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4歲男孩說,我要跟媽媽結婚:媽媽千萬別敷衍┃夢禾

2021-02-22 山伯教育

最近在網上刷到一個有趣的視頻。

寧波一四歲的男孩,看媽媽和爸爸結婚的錄像後嚎啕大哭,一邊哭還一邊說:「我要跟媽媽結婚的,媽媽怎麼跟爸爸結婚了呢?」

本來是很平常的一件生活趣事,卻有網友「好心」留言說: 

「看來,這個娃兒,平時媽媽帶的多,小心以後成媽寶男哦。」

「孩子年齡這麼小,就開始想著「結婚」這種事情,是不是太早熟,太不純潔了?」 

其實,小孩子說要跟誰誰結婚,是很平常的一件事,這是他們社交與情感認知發展過程中的必經階段。 

佟麗婭的兒子朵朵,用擺攤賣蘋果掙的錢,給佟麗婭買「鑽石」還表白說「我愛媽媽我要和媽媽結婚。」

霍思燕的兒子嗯哼,也曾認真地對霍思燕說過「媽媽,我想六歲買手機,八歲娶媽媽,這是我的規劃。」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曾說過,「孩子說要和某某結婚」是他們進入婚姻敏感期的一種表現。

孩子們在王子公主的童話故事裡、電視裡及現實生活中見識了結婚這件事。在他們的認知裡,兩個人結婚意味著「兩個人就能經常在一起玩,並且永遠不分開」。 

所以,當孩子非常喜愛一個人時,就會說要跟她結婚的話。這是他們表達內心情感最直接的一種方式。 

孩子表達喜愛的方式都是十分簡單和美好的,父母不必用成人世界的婚姻觀、道德觀來對其進行評價。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說:婚姻敏感期一般出現在孩子4歲以後,有些在3歲多就會進入婚姻敏感期的初始階段。

金笛在論文《淺談幼兒婚姻敏感期》一文中指出,幼兒婚姻敏感期的主要特徵表現有以下六種: 

想像自己是美麗的新娘。女孩子突然喜歡帶紗的裙子,告訴別人自己也要做美麗的新娘。

他是我的王子,我是他的公主。我們要親嘴、我們要結婚。

討論和誰結婚。經常說起要和誰結婚。看到老師懷孕,馬上提醒老師該結婚了,讓小寶寶有爸爸。

CCTV少兒頻道的《周末七巧板》中,曾有一期在幼兒園拍攝的「婚姻敏感期」節目。 

六歲的女孩雨雨,非常喜歡六歲的男孩泰泰,總拿零食和泰泰分享,無論泰泰走到哪裡,雨雨都緊跟著,並且跟他說:「我們一起玩吧。」 

有時候,泰泰不耐煩,轉身就跑,雨雨馬上就追過去。 

甚至在一起坐時,雨雨都會拉著泰泰的手,還會冷不丁地去親泰泰一口。

六歲的男孩皮皮和五歲女孩欣欣在一起玩,看到攝影機後,皮皮非常激動,強烈要求工作人員為他和欣欣拍張合影,並強調這是一張「結婚照」。 

遺憾的是,欣欣並不配合,導致「結婚照」拍得並不順利。

雨雨和皮皮的表現,就是典型的婚姻敏感期表現。在孩子的意識裡,我喜歡你,所以我要跟你結婚;我喜歡你,所以我只想和你一起玩。

 

《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曾寫道:

婚姻敏感期很大程度上標誌著兒童的情緒、情感是否能達到一個成熟狀態,兒童通過幾個月來發展完成的事情,可能成人十年或者一生都沒有辦法解決。 

所以,面對婚姻敏感期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正確地認識和對待,這樣孩子成人後才能正確處理遇到的感情問題。

心理學中有個療愈方法,叫「陽性強化法」,說的就是通過強化目標行為,忽視淡化異常行為,進而使目標行為產生或改變。 

因此,對待孩子的「婚姻敏感期」的表現,家長以平常心看待,忽視、淡化孩子的這種行為,孩子就會減少這種做法。 

我兒子球球上中班時,非常喜歡跟女同學貝貝玩。每次跟他講睡前故事時,只要裡面有王子和公主結婚的情節,球球都會附和一句,他以後也要和貝貝結婚。

我聽了之後,既沒有阻止他,也沒有嘲笑他,只當是聽他說「他以後還要跟貝貝一起玩。」 

後來我就刻意不去講那些涉及王子公主的故事,球球也就很少說要和貝貝結婚的話了。再後來,我再去講王子和公主的故事,球球也不提要和貝貝結婚的事了。

處於婚姻敏感期的孩子,在表達自己的情感時,比較簡單純粹,需要父母和老師的正確引導。 

父母要告訴這個時期的孩子,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

在《爸爸去哪兒5》中,杜江和劉畊宏兩位爸爸在這方面做的就比較好。

4歲的嗯哼第一次見小泡芙時,就主動找其搭訕,逗其開心。看皮影戲時,還假裝害怕躲到小泡芙的懷裡。甚至,在爸爸的眼皮子底下猝不及防地親了小泡芙一下。

嗯哼偷親了小泡芙後,杜江很認真地教育嗯哼:「你要親人家,需要徵求同意的。」 

小泡芙告訴爸爸,嗯哼親了自己,劉畊宏沒有不讓小泡芙和嗯哼玩,而是認真地告訴她:「如果有人要親你,你就告訴他,親你需要經過爸爸我的同意。」

在《爸爸去哪兒3》中,軒軒很喜歡小公主夏天,一直追著夏天玩,而夏天卻喜歡諾一。看著諾一和夏天在一起的身影,軒軒經常很失落,屏幕外的我們都跟著心疼萬分。

《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說過,這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他喜歡的人不喜歡他,他是可以重新選擇的。 

實際上,當家長告訴孩子他可以重新選擇的時候,相當於幫助孩子選擇了一條出路。 

當孩子意識到自己可以重新去選擇時,這種意識會延伸至他成人後對待感情的態度中。

孩子在探索中逐漸地就會意識到:你很好,所以除了我喜歡你,還有其他人也喜歡你。你可以選擇別人,也可以選擇我。我也不差,即便你不選擇我,也會有其他人選擇我。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是依靠對父母的依戀行為,來獲得滿足和愉悅的感覺。父母,是孩子們快樂的源泉,孩子們全身心的依賴著爸爸媽媽。 

3-4歲開始,孩子們的性別意識逐漸加強,對父母的性別有了充分的認識,好感度也會急劇上升,所以就出現了女孩子會對爸爸說要結婚,男孩子會和媽媽說結婚的現象。

塞爾瑪·弗雷伯格在《魔法歲月》中提到,如果孩子對父母的這種依戀一直持續的話,日後孩子也將難以用成年的愛情替代童年舊愛,因此明確拒絕是最明智的做法。

當孩子說要跟媽媽結婚時,媽媽可以這樣說:「小寶貝,媽媽和爸爸都愛你。不過媽媽只想和爸爸結婚。而你呢,等你長大了,會有一個很可愛的女孩子和你結婚,就和現在的爸爸媽媽一樣。在這之前,爸爸媽媽都會一直在你身邊,不會離開你!」 

說的次數多,孩子會懂得「爸媽是屬於彼此的」。以後,也會更認同爸爸,「童年失戀」也就成了好事。 

等孩子長到7、8歲,他就會知道哪些是女孩做的、哪些是男孩做的,自然而然地會回到同性父母身邊,堅定地走向未來的自我。

 

作者:趙靜,筆名:夢禾,碩士學歷,外貿職員,浙江金華人,軍嫂一枚,倆寶的媽,喜歡文字,喜歡朗誦,喜歡美好生活。

相關焦點

  • 「媽媽是要嫁給我的」,4歲娃看父母結婚錄像哭成淚人,笑翻網友
    「媽媽是要嫁給我的」,4歲娃看父母結婚錄像哭成淚人前段時間,寧波的一個4歲小男孩在家裡看父母結婚錄像,不僅沒有送上祝福,反而很傷心,坐在沙發上哭成一個淚人。視頻走紅之後,孩子媽媽也接受了採訪,她說:「孩子快四周歲了,當時在看我跟爸爸的結婚錄像,然後就突然崩潰大哭,還問我,媽媽不是要嫁給我的嗎?小朋友可能都會這樣想。」網友都覺得孩子的表現很可愛。
  • 「媽媽,我要結婚!」4歲就早戀?別慌!這是婚姻教育的最好時機
    一邊吐槽女孩兒說分手「就是為了好玩」,一邊表示就算自己再生氣,也只會對著樹錘幾下,因為這樣「就不會去傷到女孩了」。網友紛紛感嘆:「感情處理得頭頭是道,這真的是個孩子嗎?」關於「愛情」和「婚姻」,這些小不點的煩惱,還真一點都不比成年人少:「媽媽,今天陽陽和軍軍都說要跟我結婚,我該選誰?好苦惱啊!」
  • 2歲男孩吃橘子火了,誤把橘子皮、樹葉當水果,媽媽看後哭笑不得
    1)2歲男孩吃橘子火了,誤把橘子皮、樹葉當水果,媽媽:吃上癮了?這位男孩似乎非常執著,他始終把橘子皮當成水果,最後媽媽跟男孩搶橘子的時候,男孩還拒不鬆手,最後把橘子肉的水都擠了出來,全部撒在褲子上。媽媽看到這個畫面後,也是哭笑不得:「你吃橘子皮上癮啊?這可是剛洗的褲子啊!你怎麼回事啊!
  • 一個5歲白血病男孩的懺悔:我有個秘密,不敢告訴媽媽
    在《見字如面》的最新一期節目裡,有個4歲小男孩的故事,給了我很大觸動。小時候父母分居兩地,爸爸很少回來,但每次爸爸回來他都感覺到,媽媽仿佛變了一個人似的,又是穿裙子,又是塗口紅。因為陪爸爸,媽媽疏遠了自己;他不喜歡這個爸爸,於是有天他趁著媽媽出門時,對爸爸撒了一個謊,他說:「媽媽已經喜歡上別人了,讓爸爸不要再回來了。」
  • 「長大了我要和媽媽結婚」,3歲的孩子說出這句話是什麼心理?
    當孩子說出那句「長大我要跟媽媽結婚」的時候,很多媽媽感受到的自豪感、滿足感,不亞於被老公求婚。  她們會因為喜悅而感激孩子,強化孩子的親近行為,這可能會形成母子共生的畸形依戀,同時無形中剝奪孩子跟爸爸之間的親近,導致孩子無法形成正常的性別認同。  要知道,孩子說要跟你結婚,並不是認同你作為一個妻子/丈夫的角色,TA現在還小,對婚姻的認知都是片面的。
  • 最好的家庭關係,是爸爸支持媽媽,媽媽支持孩子 | 育兒
    在我們公眾號後臺,經常有媽媽因為衝孩子發脾氣而後悔自責。他們每天忙家務,拖地、洗衣、做飯.有的孩子小,特別不配合,媽媽連上個廁所,孩子都吵個不停。這些瑣碎的事情,常常讓媽媽們難掩飾自己的沮喪、無力和絕望。從表面上看,媽媽情緒不好,是因為孩子的行為問題或者脾氣太差,其實真正的原因是生活真的太累了,媽媽的壓力和焦慮找不到出口。
  • 還沒結婚,男朋友媽媽居然對我說這樣的話,不可思議!
    這件事情我們要來做一個分析,你男朋友媽媽到底想表達什麼意思?一、這種婆婆就是典型的自己孩子是寶,別人家的孩子是草。根本不是因為 她覺得男孩不能做家務,如果她有女兒,找女婿的時候她一樣會說女孩子嬌氣慣了,幹什麼活。
  • 最好的家庭關係,是爸爸支持媽媽,媽媽支持孩子|育兒
    馬丁當時急了,兩人大吵一架,甚至鬧到要離婚,他氣衝衝地準備離開家,臨走之前,妻子發微信說:「你能不能陪我坐一天月子,我幹什麼你就幹什麼,就一天就行。」於是,他跟著妻子坐了一天月子,結果不到一整天他就快崩潰了。
  • 男孩為啥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媽媽別太高興,小心「戀母情結」
    男孩為啥更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媽媽別太高興,小心「戀母情結」前幾天,小芳皺眉問我「感覺兒子太粘我了,男孩子到底幾歲開始可以分床睡呢?」,這個問題相信許多寶媽們都遇到過,畢竟男孩子將來成家後是要獨當一面的,擔心孩子以後長成沒有主見和懦弱的人。
  • 一個流油鴨蛋引發的思考:當男孩發怒變小刺蝟,媽媽要適當退一步
    文|家有三個把兒引言:最近寶媽群裡流行網購各種類型的「海鴨蛋」,說的是神乎其神,把小小的一個鴨蛋說成了適合寶寶吃的醃製品。所以我也買了一小箱,早餐的時候切了幾個分成兩半。我看了一下,流油挺多,也有起沙的感覺,看起來的確誘人,但是嘗了一口,發現味道並不是傳說中的那樣,而且超級鹹,若說這適合寶寶吃,我是打死也不信的。
  • 孩子摸媽媽乳房、依戀布娃娃、愛摸私處……背後的真相千萬別忽視!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局長~用娘心調查育兒知識問題,為寶媽們撥開育兒道路上的迷霧,真相只有一個!一定要持續關注局長哦~最近有位媽媽給局長留言,說孩子斷奶很久了,還特別愛摸自己的胸部,而且是不分場合的都要掀開衣服摸。雖然是自己的孩子,但也很尷尬,這種「耍流氓」的行為,會不會是性早熟?
  • 媽媽別再對孩子做這4件事了,尤其是男孩,其中的危害你想像不到!
    班上新轉來一個4歲的男孩,每天午睡時,他都盯著女生換衣服;甚至女生上廁所的時候,他還要蹲下去看個究竟。有一次,他的行為,把一個女生嚇得大哭。老師告訴男孩: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隱私,看女生換衣服、上廁所是不禮貌的。男孩說卻說:我媽媽也是這樣換衣服的,我都可以看,為什麼其他人的不能看?
  • 很高興認識你,我是DaDa英語旗下的DaDa媽媽
    我們是「DaDa媽媽」,還有不少新朋友不認識我們,下面就來個隆重的自我介紹吧~2018年7月23號,DaDa媽媽第一次發文:《北京西站,我撿了個三歲的女孩……》作者夢丹。 這個星標,閃亮在千萬「媽媽」粉的心裡。
  • 「我不要做免費保姆,我要做婚姻合伙人」4年全職媽媽血淚反思
    「我不要做免費保姆」4年全職媽媽血淚反思,「我要做婚姻合伙人」請您在閱讀前,先點擊「關注」,我是雯夢若,一個85後職場媽媽、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愛讀書,愛分享,特別想跟您做朋友,期待與您分享閱讀的快樂!「我不是全職媽媽,我只是一個免費保姆!」因為一些特殊原因,大學畢業的我在婚後2年做了全職媽媽,一做就是4年。
  • 孫儷:過什麼結婚紀念日,別跟我說話就行!
    「你別跟我說話就行,讓我安靜一天……」不愧是娘娘,連結婚紀念日都安排得這麼炫酷霸氣。問了一圈身邊的姐妹們,還過結婚紀念日麼?答案驚人地雷同:「不過!第一年,他送了我一臺吸塵器,讓我做家務時不要太累;第二年,他送了我一壇泡菜,說感情就像泡菜,越泡越濃;第三年,他送了我一套鍋子,說要慶祝老夫老妻還沒散夥;第四年,我實在是怕了,讓他千萬別再送我任何東西了,咱不過結婚紀念日了還不行麼……你說,好好的結婚紀念日,送禮就送禮吧,怎麼愣是送出了一股勞動婦女吃苦耐勞、勤儉持家的畫風?
  • 「媽,我有男朋友了」,15歲女兒早戀,媽媽的態度值得學習
    自從王女士發現了女兒的端倪,明裡暗裡暗示自己的女兒,希望自己的女兒和自己說一下到底是因為什麼。可是女兒卻一直迴避這個問題,同時也迴避著大學志願的問題。直到期中考試結束,女兒拿著高分的捲紙,滿心歡喜的跟王女士說:「媽媽,我有男朋友了,我打算跟他考同一所大學。」聽到了女兒和自己說了這件事情,媽媽說了這樣的一段話。
  • 廢掉一個男孩最快速的方法,是媽媽跟他過分親密
    孩子明明已經飽了,都8歲了硬是又餵了幾口,該吃的菜兒子都吃進嘴了,臉上一副輕鬆的表情。再看那邊的孩子,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直嚷嚷:「媽,我不想吃。」 我們去一家動物玩具店選一條系腰上的豹子尾巴,明明說讓孩子自己選,實際上處處插話,處處往自己喜歡的方向引:「兒子你看這個豹紋好看,你那個顏色太暗」, 最後男孩生氣了:「我連自己選個玩具的權利都沒有!」    晚上,兩個孩子睡著,我跟這位媽媽聊了一會兒。
  • 看了幾十本育兒書籍,我最推薦這5本,新手媽媽要收藏好
    經常有新手媽媽們讓我給推薦幾本育兒書,她們的要求都很一致:權威、靠譜、實用。雖然不提倡「照書養孩子」,但如果你什麼也不懂,那結果往往只有兩種:一是被身邊的三姑六婆、小區大媽和「育兒專家」們牽著鼻子走;二是錯誤不斷,等知道真相後終日惶恐不安:哎呀,寶寶千萬別有事啊。
  • 育兒說:我們這屆媽媽可太行了
    我們這屆媽媽,大多都是歷經過高考的劫難,翻書、聽課、劃重點……都是我們曾經的必備技能,步入社會我們又趕上了網際網路的騰飛發展,這種信息碎片化的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每個人似乎都能化身育兒高手,而我們要解鎖的育兒技巧卻紛繁複雜,在這個新世界裡我們必須要乘風破浪!
  • 媽媽帶小男孩去女浴室 好不好?
    放暑假了,很多家長給孩子報了遊泳班,不僅鍛鍊身體促進骨骼發育,還學會了一門技能,作為遊泳愛好者我是十分提倡學習遊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