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歌手陳美齡:相繼把三個孩子送進史丹福大學,坦言只因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2021-03-04 有來學

撰文 /   ©  家學寶(ID:jxb579)

編輯 /   ©  楊錚

一千個小學家長,就有一千個輔導作業的故事。關於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段子,猶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

陪孩子寫作業,仿佛一個魔咒,無論父親母親,無論多麼理性溫柔,一旦輔導作業,就變成滅絕師太、金毛獅王般的存在。

為何不輔導作業就母慈子孝一團和氣,一遇到作業就雞飛狗跳、雞犬不寧呢? 

 

那些被輔導作業折磨得心力交瘁的老母親老父親們,在歷經冰與火的洗禮後,終於找出問題癥結:

「若在學前階段,幫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上小學後會少很多煩惱。」

 

孩子的作業問題,歸根結底與家庭教育有關,與學習習慣有關。


古人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好習慣的養成,必須從娃娃抓起。

上周末,帶孩子去參加舞蹈興趣班的學習,遇到了多年未見的大學學姐。當年的她和男朋友都是學霸,雙雙保研成功,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學霸仙侶」。

 

聊起近況,她談起自己的女兒很焦慮。她告訴我,女兒今年上小學二年級,成績一直不理想,特別是語文成績,一塌糊塗,每天輔導她寫作業氣得快吐血。

 

我很驚訝:

「你和你老公當年可是我們學院出了名的學霸情侶,年年都拿一等獎學的人,為啥孩子的學習還讓你這麼操心呀?」

 

學姐無奈地告訴我:

「大家都以為龍生龍,鳳生鳳,學霸家裡能出學霸,但事實並不是這樣的。我也曾以為自己和老公從小學習就不差,生出來的孩子也不會太慫吧。就讓她自由成長,加上她五歲前,我老公出國訪學,我自己又忙著讀博士,根本沒空管她,只能讓家裡老人幫忙照顧她。結果老人們太寵孩子,沒幫她養成好習慣,上小學後,所有的問題都暴露出來了。」

 

我好奇地問:

「什麼問題呀?」

 

學姐說:

「沒時間觀念,沒有按時作息,也沒有及時完成作業,每天回家一心只想玩,拖拖拉拉的,根本不想做作業。缺乏專注力,經常寫作業寫一半,就停住了,就一會玩橡皮擦,一會喝水,一會上廁所,氣得我經常想揍她。」

 

「那現在怎麼辦?」

我問學姐,她回答:

「我現在暫停了自己的博士學業,所有心思撲在她身上了,慢慢幫她糾正壞習慣,一點點打磨她的耐心和專注力,嚴格要求她先完成作業才能玩耍,要求她每天及時複習,遏制她看電視玩手機。」

隨後,學姐提醒我:

「小孩的良好習慣一定要從幼兒園就抓起。孩子就像小樹苗,當她還是幼苗的時候,不小心長歪了,長偏了,及時糾正過來,不會很費力氣。一旦她長大了,歪枝敗葉多了,定性定型了,想要糾正就很費勁了,甚至要傷筋動骨才能掰正。」

她繼續告訴我:


孩子在幼兒園階段養成好習慣,等上小學就不會太費勁了。

比如閱讀的習慣,每天用半個小時陪孩子讀繪本,詞彙量夠了,上一年級就不會落後。

按時作息的習慣,一定要養成,早睡早起孩子精力才會充沛,上課才能專心聽課。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在玩耍中引導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千萬不能給孩子看太多電視,也不能讓她玩手機,否則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世事繁冗,人生不易,父母應儘快幫孩子培養起良好的習慣,才能幫他們更好地適應校園生活、完成學業。

高中同學群裡,大家向班上的學霸——當年縣裡的中考狀元請教,怎樣才能把孩子培養成學霸,學霸回答:

「把學習習慣養好就行,不要太在乎孩子的成績,更應該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

 

哪些是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保護好孩子的學習熱情,順應孩子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培養他們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把三個孩子送進史丹福大學的知名歌手陳美齡,去年接受採訪時,聊到了自己的育兒經驗,她認為孩子學習也是一種玩,玩的時候也可以學習。什麼是學習,什麼是玩,不需要給出明顯界定。比如下雨天,帶孩子去公園的水面放葉子玩,然後問孩子:

「為什麼會下雨呢?你們有沒有想過。」

給孩子學習的興趣,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

 


高爾基曾說過:「時間是最公平合理的,它從不多給誰一分。勤勞者能叫時間留下串串果實,懶惰者時間留予他們一頭白髮兩手空空。」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時間管理能力比較強,時間觀念比較強,該做作業的時候就會專心致志地完成作業,玩的時候可以心無旁騖地玩耍。

 

要讓孩子上課專心聽講,就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上課專注的孩子,才能聽懂老師的講課內容,才能以最快的時間、最高的效率吸收課堂知識。

「注意力是心靈的天窗,只有打開這扇天窗,才能讓智慧的陽光撒滿心田。」

專注力的培養,有利於孩子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完成技能訓練。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德國學者狄慈根曾經說過:「重複是學習的母親。」

 

19世紀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通過對人類遺忘現象的研究,得出人類對於初學知識的遺忘規律,被稱為艾賓浩斯遺忘規律。艾賓浩斯在實驗中,統計實驗對象在完全識記無規律素材後的不同的時間間隔裡,一些時間變量和遺忘變量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繪製出一條表示遺忘變量與時間變量關係的曲線,即為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這個曲線表明,人的遺忘在學習新的知識以後迅速開始,最初的遺忘速度最快,之後遺忘速度逐漸減慢,因此及時複習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識。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呢?

 

習慣的培養要遵循孩子的天性。


兒童對玩耍、圖畫等有趣的事情比較感興趣,讓孩子在歡樂輕鬆的氛圍中養成良好的習慣的,更容易事半功倍。

 

女兒今年上幼兒園大班,幼兒園老師建議家長買一些上學主題的兒童繪本引導孩子閱讀。通過豐富多彩、妙趣橫生的繪本知識,女兒對小學生活有大概了解,明白了學校的一些基本規矩,對學習習慣的培養也有更深的認識。

 

幫孩子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嚴格要求孩子早睡早起,按時到校,教孩子自己收拾好書包文具,讓孩子形成清晰的時間觀念,什麼時間吃飯,什麼時候玩耍,什麼時間看電影,什麼時候睡覺,都遵循一定的時間安排,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時間觀念。

 

言傳身教,給孩子打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父母沒有良好的習慣,孩子也不會形成好習慣。每天看電視玩遊戲的父母,逼著孩子讀書學習不看電視不玩遊戲,幾乎經不起孩子的反駁。家長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教導作用。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不能拔苗助長過於心急。孩子如一棵小樹苗,成長的過程,免不了一些彎彎繞繞,長出一些枯枝敗葉,這就要家長耐心去修剪去糾正,多做一些塑造工作,少做一些改造工作。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好習慣的養成,需要日積月累的自律,一個壞習慣的養成,也是日久年深的放縱。

提前了解習慣養成的重要性,不要再等到小學才意識到孩子各種行為問題的根源,是沒養成良好的習慣,父母之責,理該如此!

用愛心、耐心和恆心幫孩子打造受益一生的好習慣吧。

© 往期回顧

© 聲明

本文由有來學授權轉載,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用榜樣的力量點燃你

用優質的課程引導你

用科學的習慣影響你

用每天的陪伴改變你

© THE END

相關焦點

  • 從歌手到斯坦福博士,看陳美齡如何把3個孩子送進斯坦福?
    圖片來源自微博陳美齡14歲出道,30歲結婚,婚後不僅自己獲得了世界頂級名校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還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都送進了自己的母校斯坦福,這件事一度在香港和日本引發轟動。大家都驚訝不已,這樣開掛的人生真的真實存在嗎?
  • 陳美齡: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她做到了這三件事
    通過QQ音樂查詢,能看到她200多首音樂作品,也許你過去對她一無所知,但是她紅遍大江南北那首上過春晚的歌曲《原野牧歌》「有個少年手拿皮鞭,站在草原上……」我想你一定可以哼唱,太多的歌手翻唱這首歌,堪稱流行華語樂壇經典中的經典。她不僅在歌唱事業上一次次的走在巔峰,還通過自己獨特的家教理念,把三個性格差異很大的孩子全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
  • 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陳美齡:讓孩子主動學習,小學做好這件事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學習好,有上進心,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很多時候孩子經常不愛學習,注意力不集中 ,家長為此非常苦惱,如何可以提高孩子的內驅力呢?這裡不得不提到一位曾經家喻戶曉的歌手—陳美齡,她的人生可以稱之為傳奇。
  • 當歌手她比肩鄧麗君,當媽媽她把3個孩子送進斯坦福,憑的是什麼
    她是暢銷書作家、是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是可以比肩鄧麗君的歌手,更是把3個孩子送進斯坦福的母親,他就是陳美齡。了解她的經歷後會知道,她的這些成就並非是偶然,而是水到渠成的。婚後很快就有了孩子,因為每天都要外出參加節目工作,陳美齡就把兒子帶在身邊。但在日本,很多人認為女人結了婚就該在家相夫教子,陳美齡的行為受到很多批評。就在那時,美國時代雜誌發表了一篇關於陳美齡的報導,斯坦福的一名女教授看到後邀請陳美齡來斯坦福攻讀博士。
  • 退圈30年的陳美齡,以學霸媽媽身份回歸,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
    ,以學霸媽媽身份回歸,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陳美玲這個看起來有些大眾化的名字,曾經是一代人的回憶。五十年代她是當紅歌手,發行了多張專輯,有不少成名曲,曾經紅透兩岸。,此後這位曾經的當紅歌星開始當一個全職太太, 專心培養三個兒子。
  • 陳美齡:把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只因她做好了下面三件事
    陳美齡這個名字,你可能不太知道。但在70年代,她可是與鄧麗君、翁美玲齊名的歌星!1955年出生的她,長相甜美,嗓音動人,當年真是「紅透半邊天」。1986年,陳美齡嫁給她的日本經紀人。之後她竟然再次告別歌壇,帶著大兒子、懷著二兒子來到美國,攻讀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
  • 曾與鄧麗君齊名,將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的陳美齡:有10件事千萬不能對孩子做!
    2015年,曾經與鄧麗君齊名的歌手陳美齡,將自己第三個兒子送進了史丹福大學,而在這之前,她的大兒子、二兒子和她本人都是從史丹福大學畢業的。「好厲害!你是怎麼做到的?」在不斷被人問起教育經驗後,陳美齡把自己的育兒心得寫成一本書——《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最近,她本人也來上海做宣傳,63歲的年紀,看照片完全看不出。
  • 昔日巨星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父母狠抓小學階段是關鍵
    陳美齡,這個在70年代與翁美玲、鄧麗君齊名的歌手,長相甜美,嗓音動人,卻在歌唱事業最火的時候,離開香港去多倫多大學攻讀「兒童心理學」,之後又拿到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學位,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傳奇。她說:「我最驕傲的事情是有三個優秀的兒子。」如果說一個兒子考入斯坦福可能是偶然,兩個兒子考入斯坦福是幸運,那三個兒子都考入斯坦福真的要拼教育功底了。
  • 昔日巨星把三個兒子送進斯坦福:學霸可以培養,黃金期在小學階段
    陳美齡,這個在70年代與翁美玲、鄧麗君齊名的歌手,長相甜美,嗓音動人,卻在歌唱事業最火的時候,離開香港去多倫多大學攻讀「兒童心理學」,之後又拿到美國史丹福大學的教育學博士學位,成為了一個時代的傳奇。她說:「我最驕傲的事情是有三個優秀的兒子。」如果說一個兒子考入斯坦福可能是偶然,兩個兒子考入斯坦福是幸運,那三個兒子都考入斯坦福真的要拼教育功底了。
  • 港星陳美玲:我是如何把三個兒子全都送進斯坦福的?
    我學了很多有關教育的問題,所以我就用很多我的方式去教孩子、帶孩子,現在我的三個孩子都在史丹福大學讀書。」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她叫陳美玲,曾是與鄧麗君齊名的知名歌手,自身有非凡的成就!更讓人敬佩的是,她把自己的三個孩子都送進了史丹福大學。
  • 陳美齡將3個兒子送進斯坦福,最好的育兒方法,其實寫在媽媽臉上
    我想媽媽們可能是最焦慮的人,相對於爸爸們的佛系,媽媽更願意為孩子的未來做好各種準備,而我們的身邊,就有一位成功的媽媽,她憑藉自己的努力,將三個兒子送進了斯坦福,她就是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女士。1989年陳美齡到美國史丹福大學修讀教育博士,2015年,她的第三個兒子追隨兩個哥哥和母親的步伐,同樣進入了史丹福大學,一時間一家四口都是史丹福大學校友的新聞引起了熱議,而作為社會兒童心理學學士和教育學博士的陳美齡,也把自己的教育方式寫成書,讓更多的父母受益。在陳美齡女士出版的《50個教育法》中提到了至關重要的「父母不能做的十件事」,看起來其實非常簡單,但做起來並堅持下來,卻有點難。
  • 3個兒子考入史丹福大學,陳美齡:我不關注成績,孩子快樂最重要
    1955年,陳美齡出生於香港,14歲時以歌手出道,17歲時到日本發展,20歲時演藝事業達到巔峰時期。2015年,陳美齡的三兒子收到美國名校史丹福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至此,她的三個孩子全部考入史丹福大學。陳美齡和三個兒子在史丹福大學三個兒子全部考入世界名校,這讓陳美齡再次成為眾人追捧的偶像,只不過這一次,她的「粉絲」
  • 陳美齡:從歌手到斯坦福博士,這個三個娃的媽媽,靠的是什麼?
    從歌手到演員,從完成多倫多大學兒童心理學學士到獲得史丹福大學教育學博士學位,從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亞洲親善大使到日本抗癌協會微笑大使,似乎培養了三個孩子就讀斯坦福,只是她人生順便做的事兒。她的人生寬度早就是普通人的數倍,但她背後所付出的努力與堅持,同樣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 她把三個兒子都送進了斯坦福,成功的家教竟然是不做這10件事!
    但她卻迅速嫁人生子,事業重心也轉向家庭,選擇隱退……在隱退的那段日子裡,陳美齡遠赴美國史丹福大學考取了教育學博士學位。更為人稱道的是,她通過自己的教育,將三個兒子相繼送入美國史丹福大學!所以在你能學習的時候要珍惜機會,好好學習。」聽從父親勸告的陳美齡,當即暫別歌壇,出國留學深造,去加拿大讀書,讀的是兒童心理學。陳美齡30歲結婚,婚後有了第一個孩子。
  • 陳美齡把三個兒子送入斯坦福,家庭陪伴很重要,尤其在小學階段
    ,有了三個可愛的兒子。帶大兒子的時候邊餵奶邊工作,曾經引起很多爭議;1989年陳美齡帶著大兒子和肚裡的二兒子飛到美國史丹福大學繼續深造,1994年取得斯坦福教育學博士學位,1996年又生下第三個兒子。從一線歌星到斯坦福教育學博士,陳美齡在教育方面很有心得,把自己的三個兒子全部送入史丹福大學,也是自己的母校,可以說是超人媽媽了,學業有成,也一直陪伴在孩子身邊,沒有減少對孩子的母愛,並且孩子培養得很優秀。
  • 陳美齡,她有什麼能耐將三個兒子送去斯坦福?看完才知道……
    ,一名香港歌星,今年63歲,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她憑一己之力將三個兒子送進美國名校斯坦福的事跡在網絡上走紅,眾所周知啊。她開始努力的用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能量。一邊帶著幾個奶娃娃,一邊考取了斯坦福教育學的博士。剛開始的時候,真的很困難,受到了很多人的質疑。所有人都認為,一個媽媽就應該在家相夫教子。她的內心備受煎熬,但是不管有多累多苦,她從來都沒想過放棄。她發誓一定要學習更多的知識,才能成為最優秀的媽媽。
  • 人物 | 她從不像狄鶯一樣標榜自己是好媽媽,但把三個孩子送進了斯坦福
    陳美齡這個名字可能很多年輕人沒聽過,但在70年代的日本,她可是當紅偶像,還一度與當時在日本發展的鄧麗君齊名。但比成為當紅偶像更厲害的是,她還推動了日本法律的修改,所生的三個孩子全部考上了史丹福大學。在爸爸的鼓勵下,21歲的陳美齡放棄了如日中天的事業,退出演藝界,赴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留學學習社會兒童心理學。她學習兒童心理,與她初中時做義工的經歷有關。
  • 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
    2015年,曾經與鄧麗君齊名的歌手陳美齡,將自己第三個兒子送進了史丹福大學,而在這之前,她的大兒子、二兒子和她本人都是從史丹福大學畢業的。「好厲害!你是怎麼做到的?」在不斷被人問起教育經驗後,陳美齡把自己的育兒心得寫成一本書——《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斯坦福》。
  • 一門三子考入斯坦福,陳美齡的育兒經:孩子小學,父母別佛系
    兒子剛上一年級沒兩個月,我已經被老師找了三次家長,說得最多的問題都是孩子上課總是開小差。當初把孩子送去小學,還以為能輕鬆下來,沒想到現在更累了。」這時,公婆和老公總會在一旁說:「孩子還這麼小,這麼急幹嘛?他長大了就好了。」我也只好勉為其難地這樣安慰自己。可最近聽了斯坦福教育學博士陳美齡的育兒經驗,我才發現很多人都錯了。
  • 一手培養三個學霸兒子的陳美齡說:我不是虎媽
    陳美齡在上海讀者見面會上 攝影記者/吳軍2013年6月,二兒子昇平從斯坦福畢業時,陳美齡與三個兒子的合影「她喜歡跳舞,你有沒有跟著她一起跳?」站在臨時搭起的講臺上,聽到一位媽媽問怎麼才可以讓女兒膽子大點,陳美齡拿著話筒的手突然揚了起來,右手努力有節奏地舞了兩下,「現在她就是『氣』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