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全職媽媽,老公在北京當企業高管,年薪足夠我們在三線小城市中高調奢侈的生活。女兒19歲,在外地上高二,從小溫順聽話。兒子7歲,活潑可愛。在本地有兩處房產,為了孩子上學又在重點學區新購置了一套小三室。親戚朋友提起來我們家總是用兒女雙全、生活條件很好來形容。我也曾一度迷失在這種外人的誇讚中。可兒子上小學的第一周,讓我給自己描繪的美好家庭畫面逐漸開始崩潰。
可能因為之前已經養過一個孩子的原因,女兒又自小聽話,我一直對於孩子上學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感覺,看平時幼兒園的家長群裡總是有家長討論幼小銜接,討論什麼時間學拼音數學,諮詢孩子在幼兒園睡不睡午覺之類的話一度還覺得其他家長沒經驗太誇張。可幼兒園升入小學的第一天就給了我當頭一棒。
01開學報到
9月1日上午,帶著入學通知和給孩子準備好的書包文具,領著孩子去了新學校報到。在校門口碰到了不少孩子幼兒園的同學,我驚訝於不少家長都帶了各種拍照道具,在校門口記錄著小朋友們第一次入校的過程。看著兒子羨慕的目光,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年輕家長所帶給孩子的儀式感讓孩子多麼驕傲。於是拿出手機慌忙中拍了幾張照片給孩子也當作紀念。
02家長會
下午的家長會,老師要求孩子和父母必須同時出場。長期兩地分居,只有周末才回來的爸爸自然意料之中的缺席了孩子的第一次家長會。好在不止我們一家有特殊原因,但看著大多數家庭都是一家三口的狀態,我心裡開始埋怨起老公來。期間班主任講解了上午報導的情況,說到孩子和孩子的差距已經很大了,有的小朋友已經可以認識幾百個漢字了,而有的小朋友連十以內的報數都還不會的時候。我聽到家長們的竊竊私語。原來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上了幼小銜接或者拼音班!焦慮和不安感使我如坐針氈。是不是我之前養老大的經驗確實不夠用了,我不禁問自己。
家長會的PPT上不停播放著需要家長準備的物品,各種文具、擺題卡、印表機、平板電腦……每天接送孩子的時間,每天課後興趣班的選擇,家長委員會的報名表,本學期需要準備的課外讀物,數十個表格讓52歲的我應接不暇。
在微信廣泛應用的今天,不知道大家都還使用QQ嗎?當老師列出一系列QQ群讓家長們進群的時候,我真是兩眼一抹黑,QQ?只看女兒使用過,我連下載都沒有下載過,只好把群二維碼都拍下來,想著回家再研究。至此,家長會終於結束了,相對於年輕家長的興奮,我有的只有頭疼。越來越懷疑老二的上學之路我要怎麼陪他走下去。回到家後趕緊聯繫了女兒,給我註冊了QQ號碼,並添加了老師QQ和各種繳費群,家長群,作業群。導致女兒又一次提到了像是她養兒子一樣。
03請家長
開學如約而至,第一天放學就被老師請到了辦公室。果真如我所料,兒子是班裡唯一沒有上過幼小銜接的孩子,上課坐不住,學習跟不上,第一天就被老師同學判定為了差生。當老師對我說出養二孩要上心的時候,更是讓我到現在都不知道怎麼描述我當時的心情,羞愧、自責、生氣、擔憂交加。
開學第二天又被老師請到了辦公室,孩子兩天都沒有交作業。不知道是不是現在的學校都是這樣,課後作業網上提交。說實話,當全職媽媽的這麼多年,網絡對我來說只有手機上的淘寶、微信、抖音。現在突然告訴我要開始研究列印,研究網上交作業,對我來說仿佛是天方夜譚。
孩子上小學的第一個周,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大齡母親的差距。之前一直認為大齡二胎媽媽對於孩子來說是經驗豐富,是物質上更富足。現在我開始迷茫了。對於兒子來說,我們的家庭是不是就是嫌棄他的姐姐,永遠缺席的爸爸,和又老又沒有用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