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莫文蔚做專輯 給李榮浩當鼓手

2021-01-10 新京報電子報

  上周二晚,北京前門東大街23號,美國使館舊址的地下,陳粒一襲黑裙步上Blue Note的舞臺,唱起新歌,搖曳生姿。

  在欣賞這位絕對主角表演的同時,當晚不少觀眾都認出了坐在陳粒左後方角落的鼓手——荒井十一。在擔任鼓手之外,荒井還是這場演出的編曲者和製作人,陳粒去年的專輯《小夢大半》,製作部分也由他一手操刀。

  不僅陳粒,「荒井十一」這個名字在近兩年越發頻繁地和優秀的新生代歌手們一起出現——他是把控好妹妹樂隊工體場演唱會的音樂總監、他坐鎮李榮浩「有理想」演唱會的鼓手主位、張碧晨第一張專輯的監製大權放心交給他、林宥嘉專程前往北京找他錄製《天真有邪》、A-Lin最近更是經常發布與他一起合作新專輯的工作照……

  如果時間往前撥轉一個月,你還可以在各處的音樂報導中看到,「荒井十一」在本屆金曲獎入圍名單中出現了三次,分別是——最佳專輯製作人、最佳編曲人和最佳單曲製作人。而在2015年,他就已經憑藉為莫文蔚製作的專輯《不散,不見》,抱回了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的獎盃。

  「我比較不想要作為藝人或是明星出現在這個行業裡,我希望能夠作為一個幕後的人,去幫助那些值得被放在舞臺上的人做一些事情。」如今在北京住了十多年的荒井,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與新京報記者坐在東四環一家咖啡廳的窗邊,聊起了這些年他與音樂的不解之緣。

  

  老師分配下學打擊樂

  一路進入香港青少年交響樂團,成為打擊樂首席

  荒井十一,原名荒井壯一郎。出生於1983年1月1日的他,一直對「11」這個數字情有獨鍾,後來,他便索性將這個數字與自己的名字融為了一體。

  荒井的父親是日本人,原本在日本經營著一家中華料理餐廳,在某次去香港進修廚藝的過程中,與荒井的母親相識,荒井是在香港本土出生長大的。「我的普通話、粵語、英語都可以,日語反而不太好,」雖然有著日本名字,但荒井去日本的次數屈指可數。

  在荒井童年時期,從家裡下樓右轉,走幾步路,就能看到一個兒童音樂訓練班,那裡便是他音樂啟程的地方。「當時在香港,每個人都覺得小朋友要去學一堆東西。在我7歲的時候,有一天我媽就帶我去了那個音樂班。我現在還記得,在學習之前有一個篩選的過程,老師會讓小朋友伸出手來,張開嘴,他們看到我之後,就說行,打擊樂吧,然後我就去學打擊樂了。」

  雖然分配的過程「簡單粗暴」了點,但荒井在一個禮拜去兩天的古典打擊樂課上,玩得不亦樂乎,「我從開始就覺得特別好玩,到今天也沒覺得枯燥過。」後來,他以古典打擊樂手身份,被選入了香港的兒童管樂團。接著,他又一路進入香港青少年交響樂團,成為打擊樂首席。正是在這個交響樂團裡,荒井與北京產生了聯繫。

  18歲「外聘」到國家交響樂團

  工作九個月後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是個「壞學生」

  每年夏天舉辦一次訓練營,是香港青少年交響樂團的慣例。有一年,正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以下簡稱「國交」)音樂總監的指揮家湯沐海,應邀前來訓練營擔任一期指揮,「那次訓練結束之後,他(湯沐海)就問我有沒有興趣來北京,」荒井說,當時恰逢香港的高考期間,他正考慮著是否要申請去國外讀大學,「我媽也不太確定,但是我們考慮了兩三個月之後,覺得這種機會比較少,所以就打算先去北京國交工作一年,之後再念書也可以。」於是,2001年2月,18歲的荒井在父母的陪伴下坐飛機來了北京。誰知道,「來了之後,就再也沒有回頭。」

  也許由於外婆是天津人,從小就在家裡包餃子的緣故,荒井在來到北京之後,迅速適應了北方的生活。但是,在國交以「外聘專家」身份工作、領工資的日常,與荒井預想的不太一樣,「那個時候大家每天都夾著一個水壺來上班,沒有太多玩音樂的感覺。雖然不會覺得不好玩,但是也會有一點無聊。」正在這時,荒井在國交偶然結識了中央音樂學院的主課老師劉剛。

  在劉剛的建議下,荒井在國交工作了九個月之後,考入中央音樂學院的西洋打擊樂專業。「我應該算是標準的壞學生,」提起在學校的日子,他笑了起來,「因為學古典打擊樂就一定有幾個基本(樂器)要去練,比如小軍鼓之類的,但我就會花很多時間去打手鼓,或者其他我理解的能敲出聲音的都可以算作打擊樂(物體)。不過劉剛老師給我的空間也很大,他是容許我隨便玩的,說你就用它們去創作曲子吧,所以我真的蠻感激這位老師。」

  前後加入過二三十個樂隊

  跟騰格爾的蒼狼樂隊跑演出,是迄今喝酒最多的時期

  今年4月,「小娟與山谷裡的居民」在北展劇場舉行了一場名為「悠春小敘」的演唱會。在歌曲《紅布綠花朵》間隙,荒井一段淋漓盡致的solo,讓現場氣氛一度嗨至頂點。其實,不止「山谷裡的居民」,從來到北京至今,荒井已經前前後後在二三十個樂隊裡擔任過打擊樂手了。

  「那個時候就喜歡到處玩,聽到朋友介紹什麼都想去,只要有機會就去。我加入的第一個樂團叫北京談話,是一個世界音樂的團,我跟他們第一次正式演出就在巴塞隆納,當時就覺得,哇,玩音樂真的挺好的!」

  如今,在Haya樂團中擔任馬頭琴手的張全勝,彼時也參與了北京談話的演出。在張全勝的介紹下,荒井還跟著騰格爾的蒼狼樂隊演出過相當長一段時間,「我跟著他跑了很多內蒙古的演出,其實當時我除了古典樂之外幾乎一無所知,但就那麼開始在他的演唱會上演奏《天堂》《蒙古人》了。」荒井說,那是他迄今為止喝酒最多的時期,「我記得那個時候也不按瓶算,大家從早上開始,一直喝到演出前,演完後再從慶功宴一直喝到第二天早上,一喝就是二十四個小時。換做現在,肯定不行了。」

  除了北京談話、蒼狼樂隊以外,荒井在大學期間以及2006年畢業後,還陸續參與了青銅器、團結湖、摩登泡泡等不同類型的樂隊,也曾跟著老狼、汪峰一起演出。2009年,他與團結湖樂隊在西湖音樂節演出時,又受到小娟的邀請,加入了小娟與山谷裡的居民,「所以那個時候真的不太經常在學校,很多同學專門幫我點名,哈哈。不過現在想想真的挺好的,因為在這些樂隊裡,我接觸到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

  新鮮問答

  新京報:音樂製作人的具體工作是什麼?

  荒井十一:我前兩天剛好看到一個金城武和杜琪峯的採訪,杜琪峯也說,導演是幹嗎的呢,導演就是一個統籌的人,他要負責金城武來表演,要顧及他的感受,以及所有人之間的配合。其實音樂製作人也是這個道理。我需要知道歌手在專輯中最希望表達的是什麼,我就要負責去規整這個想法,再去找到合適的人去完成這個想法,所以編曲人是誰,應該怎麼編,編的內容是什麼,所有的東西都需要和製作人確認。聽起來權力很大,但其實也很卑微,因為要顧及很多人的感受,一定要把他們的狀態調對了,才能夠做好這件事。我是一定要跟歌手溝通完之後,看能否找到我們共同想要做的事,如果有了,我們就可以合作。不過不一樣的製作人,做法可能也會不一樣。

  新京報:2015年獲得金曲獎最佳製作人,對你的影響大嗎?

  荒井十一:真的挺大的。得獎這件事真的是機緣、幸運,但是得了獎之後就會有很多不認識你的人,在某種程度上先認同你。有了這個頭銜,就會有比較多的人來找,或者我說的話會變得比較有分量,雖然我不算特別喜歡這個感覺,但是它確實給我一個很大的變化,大家都覺得你是金曲製作人,找你做肯定會怎麼樣怎麼樣,就會有這個優勢。

  新京報:這幾年音樂類綜藝節目這麼火爆,為什麼幾乎沒見過你在其中出現?

  荒井十一:從三四年前開始,我就很自然地覺得,電視節目我就不去了。因為做電視節目需要考慮的大部分東西都不在音樂上,我也不是那種可以一下子給出一個解決辦法的人,而且那樣會很容易影響我對於一首歌本身應該怎樣做的看法,所以就儘量不去接觸這些東西。

  合作故事

  莫文蔚=師姐+伯樂

  2010年,荒井通過妻子介紹,第一次以製作人身份,為臺灣歌手林廣財製作了《喚回·排灣》專輯,當時李榮浩也參與了這張專輯的吉他與和聲部分。令荒井沒想到的是,憑藉這張專輯,他在第二年收穫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的最佳製作人獎,「這件事也給我樹立了一個信心,就覺得做專輯不一定有所謂的規範的做法,所以我就開始隨便玩了。」

  後來,荒井陸續為林一峰、林二汶等歌手製作了幾張專輯,而2015年為他拿下金曲獎的《不散,不見》,更成為了荒井事業的轉折點。從此,找他製作的歌手絡繹不絕。

  「其實我在2007年左右就跟莫大佬認識了,」荒井一直稱呼莫文蔚為「莫大佬」,「《回蔚》那張專輯是張亞東負責的,我本身就負責一部分張亞東那邊的事情,後來我們就一起巡演,直到現在。我記得那個時候我們第一次聊天,互相都覺得很投緣,因為我跟她念的是同一所中學,叫拔萃男書院,只不過我在男校,她在女校,她是師姐。後來演完『回蔚』巡演,就一塊錄了她的爵士專輯《Somewhere I Belong》,之後就是《不散,不見》。」

  2012年,荒井曾經在香港開過一場屬於自己的打擊樂音樂會,「其實莫大佬始終都是我的長輩,但是她問完我音樂會是哪一天之後,就說,好,就來了。我就覺得作為這麼高地位的人,二話不說的就來支持,包括小娟的專輯我也有送給她,她就會給我很多意見和鼓勵。其實當年她找我做專輯的時候,我大概才剛做完四五張,後來通過做她的這張專輯,我也得獎了,得完獎之後,機會就變得很多,所以她算是我一個非常重要的伯樂。」

  李榮浩=「鐵瓷」哥們兒

  雖然荒井前後認識了不少樂手,但談起在北京認識的「鐵瓷」哥們兒,李榮浩絕對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我是在2007年左右認識榮浩的。那個時候也是有個朋友說他認得一個人想組樂隊,我就說來呀,那個人就是榮浩。我們組一塊以後,樂隊也沒有名字,而且好像主要是為了約吃飯,因為一般說,哎我們哪天去排練吧,大家都說行。結果到了排練那天,又都說,要不先去吃飯吧?結果吃完飯又不練了,就變成純吃飯。後來其他人都陸續走了,只剩我們兩個老在一起玩。有一段時間,我們還商量要去三裡屯做街頭表演,就在家把那段時間喜歡的歌湊一塊,排練了好久,有Babyface的,還有椎名林檎的,但後來也沒去成。」

  如今,由李榮浩親自擔任音樂總監、荒井擔任鼓手的「有理想」演唱會已經開到了大洋彼岸,兩人在加拿大巡演時還一同觀看了偶像John Mayer的演唱會,「那天我們倆都快哭了,真的很感動,因為聽了那麼多年,第一次現場聽到他就在你面前唱,就覺得哇,不行。我們倆聽完一首歌就對視一下,『牛!』」

  除此之外,這兩個北漂青年也相繼收穫了金曲獎的肯定,「其實我跟榮浩認識的時候,他就在寫歌,當時就覺得他很厲害。因為很多人很想要玩音樂,都是更著重於音樂的表現,但我覺得榮浩把旋律跟音樂表現結合得都比較好,所以覺得,天哪這個哥們兒太好了。當時只是聽到他那屆金曲獎最佳新人公布入圍的時候,我們倆就已經『傻』了,那天一塊喝酒喝了一晚上,還去唱了歌。後來他知道我提名製作人之後,馬上就打電話過來,晚上我們就一塊去吃了海底撈。」

  採寫/新京報記者 楊暢

相關焦點

  • 莫文蔚推新專輯《我們在中場相遇》 與李榮浩等合作
    中新網6月1日電 莫文蔚全新數字專輯《我們在中場相遇》昨日發行,新歌首唱會同日在北京舉行。首唱會上,莫文蔚既獻唱了經典曲目,又分享了熱門新歌,還講述了與合作過的音樂人之間奇妙的緣分。該專輯在莫文蔚入行25周年之際發行,之所以命名為「中場」,意味莫文蔚在展望、迎接下一個25年的開始。專輯由莫文蔚邀請超過20位知名創作人參與,既有李偲菘、姚謙、李焯雄、李宗盛、伍佰等音樂大師的回歸,方大同、張藝興、李榮浩、華晨宇、林俊傑等音樂才子的全新加盟。
  • 莫文蔚推新專輯與李榮浩等合作 《我們在中場相遇》收錄哪些歌
    ­  莫文蔚全新數字專輯《我們在中場相遇》昨日發行,新歌首唱會同日在北京舉行。首唱會上,莫文蔚既獻唱了經典曲目,又分享了熱門新歌,還講述了與合作過的音樂人之間奇妙的緣分。­  該專輯在莫文蔚入行25周年之際發行,之所以命名為「中場」,意味莫文蔚在展望、迎接下一個25年的開始。
  • 莫文蔚也會做甜點?李榮浩創作《慢慢喜歡你》上線
    莫文蔚最新單曲《慢慢喜歡你》於今日正式上線,這首甜到心的單曲由李榮浩作詞作曲、由Karen的金曲獎老戰友荒井十一擔任製作。從情人節、過年到元宵一直都延續著幸福、團圓的氣氛,也有很多情侶「結個婚好過年」,讓這首甜甜的歌格外顯得適合這春天的氣氛。
  • 華晨宇+李榮浩,莫文蔚新專輯合作的下一位大咖是?
    (文/蘼迷貓)據莫文蔚上一張專輯《不散,不見》發行已有近4年時間,這是迄今為止Karen發專間隔最長的一次。湊巧的是擼主前不久也恰好遇見了近十年未見的初戀,當青春的熾熱花火燃盡,再次打擾也惟有平靜湖面的一絲漣漪,所幸彼此摯愛的歌手最終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歸宿,也算為彼此共同的記憶畫上了一個美好的句點。
  • 莫文蔚李榮浩《慢慢喜歡你》,歌詞很走心~
    莫文蔚(Karen Joy Morris,藝名Karen Mok),混血兒
  • 莫文蔚新專輯《我們在中場相遇》北京首唱
    2018年6月2日訊,跨入歌壇25周年,莫文蔚終於在今年帶來了誠意十足的全新專輯《我們在中場相遇》。5月31日,莫文蔚在北京舉辦新歌首唱會,以老歌與新歌現場演繹的方式回饋歌迷。莫文蔚則一反常態,在首唱會的上半場率先帶來經典曲目聯唱,以五首經典組曲《愛情》、《盛夏的果實》、《陰天》、《愛》、《寶貝》撬開人們的青春記憶。首唱會的下半場,莫文蔚將新專輯裡的《心領神會》、《慢慢喜歡你》、《半生緣(我們在這裡相遇)》、《如初之光》等曲目一一唱來。
  • 莫文蔚新專輯《我們在中場相遇》預售開啟
    她,是Karen莫文蔚。今年是莫文蔚出道第25年,帶著享受擁有的一切,完成更精彩無限的下半場,成為真正的「人生勝利組」的信念,Karen莫文蔚開始籌備她久違的新專輯。新專輯將會分為<上半場>及<下半場>,在上半場中,Karen和過往曾與她一起締造經典的知名製作人及音樂大師們共同完成,在久別重逢後擦出令人驚喜的全新火花。而下半場,你將看到莫文蔚的無限可能!
  • 莫文蔚飲恨香港,李宗盛飲恨莫文蔚
    更因為呂老師這麼一講,我也想到,呂聖斐是曾和莫文蔚不只有過演唱會合作這麼簡單的,莫文蔚在 1997 年發行第一張國語專輯《To be 做自己》中的《更衣室》和《只有冰淇淋的燭光晚餐》,就是呂聖斐老師作曲的。
  • 莫文蔚的十大金曲
    1993年發行首張粵語唱片《karen莫文蔚》進入娛樂圈;1995年主演電影《大話西遊》獲得關注。1997年莫文蔚在臺灣推出首張國語唱片《做自己》,專輯賣出80多萬張,主打歌《他不愛我》成為其代表作之一。莫文蔚唱過很多經典歌曲,整理出的莫文蔚十大金曲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喜好,僅代表個人觀點。
  • 莫文蔚的十大經典歌曲
    莫文蔚(Karen Joy Morris,藝名Karen Mok),混血兒,1970年6月2日出生於中國香港。1993年發行首張粵語唱片《karen莫文蔚》進入娛樂圈;1995年主演電影《大話西遊》獲得關注。1997年莫文蔚在臺灣推出首張國語唱片《做自己》,專輯賣出80多萬張,主打歌《他不愛我》成為其代表作之一。
  • 莫文蔚舉辦新專輯首唱會 25周年大碟獨家上線騰訊音樂娛樂
    }責任編輯:史建磊   中新網6月1日電 31日,國際天后Karen莫文蔚攜全新數字專輯《我們在中場相遇》獨家上線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大平臺,同時,莫文蔚還在北京為大碟《我們在中場相遇
  • 李榮浩為別人寫了217首歌,哪個最好聽?
    他也曾調侃自己,寫歌除了電費基本沒花啥錢,再加上為別人創作了217首歌賺了不少,李榮浩很有可能是娛樂圈又一位「隱形富豪」!李榮浩曾擔任過莫文蔚唱片製作的吉他手,當時莫文蔚就很欣賞他的才華,2017年在李榮浩在香港紅磡開演唱會的時候,莫文蔚當場向他邀歌。
  • 莫文蔚李榮浩甜蜜新歌《慢慢喜歡你》正式上線,不愧是天籟之音!
    今年是星女郎莫文蔚出道25周年,Karen「絕色莫文蔚世界巡迴演唱會」以及新專輯都在積極籌備中。3月2日,莫文蔚最新單曲《慢慢喜歡你》已正式上線,這首甜到心的單曲將情人節、春節時幸福團圓一直延續到元宵節,因此這首甜甜的歌格外適合這春天氣氛。
  • 實體預告 | 莫文蔚《我們在中場相遇》
    她,是Karen莫文蔚。莫文蔚出道第25年,回首過往,她從1993年出道至今,演出50部電影,演活了我們心中那些難忘的角色。音樂上,發行了超過30張專輯,7度入圍、2度獲得金曲獎最佳女歌手,也拿下了最佳專輯的大獎,舉辦超過75場個人演唱會,甚至曾在義大利和西班牙開唱!這樣漂亮的成績,是因為她始終珍惜每個機會、努力不懈,認真迎接各種挑戰、樂觀以對!
  • 李榮浩推五專首部曲:迷你專輯《王牌冤家》
    而首部曲:《王牌冤家》,更一口氣同步釋出兩首復古迷幻單曲《王牌冤家》及《念念又不忘》,顛覆、新穎的概念不僅再次震撼大家的聽覺,更同時為10月17日即將發行的新專輯暖身!而《王牌冤家》EP已經正式於各大數位平臺同步上架。
  • 音樂編年史 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 荒井壯一郎
    荒井現任獨立民謠「小娟 & 山谷裡的居民」樂隊成員、融合爵士( Fusion )「團結湖樂隊」打擊樂手、雷鬼樂團「Matzka 馬斯卡」打擊樂手、「雷風打擊樂團」打擊樂手與音樂總監。代表作品莫文蔚 - 《不散,不見》專輯 - 製作人 / 編曲李榮浩 - 《李榮浩》專輯 &《模特》專輯 - 鼓 / 打擊樂林二汶 - 《On The Go
  • 出道25年,莫文蔚的中場故事全在這裡
    莫文蔚與李宗盛莫文蔚與張亞東莫文蔚與伍佰 圖/視覺中國時間回到1997年,一個來自香港的女生,手上拿著熱狗,嘴巴笑得很開,在當時主流觀念裡稱不上什麼絕世美女,但這非典型的自然率真,倒也是歌壇前所未有的模樣——這是莫文蔚第三張個人專輯《做自己》的封面。
  • 慢慢喜歡你 莫文蔚 新四合一吉他譜
    提別提醒:         從2018年起,為了走在時代尖端,為了貫徹愛與真實的邪惡,我們四合一吉他譜右手伴奏標記記號做了調整        之後我們的譜上右上角如有標記「新四合一吉他譜」即為新記譜方式。  《慢慢喜歡你》是莫文蔚演唱的歌曲,由李榮浩填詞、譜曲,收錄於莫文蔚2018年5月31日發行的專輯《我們在中場相遇》中。莫文蔚由荒井十一居中牽線認識了李榮浩。
  • 李榮浩為別人創作了200多首歌,一首才是你心目中的TOP.1
    而李榮浩在我心中一直是一名優秀的唱作人。從最開始的《李白》、《模特》到《年少有為》再到《麻雀》在不知不覺中已經聽了差不多7年那麼久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是李榮浩為古巨基量身定做的歌曲。歌者想通過這首歌向聽眾傳達「珍惜自己、活出態度」的人生觀點。
  • 回憶出道的這25年 莫文蔚坦言:中場不會休息
    《做自己》的封面。此前,她是畢業於倫敦大學的高材生,1993年以一張《Karen莫文蔚》進入歌壇;此後,她憑藉《做自己》專輯中的《他不愛我》《廣島之戀》,以及後來的《愛情》《忽然之間》等歌曲,不知唱碎了多少防備的心。到今年,莫文蔚已出道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