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贏家陳美齡,將3個兒子送入名校,學霸媽媽的教育從小學開始

2020-10-08 庭爸談育兒

說起陳美齡,也許很多80後和90後的寶媽寶爸們沒太多印象。當年,她是個與鄧麗君齊名的歌星,也曾與張國榮同臺。

她的歌,曾經紅遍了神州大地。

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個當紅的女歌星,卻在事業如日中天的時候,選擇與金子力結婚。

並在懷著老二時,帶著老大奔赴美國史丹福大學去讀書,最終獲得了教育學博士。

哪怕是在老三出生後,陳美齡仍舊兼顧著媽媽的身份,同時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和讀書。

最終,在她的悉心教育下,三個兒子都考入了史丹福大學深造,而她,也實現了自己的夢想,當年的為了孩子賭上一生,也迎來了開花結果的美好結果。

從當紅歌星,到教育學博士,再到「傳奇媽媽」,陳美齡的每一次轉型,堪稱完美,不愧是人生贏家。

看到孩子這麼優秀,有人認為,三個兒子的優秀是先天的,是繼承了她和丈夫的好基因,她認為並非如此。

通過在史丹福大學求學的學習,加上自己撫養三個兒子成才的實踐,她形成了非常有啟發的教育心得,而這些心得,可以說是充滿了智慧與格局,對於我們培養孩子,有很多的啟發和感悟。

在她的書中,她認為,孩子的教育,不僅僅是學習能力的培養,而是身心兩方面綜合人格形成的過程。好習慣要趁早培養,尤其在小學階段。

一、小學階段,讀書是最好玩的事兒

讀書怎麼會是最好玩的事情呢?陳美齡讓孩子們愛上讀書,用的方法充滿了童趣。

有一天剛好下雨,她和孩子們什麼都不做,穿著雨衣跑到街上跳水,去找蝸牛、青蛙,這樣的事情,孩子們都玩瘋了。

媽媽可不是簡簡單單就帶著孩子們玩水,回到家後,她問孩子們,為什麼會下雨呢?

於是,媽媽和孩子們一起研究起教科書,了解為什麼會下雨,孩子們聽得入神。接下來陳美齡還把地圖打開,和孩子們分享,哪個國家下雨最多,哪個國家雨水少,繼續深入研究這件事。

也許有媽媽會說,我們的教科書上沒有這樣的啊!實際上,只要你留心,處處皆有啟發孩子讀書的內容,我們完全可以帶著孩子一起享受讀書與鑽研的樂趣。


當然了,以上是低年級時,可以和孩子一起做的事情,隨著年齡的增加,她會和孩子們討論學習的意義,「為什麼要學習」、「學習會帶來什麼好處」?


正是這樣的不斷讓孩子們思考,小學階段開始,陳美齡的三個孩子,都明白了學習是有趣的,是能增長見識的,而且也是未來獲得更大成就的必經之路。

正如陳美齡一直告訴孩子們的,「學習乃日常之事」。

二、小學階段,陪伴就是最長情的告白

從寬鬆的幼兒園階段,到需要認真學習,一節課45分鐘都集中精神學習的小學階段,這對孩子們來說,是一項非常艱巨的挑戰。

正如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所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孩子真正的學習起點,是在小學,趁著學習剛開始,父母著重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目標上的培養,但是,這一切不可能由孩子自動自發的來形成。

正如一棵青松,幼苗時扶正、每天澆水施肥,當它紮下了根,就能長得挺拔,長得高大。

我們需要耐心的等待紮根的過程,而不是拿它來跟小草比,甚至告訴它,別人怎麼就不需要扶,一點水就活了呢?

陳美齡在孩子的小學六年,也陪伴了整整六年。

她陪孩子寫作業,和孩子一起預習第二天的課程,一起複習不會做的題目,更關鍵的是,她願意等待孩子的成長,她是以一種輕鬆的狀態來陪伴孩子,沒有河東獅吼,沒有雞飛狗跳。

所以,很多家長也在陪伴,但卻達到完全相反的結果。

關鍵在於,她懂孩子,同時明白,犯錯正是進步的開始,不怕有問題,就怕孩子什麼都懂。

如果孩子什麼都會了,免不了會自大和沒有動力,這也正是很多孩子一二年級表現好,三年級成績下滑厲害的真正原因。

三、小學階段,培養興趣,打造長板

我們總會盯著孩子的不足,以一種「缺哪補哪」的精神來培養孩子,殊不知,這種做法下,我們的眼裡,只有孩子的不足。

不是說不可以,而是我們需要懂得調整我們的眼光,既要看到孩子的不足,更要看到孩子的優點。

對於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優點意味著什麼?

那就是自信、自立!

陳美齡在回答很多媽媽詢問如何培養孩子成學霸時,是這樣回答的,她說:

學霸不是培養出來的,如果非要說培養,那就是培養孩子愛學習的習慣,讓他們自覺去學習。

為什麼呢,因為愛學習的習慣背後,是一種興趣,更是一種自信。

這裡,需要我們知道,什麼是「長板理論」。

我們都知道「木桶效應」,一個桶裝多少水,是最短的板所決定的,這個理論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補短板。

陳美齡卻認為,更應該鼓勵孩子去鑽研擅長的科目,這樣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自信,進而在學習遷移的影響下帶動其它科目。

她發現,大兒子非常喜歡數學,於是就特別請家庭教師來培養,小學就做初中的題目,結果大兒子數學特別好的同時,其它科目也成績明顯提升。

二兒子喜歡英語,陳美齡就讓他用英語寫小故事,發揮英語的優勢,也帶動了其它的科目成績。

所以,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一科之強」,絕對會給孩子帶來莫大的自信,從而給其它科目的學習,帶來好的影響。


這就是「長板理論」。媽媽們是否改變一點發力的方向呢?

四、小學階段,要做的還有很多

小學的六年,堪稱孩子成長的「黃金六年」。

一方面,父母仍舊是孩子眼中的權威與老師,我們的影響力,一定要好好發揮出來,幫助孩子培養好習慣、好個性和好品格。

另一方面,孩子處於全面成長的整合期,如果說3-6歲是初步習慣的形成,那麼小學六年,是習慣、能力、情商、情緒和狀態全面發展的時期,這個時期所形成的一切,都將對未來的人生,產生深遠的影響。我們,不能錯過!

可是,應該怎麼做呢?

陳美齡總結自己的育兒和教育經時,她說:

「我絕對不是虎媽,我只是活成了最好的自己。」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家長都有感悟,同時也會有疑惑:我們所處的環境不同,我們也無法像陳美齡一樣,為了孩子專門去讀教育學博士,那麼,她的培養學霸孩子的經驗,還能有實踐的意義嗎?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們要認識到,孩子的天性和成長規律,全世界都有基本一致的規律,那麼,面對孩子該如何引導和培養,陳美齡的教育經驗是值得參考和借鑑的。


同時,我們的家庭教育,的確無法像陳美齡那樣付出,為了孩子放棄事業,為了孩子讀教育學博士,但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問題。

首先,小學階段,老師對孩子的影響力是巨大的,也有很多家長希望,能夠得到來自於老師的意見。

其次,小學的6年,需要經歷很多階段,從大的方面來說,在一二年級的低年級階段,和三四年級的培養重點,再到五六年級的發力關鍵,都需要有一個細化的指導。

而這些,我們可以通過這本《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來達成。

作者于敏,是一位有20多年一線教學經驗的高級教師。她說:

「孩子小學的6年,是成長的關鍵時期,這6年決定了孩子未來十幾年的學習生涯。」

那麼,如果您想知道小學六年,我們家長應該怎麼做,要如何一步步的引導孩子培養好習慣,愛上學習,不妨可以通過這本書來了解。

這樣,在面對孩子時,我們才不會手忙腳亂,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也就能集中有限的精力,抓住影響孩子成才的關鍵因素來發力。

《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會告訴我們,每一年級,我們重點應該做什麼,從哪裡發力。

一年級順利過渡幼小銜接,二年級培養培養學習興趣;

三年級順利度過「滑坡」階段,四年級,提升學習難度;

五年級兼顧孩子的成長和學習,六年級坦然面對小升初。

通過10大主題,從小學六年到假期規劃,從學習方向到心理成長, 從性格培養到品行道德,書中都進行了詳細的解讀。

書中列出了大量的案例,讓家長清晰了解自己和孩子應該做什麼?怎麼做?讓小學六年不再迷茫。

此書原價35元,開學活動價格只要29.9元,建議家有小學生的父母好好讀一讀,根據這本書給出的指導意見,陪伴孩子為未來打下穩固的成長基礎。

祝願大家,能夠如陳美齡一樣,先成為最好的自己,再來讓孩子也成為最好的自己。

讓學習,成為孩子最愛做的事情之一吧!

相關焦點

  • 陳美齡把三個兒子送入斯坦福,家庭陪伴很重要,尤其在小學階段
    帶大兒子的時候邊餵奶邊工作,曾經引起很多爭議;1989年陳美齡帶著大兒子和肚裡的二兒子飛到美國史丹福大學繼續深造,1994年取得斯坦福教育學博士學位,1996年又生下第三個兒子。從一線歌星到斯坦福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在教育方面很有心得,把自己的三個兒子全部送入史丹福大學,也是自己的母校,可以說是超人媽媽了,學業有成,也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沒有減少對孩子的母愛,並且孩子培養得很優秀。
  • 3個兒子都考上世界名校,媽媽大方談心得:要狠抓小學階段的教育
    緊接著又憑藉自己獨特科學的育兒觀念,連著培養出3個高材生兒子,都被世界名校史丹福大學錄取,讓無數人刮目相看。每當被問到育兒秘訣時,她總會大方拋出心得,「父母的育兒觀念裡,藏著孩子20年後的樣子。從他們讀小學起,我就在做同一件事,把自己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一、學習心智必須從小狠抓陳美齡分享了「兩個不原則」,不拿孩子跟別人作比較,不說孩子笨。
  • 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
    2015年,曾經與鄧麗君齊名的歌手陳美齡,將自己第三個兒子送進了史丹福大學,而在這之前,她的大兒子、二兒子和她本人都是從史丹福大學畢業的。「好厲害!你是怎麼做到的?」在不斷被人問起教育經驗後,陳美齡把自己的育兒心得寫成一本書——《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
  • 張國榮被她迷倒,3個兒子上名校,這位媽媽的教育觀太棒了
    看到這樣一句話:真正的教育,其實是拼媽。 一開始我是不信的,直到看到陳美齡的故事,我才不得不信。看到她是因為一個視頻,年過60歲的她一如當年,笑靨如花。在紅透半邊天的時候,她卻突然選擇退隱,憋著一口氣向名校的教育學進攻。誰能想到,曾經炙手可熱的歌星把孩子帶去了工作地點,引起了社會上的強烈討論。曾經眾星捧月的名人成為了「奶著兩個孩子」的博士生,一路坎坷艱辛。
  • 3個兒子考入史丹福大學,陳美齡:我不關注成績,孩子快樂最重要
    2015年,陳美齡的三兒子收到美國名校史丹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至此,她的三個孩子全部考入史丹福大學。陳美齡和三個兒子在史丹福大學三個兒子全部考入世界名校,這讓陳美齡再次成為眾人追捧的偶像,只不過這一次,她的「粉絲」
  • 一手培養三個學霸兒子的陳美齡說:我不是虎媽
    陳美齡在上海讀者見面會上 攝影記者/吳軍2013年6月,二兒子昇平從斯坦福畢業時,陳美齡與三個兒子的合影「她喜歡跳舞,你有沒有跟著她一起跳?」站在臨時搭起的講臺上,聽到一位媽媽問怎麼才可以讓女兒膽子大點,陳美齡拿著話筒的手突然揚了起來,右手努力有節奏地舞了兩下,「現在她就是『氣』不夠。
  • 陳美玲:把三個兒子送入斯坦福,從著名歌手到教育專家
    1983年她與張國榮一起獲得香港的金唱片獎,她曾經風靡亞洲歌壇,現在卻成為教育專家,最讓人羨慕的是,她把三個兒子送入美國史丹福大學。她就是陳美玲,擁有開掛人生的一位女性。如今65歲的陳美齡,在鏡頭面前依然是一臉溫柔、眼神清澈,她的臉上沒有刻著歲月的滄桑,笑容中卻透著內心的豐盛與感恩。
  • 從歌手到斯坦福博士,看陳美齡如何把3個孩子送進斯坦福?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如果說30歲之前的陳美齡是為自己而活的話,那麼30歲之後的陳美齡,把「媽媽」當成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她努力扮演、用心付出,一直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去教孩子、帶孩子,終於將三個兒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圖片來源自網絡從懷孕時期,陳美齡就覺得應該講教育計劃,把目標確定清楚。
  • 曾與鄧麗君齊名,將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的陳美齡:有10件事千萬不能對孩子做!
    2015年,曾經與鄧麗君齊名的歌手陳美齡,將自己第三個兒子送進了史丹福大學,而在這之前,她的大兒子、二兒子和她本人都是從史丹福大學畢業的。「好厲害!你是怎麼做到的?」在不斷被人問起教育經驗後,陳美齡把自己的育兒心得寫成一本書——《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最近,她本人也來上海做宣傳,63歲的年紀,看照片完全看不出。
  • 退圈30年的陳美齡,以學霸媽媽身份回歸,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
    ,以學霸媽媽身份回歸,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陳美玲這個看起來有些大眾化的名字,曾經是一代人的回憶。, 專心培養三個兒子。闊別娛樂圈30年,前兩年她以學霸媽媽身份回歸,如今的陳美玲把三個兒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
  • 陳美齡將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最好的育兒方法,其實寫在媽媽臉上
    每對父母都希望孩子擁有完美的人生,剛出生的時候身體健康,越來越漂亮或帥氣,性格開朗樂觀,學習優秀,最好是18歲考上名校,畢業後有一個很好的工作,然後找一個不錯的伴侶,結婚生子,中年事業有成,50歲財務自由,晚年能夠享受天倫之樂。《奇葩說》中的黃執中老師曾經在節目中詮釋過完美人生,那就是人生的時時刻刻,永遠都儘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選擇權。
  • 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
    陳美齡的這句話應該沒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出生於香港的陳美齡,在1970年代是個紅透半邊天的歌星。但現在,她最驕傲的是,她把三個兒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其中的教育秘訣是什麼呢?陳美齡歌手陳美齡因1985年「春晚」的一曲《原野牧歌》為內地觀眾知曉,是與鄧麗君、翁美玲齊名的歌手,是一代人的回憶。
  • 陳美齡: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她做到了這三件事
    她的50個教育法中,不少是相關聯的,綜合來看,有一點非常突出,那就是及時回應。我覺得她人生的很多決定,都在孩子小的時候,以孩子的健康成長為第一要務。這也是她選擇全家一起,帶著大兒子、懷著二兒子去斯坦福讀博的重要原因。
  • 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陳美齡:讓孩子主動學習,小學做好這件事
    這裡不得不提到一位曾經家喻戶曉的歌手—陳美齡,她的人生可以稱之為傳奇。陳美齡在作為歌手最當紅的時候選擇了出國深造,去史丹福大學攻讀博士。而最讓人敬佩的是,在數年之後,她的三個兒子又全部被史丹福大學錄取。在教育孩子這個領域,陳美齡有著豐富的知識和經驗。她曾把自己的教育理念通過書籍的形式展現出來。
  • 64歲陳美齡近照曝光,皮膚光滑吹彈可破,一手培養三個學霸兒子
    出生於香港的藝人陳美齡不僅曾和鄧麗君、歐陽菲菲齊名,更是一位學識淵博的媽媽,一手將三個兒子打造成學霸。然而在其事業最為輝煌的時候選擇隱退,專心於學業,近些年來更是鮮少出現在公眾眼中。不過近日陳美齡返回香港,並在社交網上曬出了多張自拍照。
  • 昔日巨星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學霸可以培養,黃金期在小學階段
    她說:「我最驕傲的事情是有三個優秀的兒子。」如果說一個兒子考入斯坦福可能是偶然,兩個兒子考入斯坦福是幸運,那三個兒子都考入斯坦福真的要拼教育功底了。是的,做父母是有有效期的,6-12歲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好習慣受益終身,而小學階段正是可塑性最強的時候。我國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孫雲曉說:好習慣對兒童來說是命運的主宰,是成功的軌道,是終身的財富,是人生的格調。
  • 陳美齡,她有什麼能耐將三個兒子送去斯坦福?看完才知道……
    ,一名香港歌星,今年63歲,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她憑一己之力將三個兒子送進美國名校斯坦福的事跡在網絡上走紅,眾所周知啊。她開始努力的用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能量。一邊帶著幾個奶娃娃,一邊考取了斯坦福教育學的博士。剛開始的時候,真的很困難,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所有人都認為,一個媽媽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她的內心備受煎熬,但是不管有多累多苦,她從來都沒想過放棄。她發誓一定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才能成為最優秀的媽媽。
  • 陳美齡和她的三個兒子
    雖然陳美齡已年過60,但我還是覺得她「青春不老」,但更為人津津樂道的是她退出樂壇嫁往日本,之後更在美國名校史丹福大學進修,1994年獲教育博士。
  • 林依輪大兒子考上世界名校,小兒子成超級男模,網友:人生贏家
    ,小兒子成超級男模,網友:人生贏家現在的90後和00後可能都不太認識高唱《愛情鳥》的林依輪,但是近些年他卻以「優秀爸爸」的形象重新被大家所認識。但是據了解,從小就是學霸的林子豪考上國外的一所設計類名校,而小兒子林子軒則是完美繼承的父母外貌上的優點,帥氣且身材高挑的他雖然不到二十歲,但是T臺走秀經驗非常豐富。「人生贏家」林依輪,大兒子考上世界名校,小兒子成超級男模。
  • 韋唯離婚後把3個兒子培養成了學霸:學霸的養成關鍵在於小學階段
    可是這個堅強的女人依然堅持要回了三個兒子的撫養權,為了照顧孩子,她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再出現在自己心愛的舞臺上。然而,付出終有回報,如今她的三個兒子都成為了學霸,大兒子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二兒子選擇了拳擊行業,三兒子選擇了學醫。男孩天生比較調皮叛逆難管,然而一個單親媽媽培養出了三個學霸兒子,著實讓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