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婚姻是一場漫長的潛心修行,需要夫妻雙方的愛,更需要對彼此的包容、理解、體諒,還要共同走下去的決心,婚姻才能長久幸福,不負如來不負卿!
01
婚姻的幸福是建立在半斤八兩的各種輔助條件之上,如男女雙方的品德、經濟、好評和緣份際遇,而不是單純愛情為大。
關鍵是通過兩個人亦步亦趨的經營,修煉身心,同心協力,才能讓婚姻之樹茂盛常青。
男女之間從相識、相知、相愛,到最後步入婚姻的殿堂,每對夫妻都希望自己的婚姻生活幸福美滿,兩個人能夠共同攜手走過風風雨雨,白頭偕老。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會發現,雖然每個人結婚時的初衷都是一樣的,都是希望婚姻能夠長長久久、和和美美,但結果卻截然不同。
婚姻做起來比聽起來困難,且現實得多。
伴隨著生活瑣事的繁雜乏味、新鮮感的缺失以及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都會不知不覺地消磨愛情,消化激情,讓婚姻的色彩逐漸暗淡下來。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天生好妻子好丈夫或者好夫妻,婚姻的長久彌新不光靠激情和期待,主要靠兩個人的感情投入和經營,共同修行,彼此幫襯和成就。
熟悉的夫妻朋友中有三對特別典型的,他們就是歷經苦楚或磨難,最終彼此相扶,共同成長,讓婚姻越來越好。
02
第一對是小白夫妻。
小白是全職太太,她性格開朗活潑,健談又喜歡笑,兩個女兒相差不到兩歲,她照料一家人飲食起居和孩子的教養。
小白老公在建築行業工作,常年輾轉各地,應酬和工作繁忙,對錢權交易和紙醉金迷司空見慣,他卻能本著對家庭和妻女的責任,「出淤泥而不染」。
小白夫妻彼此理解和信任,從來沒有因旁枝末節而心生嫌際,男主外女主內,各司其職。
在去年的時候,他們投資開了兩家甜品店,果真是家和萬事興,兩個女兒健康快樂,夫妻倆人知足常樂,一家人和樂融融。
03
第二對是小夢夫妻,兩個人是大學同班同學,畢業後兩人步入婚姻的殿堂。
小夢是獨生女,老公雖然不是入贅女婿,可他們婚後和嶽父嶽母住在一起。
兩個人鬥嘴膩歪耍貧都會被老人盡收眼底,加上老公小富即安的思想,丈人和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覺得沒出息,兩年輕人有個風吹草動,老人就大動幹戈。
本來是兩個人的雞毛蒜皮,總會升級為家庭批鬥會,夫妻之間隔閡越來越深,丈夫變得破罐子破摔,甚至到了分道揚鑣的地步。
可是十年的相知相識和婚姻讓他們頓悟,決心相互理解,慢慢去改變,搬離了嶽父嶽母家,成立獨立的小家庭,生活沒有變,依舊有爭執有衝突又甜蜜,卻是樂在其中。
04
第三對是小馬夫妻。
那是很多年前,婚後第二年生下了大兒子,隨著兒子慢慢長大,發現他和其他孩子很不同,去醫院檢查是唐氏症候群,醫生說孩子最多活到二十來歲。
夫妻兩人的天都要塌了,可他們沒有放棄孩子,雖然隔幾年後生了二兒子,可是對大兒子更加的悉心照顧,小馬在家種地照料孩子,老公外出打工掙錢,就連小兒子也像個大人一樣照料哥哥。
十幾歲時大兒子出了車禍去世,小馬夫妻在家躺了一個多月,後來他們想開了,兒子生來與人不同,卻是為了這一世的父母情緣。
他們盡力給他最好,最多的關愛,即使短短的十幾年,他的生命有限,可他是在愛護和歡樂中度過的。
也許以後再多的日子對他可能會如同磨難,突如其來別離讓他們心痛不堪,可是人生的無奈和傷痛卻更能讓人頓悟。
夫妻兩又堅強的站開起來,逝者已去,生者要珍惜,日子還要繼續,繼續愛著彼此和孩子。
05
夫妻真的就如一條繩上的螞蚱,無論是生活中的雞零狗碎,還是人生的苦難和挫折,甚至是際遇的搖擺和失衡,都是一次次刻苦銘心的考驗和歷練。
只有兩人相互理解和支持,彼此包容和珍惜,共同努力和承擔,一次次的挺過去了,生活自然會柳暗花明。
婚姻也不是模式化的商業管理,而是兩個大腦、身體、性別、靈魂、精神、希望、夢想、需要以及不同個性的結合。
只有當婚姻中的彼此帶著敬畏之心欣賞這種區別的時候,他們各自才能最大限度地享受生命、真心去愛。
夫妻就是在柴米油鹽的紛亂和矛盾中披荊斬棘,在困境中相互攙扶共渡難關,在圍城內外歷練和共同成長,要靠交流來創造和維持,才能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達成共同的生活目標、升華感情,讓婚姻的修行暢通無阻。
心理學家韋恩·奧茨說過:「婚姻是彼此擔當的愛的承諾;是由悔改和寬恕構築的二人世界。」
婚姻遠不止是相愛之人的個人行為,而是夫妻雙方的公開舉動,要靠兩個人共同擔當、經營和籌謀。
06
婚姻就是分享苦難的一段人生,而分享痛苦也是我們的特殊權利,我們藉此相互服侍,腳踏實地的彼此去奉獻,人生有這樣的機會,雙方學著去愛、去融合、慢慢的修行。
幸福是不會隨著婚姻的到來而自行到來的,而是期望的遲遲不到,擔心的不請自來,幸福的婚姻是夫妻兩者之間的修煉和建立起生活狀態的平衡。
幸福婚姻的儲蓄源於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最有效方法就是兩個人都提高自己、修煉自己、完善自己,只有這樣相處起來才會輕鬆,也只有這樣,婚姻才不會對雙方構成束縛。
牢固幸福的婚姻中,我們總會看到這樣一個規律:丈夫與妻子往往有著很強的共識,他們不僅相處融洽,而且還相互支持對方的希望和抱負,與此同時,他們還會將這視為他們共同生活的一個目標。
幸福的婚姻是雙向的,需要彼此都能感覺到快樂與和諧。
當然,要想收穫這樣的婚姻,更需要彼此之間都能夠懂得付出和共同承擔,這便是修行的過程,藉由婚姻給予彼此的力量,共同成長。
不舍往昔,不懼來日,婚姻是一場漫長的潛心修行,需要夫妻雙方的愛,更需要對彼此的包容、理解、體諒,還要共同走下去的決心。
只有這樣,在婚姻的道路上,兩個人才能攜手越走越遠,越走越和諧,永浴愛河,直到生命的終點。
【本文版權歸「花影故事」所有。花影故事,你心中的故事,在晨曦陪你甦醒,在夜裡陪你安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