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幾個月前你剛放暑假回家,媽還是親媽的時候,幫你提行李,給你做飯,拒絕你做任何家務……
給七大姑八大姨打電話匯報你回來的喜訊:
而當你在家呆了一個月emmm
當媽媽知道別人家的孩子考了八十分:
而當你考了八十分……
媽媽獨自帶你旅遊的清晨五點,被「已經十點了」叫醒的你,應該對這個場景並不陌生:
在景區拍照留念的媽媽,一舉一動之間源自廣場舞的優雅氣質:
要求你摸一切可以帶來福氣的東西:
當別人家孩子花錢追星:
但當你花錢追星……
假期結束,你終於要滾回學校,與你在火車站揮淚送別的媽媽看起來極為不舍:
然後轉身買好了去馬爾地夫的機票……
濃密(並不)的黑髮,一身寬鬆黑色長裙或練功服,可做披肩可做圍裙可做毛毯的多功能黃色大毛巾,這是@戲精牡丹 在張嬢嬢系列短片中的經典扮相。
自稱來自瑤池的@戲精牡丹,十足名媛風範使他與當下常自詡仙女的不少粉絲迅速結下塑料姐妹花情誼,是毫不諱言想紅的戲精本精。兩個月前還沒有人在評論裡賣片的牡丹在一個月後終於得出了答案,「原來是自己長得醜」。
不過,牡丹因「不同人去夜店的反應」小紅一把後,最近又因為張嬢嬢顯出持續漲粉的跡象,然而他還是難免被廣告主以粉絲不夠多為由放鴿子。
@戲精牡丹 想要吸引更多金主的目光恐怕還要一段日子。牡丹的視頻錄製場景固定在露臺與室內,至於表演形式和呈現方式,簡陋P圖與戴假髮角色扮演已屬高配,主要依靠的仍是個人表演,信息來源單一,只能用戲很足吸睛,臺詞設計略有不足便會有尬聊之感。
而活動範圍也受到辦公室限制的@辦公室小野,卻因特立獨行的烹飪,使單一環境變得布滿玄機,觀眾任何視線所及之處——燈管烤肉、電腦主機拆了做炒酸奶、飲水機煮火鍋——都可能被開發出腦洞清奇的用途,從而也使得熟悉場景擴展出大量可探索空間。
目前@戲精牡丹 仍處尚未站穩個人IP的階段,因此輔助其表演的角色大多不過僅露出胳膊,而小野的同事們則已經紛紛從背景板成為主角。小野背後的洋蔥視頻是一家創意公司,除了能夠為小野提供分工細緻的團隊,創始人聶陽德還試圖將辦公室打造成如同《編輯部的故事》的形象,開發出IP矩陣,推出如動手能力超群的@辦公室小作、擅長手繪的@蘇豪同學、為視頻添加酷炫特效的@辦公室小五 等身懷絕技的人物[1]。
小野團隊蓄力用多條線構建差異化形象,幫助延長「辦公室的故事」的生命周期,在烹飪方向創意枯竭抑或熱度下降時能穩妥接棒,但對於牡丹而言,如何保持自己的更新周期以及與粉絲的高頻互動還是重要的問題。
回歸到最本質的內容主題上,如果說辦公室小野在美食視頻中獨創「辦公室美食」屬於建立壁壘,即讓後來者只能打上「模仿」印跡的垂直品類,以模仿見長的@papi醬 開拓的陣地卻並非牢不可破,同類內容花樣頻出,@戲精牡丹 就屬於此。
牡丹的最新微博針對俞灝明因電視劇角色被罵一事批判網絡暴力,不進行模仿表演而只是闡述個人觀點,上一次發布同類視頻是斥責在地震時惡意散布謠言,直男抖機靈、企業蹭熱度等行為。除了一口太原話的張嬢嬢,牡丹的模仿類視頻主題還有女生的約會高成本、日常如何搶戲、如何反擊職場性騷擾等等。
這不難讓人聯想起papi醬上海話+英語的經典作品及其發展路徑,papi醬的作品後期轉變為注重以某一熱點話題引發網友共鳴,諷刺鍵盤俠,吐槽秀恩愛,總結生活中一言難盡的事兒,職場八卦勾心鬥角,最受歡迎的自然是吐槽父母親戚過年盤問,呼籲性別平等,撕去性別標籤等,牡丹也如出一轍。
表現出常人所不敢在家庭與職場等生活交際中流露出的牴觸與不屑,papi醬與咪蒙都曾被網友以「三觀正」為由大量轉發,被尊敬長輩、孝順父母、同事和諧相處和種種對女性的規約壓抑太久的人們將她們擁立為衝破陳腐價值觀的激進解放領袖。但@戲精牡丹 還原生活場景的表演仍處調侃的階段,價值評判與引領不夠有力。引發「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感慨的張嬢嬢不過是一個開端,對熱點話題尤其是白領趣味的把握並不如當年能給人會心一擊的papi醬精到,一旦端坐不再加戲便難免有觀點捉襟見肘的露怯。
不少網紅自媒體未來的方向還是考慮借力UGC提供穩定的優質內容,正如papitube的建立,做MCN生意。papi醬是炙手可熱的頭部內容,後續孵化的創作者成長速度雖難有現象級,通過其轉發與運營,也有諸如@Bigger研究所、@KatAndSid、@Acui阿崔 等逐漸擔起吸引流量與提升商業價值重任。papitube籤下發布美妝教程、旅遊見聞、美食品鑑、科技評測、影視劇述評的博主,其攻城掠地是對用戶生活方式的全方位覆蓋,可見已經高度飽和的模仿並非永遠的通路。在爆款作品之外,穩定的內容生產與過硬的質量才能使網紅做出一番可持續發展的生意,而這需要背後成熟的供應包裝與推廣。相較之下,牡丹的小成本小團隊生產就顯得粗糙,在走紅的路上就難免要多摸索一會兒了。
資料來源:
[1]新榜mp:《聶陽德:我們如何打造「辦公室小野」式爆款短視頻?》;全媒派:《辦公室小野:一個有故事的女同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