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王菲永遠不會過期
王菲,51歲了。
那個1989年出道的王菲,那個在唱遊大世界演唱會裡蹦躂的王菲,那個敢當面懟記者的王菲。
如今,不知不覺已經走過半生。
去年,她50歲生日前夕。
經紀人確認王菲會出新專輯後,消息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登上熱搜第一。
時間倒流17年,2003年,王菲退隱前出了最後一張華語專輯《將愛》。之後再無新專。
她要出專輯了,這對菲迷來說是多麼難得的一個好消息,就像過年了一樣。
王菲上一次公開亮相唱歌,還是在前段時間由高曉松發起的「相信未來」演出中。
影片中,她和常石磊坐在鋼琴前唱著改編版的《人間》,營業不到3分鐘,又再次登上熱搜第一。
再上一次,是綜藝《幻樂一城》。
再再上一次,是2018年的春晚,致敬了20年前的《相約98》。
再再再上一次,是2016年12月30日,在上海的唯一一場演唱會《幻樂一場》。
門票30秒賣光,那場演唱會,迷弟馬雲坐在第一排。
在馬雲後面的,是國內半個娛樂圈的明星,這場演唱會像是一場娛樂圈的春晚。
這場演唱會,負責和聲部分的還有女兒竇靖童。
在演唱《童殿》時,王菲搶了一拍,逗得旁邊的竇靖童哈哈大笑。
臺下的粉絲們更是歡呼聲不斷。
為什麼開演唱會只唱一場?
其實懂她的人,都知道這就是她的風格。
有位網友說:「她開演唱會,是她想唱。她出專輯,是她想出。」
她會唱,她也愛唱。
但心裡卻又像《臉》中的那樣, 「最好沒有人會明白我說什麼。」
她不想被太多外界的事情打擾。
俗話說,五十自知天命。
「知天命」,是知自己的所為和所不為。
而對王菲而言,她不惑,也早知天命,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1994年,《重慶森林》。
1992年,歸國後的王菲帶著一首《容易受傷的女人》紅遍香港,躍入香港一線女歌手的行列。
此後,名字裡自帶「天后」兩個字。
關於這個北京大妞闖香港的傳奇故事,就此開始。
1994年,王菲首次登上紅館,原本只計劃開10場演唱會。
由於歌迷反應太熱烈,加至18場,唱足18天。打破了香港新人在紅館連續8場演唱會的記錄。
那天她身披如羽毛般的白色大衣,揮舞著長袖,扎著一頭髒辮,還戴著墨鏡。
在舞臺上,蹦蹦跳跳地唱了一首《夢遊》。
這一年,她海丟掉了一直嫌棄的藝名「王靖雯」,連英文名也從Shirley改為Faye。
其實很少人知道,王靖雯是王菲出道時的藝名。
同年,王家衛邀請王菲出演《重慶森林》裡面的素食店女孩「阿菲」,王菲其實沒有怎麼按劇本演。
王家衛說,你就按自己演的來。
裡面那個晃頭晃腦,瀟灑自如,又有些小認真的王菲,才是真的王菲。
電影播放到第1小時10分56秒。
《夢中人》的插曲突然響起:「夢中人,一分鐘抱緊,接十分鐘的吻……」
看似不經意,卻又貫穿全整部《重慶森林》。
對你愛的人,要懂珍惜。
拍完電影後,那個以嚴苛出了名的王家衛曾公開說到:
「王菲在《重慶森林》和《2046》中都有光彩奪目的表演。我非常崇拜王菲,因為她的天才,也因為她的性格。」
「王菲是我所有合作女演員裡最特別的一個,她很有天賦,你讓她做什麼,她很輕鬆就能做到。
雖然沒有技巧,但肢體表現是最好的。」
1994年,還是那一年。
音樂和電影兩不耽誤的王菲,紅遍大江南北。
記者採訪她,問她最煩惱的事是什麼,她撥了一下頭髮,答了一句從來沒人敢說的話: 「太紅了。」
王菲,一直是「一切都好,只缺煩惱。」
還是1994年。
她出了最「自我」的一張專輯——《討好自己》。
封面由王菲自己設計,桃紅素麵的封面,中間印著幾個小字,不管是命名還是包裝,都顯得隨意潦草,跟她太像了。
在討好自己下面,寫著三個字,「王靖雯」。
當你翻過唱片背面時,你會發現,那裡寫著「王菲」。
她的改名,到底是逃避現實?還是做回自己?
也許就像陳奕迅最喜歡她那首《討好自己》裡的歌詞一樣:「漫天的是非,做我的真理。」
什麼事情會變?又有什麼事情不會變?
不清楚,就連現在的王菲,也不是當年的王菲。
她在這張專輯裡的《出路》,有大段大段的對白,如今過去二十幾年之後對照來讀很有意思:
我想找條出路
到底有沒有出路
我信佛
這有沒有幫助
……
算命說我們的婚姻並無那麼如意
說你到四十歲的時候會有外遇
讓我擔心
這讓我擔心
王菲信佛,如今五十一歲,曾經婚姻出現過問題,還曾時不時陷入漫天的是非裡。
她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寫出了她幾十年後要擔心的問題。
這張專輯面世時,別人都這樣評論:「一線女歌手出這樣的專輯真是罕見啊。」
既然能出這樣的專輯,也許她也早已明白世事皆無常這個道理。
1994年,那個改回真名後的王菲。
除了《討好自己》,還一口氣連發了三張專輯,括《迷》《胡思亂想》《天空》。
其中《天空》,在亞洲狂賣300萬張,幾度賣到脫銷。
已經到了人人都會哼幾句的地步。
1996年,發生過兩個故事,分別因為《浮躁》和《敷衍》兩張專輯。
《浮躁》,是王菲又一次大膽在音樂領域上的嘗試,風格大膽前衛。
這張專輯,當時由竇唯參與部分製作,由張亞東編曲,王菲來唱。
直接放棄了以前華語樂壇裡的所有定式,以另類的北京搖滾風格來面對大眾,更是融入了北歐迷幻風格。
讓《浮躁》變成了和當時音樂氣質完全不一樣的專輯。
這張專輯裡大部分歌曲和詞,都是王菲來完成的。
裡面大部分「咿呀哦喲」的調調,再搭配王菲的聲音,就像一個整體,密不可分。
這張專輯與當時樂壇的歌曲相比,顯得格格不入。是王菲那麼多專輯中最備受爭議的一張,同時也是賣得最少的專輯。
雖然如此,但《浮躁》這張專輯,還是給了當時港臺和內地歌曲增加了一些未來元素。
即使口碑不佳,但王菲卻在這張專輯裡歡天喜地地樂了一把。
也因為這張專輯,王菲從此和張亞東結下了緣分,這才有之後的無數張「神專」。
在製作《敷衍》這張專輯時,王菲懷孕了。
她與當時的公司新藝寶唱片合約的即將結束,但為了履行合約,她堅持把1997年要發行的《敷衍》裡十首粵語新歌都錄完。
之後,她不再打算出「粵語專輯」。
當時,舊公司為了競爭把原來的專輯打散,把裡面十首歌零零散散地拼湊到了之後的數張要發行的專輯當中。
這個舉動,引來歌迷的極度不滿。
最後,直到2015年,才由粉絲集資重新編曲,替王菲出版了這一張被雪藏了將近19年的完整版《敷衍》。
那一刻,才算了結眾人的心願。
1996年,王菲27歲。
成為繼鞏俐後,第二個登上美國《時代》雜誌封面的中國藝人,先後被金像獎和金馬獎提名為影后。
28歲那年,她被雜誌選為全球最美麗人物第7名,麥當娜、戴米·摩爾都排在她之後。
千禧年的專輯《寓言》,被眾多粉絲譽為「神專」之一,百聽不厭。
頭五首的寒武紀、新房客、香奈兒、阿修羅、彼岸花,被粉絲稱為「寓言五部曲」。
王菲作曲,張亞東編曲,林夕作詞。樂壇鐵三角。
這張專輯即便是二十年後的今天再去聽,依舊不會過時。
寓言五部曲,每首都有長達一分鐘的前奏,或恢弘,或邪魅,或哀豔。
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開始,唱到花海之後的煙消雲散,「世界」也許又會再度輪迴。
什麼事情會變?又有什麼事情不會變?遙遙呼應了1994年的《出路》。
當年她和竇唯剛離婚,有記者問:「你和竇唯的離婚事宜辦妥了嗎?」
王菲一臉不解地說: 「跟你有什麼關係啊。」
記者說:「因為你是公眾人物啊。」
王菲直接懟了這位記者: 「我是公眾人物,就要把我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你嗎?」
「跟你有什麼關係啊?」
在自己的演唱會上,她沉默寡言。
粉絲直呼:多說幾句話。
可王菲偏偏全程只說了句:「謝謝。」仿佛臉上也只寫了三個字:愛誰誰。
之後,王菲登上《號外》封面。
標題是「遠近距離接觸」,她被稱為「最難模仿的藝人之一」。
我想,應該再也找不到第二個像王菲這麼酷的明星了。
看到這裡,你覺得王菲酷嗎?
其實她一點也不酷,私底下的她,就像個小女生,蹦蹦跳跳,活活潑潑。
總是以最簡單的方式去看待一切事情,不喜歡刻意安排,只求簡簡單單。
她愛粉絲。
有一次,北京,冬天。
有個小姑娘路過KTV門口,遇到了王菲。想要去拿籤名,可是不敢,說王菲的氣場太強了,不敢接近。
當王菲走進KTV後,她曾進去找過王菲,但沒找到,又走回了門口。她沒走,一直站在遠處等王菲。
最後,王菲從KTV裡走出來,上車準備要走了。但她還是不敢走過去。王菲看到她之後主動走了過來,說:「等很久了吧?」
接著拿起小姑娘手上的筆,給她籤了名。
有一些早年追隨她的人,最後成為了她的好朋友。
比如小魚、Ryan……這些都是鐵粉才會知道的名字了。
當年的《幻樂一場》,宣傳時還沒有想好海報是什麼風格,Ryan隨手拍了一張當時在後臺的她。
結果一眼相中,就它了。
她愛唱歌。
在KTV裡她是「麥霸」,有她在別人根本沒機會唱歌。而且,你還不能切她的歌。
她尤其喜歡唱莫文蔚的《單人房雙人床》。
她還愛喝酒。
和劉嘉玲常常聚到一塊,喝個酒,聊幾句。
劉嘉玲說,有時候其實兩個人出來,真的沒什麼話要說,就大家坐著玩手機、發呆,也不會覺得尷尬就是了。
她愛打麻將。
身邊一群朋友,經常隔三差五拉個麻將局。有一次,打到最後快沒牌了也分不出個輸贏,劉嘉玲打算想給她放炮,讓她贏。
王菲說,牌不是這樣打的。
還補了一句:「你說我歌唱得不好我認了,你說我麻將搓得不好,打死也不認!」
她喜歡大狗。
養過一隻拉布拉多,見到狗狗就走不動,現在也會時不時去遛狗(然後被別人拍到)。
她雖然看起來不食人間煙火。
實際上她也會煮餛飩,還挺喜歡吃,而且還知道水開了之後,要再加幾遍冷水這樣餛飩才能煮熟。
家裡的阿姨說她經常買快遞,家裡快遞多到堆成山了。
她是十足的北京大妞,嘴貧,早年還是微博上的段子手。
每天顧著發自拍,還會和網友侃大山,「騷凹瑞~」這個詞的調調,其實就是她發明的。
她最喜歡的城市是巴黎,喜歡這裡的氛圍,常常來這裡買東西、閒逛。
喜歡法式木椅和餐桌,每次都忍不住剁手,有時候運回去的郵費其實都比這些家具貴。
還說,雖然和北京家裡的調調不太搭,但喜歡嘛,沒辦法。
她的女神,是一代歌后鄧麗君。
總會在演唱會裡唱她的歌,以示尊敬。比如《幻樂一場》裡的《微風細雨》和《君心我心》。
鄧麗君60周年紀念演唱會上,她唱了鄧麗君的《初戀的地方》《微風細雨》,還隔空唱了《清平調/獨上西樓》。
就在前幾個月,在嫣然天使基金的歡慶會上,有人拍到50歲的王菲在蹦迪。
動作幅度之大,頻率之快,根本不像50歲的人,像擁有無限精力一樣。
不少網友也希望自己,50歲的時候能像王菲一樣能跳能動。
她逐漸退出歌壇的原因,也許是希望生活更簡單一些。
如今她再發看到她唱的歌,估計是麻將輸多了,乾脆給朋友唱首歌,搞不好還能發張自拍呢。
現在的她似乎有了煙火氣,隨性到用自拍做歌曲封面,和以前有些不一樣。
至於粉絲們,也擁有了一種默契:王菲又為了發自拍唱了一首新歌。
王菲。
一直很灑脫,不受任何人限制,像個精靈,偶爾出現,足以讓人對她難忘。
從出道到出名。
她的「自我」,並非毫無顧忌的自由自在,而是與世界相處後的一種坦蕩。
她是時代的一個符號。
她說話耿直,她討厭做作,她愛恨分明,她也獨一無二,影響力不可撼動。
不喜歡她的人,嫌她是自命清高;愛她的人,最喜歡她的隨心隨性和清醒。
閨蜜趙薇和那英說,「她不會妥協。做自己,還能和世界和諧相處。」
王菲就是偏偏沒有這樣做,才造就了最特別的王菲。
大家喜歡的獨一無二的王菲。
王菲她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我覺得自己很平凡,除了會唱點歌,其它的沒什麼了。」
你可以不喜歡她,但無法否認她。
王菲曾說,「如果有一天不唱歌了,希望所有人都忘了我。」
在《重慶森林》裡,金城武飾演的「小武」說:
「秋刀魚會過期,肉罐頭會過期,連保鮮紙都會過期,人們開始懷疑,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過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