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
總有讓你心起漣漪的美
在遠方,在身邊
在心裡
... ...
/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
☞ 中英文誦讀:《牡丹亭 · 遊園驚夢》節選
以上視頻圖片,一部分來自網絡,一部分拍攝於深圳「非遺生活」會館的崑曲教學現場,擔任崑曲教學的是年輕的崑曲演員周藝英老師。
周藝英
中央戲曲學院科班出身,
師從崑曲表演藝術家沈豐英,
曾任國家圖書館音樂廳京劇課老師,
中央電視臺大風車藝術團少兒京劇表演課教師。
一起來欣賞她的崑曲清唱:
《牡丹亭 · 遊園驚夢》中的這段經典唱段。
☞ 周藝英崑曲清唱:《牡丹亭 · 遊園驚夢》節選
手機外錄,聲音沒有任何修飾加工,周老師的唱功實在了得!怎麼樣?喜歡嗎?想學嗎?周藝英老師在「非遺生活」會館將舉辦崑曲初級培訓班,想報名學習崑曲的朋友,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良辰美景當前,似能觸手可及,卻因身居深閨而無可奈何,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家才能有賞心樂事之光陰呢?那些美好如畫的景象,對於我們這些人兒來說,毫無意義,實在不值錢得狠呢!貌美奈何?美景何用?歲月無情,終有一天,春去冬來,葉落枝敗,直熬到青絲染霜,紅顏凋零。
如此膾炙人口的唱詞,出自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牡丹亭》,將置身美景中的傷感之情表達得酣暢淋漓,現實之殘酷無法抗拒,唯有在夢中找尋美之所託,情之所歸,愛之所寄,於是一段超越生死、跨越時空的人鬼相戀的美好故事就此展開,從而成就了湯顯祖「因情成夢,因夢成戲」的巔峰作品。
有一句話說:「戲劇界有兩個大人物,西方有莎士比亞,東方有湯顯祖」,或許是巧合,兩人還去世於同一年的1616年。雖然湯顯祖在世界的影響力遠不及莎士比亞,但他們都創造了同屬於全人類的文化和戲劇遺產,《牡丹亭》作為崑曲的代表曲目,傳播到海外,日益成為國際文化交流的信使,而受到世界矚目。
崑曲Kun Opera,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的珍品,是中國最古老的劇種,被譽為「百戲之祖」。200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崑曲發源於14世紀中國的蘇州太倉南碼頭,後經改良而走向全國。自明代中葉獨領中國劇壇近300年,糅合了唱念做打、舞蹈和武術等,以曲詞典雅、行腔婉轉、表演細膩著稱。
記得我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崑曲,是在2007年在鳳凰衛視製作《縱橫中國 · 城市故事》拍攝崑山篇的時候。崑曲早在元朝末期(14世紀中葉)即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我們崑山篇的文化故事當然是在崑曲的悠揚聲中徐徐拉開序幕。當時我們把演播廳搬到了崑山最大的一個戲臺,是那種具有濃鬱中國風格的古色古香的木質結構。主戲臺作為專家和主持人講故事的地方,正對面的小戲臺作為崑曲演員現場表演的地方,周圍廊橋坐滿觀眾,中間的大空場地,正好可以讓14米長的大搖臂盡情施展,由於戲臺建築錯落有致,鏡頭裡的畫面唯美無比,對於我這個對鏡頭和畫面構圖極苛刻的人來說,這樣的場地是可遇不可求的,我們好好地把這個完美的場地用到了極致。
專家和主持人的眉飛色舞、唇舌翻花,配上崑曲咿咿呀呀慢慢悠悠的吟唱,靜動結合,相得益彰。記得當時,我為主持人王若麟挑選了一件淡綠色的襯衣,外套一件鵝黃色的休閒西裝,活潑而青春的風格點綴了古樸典雅的戲臺,在那樣的環境下,他似乎也格外興奮,靈感大爆發,一開場就出口成詩,引發滿堂喝彩。
當時,我們請的是崑山藝校的兩位少年崑曲演員,現場表演的是《霸王別姬》中的貴妃醉酒。之前從沒有發現崑曲原來那麼好聽,扮相那麼美,那次崑山之行,當然成為我媒體生涯最難忘的經歷。或許也是從「縱橫中國」開始,我才真正意識到中國文化的無窮魅力,才第一次有了把中國文化傳播給每個人的衝動和責任。今天做這個中國古詩的中英文誦讀,就是希望把美到極致的中國古詩詞,能通過我的誦讀傳播到海外,這冥冥之中契合了自己的理想。偶然的工作經歷,註定了今天必然的選擇,我很快樂,也希望我之所為,也能給大家帶來快樂!
此時,由於身在澳洲,很多當時的視頻和圖片資料都在家裡,無法放上來讓大家一睹為快,留待回國之後,再整理出來重新編輯此文,再發一次。
視頻中文部分仍然由我來誦讀,英文部分由我的英文老師Gracie 誦讀,崑曲的千轉百回恰與Gracie的英式發音完美契合,盪氣迴腸,妙不可言。
Gracie
裘學-艾文培訓資深英文講師、培訓師
劍橋聖三一口語等級考試GESE持證教練
英文朗讀愛好者
需要提高和學習英語的朋友
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 牡丹亭 · 遊園驚夢(節選) /
明 · 湯顯祖
原來奼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雲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①晉宋時期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即取此意。
②誰( shéi)家:哪一家。
③錦屏人:被阻隔在深閨中的人。
④忒:太。
⑤韶光:大好春光。
⑥湯顯祖(1550—1616),中國明代戲曲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漢族,江西臨川人。作有傳奇《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紫釵記》,合稱《玉茗堂四夢》,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戲曲史上,和關漢卿、王實甫齊名,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都有著重要的地位。
⑦牡丹亭:有著重要的地位。《牡丹亭還魂記》簡稱《牡丹亭》,也稱《還魂記》或《牡丹亭夢》,是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傳奇(劇本),刊行於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該劇是中國戲曲史上傑出的作品之一,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感天動地竇娥冤》、《長生殿》合稱中國四大古典戲劇。
/《牡丹亭 · 遊園驚夢(節選)》英譯文 /
許淵衝 譯
The Peony Pavilion (Excerpt)
Tang Xianzu,Ming Dynasty
A riot of deep purple and bright red.
What pity on the ruins they overspread!
Why does Heaven give us
brilliant day and dazzling sight?
Whose house could boast of
a sweeter delight?
At dawn on high rainbow clouds fly;
At dusk the green pavilion’s seen.
In misty waves mingle the threads of rain;
The wind swells sails of painted boats in vain.
For those behind the screens
Make light of vernal scenes.
先後供職於武漢電視臺、鳳凰衛視
曾任主持人、策劃人、總導演、製作人
鳳凰衛視王牌欄目《鳳凰大視野》《築夢天下》
創始人和製作人
《唐人街》《縱橫中國》《財經正前方》等欄目
製作人和節目總監
創辦健康衛視和大健康傳媒
建立中國第一個健康視頻網站和大健康TV微信公眾號
院線電影《愛不可及》執行製片人
擔任總策劃和總導演的新媒體視頻作品
中國首檔食品安全實驗類真人秀《實驗工廠》
點擊量破1.5億
中國首檔中醫藥專家脫口秀《中振說本草》20集
中國首檔本草類短視頻節目《本草說》50集
如果你喜歡「非遺生活」的手工製品
可以點擊下面的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