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於「澎湃新聞」【有戲】欄目
自2017年蔣家駿執導、郭靖宇監製的《射鵰英雄傳》絕地逆襲,武俠劇再次迎來翻拍熱潮,今年以來已有成品上線,其中改編自古龍小說的《飄香劍雨》面目全非,光線的《新笑傲江湖》被罵得狗血淋頭,但梁金古三大家的作品依然馬不停蹄提上議程,諸如梁羽生的《萍蹤俠影》、《武當一劍》破天荒久違現世,金庸《倚天屠龍記》、《神鵰俠侶》、《鹿鼎記》的冷飯引得輿論紛紛,還有古龍鮮見的《歡樂英雄》,以及——郭靖宇監製的《絕代雙驕》。
《絕代雙驕》同樣翻拍多次(共計九部影視劇),當下觀眾最熟悉的版本,或許是由林志穎、蘇有朋所主演的1999年版,以及張衛健謝霆鋒聯袂、慘不忍睹的2005年版,而普遍為古龍迷所認可的小魚兒與花無缺,則由梁朝偉、吳岱融所扮演,那版電視劇的播出時間迄今,已有三十年整。
【一】
《絕代雙驕》從1966年至1969年連載於倪匡主編的《武俠與歷史》,這是金庸創辦的《明報》下屬刊物。彼時那位28歲的作者在臺灣嶄露頭角、初顯鋒芒,於是浪子與香江的兩大才子就此結緣,並締結了古龍與倪匡之間永世的情誼。
60年代後半段,步入古龍創作的中期,對其小說略有研究的讀者,喜歡將《大旗英雄傳》、《浣花洗劍錄》、《武林外史》、《絕代雙驕》並稱為古龍中早期的「四大名著」,其中名氣最大的便是《絕代雙驕》,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除了後來楚留香、陸小鳳中篇系列,77萬字左右的《絕代雙驕》,是古龍筆下篇幅最長的小說。
這部小說的故事頗費了幾分匠心:武林中至高無上的門派移花宮宮主邀月、憐星為報復心上人江楓與侍女花月奴私奔,定下毒計,將他們生下的雙胞胎分開撫養,待親兄弟年長後自相殘殺,於是其中一個嬰兒被抱去移花宮,成了高高在上、纖塵不染的少年才俊花無缺,另一名嬰兒則流落烏煙瘴氣的惡人谷,由臭名昭著的幾大惡人傳授江湖中的鬼蜮伎倆,成了奸詐滑頭、令人頭疼不已的魔星小魚兒。
眾惡人為讓他禍害世人,各以絕招調教,好在有神醫萬春流的暗中照應,使得小魚兒良知未泯。他初入江湖,機變百出,識穿偽君子江別鶴父子偽造藏寶圖及劫鏢的陰謀,闖蕭咪咪地宮,破魏無牙機關秘道,最後定計詐死、讓邀月自相殘殺的毒計大白於天下,故事終以大團圓結尾。
一些古龍迷們喜歡吹噓古靈精怪的小魚兒啟發了金庸筆下「韋小寶」的誕生,但事實上,古龍先生自己都承認,這部作品仍有不少模仿前人的影子。本部小說寫作期間,金庸剛剛寫完《天龍八部》、《俠客行》,正連載《笑傲江湖》,你會發現,「雙胞胎」的「正反」設定(《俠客行》之石破天石中玉),「十大惡人」(《天龍八部》之四大惡人),終究有幾分致敬前輩的嫌疑,而且核心的情節,邀月及魏無牙因愛生恨,不過是李莫愁康敏之流的慣用戲碼。甚至一些細節——比如鐵心蘭中毒後,下毒者將市面上的解藥提前買走,也是《射鵰英雄傳》王處一碰到過的事。
平心而論,《絕代雙驕》固然名氣不小,水準也不差,但較之古龍後來的巔峰之作《多情劍客無情劍》、《歡樂英雄》、《白玉老虎》等,它並非上乘,除了上述「套路」,還有不少地方沿襲舊制,比如江別鶴以假藏寶圖誘發武林中人相殘,本就是古龍前作《武林外史》裡、假仁假義的快活王柴玉關玩過的伎倆,無怪評論家葉洪生直斥它有「開倒車之嫌」。
古龍創作時的毛病在「中早期四大名著」裡已一覽無遺,《絕代雙驕》概莫能外:開場驚豔,後段草草,角色繁多,卻無力為繼。一落墨,就是「十二星相」、「十大惡人」這種大手筆,而金庸不太成功的紅花會「十四當家」群像塑造早已告訴我們,同質化的超級男團女團組合人數最好不要太多,鑑於紅花會大多群雄趨於呆板、臉譜化,之後金庸筆下的組合基本不會超過七人,像「函谷八友」、「西山一窟鬼」這種,基本只能打個醬油走個過場,即便是「全真七子」、「武當七俠」、「江南七怪」這樣濃墨刻畫的團體,也是早早就弄死了一人。古龍費盡心血想湊齊十二生肖、十個惡人,卻還是漏寫了一隻「龍」,惡人中的「狂獅鐵戰」差點就忘了,只好在結尾倉促露個臉。而且除了杜殺、李大嘴、屠嬌嬌、蕭咪咪、軒轅三光等幾個惡人,除了魏無牙這隻老鼠,其餘則難以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即便如此,《絕代雙驕》在古龍作品裡,仍有裡程碑式的奠基之功,它承上啟下,延續《武林外史》,基本確定了「快樂浪子破懸案」的風格,而風度翩翩尊重女性的花無缺、幽默機靈有女人緣的小魚兒,幾乎可以說是後來楚留香、陸小鳳的雛形,豢養男寵的蕭咪咪,可不就是低配版的石觀音(《大沙漠》)?
另外,更重要的是,小說中「王子與貧兒」式的「雙子設定」,堪稱文藝作品裡的母題,古龍則開始用這種方式,將自己的心境訴諸筆端,他設置小魚兒與花無缺這個對照組:一個曳尾泥塗出身汙濁,一個卓爾不群高貴文雅,他通過這種極端的對立,來尋找內心深處另一個完滿的自我:小魚兒見到花無缺後的「自卑」及負氣出走,花無缺對小魚兒「無拘無束」的羨慕及掙脫移花宮枷鎖的渴望,他們身上某些地方——比如情愛中不敢正視心意,任人誤解,都有作者的投影,這種投影不斷在內心交戰,彼此衝突,直至最終握手言和,都可以說是一種自我意識的審視,一種擺脫孤獨宿命的追求。這種帶有哲學審思的建構,多少是值得玩味的。
【二】
早在1979年,香港無線電視(TVB)便已拍攝了一部《絕代雙驕》,時由黃元申、石修共同出演,1988年版是為翻拍,由伍潤泉執導監製,在當時,TVB已步入武俠劇的黃金時期,製作模式逐步成熟,觀眾認可度也越來越高,70至80年代初時每年僅能出品兩三部武俠劇,到了85年以後基本實現量產,高峰時一年可產十來部武打戲。拍攝《絕代雙驕》時古龍去世不久,無線也不敢怠慢,基本出動了最強大班底——
當紅男星梁朝偉繼續挑大梁,出演男一號小魚兒,由新加坡遠道而來發展的吳岱融出演男二號花無缺,當家花旦的黎美嫻扮演鐵心蘭,港姐冠軍謝寧演繹蘇櫻,萬年反派歐陽鋒楊澤霖當之無愧江別鶴,還有同為「無線五虎將」的苗僑偉出演「天下第一美男子」江楓,戚美珍的花月奴、關禮傑的江玉郎、吳君如的男人婆段三姑娘、吳孟達的狂獅鐵戰、吳家麗的「迷死人不賠命」蕭咪咪、大俠常客嶽華的燕南天、黃允財的魏無牙……角色對位,眾星捧月。
「小魚兒」這個角色於梁朝偉而言不過是駕輕就熟。無獨有偶,之前賴以成名的「韋小寶」,後來的《俠客行》雙胞胎都有類似之處,對於表現刁鑽奸滑的機靈勁,他都已經遊刃有餘。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梁朝偉已憑藉關錦鵬的《地下情》獲得金像獎影帝的提名,還靠爾冬陞的《人民英雄》獲得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榮譽,於演藝的才華展露無遺,之後兩年他與無線解約,轉戰大銀幕,《絕代雙驕》與《俠客行》也就成了他在電視圈的最後謝幕作。
吳岱融則與梁朝偉相反,他在新加坡小有名氣,在香港卻是初出茅廬,當時作品不多,《隋唐風雲之大運河》就已為梁朝偉、劉青雲作陪襯飾演李建成;短劇《謫仙記》、現代劇《生命之旅》再度甘當綠葉。吳岱融並非十足俊美,但氣質儒雅出眾、溫潤如玉,扮演一襲白衣、超凡脫俗的花無缺,與梁朝偉動靜相宜,之後又在《邊城浪子》中出演孤高冷漠的傅紅雪,都成了古龍飯圈裡高度還原的角色。吳岱融也就此一炮而紅,成了無線電視新晉門面,《玉面飛狐》、《劍魔獨孤求敗》、《天若有情》接踵而出,萬人追捧。奈何90年代初因故被雪藏,就此淡出觀眾視野,許多年後再見,當年的翩翩花公子,竟已淪為《天龍八部》裡的鐘萬仇,以及《陸小鳳傳奇》(張智霖版)裡跑龍套的瞎眼江重威,真是造化弄人。
【三】
88版《絕代雙驕》只有二十集,相較十年前黃元申版,劇情更不那麼尊重原著,做了不少修改,其實是不得不為。
原著劇情主要分為幾個篇章:雙胞胎誕生背景、藏寶事件、蕭咪咪地宮篇、江別鶴父子劫鏢事件、魏無牙龜山篇、終局大決戰,通讀下來,你會發現少年古龍捉襟見肘的控局能力,其伏筆謀篇水平實在弗如金庸遠甚,古先生筆力不淺,又擅長靈光一閃,只需三言兩語,角色血肉盡出,如冷漠高貴的移花宮主,豪氣幹雲的燕南天,隱忍無恥的江玉郎都是如此,加上古龍偶然的巧思妙筆,更容易引得讀者入勝——但此後便不知所措,佳句曇花一現,便已虎頭蛇尾,小仙女張菁、慕容九、顧人玉、黑蜘蛛等,都是登場雷聲大,末了雨點小,諸如慕容九全程瘋癲,毫無人物特色及深度可挖掘。蘇櫻算是塑造生動的女主角,卻到了八十三回(全書三分之二)才姍姍來遲,江別鶴父子登場描刻窮工極巧,頗具反派風採,可後面僅剩耍弄小聰明,陰謀陽謀無風無浪,終也不了了之。古龍似乎只想好雙胞胎決戰的始末及破局,中間想一出是一出,主線之外肆意注水,旁逸斜出不少無關情節與閒雜人等——諸如莫名出場又死掉的南天大俠路仲遠,諸如後面突然冒出的無名島高手們,都有蛇足之嫌。全書結尾,太多角色歸宿難以統籌,古龍只好一股腦粗放配對,張菁配顧人玉、鐵萍姑配胡藥師,皆大歡喜,卻看不到感情鋪陳,幾大惡人更是直接自相殘殺,草草完事,這都對電視劇的改編,提出了莫大的挑戰。
電視劇去蕪存菁,刪去閒雜瑣碎,保留重要功能性角色,使得劇情架構更為緊湊。編劇勇敢砍去十二星相諸多篇幅,使之成為小丑式的過場人物,全書精華予以保留,諸如雙胞胎決戰、蕭咪咪地宮、魏無牙篇章等。將莫名路過的路仲遠及在藥罐中打了百回醬油的燕南天合併,擴充其戲份,無甚作為的慕容九和姍姍來遲的蘇櫻也並成一人,讓女主提前出場,並增加了男女主之間的互動及感情孵化——卻也損害了蘇櫻的一部分性格特徵。原在小說伏筆不少的狂獅鐵戰不再敷衍了事,小仙女張菁也改變設定,提升了存在感,兩人併入「車月國」的原創支線中。江別鶴的毒辣表現,也終於對得起他出場時的驚豔:食子練功,野心膨脹。
相較之下,林志穎版的《絕代雙驕》許多配角更為搶眼,如於莉的邀月高傲冷豔,李立群的李大嘴喜感十足,小仙女張菁也更加符合原作氣質,可惜劇情設置上偏言情向了些,三角戀膩膩歪歪,慕容九、海紅珠摻和雙驕,剪不斷理還亂,實不如港版乾淨利落。
1995年TVB臺慶,評選本檯曆年收視最高的十大作品時,《絕代雙驕》以9850多萬收看人次,位列歷史第八,傳奇的83版射鵰亦赫然在席,足見當時觀眾的青睞。原著多冗餘,的確難以復刻,但談起古龍成功塑造的小魚兒、花無缺,仍有不少觀眾將梁、吳二人對號入座,這部電視劇,的確是梁朝偉最好的謝幕,也是吳岱融最好的開始。
◆◆◆
你還可能對以下文章感興趣
「平平無奇」的古天樂,「平平無奇」的電視劇?
CCTV-6的這部經典系列電影,你看過嗎?
為什麼電影《三少爺的劍》會變成這樣?
金庸和古龍在現實中是什麼樣的人?
關注公眾號,點擊下方菜單欄中的「目錄」,或者回復「目錄」,即可查看本公眾號過去的所有文章~
掃描二維碼,關注言少的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