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放映 | 《尼羅河女兒》&《戀戀風塵》8.26

2021-02-10 電影公社

時間:2017年8月26日(周六)13:00 
地點:打浦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 
地址:蒙自路223號5樓「電影公社」放映廳 
(地鐵9號線&13號線馬當路站3號口出站後步行10分鐘近斜土路) 
費用:觀影免費 

由於雙片聯映,本次活動提前至13:00開始,敬請注意。 

MOC電影大師4K修復版&臺灣中影數位修復版視頻,藍光BD播放,1080P投影,中文字幕。無需預約,場地座位有限,滿座後提供摺疊椅,請早到佔位。 

13:00-14:35  放映《尼羅河女兒》91" 

14:35-15:15   放映《尼羅河女兒》幕後花絮42" 
15:15-15:30   幕間休息 15" 
15:30-17:20   放映《戀戀風塵》109" 
17:20-18:00   放映《戀戀風塵》幕後花絮 36" 

正片結束後,將額外放映: 
1、託尼·瑞恩斯談《尼羅河女兒》(42分鐘) 
2、《戀戀風塵》幕後訪談(24分鐘) 
3、專訪主演王晶文(3分鐘) 
4、專訪編劇吳念真(5分鐘) 
5、專訪配樂陳明章(2分鐘) 
6、《戀戀風塵》選景片段(2分鐘) 

導演: 侯孝賢 
編劇: 朱天文 
主演: 楊林 / 楊帆 / 高捷 / 李天祿 / 崔福生 / 辛樹芬 / 吳念真 
類型: 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87-08-22(臺灣) 
片長: 91分鐘 
又名: Daughter of the Nile 
豆瓣連結: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6055

劇情簡介 
少女林曉陽(楊林 飾)愛看漫畫,常幻想自己是細川智榮子少女漫畫《尼羅河女兒》主角。她生活在繁華的臺北,白天在肯德基當店員,晚上在夜校讀書。曉陽與家人住在一座簡陋的平房裡,祖父(李天祿 飾)是個風趣的老頭。父親(崔福生 飾)在嘉義當員警,常年在外執勤。母親去世後,曉陽肩負起母親的職責,照顧上了年紀的父親及上學的妹妹,並整天為哥哥擔心。哥哥(高捷 飾)與朋友合開一家餐廳,白天工作,晚上當小偷,卻能照顧到家人。父親和哥哥爆發衝突時,曉陽總是站在哥哥一邊。她暗戀上哥哥的朋友阿三,卻不知阿三愛著別人。種種事實讓她感到氣憤、悲傷和絕望,並在遭受打擊後成熟清醒。 

幕後製作 
這部電影中,導演力圖通過一位熱衷於閱讀《尼羅河的姑娘》喜劇雜誌的少女的眼睛,捕捉在臺北夜幕中生活的青年們的形象。在手法上他採用一種獨特的靜謐氣氛,來渲染現實,將現實與幻想通過音響來加以對比,進行了一種新的探索。這和之後他的一系列的自傳性作品的風格完全不同。 

導演: 侯孝賢 
編劇: 吳念真 / 朱天文 
主演: 李天祿 / 辛樹芬 / 王晶文 / 柯宇綸 
類型: 劇情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臺灣 
語言: 漢語普通話 / 粵語 / 閩南語 
上映日期: 1987-09-13(多倫多電影節) / 1987-10-15(香港) 
片長: 109分鐘 
又名: Dust in the Wind 
豆瓣連結: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330

劇情簡介 
初中畢業後,因家境不許,15歲的農村少年阿遠(王晶文)放棄學業來臺北做事,初嘗人生的辛苦,卻仍為自己的理想努力著。一年後,阿遠青梅竹馬的戀人阿雲(辛樹芬)也來到臺北,了解到現實的臺北同阿遠信裡所描述的,是兩個世界。可是困頓的環境並沒減少他們的快樂,因為他們擁有彼此。阿遠服兵役時,因為有每日抵達的書信,孤身在臺北的阿雲起初並沒感到有多孤獨。然而日子久了,遙遠戀人的紙上訴情總比不過現實生活中鮮活男孩的低聲耳語,加上對未來懷有的恐慌,阿雲在阿遠退伍前選擇了嫁作他人婦。傷心雖有,阿遠也只能選擇抑壓。 

相關焦點

  • 畢業歌:戀戀風塵
    畢業歌:戀戀風塵2016-06-07 09:35:4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歌曲:戀戀風塵  lrc歌詞:  [ti:戀戀風塵]  [ar:陳慧嫻]  [al:留戀]  [by:mp3.5nd.com]
  • 1.24-1.25【吳念真電影作品展映】《戀戀風塵》《光陰的故事》《無言的山丘》等(含吳念真見面會)
    ——顏元 吳念真經典電影作品展映時間:2015年1月24日-25日地點: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小西天廳)票價:《戀戀風塵》60元 其他影片40元地點:小西天牌樓西邊文慧園路三號交通:939、726、826、22、38、104電話:822962291月19—25日,吳念真內地交流周
  • 《戀戀風塵》| 三十三
    侯:《戀戀風塵》是吳念真以前的戀愛故事,就是家鄉的一個鄰居女孩。因為他初中就上來臺北念書,念延平高中夜間部,一邊做事;這個女孩子也上來臺北了,在裁縫店。念真去當兵,女孩子還給他一千多封寫好自己姓名地址的信封,一元郵票都貼好了。結果就被常常送信的郵差追上,結婚了。我想那女孩太年輕了,太寂寞了。
  • 侯孝賢與楊德昌,《青梅竹馬》的戀戀風塵
    他曾任臺灣電影中心執行長、臺灣電影資料館館長、國立中央大學英文系主任、美國芝加哥大學訪問副教授、《電影欣賞學刊》主編、《放映周報》發行人與總編輯。著有《華語電影中的國家認同與國族寓言》與《我和電影一國:林文淇影評集》。
  • 今夜,宜聽《戀戀風塵》
    磁帶上還有四個字——戀戀風塵。「D文景」戀戀風塵 當年,我們這幫聽著《戀戀風塵》成長的懵懂少年,如今都早已作別校園,可偶爾想起青春時代關於音樂的記憶,依然有這首歌謠留下的永恆感動。-建議廣播和文字同步收看收聽-主播:文景陝西廣播電視臺主持人「回憶可以泛黃,但聲線依舊沉迷」 老狼在戀戀風塵裡寫「我們有沒有可能回到從前,你給我很多快樂,我為你做一些事
  • 侯孝賢《戀戀風塵》男主角王晶文突然過世
    《戀戀風塵》王晶文劇照  搜狐娛樂訊 臺灣文化名人吳念真透露,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男主角王晶文突然去世,這是他唯一一部電影作品。  據悉,王晶文的職業是體育記者,他在《戀戀風塵》中出演角色的原型就是吳念真。
  • 《戀戀風塵》在陽光下閃爍著,珍藏著
    這是一篇關於侯孝賢《戀戀風塵》電影影評和原聲音樂碟評。《戀戀風塵》我是先聽到原聲碟,後來才完整的看了藍光電影,感謝彌熊兄弟推薦。二三十年前,候孝賢的幾個朋友商議想在風景優美,民風淳樸的臺灣九份拍一部關於愛情的電影。編劇吳念真貢獻出了自己的初戀故事,及筆名吳念真中的「真」—阿真,為此吳念真的夫人還為此大哭一場。
  • 《戀戀風塵》:查無此人,唯有風塵!
    在《戀戀風塵》中,他拍了一段類似的「鄉愁」。有一家大陸的人的船壞了,他們不得不留在阿遠所在的臺灣營地。04 往事如煙,戀戀風塵!電影的結尾,阿遠退伍返鄉那天,他來到田裡去探望正在照料蕃薯的阿公,阿遠還穿著那件阿雲親手縫製的襯衣,他剛剛經歷了一場痛苦的失戀,而阿公擔心的是悉心照顧的番薯會不會被雨水澆毀。
  • 侯孝賢《戀戀風塵》男主角去世 僅拍過一部電影
    侯孝賢《戀戀風塵》男主角去世 僅拍過一部電影 時間:2014.02.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熊小白 分享到:
  • 電影歌曲,《戀戀風塵》的臺灣味道
    臺灣老電影《戀戀風塵《戀戀風塵》便是像仙女一樣的許景淳,整首歌最驚人的就是她前面那段無伴奏人聲哼唱了。這樣的歌是種情懷,在臺灣鄉間的山巒間飄著,懷舊的青山綠水,有城市裡絕望後回來的最後歸宿。許景淳是個很會唱歌的人,唱功科學規範有古典範,又極力想在流行中找個平衡點,很多個時候有點擔心她用力過猛,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在臺灣本土歌謠的空間裡,她溫和地像個「聖母」,「月娘」。
  • 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中有著怎樣的晦澀人生?
    所以,這段時間沒看候導的作品,突然這一天想到了侯孝賢,就拿出了朱天文的《最好的時光》,看了《戀戀風塵》這一篇電影劇本,只有短短的62個場景,如果拿好萊塢的編劇方式來說,還沒到人物建置的頁數,可每個場景的文字讀起來感覺包含了很多,也許正是應因為作家阿城的那句話「我確信,除了朱天文,沒有人可以擔當侯孝賢的編劇。」,才使我發現朱天文的劇本確實與眾不同。戀戀風塵,名字聽起來就有些憂鬱,悠遠的感覺。
  • 戀戀風塵:臺灣新電影記憶
    《戀戀風塵:侯孝賢談電影》而與楊德昌並稱為「臺灣新電影雙子」的侯孝賢比上述幾人都更早地進入到電影圈。1980年到1982年之間,他已經自編自導了三部長片,其中《在那河畔青草青》還提名了當年金馬獎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今年出版的《戀戀風塵:侯孝賢談電影》是侯孝賢2007年在香港浸會大學所做的七場電影講座的集結。
  • 侯孝賢電影《戀戀風塵》:越平淡,越悠長
    是枝裕和說,自己當初決心成為導演源於一部電影,侯孝賢的《戀戀風塵》(《北京青年周刊》採訪)。
  • 戀戀風塵:關於失戀的事,早被拍進了這部電影裡了
    是枝裕和曾說過,自己當初決定當導演是因為侯孝賢的一部電影——《戀戀風塵》。這部1987年拍攝的電影,放到現在來看一點也不過時。濃鬱的臺灣鄉土氣息,配上臺灣著名音樂人陳明章的配樂,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侯導用質樸的鏡頭刻畫了一個沒有跌宕起伏,卻打動人心的愛情故事。
  • 電影歌曲︱《戀戀風塵》的臺灣味道
    《戀戀風塵《戀戀風塵》便是像仙女一樣的許景淳,整首歌最驚人的就是她前面那段無伴奏人聲哼唱了。這樣的歌是種情懷,在臺灣鄉間的山巒間飄著,懷舊的青山綠水,有城市裡絕望後回來的最後歸宿。許景淳是個很會唱歌的人,唱功科學規範有古典範,又極力想在流行中找個平衡點,很多個時候有點擔心她用力過猛,或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但在臺灣本土歌謠的空間裡,她溫和地像個「聖母」,「月娘」。
  • 向經典致敬:《尼羅河女兒》修復版亮相中國電影資料館
    4月23日,中國電影資料館特別放映臺灣電影大師侯孝賢導演影片《尼羅河女兒》修復版。臺灣電影中心執行長林文淇先生亦受邀請出席放映活動現場,與中國電影資料館(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左衡老師展開對談,並與觀眾作交流。
  • 談談電影 | 《戀戀風塵》
    在侯孝賢導演的電影《戀戀風塵》中,就有一段長達90秒「長-空鏡頭」(01:35:05-01:36:35),包括固定機位拍攝的熹微晨光中沉默的雲與樹(約10秒鐘),隨後輕輕的、憂傷的笛聲漸起,攝影機開始向右緩緩橫搖,畫面中依舊是熹微晨光中的雲和樹,40秒鐘後更強烈的吉他撥弦聲響起,旋律悠揚地持續至鏡頭結束。
  • 《只想聽音樂》想把戀戀風塵說與你聽
    陳慧嫻—《戀戀風塵》每一個讓你戀戀不捨的,都是難以忘記的過去和上一秒鐘糾結的事情。可以把這些事都化成一幅畫。讓它隨著淡落的時間一起變得成熟。一曲《戀戀風塵》,為陳慧嫻的歌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法安利製作公司抓住時機,時隔半年為她推出了第一張個人專輯:《故事的感覺》。
  • 戀戀風塵 | 相信愛的年紀,唱給你的歌,是我最好的回憶
    提起「戀戀風塵」這四個字,腦海中第一時間跳出來的是老狼輕輕哼唱的旋律,清澈、乾淨,就像校園時光從未遠走,初戀從未遠去。 臺灣電影大師侯孝賢的這部《戀戀風塵》,講的正是一個純正的初戀故事,它改編自編劇吳念真與一個叫阿真的女孩的真實戀愛經歷。
  • 侯孝賢《戀戀風塵》:鄉土中的情與愛,初戀終歸是無疾而終
    《戀戀風塵》1986年,臺灣知名導演侯孝賢執導的電影《戀戀風塵》正式上映。正如片名所寫,戀戀往事,化作風塵。隨著電影故事的推進,我們在臺灣鄉土中,仿佛感同身受——平淡的青春,卻是查無此人;怦然心動的初戀,卻是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