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兒黃阿毛三歲時,在端午節後就因為腸病毒而全班停課一周。老天爺保佑,可愛的阿毛健健康康的,從開始停課的星期四就獨享著媽媽與爸爸的愛。心裡開心地看著阿毛和媽媽很親近,同時,自動化挺會未雨綢繆的我,心裡想著,這個越來越眷戀媽媽的阿毛,七天之後的星期三早晨,會快樂地去上學嗎?原本上學就有點困難的阿毛,半年來在幼兒園小班門口也發生大哭的場景好幾回,這次,在與媽媽身心珍貴相連七日之後,我實在是很有理由擔心一下星期三早晨的畫面啊!
星期三轉眼就要到來了。星期一早晨,不用上學的阿毛爬到我的懷裡,輕聲問:「把拔,今天要上學嗎?」我環抱著小女兒,溫柔地問:「阿毛,你今天想上學嗎?」阿毛小小的眼睛轉呀轉,先是有點想點頭,又想搖頭,三秒鐘之後決定搖頭。當爸爸的我,心裡猜著:這小子,心裡有想的部分,也有不想的部分。所以,我決定繼續關注地問下去。阿毛是個很身體型的孩子,跟偏向視覺型的姐姐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跟阿毛溝通互動時,我常會觸碰她的身體,讓信息傳遞更完整。
我用左手摸摸阿毛的肚臍(音念「度哉」),說:「阿毛,今天肚臍想上學嗎?」
阿毛搖搖頭,但露出微笑,心裡想,好好玩喔!把拔怎麼會問我的肚臍呢?
我用手輕輕摸摸阿毛:「膝蓋呢?想上學嗎?」阿毛搖搖頭。
我輕輕碰著阿毛的小鼻子:「鼻子呢?」阿毛笑笑,點點頭耶!
我用右手摸摸阿毛的耳朵:「耳朵呢?」阿毛慧黠偷笑,搖搖頭……
哎呦喂呀,真是太好玩了啦。一旁的黃阿赧小姐姐可樂了!跑去客廳跟媽媽說:「馬麻!阿毛的度哉不想上學誒!」哈哈哈,真是有趣又新鮮極了。
來倒帶說明一下:我之所以會突發奇想,問阿毛身體各個部位想不想上學,是因為既然這個孩子有想上學的部分(因為她的同學老師都很好玩),也有不想上學的部分(因為窩在媽媽爸爸身邊真舒服),那麼,就不要假裝任何一個部分不存在,來讓這些聲音有存在的位置好了。於是,不想上學的部分有了身體的落點,而想上學的部分也有了帶著身體感受的力量存在。
身體位置,是小朋友少數可以言說的身體表達。三歲的阿毛,沒有足夠的話語可以描述她心裡兩方衝撞的聲音,一旦爸爸用了身體落點的問句(你的肚臍想上學嗎),很可能幫助孩子說出心裡的聲音。同時,這樣問下去,就知道、也確定了反對的聲音(不想上學)的存在,這個讓反對的聲音浮上來現身,是最關鍵的所在。如果反對的聲音是存在的,但是被強壓下去或假裝忽略了,這個聲音常常會自動變大。因為被壓制,就會想要更大聲地表達,後果可能就是星期三上學時的大吼大叫。透過身體落點的問句,三歲的孩子可以讓心裡頭這個不太敢發出的聲音,有了一個位置可以安放;同時,因為爸爸聽到肚臍不想上學,沒有立刻壓制地說:「怎麼會這樣!怎麼可以不上學?」於是,反對的聲音一方面被聽見了,另一方面又有了位置可以安放,於是就不會自動化地放大,走去那條讓全家人抓狂的路上。
注意喔,不想上學的這個反對的聲音沒有被贊成喔。它是被聽見而且有了位置,同時,不用被贊成,不是一定要走到支持贊成的角色的。我們會害怕去聽見孩子的需求,常常是因為以為,一旦聽見了就要負責成全他。
不用不用。
可以聽到了、看見了、懂了,同時,想想還可以怎麼做。來,看看後來發生了什麼?星期一的我,其實不知道後來會怎樣,同時,因為有了身體落點的溝通頻道,我開始期待著星期二與星期三可能發生的種種。
上面的問句與暗示詞有一個有趣的地方,是使用了「今天」這個詞。今天,我問的是今天肚臍想不想上學。在這裡使用「今天」這個時間語詞,是暗示著:即使今天不想上學,明天是有機會想上學的。這樣對於未來的可能帶著期待的心,是催眠暗示的重要心法。
星期二,開車回大甲老家,帶黃毛毛的阿婆和姑姑去郊外走走。在慈濟茶園大大的天空底下散步著,我珍惜地抱著黃毛毛在我的懷裡,然後不經意地,我假裝喃喃自語小小聲地發出聲音說:「不知道喔,今天啊,阿毛會不會多出哪裡,會想上學啊?」
因為阿毛就在我懷裡,當然聽得見爸爸的問句嘍。
「頭髮!」
我假裝正看著茶園壯闊的風景,假裝沒聽到(當你沒聽到,別人會放大聲音)。
「頭髮!把拔!頭髮想上學!還有頭!」
這下子聲音已經這麼大了,當爸爸的當然趕緊響應:「喔!頭髮還有頭喔!好棒喔!」這小子,問一個,答兩個!這下子有機會了。我搓搓阿毛可愛的肚臍:「度哉呢?度哉今天想上學嗎?」阿毛歪著頭,微微笑之後搖搖頭:「不想。」
太好了!肚臍不想,但是已經微微笑了。微微笑,我猜可能有兩層涵義:第一層是知道自己反對的聲音被爸爸接納的微笑;第二層涵義是,距離阿毛可以點頭說想,已經不遠了的微笑。這孩子,很有可能比我們任何人都擔心星期三早晨可能的難受。對阿毛來說,知道有可能可以點頭說想,是會微笑安心的。於是,摸摸她的可愛小屁股,我又繼續帶著笑意問:「屁股呢?屁股想上學嗎?」阿毛大力地點點頭:「想!屁股想上學!」太好了,力量出現了。力量一旦出現了,就先停留在這裡不繼續問下去了。停留在有力量的時刻,讓大力點頭說「想!屁股想上學!」的這股力量,好好存在於孩子的身體,就好像留著一個美好迴蕩的畫面在一天的最後一樣,讓已經創造的美好,滲透到一整天的感受裡。
星期二晚上睡前,黃阿赧小姐姐已經學會了爸爸的語法,開心地問著在床上滾來滾去呈不規則狀的妹妹:「阿毛!你的賭宅想上學嗎?」阿毛回說:「嗯嗯……想!賭宅想上學。」喔耶!肚臍想上學了!躺在一旁的爸爸,聽到的這個剎那,心裡可是放起了咻蹦咻蹦的節慶煙火呢!肚臍的位置,是孩子安全感的身體落點。安全感的位置一旦說出想上學,明天早晨,也就是關鍵的星期三早晨,有希望了!
只是,不受控制的黃阿赧沒有讓爸爸停留在喜悅的時間裡太久,繼續好奇地問:「阿毛,那你哪裡不想上學?」
誒誒誒!你給我亂問!(我沒有說出口啦!)
「嗯嗯,耳朵不想上學。」好,既然問了,我就來在這裡努力陪伴。耳朵從第一天到現在一直都挺堅持不想上學,那就來照顧一下耳朵好了。我說:「阿毛,耳朵不想上學喔?」
「嗯。」
「那耳朵如果聽到誰的聲音,會想上學呢?」我心裡想著,如果可以引導到幼兒園老師的聲音,或者是阿毛同學的聲音,就有機會突破了。
「嗯嗯,把拔的聲音。把拔的聲音會讓耳朵想上學。」嗚嗚嗚嗚,我感動到快哭了啦!從出生到兩歲都是爸爸陪你入睡,終於有這樣的聯結與依戀存在了,真是太好了。
關鍵的星期三早晨到來了。有點忐忑的夫人和興致高昂的我,帶著兩個女兒一起出門。到了幼兒園,阿毛依偎在媽媽的懷裡,我則先站在操場觀察今天幼兒園的全景:操場熱鬧非凡,靠近小班教室那裡,陸續出現了依依不捨與掉眼淚的阿毛的同學們,因為他們都跟阿毛一樣經歷了那溫馨自由的七日,而最安靜可以跟阿毛的耳朵說說話的,是教室後的圍牆邊,有小孩子畫圖的彩色圍牆那裡。
視線轉回女兒,正好看到阿毛在媽媽的身上伸出小小的左手,朝向我,是要我抱抱的意思。我把阿毛從媽媽身上抱過來,阿毛整個人環繞著爸爸的胸口和脖子。根據剛剛的全景判斷,轉個彎,我走到教室後方的圍牆邊,輕聲地說:「阿毛的耳朵啊,把拔來跟你說說話喔,阿毛的耳朵聽著把拔的聲音,就會更安心。上個星期啊,阿毛的班上因為腸病毒停課了,阿毛就有好多天跟馬麻快樂在一起,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一直到今天星期三了,阿毛很享受跟馬麻在一起,也有想念班上的同學還有周老師,把拔帶你散散步走一走喔,我們來看看這個圍牆上的圖,你看看,這隻乳牛像誰?這個綁辮子的小妹妹像誰?」阿毛一邊看著我指著的圖畫,一邊回答,一邊逐漸露出微笑,一度還咯咯笑,因為有一隻蝴蝶,長得跟她的同學小晉晉實在是超像的!
往回走,準備進教室,小手抓緊爸爸:「把拔,我想再散散步兩次……」「好呀!沒問題,把拔抱你散步兩次。」我們走過去圍牆邊,再指認一次牆上的圖與她班上的人哪個有像,走向教室,然後再來一次去圍牆邊,再建立一次與班上同學的聯結感,然後走向小班的教室,阿毛,讓老師平安地抱了過去,進了教室。感謝老天爺啊!竟然真的就這樣進了教室呢!
我沒有說這樣很容易,因為每一個小地方,都是挑戰。我沒有說我很有把握,因為每一個轉折,都有可能反轉直下。身為治療師,我常常努力想辦法;而身為爸爸,我總是在沒有把握的忐忑心情下,繼續試試看,一次一次跟自己說:「帶著愛,再繼續試試看。」
點擊上方圖片,
購買《陪一顆心長大》,
獲得更多滋養心田的好故事。
更多實物美圖
陪一顆心長大
- END -
心靈閱讀,影響生命
TO READ INTO SOUL,LIVE A TRUE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