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歌手到斯坦福博士,看陳美齡如何把3個孩子送進斯坦福?

2021-01-09 騰訊網

最近微博上都在討論有蘇感的「學霸臉」。

比如今年年初火爆一時的《獨家記憶》的男主角慕承和,還有《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天才少年李必,無一不是長相帥氣,還頭腦靈光,周身縈繞著一種「學習於我只是小菜一碟」的氣質。

圖片來源自網絡

這倒讓說姐想起一個人。

她擁有多重身份,日本暢銷書作家、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一位非常成功的母親,同時她也曾是一位長相甜美、紅遍大江南北、用話筒影響過一代人的歌手。

她就是陳美齡。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事實上,精英說兩年前就有幸採訪過陳美齡女士本人。

精英說出品 時長:06`41``

近日,她因一張照片上了熱搜,再次成為話題中心。在最近PO出的微博照片裡,她坐在餐桌前淺淺微笑,看起來恬靜而美麗。你一定想不到,眼前這位優雅的女士已經64歲了。

圖片來源自微博

陳美齡14歲出道,30歲結婚,婚後不僅自己獲得了世界頂級名校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還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都送進了自己的母校斯坦福,這件事一度在香港和日本引發轟動。

大家都驚訝不已,這樣開掛的人生真的真實存在嗎?

但如果你看過了她的人生經歷,就會發現這樣的成就對她而言並不是偶然,而是水到渠成的必然。

陳美齡與她三個兒子,其中左2的三兒子手中握著的正是他們家第4封史丹福大學錄取通知書

1955年,陳美齡出生於香港,14歲香港出道,當時電視臺專門為她特設節目《美齡晚會》。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之後又和邵氏電影公司籤約,一拍戲就是女主角。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17歲時,陳美齡前往日本發展,期間獲獎無數,一度成為在日本唱片銷量最多的國外歌手。當時的陳美齡和西城秀樹、鄧麗君等歌手一起,成為了那個時代最耀眼的明星。

圖片來源自網絡

不到20歲的她星途璀璨,每天都排滿了工作行程,她沒有時間閱讀學習、也沒空社交娛樂,只是機械式地奔波於各個工作場地,失去了一些對未來人生的思考。

於是在事業巔峰時期,陳美齡轉而選擇了前往加拿大繼續自己的學業。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當時的很多人,包括陳美齡的媽媽都對女兒的決定表示不理解,他們都認為絕佳的賺錢機會不該這樣輕易錯過。但陳美齡搖搖頭:「要是一直留在娛樂界的話,可能我就會失去我自己,不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雖然年紀輕輕,但她的內心對自己人生方向的選擇一直有著明確的目標,她覺得唱歌於自己只是興趣愛好,從事教育工作才是自己一直以來追求的目標。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在她對自己的人生方向搖擺不定的時候,是父親的話點醒了她:「錢財、名譽如流水,發生點什麼就會被奪走;但知識不會,一旦印入腦子,就一直在那兒。你要繼續念書。

於是陳美齡堅定了自己的選擇,下決心宣布暫別歌壇,前往多倫多大學攻讀兒童心理學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陳美齡在多倫多大學畢業後便返回了歌壇,30歲在日本結婚。

婚後夫妻倆很快就有了孩子,但當時她的工作很忙,每天都有很多節目,所以陳美齡只好把還在哺乳期的兒子帶在身邊。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但這樣的行為卻在當時的日本引發了很多爭論。很多日本人認為,女孩子結婚懷孕之後就該待在家裡相夫教子,而不該帶著孩子拋頭露面、四處奔波,這場探討女性社會地位的「美齡爭論」沸沸揚揚吵了兩年。

就在那個時候,美國時代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陳美齡的報導,斯坦福的女教授邁拉斯·特羅伯看到這篇文章之後聯繫到陳美齡,邀請她來學校攻讀博士,學習男女學、經濟學以及教育學,教育下一代如何有自信地去尋找夢想。

於是陳美齡放下手上的工作,考GRE、填申請表、找推薦信,最終被史丹福大學錄取。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1989年,陳美齡手裡牽著大兒子,肚子裡懷著二兒子,義無反顧地飛到了美國史丹福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

丈夫要留在日本工作,這意味著陳美齡需要獨自一個人在異國他鄉,一邊照顧兩個孩子,一邊完成學業。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剛生下二兒子的時候,她都沒時間好好坐月子,把孩子放到託兒所,每天上完課就著急趕去託兒所給孩子餵奶,下午回來再陪兩個孩子吃飯。

即使忙完了一天的學習,她也沒有空閒休息,等待她的是兩個需要媽媽陪伴的孩子。她要陪兩個孩子做遊戲、幫他們洗澡穿衣,再哄兩個孩子睡覺。只有夜深人靜的時候,她才有時間拿出課本,繼續學習。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圖片來自陳美齡微博

但即便忙得一刻不停,陳美齡都不曾後悔過自己的選擇,她從小忙於工作,沒有機會和普通的孩子一樣享受學習生活,面對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她不想、更不忍放棄。

就這樣,陳美齡從史丹福大學畢業了,兩個孩子陪她一起參加了畢業典禮,這或許是對她這段艱難時光的最大嘉獎。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如果說30歲之前的陳美齡是為自己而活的話,那麼30歲之後的陳美齡,把「媽媽」當成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角色。

她努力扮演、用心付出,一直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去教孩子、帶孩子,終於將三個兒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

圖片來源自網絡

從懷孕時期,陳美齡就覺得應該講教育計劃,把目標確定清楚。「我在育兒方面一個比較大的目標,就是希望孩子們處於最好的環境中,身邊圍繞著優秀的老師和朋友,接受著許多刺激,從而能夠自發地學習。

陳美齡認為孩子永遠是第一位,做父母的必須要懂得自我犧牲,而她也確實在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教育理念。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在孩子們還小的時候,陳美齡就十分注重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即便工作繁忙,陳美齡也會抽出時間和孩子們親親抱抱、聊聊天,讓孩子充分感受到媽媽的體溫和氣味,也就一定會感受到父母的愛。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被愛澆灌長大的孩子,內心也會成長得更自信堅強,也更容易學會如何愛人和周圍的一切。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體罰在陳美齡看來是最錯誤、最差勁的教育方式,打會讓孩子產生一時的懼怕,卻並不能讓他們理解「錯在那裡」。而小時候經常遭受體罰的孩子,在長大後會崇尚「武力壓迫」,習慣用武力去解決問題。

因此,在孩子們犯錯誤時,耐心溝通才是上策。因為孩子還小,這個交談的過程有時候會很漫長,這時候父母不能中途放棄,一定要說明白。

有一次大兒子考試考得不好,把試卷藏在書包裡不敢告訴媽媽。陳美齡知道後和孩子聊了整整8個小時,當然不是單方面的責備,而是真誠地溝通,才能讓孩子從心底接受父母的意見。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等孩子們稍大一些,家長們視為「洪水猛獸」的「早戀問題」,在陳美齡看來卻是十足「浪漫」的青春故事。

性教育,一直是國內青少年教育的一塊短板。學校裡,老師在課上往往讓同學自習相關章節;而中國式家長們則很好地沿襲了含蓄內斂的傳統,紛紛談「性」色變,遮遮掩掩。早戀更是明令禁止,甚至被稱為影響學習的洪水猛獸。然而陳美齡談及這兩個問題,毫不避諱且言之鑿鑿。

從孩子們9歲開始,陳美齡開始教他們有關性的知識。她認為,作為父母,應該理解孩子因荷爾蒙而引發的一些行為。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孩子們可以自由去愛,只是在戀愛當中一定要有責任感:「作為家長要讓孩子在戀愛中受到好的影響,還要讓孩子知道兩個人在一起能互相促進才是對的,如果你能影響一個人,讓對方變得更優秀,這才是正確的愛情。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陳美齡認為,一個人的人生的階段並不是割裂的,所以孩子從小就要學會很多技能。教育孩子要有遠景,20年後的世界是很難想像的,因此對孩子的成長來說,基本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比如說創造力、想像力、交往力等等。

她的目標從來就不是教導孩子做一個學霸,進入名校,而是教他們做一個有魅力的人、一個有前途的人、一個有無限潛能的人。

「我不是說想讓他們進名校,是希望他們相信自己,有很高的自我肯定能力,不要跟人家比較,愛人愛己,能感恩報恩,做一個堅強善良的人。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大兒子十四五歲的時候提出想要去美國留學,他的成績很好,想要進排名第一的學校也可以,但兒子卻選擇了排名第七的學校,原因是因為這所學校可以養馬。

學校會給新生每人配一匹馬,他們每天都要先照顧了馬才去吃早飯,這樣的安排會讓孩子們變得很有責任感。

雖然陳美齡覺得錯過了第一名的學校十分可惜,但她還是尊重兒子的選擇,因為比起名校的頭銜,她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有自主的想法,可以快樂地學習。

就像紀伯倫的詩中寫的那樣:「他們通過你來到這個世界卻並非因你而來...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愛,不是你的想法... 你可以庇護的是他們的身體,卻不是他們的靈魂。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正是這樣開放的家庭教育方式,讓陳美齡與三個兒子之間的關係十分和諧。

有次她問兒子:「什麼是一個好家庭?」兒子一開始沒說話,思考了很久之後才告訴媽媽:「當你想起家裡人,原來你的心裡是很熱的。也只有在愛的呵護下長大的孩子,才能成長得如此貼心而溫暖。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

告別公眾視線的三十年,才是陳美玲的蓄水期。如今的陳美齡更多的是以作家身份出現。《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是她的首本中文書,而此前她已出了多本日、英語書籍。

圖片來源自網絡

之所以會想要寫這本書,陳美齡說是因為太多人問她的教育理念,她索性寫下來與更多人分享。

她說:「教育是一個教會孩子做夢的過程,告訴孩子世界上有很多的可能性,給予他為實現夢想所需要的工具和知識,使他抱有朝著夢想大步邁進的勇氣。

今年6月陳美玲的三兒子從史丹福大學畢業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陳美齡一直嘗試接受自己新的可能性。

52歲的時候,她不幸患上乳癌,她默默祈求上天,再多給自己5年時間,好陪伴小兒子長大。就這樣,5年過去,又一個5年轉瞬而逝,她堅強而精彩地繼續綻放著生命的活力和自信。

生病之後,陳美齡開始珍惜每一天,她發現生命不是應得的,每一天都是一個恩賜。

康復之後,陳美齡成為了日本抗癌協會親善大使,為更多女性的健康奔走努力。她說:「如果不知道生命有多久,那就把每天當作最後一天,去活得精彩,努力爭取和珍惜這難能可貴的時間與緣分。

圖片來源自微博

等到大兒子結婚的時候,她又成為了一個好婆婆,在婚宴上貼心地蹲下來為兒媳婦整理裙擺。

圖片來源自網絡

一路走來,陳美齡一路學習,一路成長,溫柔而堅韌地面對生活的一次次挑戰和磨難,用心維持著一個充滿愛和溫馨的家。

她始終記得父親告誡自己的話:要是你迷茫的時候,你就選擇最難走的路正是這樣迎難而上的信念,讓陳美齡將自己打磨成一位優秀的女性,還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十分優秀的人才,成為很多家庭學習和效仿的對象。

很多人都說陳美齡的一生是一個傳奇,但這個傳奇不單單依靠她的天賦和運氣,還依靠她堅定的內心、充滿勇氣的選擇,以及不懈付出的努力。

她說:「教育不難,只需要百分百的愛和正確的方法。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及微信好友

作者:Cheryl,精英說作者,在英留學,用心寫字。精英說是全球精英、留學生的聚集地。每日發布海內外前沿資訊,這裡有留學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國街頭訪問,全方位為你展現真實的海外生活。歡迎大家關注精英說(ID: elitestalk)。

Reference:

《精英說【對話】陳美齡:我如何把3個孩子送進斯坦福?》

《百度百科:陳美齡》

《今晚 : 另一種傳奇 陳美齡》

《從歌手到教育專家、親善大使:陳美齡的開掛人生》

《64歲史上最強媽媽:坐月子3天,把仨兒子送進斯坦福卻花了30年》

海外留學、文化、生活,盡在精英說

相關焦點

  • 當歌手她比肩鄧麗君,當媽媽她把3個孩子送進斯坦福,憑的是什麼
    她是暢銷書作家、是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是可以比肩鄧麗君的歌手,更是把3個孩子送進斯坦福的母親,他就是陳美齡。了解她的經歷後會知道,她的這些成就並非是偶然,而是水到渠成的。婚後很快就有了孩子,因為每天都要外出參加節目工作,陳美齡就把兒子帶在身邊。但在日本,很多人認為女人結了婚就該在家相夫教子,陳美齡的行為受到很多批評。就在那時,美國時代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陳美齡的報導,斯坦福的一名女教授看到後邀請陳美齡來斯坦福攻讀博士。
  • 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陳美齡:讓孩子主動學習,小學做好這件事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有上進心,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很多時候孩子經常不愛學習,注意力不集中 ,家長為此非常苦惱,如何可以提高孩子的內驅力呢?這裡不得不提到一位曾經家喻戶曉的歌手—陳美齡,她的人生可以稱之為傳奇。
  • 陳美齡: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她做到了這三件事
    通過QQ音樂查詢,能看到她200多首音樂作品,也許你過去對她一無所知,但是她紅遍大江南北那首上過春晚的歌曲《原野牧歌》「有個少年手拿皮鞭,站在草原上……」我想你一定可以哼唱,太多的歌手翻唱這首歌,堪稱流行華語樂壇經典中的經典。她不僅在歌唱事業上一次次的走在巔峰,還通過自己獨特的家教理念,把三個性格差異很大的孩子全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
  • 陳美齡:從歌手到斯坦福博士,這個三個娃的媽媽,靠的是什麼?
    從歌手到演員,從完成多倫多大學兒童心理學學士到獲得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到日本抗癌協會微笑大使,似乎培養了三個孩子就讀斯坦福,只是她人生順便做的事兒。她的人生寬度早就是普通人的數倍,但她背後所付出的努力與堅持,同樣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 陳美齡將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最好的育兒方法,其實寫在媽媽臉上
    這樣的人生固然是難以企及的,生活中達到的人也鳳毛麟角,但如果父母能夠把孩子,在自己最大能力範圍內,培養到最優秀,那麼他人生的選擇按鈕,是不是就會更多?相對的,學歷越高的孩子,工作的選擇機會就更多,性格越好的孩子,朋友就會越多,而朋友多了路更多,他擁有的人脈資源就會更多,而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優秀?
  • 退圈30年的陳美齡,以學霸媽媽身份回歸,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
    ,以學霸媽媽身份回歸,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陳美玲這個看起來有些大眾化的名字,曾經是一代人的回憶。五十年代她是當紅歌手,發行了多張專輯,有不少成名曲,曾經紅透兩岸。不過她也沒有因此而停滯學習的腳步,先後攻讀了"兒童心理學",又拿下了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學位。
  • 曾與鄧麗君齊名,將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的陳美齡:有10件事千萬不能對孩子做!
    2015年,曾經與鄧麗君齊名的歌手陳美齡,將自己第三個兒子送進了史丹福大學,而在這之前,她的大兒子、二兒子和她本人都是從史丹福大學畢業的。「好厲害!你是怎麼做到的?」在不斷被人問起教育經驗後,陳美齡把自己的育兒心得寫成一本書——《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最近,她本人也來上海做宣傳,63歲的年紀,看照片完全看不出。
  • 陳美齡: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只因她做好了下面三件事
    陳美齡這個名字,你可能不太知道。但在70年代,她可是與鄧麗君、翁美玲齊名的歌星!1955年出生的她,長相甜美,嗓音動人,當年真是「紅透半邊天」。1986年,陳美齡嫁給她的日本經紀人。之後她竟然再次告別歌壇,帶著大兒子、懷著二兒子來到美國,攻讀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
  • 陳美齡,她有什麼能耐將三個兒子送去斯坦福?看完才知道……
    她憑一己之力將三個兒子送進美國名校斯坦福的事跡在網絡上走紅,眾所周知啊。一邊帶著幾個奶娃娃,一邊考取了斯坦福教育學的博士。剛開始的時候,真的很困難,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所有人都認為,一個媽媽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她的內心備受煎熬,但是不管有多累多苦,她從來都沒想過放棄。她發誓一定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才能成為最優秀的媽媽。
  • 她把三個兒子都送進了斯坦福,成功的家教竟然是不做這10件事!
    只是這次不是以「歌手」身份,而是以一位母親、一位家庭教育者的身份。她,就是陳美齡。但她卻迅速嫁人生子,事業重心也轉向家庭,選擇隱退……在隱退的那段日子裡,陳美齡遠赴美國史丹福大學考取了教育學博士學位。更為人稱道的是,她通過自己的教育,將三個兒子相繼送入美國史丹福大學!
  • 3個兒子考入史丹福大學,陳美齡:我不關注成績,孩子快樂最重要
    1955年,陳美齡出生於香港,14歲時以歌手出道,17歲時到日本發展,20歲時演藝事業達到巔峰時期。2015年,陳美齡的三兒子收到美國名校史丹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至此,她的三個孩子全部考入史丹福大學。陳美齡和三個兒子在史丹福大學三個兒子全部考入世界名校,這讓陳美齡再次成為眾人追捧的偶像,只不過這一次,她的「粉絲」
  • 港星陳美玲:我是如何把三個兒子全都送進斯坦福的?
    我學了很多有關教育的問題,所以我就用很多我的方式去教孩子、帶孩子,現在我的三個孩子都在史丹福大學讀書。」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她叫陳美玲,曾是與鄧麗君齊名的知名歌手,自身有非凡的成就!更讓人敬佩的是,她把自己的三個孩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
  • 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
    2015年,曾經與鄧麗君齊名的歌手陳美齡,將自己第三個兒子送進了史丹福大學,而在這之前,她的大兒子、二兒子和她本人都是從史丹福大學畢業的。「好厲害!你是怎麼做到的?」在不斷被人問起教育經驗後,陳美齡把自己的育兒心得寫成一本書——《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
  • 人物 | 她從不像狄鶯一樣標榜自己是好媽媽,但把三個孩子送進了斯坦福
    不管案子如何進展,狄鶯都擔不起「好媽媽」這個稱呼。翻看她的教育經,只有溺愛和專制。她從來都不捨得打罵自己的孩子,頂多是口頭威脅教育。陳美齡這個名字可能很多年輕人沒聽過,但在70年代的日本,她可是當紅偶像,還一度與當時在日本發展的鄧麗君齊名。但比成為當紅偶像更厲害的是,她還推動了日本法律的修改,所生的三個孩子全部考上了史丹福大學。
  • 陳美齡把三個兒子送入斯坦福,家庭陪伴很重要,尤其在小學階段
    帶大兒子的時候邊餵奶邊工作,曾經引起很多爭議;1989年陳美齡帶著大兒子和肚裡的二兒子飛到美國史丹福大學繼續深造,1994年取得斯坦福教育學博士學位,1996年又生下第三個兒子。從一線歌星到斯坦福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在教育方面很有心得,把自己的三個兒子全部送入史丹福大學,也是自己的母校,可以說是超人媽媽了,學業有成,也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沒有減少對孩子的母愛,並且孩子培養得很優秀。
  • 嫁給日本人的中國女歌手在最紅的時候隱退,培養出3個斯坦福兒子...
    在她面前曾經有過很多選擇 但她卻在最火的時候隱退 成家立業後把三個兒子送進了斯坦福 上演了另一種傳奇
  • 陳美玲:把三個兒子送入斯坦福,從著名歌手到教育專家
    1983年她與張國榮一起獲得香港的金唱片獎,她曾經風靡亞洲歌壇,現在卻成為教育專家,最讓人羨慕的是,她把三個兒子送入美國史丹福大學。她就是陳美玲,擁有開掛人生的一位女性。如今65歲的陳美齡,在鏡頭面前依然是一臉溫柔、眼神清澈,她的臉上沒有刻著歲月的滄桑,笑容中卻透著內心的豐盛與感恩。
  • 昔日巨星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父母狠抓小學階段是關鍵
    陳美齡,這個在70年代與翁美玲、鄧麗君齊名的歌手,長相甜美,嗓音動人,卻在歌唱事業最火的時候,離開香港去多倫多大學攻讀「兒童心理學」,之後又拿到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學位,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傳奇。她說:「我最驕傲的事情是有三個優秀的兒子。」如果說一個兒子考入斯坦福可能是偶然,兩個兒子考入斯坦福是幸運,那三個兒子都考入斯坦福真的要拼教育功底了。
  • 昔日巨星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學霸可以培養,黃金期在小學階段
    陳美齡,這個在70年代與翁美玲、鄧麗君齊名的歌手,長相甜美,嗓音動人,卻在歌唱事業最火的時候,離開香港去多倫多大學攻讀「兒童心理學」,之後又拿到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學位,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傳奇。她說:「我最驕傲的事情是有三個優秀的兒子。」如果說一個兒子考入斯坦福可能是偶然,兩個兒子考入斯坦福是幸運,那三個兒子都考入斯坦福真的要拼教育功底了。
  • 知名歌手陳美齡:相繼把三個孩子送進史丹福大學,坦言只因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就有一千個輔導作業的故事。我問學姐,她回答:「我現在暫停了自己的博士學業,所有心思撲在她身上了,慢慢幫她糾正壞習慣,一點點打磨她的耐心和專注力,嚴格要求她先完成作業才能玩耍,要求她每天及時複習,遏制她看電視玩手機。」隨後,學姐提醒我:「小孩的良好習慣一定要從幼兒園就抓起。孩子就像小樹苗,當她還是幼苗的時候,不小心長歪了,長偏了,及時糾正過來,不會很費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