東西,樓蘭未選擇辭職,離開了臺積電,從2013年7月至2016年9月,以家附近的星巴克為主要基地,連續創作三年多,完成了這個大長篇。寫完後又回到了園區,繼續冒著猝死的風險當他的工程師。


這小說裡面有個一世三生的概念,我想自從樓蘭未決定踏出那一步起,他也已進入下一生了。


樓蘭未生於1967年,這個數字意味著他不再年輕,以近半百高齡開搞這樣一個大部頭,足顯英勇,竟然還是不賺錢的武俠小說,可謂壯烈。


然而,我突然發現背後還有一個真相。


真相就是樓蘭未對行情實在不夠了解,以致做出了完全錯誤的判斷。辭職的時候,他相當天真的做著白日大夢,他憑過去的經驗感覺到武俠小說在當下應該仍然很受追捧,所以至少在題材選擇上是不存在所謂知難而上的。在寫之前樓蘭未根本沒擔心過銷量問題,他想,這筆帳很好算啊,只要每個金迷都來買上一本,不就夠了嗎?


回過頭來,樓蘭未說他其實也很幸運,因為在這段揮灑熱情的旅途裡,他無憂無慮,不可思議的完全沒有受到任何幹擾。他沒有小孩,長輩也健康,諸事順暢,加上這些年的奮鬥,也存下一點積蓄,能夠沒有後顧之憂,所以即便金迷爽約,他也不會自殺的,請大家放心。


為了儘快出版這本書,樓蘭未還自己創辦了一家出版社,出版社的名字叫做「徐某編輯出版有限公司」,之所以這麼叫,大概是因為整個出版社就他一個人……目前也只出版了自己的小說。當然他也有一些願景,一點野心,希望有一天賺到錢以後,能有餘力幫助到其他的好作家,出版他們寫的好作品。


這樣的劇情似曾相識,連細節都如此吻合,不知道他認不認識一個叫孫曉的臺灣武俠作家。但願不要步入他的後塵。


樓蘭未雖然剛剛闖入文壇,但是他的一位多年好友,國中同學,卻早在臺灣打出天下,關注文學界的應該有聽說過,他叫駱以軍。因為這層關係,駱以軍得以搶先閱讀樓蘭未傳給他的文檔。


結果這部小說讓他很是吃驚。


駱以軍本來已經構思好了措辭,他心想,到時候一定要給這位老友一些不是礙於人情面子也要基於人道主義的鼓勵,畢竟一把年紀,萬一受到打擊想不開就麻煩大了。誰知看完後卻被「嚇到魂飛魄散」!不停地喊好看好看!甚至坦白,有一瞬間還動了要將手稿據為己有的邪念。他想不通,這個整天搗鼓電腦程式的高智商悶騷男,是何時蘊蓄的能量,竟然也能跨界來威脅自己了?這樣大的手筆。


我們不知道這是友情吹捧,還是舉賢不避親,反正駱以軍是用很誇張的手法盛讚了好友的這部處女作。到底怎麼樣,你自己去看。


接下來,樓蘭未還有幾個大計劃和一些小計劃,按他的意思,先寫一個《光明行》的小續集,叫《米太方》(或叫《米太方與陳怡君》),這個已經在路上了。完了再寫一個大武俠,他已經想好了一個更驚人的點子。之後會開始寫一個科幻,想必是去年看了《三體》後受了刺激,激起了好勝之心。科幻寫完之後,他還想再寫一個大武俠。如果這些都實現了,那麼他腦子裡還有大概十個很想寫的怪故事,到時候就可以動筆了。


或許這就是武俠作家的一貫風格,聽起來過癮至極,他們睥睨天下的雄姿,無人能敵,動輒幾十年上百年的寫作藍圖,完全沒把生物學的鐵律放在眼裡。我也如此天真,經常就這樣輕易相信了,感到人生充滿了希望。




這部小說已經在臺灣面世三年,但在大陸仍然默默無聞,知者寥寥,不可思議,我覺得跟大陸讀者難以閱讀到這部作品有很大關係,此前曾有在大陸電子書網站上線的計劃,似乎內容未通過審核。

我曾加入作者的臉書社團,得以受贈作者自製的電子版,有興趣的可以直接私信我獲取,如需給同好傳閱,叮囑勿用於商業用途即可。

關於孫曉其人,已得到作者回復,他並不認識,不過感嘆說原來有人跟他做著一樣的夢。另外《光明行》和《英雄志》的開篇有類似之處,前兩篇都可以獨立去看,所以我推薦的時候總擔心大家被第一部信息量密集的鋪墊勸退,會像老媽媽一樣不斷叮囑,看不下去的時候千萬不要勉強,完全可以從第二部看起,否則你一旦放下,這種大部頭你就很難再拾起了。


相關焦點

  • 金庸逝世兩周年,32部金庸武俠小說偽作原貌追跡
    《回天七絕》,金庸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二十部,真實面目是臺灣早期武俠小說作者白虹的《鳴鳳朝陽》,金庸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二十一部,真實面目是臺灣武俠小說作者雪雁的《黃龍豪傑傳》,金庸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二十三部,真實面目暫未可知,同名偽作有1974年9月裕泰出版社掛名金庸的一版一印三冊本
  • 武俠小說作者作品整合推薦
    》、《風玲劍》、《聖心劫》、《天龍捲》等;13、武俠小說作品推薦-獨孤殘紅小說作品全集代表作:《藏刀長相思》、《封刀一剪梅》、《煉刀憶江南》、《七煞木蘭花》、《七邪蝶戀花》等;14、武俠小說作品推薦-古龍小說作品全集(1)        武俠小說作品推薦-古龍小說作品全集(2)代表作:《劍·花·煙雨·江南》、《劍毒梅香》、《劍客行
  • 樓蘭漠玉圓夢燈籠 現身中國好珠寶
    樓蘭漠玉圓夢燈籠 現身中國好珠寶 記者在西三環航天橋下西南角樓蘭漠玉珠寶體驗中心的展會現場看到,美若繁星的樓蘭漠   今天上午,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奇石專業藝術委員會主辦的 「中國好珠寶」展會隆重開幕,一種用樓蘭漠玉雕刻的中國夢.吉祥物「圓夢燈籠」飾品首次亮相。
  • 姜族女孩雲朵的《我的樓蘭》淺析
    二、關於樓蘭        關於「樓蘭」二字,始聽於高中時聽李春波的《樓蘭新娘》,只是從歌詞中知道樓蘭就是個地名,至於在哪裡就不得而知了。當時沒有網絡信息,想查點資料可沒那麼容易。但不爭的事實是樓蘭古城如今已經深埋大漠2000年,所有的想往與眷戀只能停留於對歷史文獻的拜讀而在心中對樓蘭古城的構築。所以在此把心中的樓蘭古城喻為一位絕世美女。
  • 紅糖心棗與樓蘭的故事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 (698—757年),唐朝大臣及著名邊塞詩人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一個魂牽夢繞的樓蘭印象,因為樓蘭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大家庭一員。本文的故事來自一個探險家的日記,翻譯加工整理而成。
  • 《武俠小說》作者:花溪水 朗誦:索妮婭
    遼寧在線散文 ☞ 可以聽的散文 ☞ 第141期武俠小說作者:花溪水
  • 曹若冰的《金劍寒梅》,一部作品比作者更有名氣的神奇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金庸古龍還沒成名的時候,臥龍生是當之無愧的武俠小說天王。之後百家齊放,金庸古龍的各式真偽武俠小說遍布中國的各個角落。影視還未走進大眾的年代,一本武俠小說就能讓年幼的我們快樂上一陣子,沉醉於刀光劍影的武俠世界而不能自拔!今天,青莓要和大家說的,是一部神奇的武俠小說,作品比作者更有名氣。
  • 樓蘭到底做了啥,竟讓中原人如此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唐朝詩人王昌齡《從軍七首》中的第四首。 詩中「不破樓蘭終不還」一句,意思並不是說中原王朝與樓蘭國有什麼深仇大恨,非要滅掉對方,而是借用了「傅介子斬樓蘭王」的典故,表達了邊關將士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豪邁氣概。當時在樓蘭和唐朝打仗的是吐蕃而非樓蘭國,這一節千萬不可弄錯。
  • 獨家 消失的樓蘭
    中國國家地理合作攝影師,知名旅行攝影師、螞蜂窩旅行家專欄特邀作家陳志文老師深入那個幾乎無人不知,卻又幾乎無人見過的國度——樓蘭,為我們帶來第一手獨家資料。我們相處的很好,像親兄弟一樣。我和他們一起走戈壁、進沙漠。來來去去的,一起在無人區裡「摸爬滾打」了5年。那裡的黃沙,那裡的冷風,我永遠也不會忘記。2010年,我當時正在羅布泊地區做關於水土變遷的相關考察,這個選題涉及到歷史上的人類變遷過程。當時的羅布泊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張宇建議我去樓蘭看一看。於是,我和這個「明星般」的古代都市,相遇了。
  • 資深武俠迷推薦的9本經典武俠小說,據說80後都看過
    那些武俠小說,總是能勾起人心中的英雄情懷,看武俠,除了看綠林好漢打打殺殺武功了得,又能看到江湖代有才人出,你方唱罷他登場的名利俠義。下面是資深武俠迷推薦的9本經典武俠小說,不知你是否都看過?本書看點:◎《倚天屠龍記》是「射鵰三部曲」系列第三部。
  •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究竟做了什麼,令中原人如此憎惡?
    樓蘭是漢朝時期西域的一個小國,到底有多小呢?據史記記載,在西漢時期,樓蘭國共有居民14000多人,士兵將近3000人。可能相當於如今的一個鎮那麼大。在很多的詩中,曾這樣的描述過樓蘭:「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日產樓蘭最低價格 日產樓蘭最後一次促銷
    促銷時間:2020/12/25-2021/01/01近日,北京東風日產店內為完成廠家銷量任務,特此2021日產樓蘭全系優惠大促銷(最近兩個月內全新商品車),最高可優惠7.5萬元,現店內現車充足,顏色齊全,銷售全國,無區域限制,手續齊全(發票,合格證,車輛一致性證書,PDI檢測證書
  • 樓蘭何罪只有,為何漢朝不破樓蘭終不還,原因在於它處的地理位置
    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庭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焉。」據其所述,是漢通西域有二道。一為南道,自鄯善起。一為北道,自車師起。但須知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 77 年),樓蘭遷都伊循,改名鄯善。伊循即今密遠,樓蘭在羅布泊之北岸。
  • 李白:願將腰下劍,只為斬樓蘭。樓蘭到底做了什麼,非要滅了它
    01樓蘭古國的神秘面紗是近代才被發現,而關於樓蘭的詩句卻大量地出現在中國古詩詞中,神秘的樓蘭為何讓中原文化如此掛念,樓蘭古國在歷史上又是怎麼樣的存在呢?大出使大宛必經樓蘭,傅介子也很清楚樓蘭對大漢的極度不友好。他帶著三十多人一路向西居然順利地通過了樓蘭和龜茲,使用的招數只有一個:告訴樓蘭人,他身後跟隨著大漢的幾萬大軍。
  • 《俠客行》金庸武俠小說正版授權
    金庸武俠小說正版授權遊戲情節依據金庸先生經典武俠小說《俠客行》改編。盡顯俠客之行,行俠仗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氣,俠義精神。
  • 中國十大寶藏傳說之古樓蘭寶藏傳說
    自19世紀中葉以來,樓蘭古城時不時地出現西方冒險家影子,打破了沉寂了千年的沙漠,而關於埋葬在樓蘭古城中的寶藏的傳說也越來越多, 越傳越神奇。   中國歷史記錄中樓蘭王國的最早特定記錄可以在《史記·大宛列傳》中找到。 根據記錄,我們知道樓蘭是西部地區的一個小國。建國於鹽澤邊上,有城郭,然而"兵弱易去"。 這裡的「鹽澤」是指羅布泊。 漢代史學家班固(Ban Gu)撰寫《漢書》時,樓蘭王國有1,570戶家庭,有14,100人,國都名"打泥"。 《漢書》進一步介紹了樓蘭的生態環境:"地沙滷少田,寄田仰谷分國。
  • 《金庸武俠小說續書經眼錄》之《九陰九陽》
    《九陰九陽》由長春出版社於1993年1月出版,分上中下三冊49萬餘字,首印25000冊,其後又多次再版,再加上各種盜版,這部書的總印量粗估有上百萬冊之多,在眾多金庸武俠小說續書中堪稱奇蹟。在眾多金庸武俠小說續書中,《九陰九陽》是頗具「特色」的一部,鄺健行教授在談到這部書的時候曾言,「《九陰九陽》的作者,據我看來,還算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揣摩金庸的筆意。
  • 樓蘭美女何許人也?樓蘭古國從繁榮到消亡到底經歷了什麼?
    樓蘭這個名字大多數人都聽說過,但是大多數人更感興趣的更集中在樓蘭美女這個詞上。樓蘭美女何許人也,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其實樓蘭美女並不是一個,正確的說應該是幾個。考古隊在通往樓蘭古城通道上發現了一大批奇特而壯觀的古墓,最令人詫異的是在古墓中發現了幾具保存完好的風乾女屍。這些女屍經過現代科技復原後展現給世人的是一個個精緻的美人,她們大都臉型精緻小巧,鼻如玉柱,口如櫻桃。
  • 《樓蘭傳說:幽靈軍隊》橫店開機
    久負盛名享譽國際的樓蘭,是中國古「絲綢之路」最為重要的交通樞紐和通商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商賈如雲、經濟繁榮的樓蘭王國,也創造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之最的璀璨樓蘭文明而輝煌的樓蘭古城卻從歷史上無聲地消逝了,樓蘭遺址最早由一位瑞典探險家於1900年發現。關於古樓蘭的消失之謎至今未解,學界眾說紛紜,這吸引著世界各國的無數考古學家和探險家紛至沓來不斷揭開這個神秘古國的面紗,也成為了《樓蘭傳說:幽靈軍隊》電影項目的創作之源。  應運而生的《樓蘭傳說:幽靈軍隊》無疑是2020年備受行業與觀眾矚目的網絡電影之一。
  • 看過後金庸武俠小說門派分布圖後:6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堪稱奇蹟
    看過後金庸武俠小說門派分布圖後:6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堪稱奇蹟相信很多喜歡武俠小書的人都很喜歡金庸吧,金庸最近剛剛離開了我們,好多人都還是很傷感的。還有,在《倚天屠龍記》中六大門派還一起圍攻了光明頂。看過後金庸武俠小說門派分布圖後,不得不感嘆:6大門派圍攻光明頂堪稱奇蹟了!因為光明頂在新疆,按理說離他們這麼遠,走好幾年才能到,就只為了圍光明頂,看來他們真的很閒了。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們最後還走到了,不得不佩服他們的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