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人說:這些在南京人心中的都有無可撼動的地位。
在老南京的記憶裡,兒時的早晨是最清亮的。天色剛泛白,弄堂口、街角邊、小店前都排起了隊,等待熱氣騰騰的早點。
油條放在籃子裡,交了錢就自己拿。有時候能看見叔叔阿姨端著個鋁鍋,這是要為全家買豆漿。
到了下午兩三點鐘的光景,推著小車出來賣小餛飩的小販就來了,特別是家裡有小孩子的,拿上一個白色的搪瓷杯,搜刮幾個硬幣就跑出來買小餛飩吃。
還有各式各樣數不清的的點心,一個月都吃不完這些花樣。
南京人愛吃小吃的習慣,讓吃貨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在一場場舌尖戰爭中,各路小吃界都呈現出寡頭壟斷,三分天下的局面。
湯包三巨頭
比起小籠包,在南京湯包比小籠包有更高的地位。而說到南京湯包,首先提到的必定是膾炙人口的雞鳴酒家。
【圖片提供:全景視覺】
想當年如果雞鳴酒家還在,那必定是妥妥的第一位,也沒有三巨頭什麼事了……
雞鳴湯包,現在的雞鳴湯包早已不是當年在酒家的那隻包子,從酒家變成了連鎖,在遊客眼裡,隨便哪家雞鳴湯包都是百年老店。不過所謂爛船也有三斤鐵,雖然經過了稍許改造,然血統還算良好,湯包多汁滋味鮮美,一點都不亞於那些高檔消費的店面。
徐建萍湯包,據說是雞鳴湯包的傳人開的,生意非常好,來的大部分都是南京本地食客,湯包是現點現包,外皮有韌勁彈性很足,餡料緊實。
尹氏湯包,開在省中醫和市婦幼的這家,名氣很響,他們家的湯包……很甜,肉餡吃起來帶一點微微甜的口感。
生煎三巨頭
生煎雖然在南京也算是一個很地道的特色小吃, 但是其實卻沒有什麼情分,市面上的煎包大抵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咬下去有汁,一種是沒有汁的。有汁的就是藍鯨人熟知源自鄰居們的生煎包,沒有汁的就是傳說中北方人愛吃的水煎包。
【圖片提供:全景視覺】
小楊生煎,可以說南京有名氣的生煎之一了,眾多土著都強力安利的店。我們這一代人談起生煎包,永遠繞不開小楊生煎。麵皮不發酵,即包即煎,皮薄汁多,一口咬下去,肉香四溢。
蘇州美食坊,在小楊生煎進入南京之前,從未有人可以撼動蘇州美食坊的生煎地位,從瑞金路口到大中橋再到瑞金路一中旁邊,蘇州美食坊一路搬遷,老客們也一路跟著吃過來。一個個白胖子似的生煎,面上撒著黑芝麻點綴。底部酥脆,色澤金黃。
七家灣牛肉煎包,七家灣的牛肉鍋貼在南京街知巷聞,但是你可知道,七家灣最早的「頭牌」可不是鍋貼,而是牛肉煎包,那才是真真正正的土包子,和上海的生煎包不同,南京的牛肉煎包個頭大、麵皮厚,表面煎至金黃色,外焦裡嫩。
皮肚面三巨頭
皮肚面是南京獨有的面,湯料充盈,酷似於大雜燴,十幾樣東西,皮肚、豬肝、香腸、肉絲、西紅柿、雞蛋、青菜、木耳……一鍋燴。
項記麵館,項記在南京開了很多年,麵條是粗面,勁道,皮肚要爛軟,肉絲要不老不腥氣,青菜不帶葉子味,再澆上鮮香的湯底,最後少不了的辣油,南京人都好這口。
易記皮肚面,也是一家南京人耳熟能詳的老字號了。他家的拌麵濃油赤醬,有股豬油的香味,價格平易近人,還都是經典。
祁家麵館,祁家也是老牌皮肚面,鄰居們叫它寡婦面,在南京非常有名氣,到了飯點總有周圍的居民和老食客陸陸續續過來。
餛飩三巨頭
南京人偏愛餛飩,這碗餛飩,是少有的味道和情懷兼具的小吃。好吃的餛飩雖藏在犄角旮旯,也會全被挖掘出來,在心裡排出個一二三。
黯然銷魂小餛飩,小小一碗餛飩凝聚了三代人的心血,不管是城南城北,還是老年幼年的南京人都愛吃!
柴火餛飩,柴火餛飩並不是一個品牌,而是一種手藝的傳承,南京街頭有很多家XX柴火餛飩,很多家都是蒼蠅館子,稍微生意不錯的做到一些年頭了就搬到了店裡。
牛肉餛飩,南京人對牛肉XX也是有一種執念,而其中老城南人對這種執念應該最為熟悉,目前提起清真的牛肉餛飩,七家灣、綠柳居、馬祥興這幾家應該算得上一號。
鴨油燒餅三巨頭
這鴨油燒餅,還真是江淮一帶獨有的美食,特別是南京和合肥二地,更是家常到和油條豆漿一樣,成為早餐桌上的常客。
朱記小鄭酥燒餅, 一個小小的燒餅攤,到今年已經是第34個年頭了,不是網紅勝似網紅,每天都有一批忠實粉絲來排隊。
奇芳閣,這家的鴨油燒餅也是風光多年,不僅是老南京人喜歡,遊客也是紛紛慕名前往。
韓復興,南京的老字號韓復興除了鹽水鴨以外,外賣窗口的鴨油燒餅也常年受到大家的喜愛,濃濃的鴨味酥酥的口感,不是南京人大概真吃不消那麼種的鴨騷味。
鹽水鴨三巨頭
對於老一輩的南京人來說,記憶中最難忘的味道,也許就是鹽水鴨。
陳家鴨子,陳家鴨子的鹽水鴨名氣很大,號稱是周杰倫都來吃過的鴨子。鴨肉一點也不木,油也不多,偏瘦。最重要的是不會覺得齁,口味鹹淡適中,即使是澆上鹽滷也不會很鹹。
金宏興鴨子店,這是一家百年老店,這幾年烤鴨流行,很多人都在他們家買烤鴨忘了當年稱霸的鹽水鴨,金宏興的鹽水鴨完全不會遜色於他們家的烤鴨,鴨肉緊實而富有彈性,入口香味濃鬱,完全不會有鴨腥味,鹹淡適中不虐嘴,回味無窮。
韓復興,除了上面講到的鴨油燒餅,鹽水鴨可是韓復興的頭牌,如果一定要給南京的鹽水鴨口味定一個標準,韓復興的鹽水鴨或許無法獲得滿分,但是一定是極具代表性和歷史感的那股子「南京味道」。
砂鍋三巨頭
南京人是出了名的愛吃砂鍋,一碗裝著各種菜料的熱氣騰騰的砂鍋,在這個季節吃都特別饞人。南京人的砂鍋比較喜歡用滷味做澆頭,各種牛肚、牛肉、豬大腸等滷的要到位。
胖子砂鍋,資深吃貨都肯定知道,畢竟這家店的名氣是真的大,口味也非常好,值得拔草!
中華門黑皮砂鍋,一家看起來很不起眼的老店,卻是開了很多年,帶著濃濃的老南京人的回憶,沒有門頭,資深吃貨才能找得到。環境一般般,但食客總是絡繹不絕。
老扁砂鍋,這家店在老城南頗有名氣,價格公道、口味好、老闆在96年下崗(下崗潮),迫於生計,開了這家砂鍋店,沒想到成了秦虹小區最好吃的砂鍋。
鴨血粉絲三巨頭
在南京,賣鴨血粉絲湯的攤子星羅棋布,從路邊的小吃攤,到成規模的連鎖店。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沒吃過南京的鴨血粉絲就等於沒來過南京。
【圖片提供:全景視覺】
回味鴨血粉絲湯,他家湯頭熬的味道特別好,粉絲煮的軟硬適中,鴨貨都很新鮮,味道超級棒!
石記鴨血粉絲湯,據說是網紅店,隱藏很深,位於南京市玄武區鎖金村(近鎖金東路蘇果社區店),沒有具體門牌號,所以地圖導航也只是導航到附近而已,店鋪不大,但很乾淨,就是那種不靠顏值不靠推廣,光靠味道就可以讓顧客自願口口相傳的「小店」。
金原鴨血粉絲湯,講情懷,金原肯定是佔一個名額,鎖金村總店是南林大學生的集體記憶,從最開始的兩三塊一碗,吃到現在的十塊。畢業走到天南地北的學子眼裡,金原就是最地道最掛念的南京味道。
烤鴨三巨頭
南京人吃烤鴨﹐講究皮酥肉嫩﹐肥而不膩,所以南京烤鴨皮脆肉嫩,沒有中國其它地區烤鴨肥膩。
金陵烤鴨並非是一般家常菜,而是一道」館子菜「。且只能在南京的老字號飯店才能吃到,是「京蘇菜」(南京本幫菜)的代表菜之一。
上世紀80年代至新世紀初,南京的老字號飯店(如江蘇酒家、綠柳居)都有做金陵烤鴨,其中以江蘇酒家為最佳。
金宏興鴨子店,說到南京烤鴨,除了老字號,還有很多街邊的滷貨店,當然首推金宏興!好店的招牌菜肯定不止一道,如果說鹽水鴨是金宏興打出的招牌,烤鴨就是金宏興現在的頭牌。
牛肉鍋貼三巨頭
外脆裡嫩、餡足汁多、鹹中帶甜是南京牛肉鍋貼的最大特色。因為汁多,老主顧都把吃湯包的用到了這鍋貼上。
【圖片提供:全景視覺】
七家灣牛肉鍋貼,一說鍋貼,老南京都會脫口而出「七家灣」!上百年的經營,七家灣地區的幾十家清真店老闆已經將這個普通地名打造成了清真食品共有的大品牌。
在老門東的蔣有記,你其它可以不點,總是要點上一份牛肉鍋貼的。金黃燦爛的鍋貼,外酥裡嫩,咬上一口你就會愛上它的。
李記清真館,牛肉鍋貼一定要吃剛出鍋的,色澤金黃,汁水滿滿,皮脆內柔,一口驚豔。
說說你還知道哪些三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