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又到每周四的電影推薦環節啦,從上上個周開始不知道
大家有沒有發現小編一直在連載推薦《與他共度六十一世》,今天繼續!
第四世 《我家的女人》:良辰美景奈何天
單元劇 《歲月河山之我家的女人》
導演:黃敬強
監製:張敏儀
編劇:李碧華
主演:張國榮、陳毓娟
首播:1980年4月20日
內容簡介:《歲月河山》攝於1980年,是一小時的戲劇史詩式節目,亦開創歷史劇的先河。故事背景是1900年清末至四十年代的香港,尤其是新界居民的生活。題材包括清末鄉村的械鬥、民初封建禮教的男女關係、因生活不景而被賣豬仔飄洋過海的悲慘生活、鄉間童養媳的苦況及鄉村私塾老師在日戰期間的氣節。
花絮:
「大概八年前,港臺有劇集喚《歲月河山》,其中一輯,喚《我家的女人》,那個堅持找張國榮主演又說服他剪短頭髮的編劇仔便是我。是一個民初的浸豬籠故事,自省城學成回鄉的二少爺戀上了父親的小妾,那時最怕改名字,偶翻元曲,見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便給女的改為美好,男的喚景生。「女人」贏得外國獎項,不過男主角沒有紅。」
——李碧華
隻言片語:
年輕時候的哥哥真的好好看,臉上有一種流光溢彩的飛揚與潔淨,忍不住想去親近。
這部《我家的女人》中,哥哥的戲份並不算重,每一次出場都是為了突出女主角,帶入的是戲外人審視美好嫂的目光。哥哥的整體表演也看來稚嫩,動作和表情都沒什麼變化,但是哥哥就是哥哥,天生為舞臺而生的他即使剛出道,眉目間自有天然的風情萬種,多情、溫柔、高貴、痴心……那個舊社會大家庭的二少爺,正像是為多年後《胭脂扣》中的十二少做的預熱。可看這段花絮裡毒姑姑說的話——「女人」贏得外國獎項,不過男主角沒有紅。心下一沉,可不是,即使到了《胭脂扣》,也還不是「女人」贏得了金像獎,男主角只是提了名……真正成就哥哥在電影領域的榮譽和地位的,還是碰到王家衛以後的事情。
* 一句臺詞:
大奶奶對美好說:送你一支金釵叉住你。
*一個疑問:
美好嫂右臉頰的一顆痣長得真叫妖嬈性感,算命先生說她命裡犯桃花。想起《我在伊朗長大》裡Marjane也有一顆右臉頰的痣呢,還有哥哥在熱情演唱會上在右臉頰貼的裝飾性的一顆痣,真不知道這有什麼意味嗎?
*浸豬籠:
在舊社會,如果發現女子與其他男子關係不正當,或者女子背著自己的丈夫在外面與其他男人調情,就可以報給村裡或者其他基層的長老會,或者非常有威望的長老,一旦被確認成為事實,男的就會被亂棒打死,女的就會被放進豬籠扔入河中淹死。
男女有不正當關係,男子也有浸豬籠一說,一樣是很多影視劇中都表現。
「浸豬籠」,乃是封建禮教迫害嚮往性愛自由婦女之酷刑,被判死罪者被置於豬籠之內,一旦投入河中,因四肢不能伸展,而必遭活活浸死;「豬籠政治」,乃是家長一聲令下,各人乖乖鑽入豬籠內待決。
古時候的女子,死掉了丈夫,就必守寡,從一而終,不得改嫁。那時候的道德規範就是如此,尤其是針對女性…好女不侍二夫亦由此而知!道德從來都跟特定時代和特定社會的文化習俗,或者個別社群的傳統和信仰分不開。不足一百年前,中國社會還有不少人認為,一男一女在沒有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下結合,就是「苟合」,要「浸豬籠」。
傳統的中國社會,雖然國家有頒下統一的律令,但各村各鄉仍存在自家的習俗和處理事情的方法。在古時,鄉村中總有一位德高望重,被眾人推舉出來的酋長或村長,當村中發生任何爭拗、糾紛時,這些所謂的村長酋長,就會站出來擔當審判者的角色,可以決定財物歸誰家、誰人應被罰,甚至操生殺之權。這種人治社會,很容易造成各施各法,沒有統一的標準,形成社會的分裂、不完整。在古時,中國某些地區就流行對「通姦」的男女執行「浸豬籠」這種刑罰。
浸豬籠是一種非常封建的私刑,通常在民智未開的時代或者地區的人所使用。即使是在古代,最普遍的對待通姦的做法,也是交由政府部門來裁判,而非由地方上的所謂「德高望重的前輩」來決定或者來扣帽子決定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