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蘼迷貓)據莫文蔚上一張專輯《不散,不見》發行已有近4年時間,這是迄今為止Karen發專間隔最長的一次。自從2010年的《寶貝》開始,莫文蔚的音樂貌似跟我們印象中那個前衛先鋒的個性天后有些不太一樣,她開始變得更細膩溫婉,更清新淡然,她不再會像以前那樣心痛不已的唱著「我知道他不愛我,他的眼神說出了他的心」「假如我不曾愛你,我害怕失去自己」,轉而雲淡風輕的唱起「想離開就離開,走到記憶之外,沒有什麼需要膜拜」「不知不覺不辭而別,都好像沒有大不了」。
當聽到這張新專輯的幾首先行單曲時,擼主其實並不意外,經歷了先前三張專輯「開水與白麵包」的洗禮,我們能清晰的感受到Karen唱出那句「I do」時如新娘一樣溢於言表的幸福,亦能體會到她「慢慢喜歡你,慢慢的回憶,慢慢的陪你老去」那種攜子之手坐看夕陽的平凡浪漫,這些歌曲仿佛是Karen唱給自己老公的一封封甜蜜的情書。
經歷了二十年的別離與重逢,與初戀男友最終又走在一起,Karen的切身經歷就正如她在新歌《半生緣》中唱到的,「終於我和你,在這裡相遇,也許你就是我未竟的心願」,相隔半生,兜兜轉轉,與最初的愛情重聚,「半生卻是永遠」。湊巧的是擼主前不久也恰好遇見了近十年未見的初戀,當青春的熾熱花火燃盡,再次打擾也惟有平靜湖面的一絲漣漪,所幸彼此摯愛的歌手最終找到了自己的幸福歸宿,也算為彼此共同的記憶畫上了一個美好的句點。
而在音樂上,這一次的莫文蔚貌似也跟先前釋出的幾首單曲不盡相同,莫文蔚和華晨宇是兩個骨子裡都是有著搖滾基因的角色,他們自己最標誌性的音樂都逃不開與搖滾根源的千絲萬縷,借著「天籟之戰」平臺促成的這次合作也逃不開兩個人在音樂理念上的惺惺相惜,畢竟在節目中兩位是在歌曲改編上最會玩花樣的高手。
這首華晨宇為Karen量身打造的歌曲依然有著濃鬱的華晨宇風格,A段空曠的鋼琴伴奏搭配Karen低沉的呢喃與幽然的哼唱,到B段搖滾Band Sound的爆發,最終尾聲再回歸初始的靜謐,在對比鮮明的聽感中仿佛經歷了一場電光石火般的不期而遇,猶如在幽暗深處剎那間迸裂出炫目的光芒,有著悲壯的宿命感。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Karen這次唱腔的層次性,在不同段落上,莫文蔚採用了完全不一樣的聲音處理方式來表達(這也「歸功於」華晨宇的曲子寫得跳躍性太大),比起她過去演繹歌曲時更注重聲音表情的內在統一,這一次的Karen貌似在配合歌曲刻意營造一種分裂感,最後一段的副歌部分乍聽有一種在癲狂中爆發的悽美,很有特色。
所以,對於莫後這張新專輯,擼主有著更多的期待,無論是與李宗盛時隔18年的再聚首,還是與林俊傑破天荒的首次合作,都足以讓人翹首期盼;既然已經跟華晨宇有了合作,那麼「天籟之戰」的另兩位卡司費玉清和楊坤按理是不是會近水樓臺先得月;而徐佳瑩、艾怡良和宮閣這些備受天王天后們青睞的新興創作才子才女們會不會也有可能是這次新專輯的座上客?雖然現在一切都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次莫文蔚的新專會是集結了當下最具代表性的華語唱作人的饕餮盛宴,好戲還在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