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東海岸,面朝太平洋,吸一口純樸的人文氣息

2021-02-14 三陽旅行

臺灣給我的過往印象很平凡,她沒有北京的大氣、上海的炫麗、廣州的繁華,甚至還沒有二三線城市的高大上,毫無驚豔之感。但當我捨棄了蜻蜓點水般的旅遊團模式,改為隨心所欲般的自由行後,我眼裡和心裡滿滿的,是一個原汁原味的精緻臺灣。

臺灣原來很「舊」。即便是亞洲大都市臺北與二哥高雄,滿眼是密密麻麻的老房子,五花八門的店鋪招牌,還有潮水般的龐大摩託車群;臺灣鐵道發展歷史悠久、系統十分完整、接駁非常便捷,但讓人難以相信那一座座小村舍般的陳舊火車站竟然數十年模樣不變;旅遊熱門區墾丁半島,以及東臺灣狹長的美麗海岸線上,並沒有與之相「配套」的大型休閒娛樂設施……可在你與當地人聊天后,你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在「舊」的背後,卻是當局對民權民生,對歷史建築,對生態環境的尊重。

臺灣原來很「範」。即使是夜間空蕩的大街,車輛行人均依燈而行,沒有中國式過馬路現象,更劃出供騎行的單車斑馬線;讓行已成習俗,狹窄的內街小巷,路人從不會被身後喇叭催促;扶梯上的人們依序站在右側禮讓後人,火車與地鐵裡的博愛座只留給需要照顧的人,簡陋的老火車站洗手間絕無異味,還設有殘障人士專用洗手臺;大城小鄉之潔淨程度令人驚訝,走在摩託車流轟隆而過的路邊,並沒有給你的衣領與鞋面留下啥汙垢;堪稱美食天堂的夜市,擁擠卻不喧鬧,攤檔簡而不陋,整潔精緻;租騎自行車滿街跑卻不用上鎖,眾人把行李擱在車站一角後放心出去玩,回來行李還在原地……這些體現精神文明的範味兒,已經瀰漫在所有生活細節上,滲到了民眾的骨子裡。

臺灣原來很「熱」。臺島不但天氣酷熱,人心也熱。來自大陸的我等,習慣了以戒備之心待生人,在這裡卻常會被「熱」得百感交集。從都市路人到山野鄉民,從民宿老闆到的士司機,從民警叔叔到火車站長,你都能感受到對方的真誠與善意。很快的,我們也染上了「熱流感」,從早到晚「謝」不離口。沿途經常打車包車,每一段的新司機就成了我們的熱心導遊,超時超公裡超成本帶著我們轉悠,如數家珍般的解說,其服務早已超出本職範疇。與各色臺灣人相處的日子裡,從其言談舉止中,不難看出他們對臺灣本土的熱愛與自豪感。常去臺灣的朋友都這樣說,臺灣沒有大陸眾多的名山秀川,但卻勝在有著濃濃的人情味。我贊成這樣的說法。

臺灣原來很「爽」。對於大陸的自助遊客來說,前往臺灣尤其是東臺灣,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了。我們此行刻意放棄前往大陸旅遊團隊蜂擁聚集的阿里山、日月潭及太魯閣三地,以及西部居住人口密集地區,轉而由高雄沿著臺灣東部海岸線而上,並環遊花東縱谷,這裡處處不事修飾,盡顯原生態,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同時又具備完善且便捷的交通系統,更擁有眾多享譽海外的優質溫泉冷泉,加上星羅棋布的鄉村特色民宿,無怪乎成為臺灣當地人最熱衷的悠遊地。自助遊臺灣很爽,自助遊東臺灣,更是爽歪歪了。

臺灣,並不是《海角七號》的臺灣,不是「康熙來了」的臺灣,不是各種偶像劇中的臺灣,她不刻意追求完美,但會用心呈現原味,東臺灣更是如此。

【景在路上:東海岸線】

據說在1543年,一艘前往日本的葡萄牙船隻經過臺灣時,船員從海上望見秀麗的景色,不禁大叫:「Ilha Formosa!」於是「福爾摩沙」便成了臺灣在西方世界裡的別名,意為「美麗之島」,而當年船員們看到的地方,就是臺灣東海岸。

勵志書上常說道,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在這裡,我也湊趣道:最美的風景不在目的地,而是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此行,我們由高雄南下恆春古鎮、墾丁半島及臺島最南端,折返南迴鐵路線轉抵大武,繼而由南向北沿著臺灣東海岸一路進發,途經臺島最具原住民特色的花蓮、「臺灣人的後花園」臺東、無汙染工業之鄉宜蘭,直到臺島最東端的三貂角,在陽光藍天白雲映照下,浩瀚蔚藍的太平洋向我們張開了懷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向我們展示了太平洋最美的一面……

臺灣東海岸最美的兩段,分別是臺東縣境內海岸公路線與蘇花海岸公路線。臺東依山傍水,兼有綠島之勝,天然資源豐富且自然風景優美,素有「臺灣最後一塊淨土」之稱,海岸線上眾多知名與不知名景點讓路過者目不暇給,宛如視覺盛宴;而位於花蓮縣城以北的蘇花(蘇澳-花蓮)公路段,則是臺灣人公認全島兩處最美景之一的清水斷崖區(另一處為太魯閣),其號稱「世界第二大斷崖」,因地勢險峻陡峭,泥石流頻發,危險係數頗高,穿越此地的蘇花公路便成了讓人愛恨交織的景觀公路。

墾丁半島香蕉灣的船帆石。這是一座高約50米的珊瑚礁石,我個人更覺得它像頭像多些。

墾丁半島最熱門之景點就是鵝鑾鼻(臺島最南端),而其最顯著的標誌就是這座百餘年歷史的燈塔。

號稱「全球十大最美落日」——關山夕照。

關山夕照也被稱為「臺灣八大景之一」。

墾丁半島的南灣。這裡曾是浪漫愛情片【海角七號】的拍攝地。

墾丁半島的佳樂水景觀區,這裡的巖石經過多年的海水衝刷及侵蝕,呈現出各種奇形怪狀的造型。

岸公路,太平洋親密伴隨,爽心悅目。

號稱「全球第二大斷崖」的清水斷崖,司機們談之色變,攝友與驢友們卻趨之若鶩。

 花蓮以北的七星潭景色宜人,是眺望清水斷崖及觀賞日出的好地方。

從七星潭眺望清水斷崖。藍白便是這個世界的主調。在這四周寂靜無人的一刻,你能想到什麼?

石雨傘:因海水侵蝕而成的獨特巖石風貌。

蘇澳港的南方澳半島。港灣內漁船輻輳,桅檣林立。

成功鎮以北的三仙臺,是東臺灣海岸線上的主要景觀之一,以造型獨特的八仙橋最為吸引。

北回歸線標誌塔。

名聞臺灣的東河包子店不可不去。

站在舊東河橋上望去,出海口上的新東河橋宛如一道彩虹。

泰源幽谷位於東河鄉北面的海岸山脈中,原生態顯著,猴子在此稱大王。

 猴子就在你身邊,當局立了告示牌。

漫山遍野,到處都有猴子遊擊隊哈。 

金樽休憩區設有瞭望臺,常有熱氣球愛好者在此瘋一把。

小野柳地處臺東富岡碼頭以北,以奇形怪狀的砂巖礁石著稱,景觀別致。

 臺東海岸線一瞥。因遊客稀少,拍攝畫面更為清澈。

【東臺灣海岸線攻略】臺島最東端的三貂角。遠處燈塔為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所建。

1、 建議由高雄出發,從南向北遊覽東臺灣海岸線。選擇這樣的路線方向,是避免與前往太魯閣的觀光旅遊團並行或扎堆(旅遊團隊多從臺北出發,由北向南而行),提高行程主動性與悠然度,旅遊環境相對清靜得多。

2、 高雄經恆春到墾丁均有長途班車,但如果同行人數能坐滿計程車(有4客座也有6客座)的話,會比坐大巴划算,且可停停拍拍,還可到附近遊玩。此行,我們六人從高雄打車到恆春古鎮再到墾丁半島西線全玩遍,從早到晚也不過是臺幣2500元(折算人民幣500餘元。後述均以臺幣為單位),而遊遍半島東線,花費僅1600元,比你租機車要便宜(電動機車每輛租金為600元,好處是可自由自在用足24小時,既吹風也拉風)。

3、 東臺灣海岸線的精華在臺東到花蓮北一段,移步即景,包車邊走邊玩至少需要大半天時間。可在臺東縣城租車(全天8小時費用5000元,半天4小時費用2500元)。中午如經過東河鄉,別忘了嘗嘗名揚全島的東河包子,還有情濃湯更濃的白苦瓜熬排骨湯!花蓮以北就是談之色變的清水斷崖了,因危險係數較高,颱風季節期間,計程車司機多不願前往,可在花蓮租駕機車或騎單車走一趟,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4、 花蓮到蘇澳一線(蘇花公路)因安全因素,現已限制通行。可從花蓮乘火車前往蘇澳。臺灣的鐵路是大眾福利,收費低廉且安全快捷,接駁非常方便。由蘇澳乘火車經礁溪北上,可在海岸小鎮頭城轉轉,旋即抵達福隆,由此出站轉打車(2小時往返包遊覽收費

300元)到臺島最東端的三貂角看看,這裡遊客罕至,海天一色,讓人如痴如醉。


-


【景在路上:花東縱谷】 

過去常說「上刀山下火海」,海岸線走著走著,也會有些視覺疲勞,況且,海岸陽光的火辣熱情也讓我們有些招架不住了。於是,趁著在花蓮還有幾天的閒暇,暫離東海岸,調轉車頭再度南下,「鑽」進了臺灣最大最著名的景觀山區——花東縱谷,涼爽清新的空氣撲面而來,隨之,一幅幅移動的田園山色呈現在我們眼前。花東縱谷是貫穿花蓮至臺東的「綠色走廊」, 夾於中央山脈和海岸山脈之間,長達158公裡,為原住民的主要聚集區。花東縱谷沿途青山綿延環繞、田園景觀紛呈,原生態美景天成,更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在一路領略平野幽谷風情的同時,還可深入了解當地歷史文化,趣意盎然。

從花東縱谷六十石山俯瞰,忽然想起那句詩詞:踏遍青山人未老,這邊風景獨好。

八月份,是花東縱谷金針花開的最佳時節。

池上鄉因金城武的廣告片而名噪一時的伯朗大道,其周邊一派田園風光,很天然,沒有電線桿哈。

在花東縱谷,路邊到處可見花卉,賞心悅目。

 位於瑞穗鄉的吉蒸牧場,很是幽靜。

 全臺唯一的坡地牧場——初鹿牧場,以出產新鮮、香醇的鮮牛奶聞名。
 

花蓮糖廠日式建築群。這些檜木房舍都是建於日治時期的糖廠員工宿舍,至今仍保存良好。

位於壽豐鄉豐坪村的雲山水自然生態莊園,這裡植被茂盛,水草豐美,椰林、落葉松及其他闊葉喬木遍植其中及四周。

鹿野高臺:2014年臺灣國際熱氣球嘉年華。這次是第四屆,居然被我們趕上了!

【花東縱谷攻略】

1、 花東縱谷的主要悠遊區域位於花蓮至臺東之間的山區幽谷中,交通非常便利,因時間充裕,我們選擇了全天包車(5000元10小時)由花蓮南下至鹿野,傍晚再由鹿野乘火車折返花蓮。這樣,既可以自由自在漫遊縱谷,細賞鄉間景致,又可以在體驗花東線鐵路風情的同時節省回程時間。

2、 臺島絕大部分景點是不收取門票的,遊客可以隨便出入。花東縱谷沿途的鄉間景觀很多,生態公園、茶園、莊園、牧場比比皆是,還開設有許多迷你型的專題博物館,但唯一不能錯過的地方是六十石山。八月正值金針花開季節,眼前的景象足可用感動二字形容。不過,如果你不想徒步上山,那就只有打車前往了。

3、 在花東縱谷,可以見到最原汁原味的臺島特色土特產,品嘗到最棒的鐵路便當,甚至有幸遇到許多當地的原住民節慶活動。由於其特殊的地質結構,孕育了許多名不經傳但卻純正地道的溫泉,包括萬榮鄉的瑞穗溫泉、玉裡鎮的安通溫泉等等,鄉野悠遊,豈能不去試泡一下?關於東臺灣的著名溫泉,將在後面的溫泉篇詳述,在此不表。

4、 說到住宿,就更不成問題了。臺灣的民宿稱得上是亞洲乃至全球規模與密度最大、服務系統最完善、性價比最高(可在網上預訂),花東縱谷更是民宿集成之地,沿途舉目可見,卻又與環境相協調。通常的雙標房為1000-1800元,啥都齊全,拎包即住。 


 【百感叢生:綠島24小時】 

「這綠島像一隻船  在月夜裡搖啊搖。。。」 當我慢慢參觀完綠島上的人權公園後,當晚在綠島的一家大排檔拿著卡拉OK麥克風,對著滿座的臺灣遊人唱起這首久違多年的歌曲時,我真的無法形容自己當時的心境,但,絕對感受不到這首歌曲的浪漫。

你聽過那首曾經膾炙人口的《綠島小夜曲》嗎?  靡靡之音充滿著浪漫的氣息,無論是音韻還是唱詞,都在告訴大家綠島的風光旖旎,或許鮮有人知,綠島還是一座關押政治犯的「海上墳墓」,東臺灣之行,當然不能放過孤懸在臺東海上的綠島啦。 至於綠島的月光夜色究竟有多美妙迷人,我建議你無論如何要住上一晚,定會找到屬於你自己的答案。 

遠處便是既臭名昭著又浪漫迷人的綠島了。為了表示對她的印象,我有意拍了這張明暗對比圖。

綠島的標誌——綠島燈塔

綠島海岸。藍天白雲、陽光大海,這就是白天的綠島,熱情洋溢。

綠島的午後靜悄悄,轉悠了近2小時,仍不見幾個路人。但我一直在想像著這平靜的小島背後曾經的風暴。

黃昏的綠島,幾分空靈,幾分浪漫,幾分愁思。。。

夜幕降臨後的綠島,不同心境的人自有不同感觸。當然,那些曾在此被囚禁過大半輩子的人,更會刻骨銘心。

裡有無法逾越的高牆,儘管高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監獄與操場。外面的藍天白雲與這裡的「住客」毫無關係,「誠」字兩側的「明刑弼教」四個字讓我感慨不已。

室一瞥

型犯的放風區



【臺東綠島悠遊攻略】

1、 臺東富岡碼頭有前往綠島的渡輪,每天有多班往返(平均一小時一班,颱風季節受影響較大),航程約45分鐘,往返票價900元(天王星噴射客輪)。旺季最好預訂船票(可通過島上所住民宿辦理,絕不加收)。

2、 島上人口多集中在碼頭附近的南寮村與島北的公館村,前者食宿很方便,但過於喧鬧;後者周邊景觀眾多,但食宿選擇性不多,具體要看你的遊玩取向。

3、通常可向渡輪公司或島上民宿購買島上遊玩通票(包往返船票、一晚住宿、島上租駕機車24小時、浮潛及泡溫泉各一次,共2300元左
   右)。如果你時間寬裕,又不想隨大流,也可自個玩(租駕機車600元,租騎單車350元,均按24小時計;租駕汽車為2000元三小時,
   配司機加收1000元)。島上住客絕大部分為臺島人及老外,罕見大陸人。

4、綠島很小,環島公路不到20公裡。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景觀之多難以贅述。大致來說,分為東線與西線,前者集中了全島絕大部分
   能叫得出名字的景觀,包括值得兩岸人士反思的人權公園(白色恐怖時期臭名昭著的政治犯監獄);西線則多為浮潛區及原生態海
   灘。島上還有一處名聞天下的海底溫泉——朝日溫泉,這可是不能不去的地兒。
-
 【站街風韻:老街老城老車站】 

奇特的無人售票站(招呼站)——暖暖站。MV【暖暖】的拍攝地,梁靜茹與男主角就坐在此。只有慢車(區間車)才會經停。


在臺灣旅行,最簡單便捷的方式就是乘坐火車。臺灣的鐵路,除了西部的高鐵系統,就是歷史悠久的環島鐵路系統了。臺灣環島鐵路系統十分完整,除了墾丁半島因生態保護原因而沒有修建鐵路之外,全臺灣幾乎每一個小鎮都有鐵路連接,許多自助遊客多採用沿線乘坐火車,每到一處便下車轉租用機車或自行車的方式,很是方便愜意。目前臺灣環島鐵路主要有9條,其中4條在東臺灣,即南迴線(枋寮—臺東)、花東線(臺東—花蓮)、北迴線(花蓮—蘇澳)、宜蘭線(蘇澳—八堵),除此還有用作觀光的支線—平溪線(瑞芳—菁桐)。此行15天日程裡,因線路日程設計較為合理周全,我們不但走完了墾丁半島與臺東至花蓮海岸公路,也幾乎走完了上述5條鐵路線。

鐵路旅行一向是臺灣最熱門、最有味道的旅遊方式之一。沿途許多老車站(尤其是支線車站)及所在的老街,因其濃厚的歷史人文與地方色彩,加上淡淡的懷舊氛圍,很受鐵道迷與小資喜愛。臺灣鐵路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是人們了解臺灣近代史的重要文化資產。儘管臺灣早已跨入了亞洲發達地區行列,但基於對地方民聲的尊重以及對當地生態環境的考量,加上對實際運輸量的評估,除了臺北等大城市外,環島鐵路絕大部分火車站都基本保持原樣,只作適當改(擴)建。於是,呈現在遊客眼前的一座座村舍摸樣的火車站,都是那樣的小巧玲瓏、樸實無華,骨子裡還透射著歷史的影子與時代的滄桑,她們與身後的陳舊老街一樣,我行我素,不事張揚。近百年來,世事無常,時過境遷,唯「站」「街」風韻猶存,這就是臺灣鐵路的魅力所在。

臺灣鐵路旅行,一定要走一走三條鐵路線:其一,是至今仍在運行老式火車(每天只有早上一班)的南迴線,因設備簡陋,當地人早已經不光顧了(那天整節車廂只有我們這六人),但對於攝友而言,這可是難得的體驗式拍攝機會(也許再過一年半載,此景不再);其二,是縱貫花東縱谷南北的花東線,這可是臺鐵幹線中沿途景觀最美的一條,車窗外是純淨的田園風光,不用擔心有雜亂的電線桿破壞畫面;最後就是美名遠揚的老支線平溪鐵路了,這裡是「經典電影的主片場」、「天燈的家鄉」、「幸福的目的地」,你可以在這裡與色彩斑斕的老火車、韻味十足的老站老街,還有山中幽谷的翠綠,來一次親密

的接觸。


★ 南迴線——



貫穿中央山脈的南迴鐵路,是臺灣鐵路史上最艱巨的工程,全線多為山區,地質複雜,歷經11年才完工,不少人為修建這條鐵路而殉職。南迴線全長98.25公裡,共有35座隧道,158座橋梁,沿途穿山洞繞海岸,一時在黑暗隧道裡轟隆而過不見窗外景,一時鑽出山洞豁然開朗大海景,箇中滋味,非親身體驗而不得也。

南迴線上時常有鑽出山洞見海景之情形。右側便是一望無際的太平洋。

乘搭南迴線上唯一的一班老火車,仿佛時光倒流。要坐這趟車,需要事先了解其發車時間,否則將會錯過。

老風扇、舊吊環、還有暗黃色的筒燈,對於已經全面電氣化的臺灣鐵路,已屬稀罕,趕快抓緊時間體驗哦。

南迴線上最大的亮點,當屬被譽為「臺灣最美火車站」的多良站。這是一個無人管理站,只有極少班次的慢車(區間車)會在此經停,窄窄的月臺,全臺灣車站中獨一無二的紅色欄杆,還有近在咫尺的太平洋作鄰居,不但賞心悅目,還平添一份浪漫,特別適合情侶徜徉。最好的前往方式,就是由臺東自駕或打車(半小時車程,往返800元)抵達。當然,你也可以和TA一起騎單車過去,拉風哦!

我們事先查詢了列車時刻,提前打車抵達多良站旁邊的小山坡恭候,終於拍到了此刻此景。呵呵

★ 花東線—— 



相對於臺灣的阿里山、日月潭等大陸旅遊團熱衷景點而言,臺灣花東縱谷原生態的自然風光和原鄉文化更令我心醉。而悠遊花東縱谷最簡單便捷的方式就是乘搭全長171.8公裡的花東線火車了。花東線歷史悠久,早在1910年日據時期就開始動工興建,於1926年全線通車,沿途多個老火車站仍保持著當年的大致摸樣,加上所處小鎮老街,更添懷舊氛圍。在花東縱谷,無論是乘搭火車還是自駕車甚至騎行,一路上,高山峽谷、溪地瀑布、果園茶園、稻田牧場等等,就在你身邊,親切、溫馨,應慢慢體驗。建議單程乘搭火車(臺東來往花蓮火車班次很多,沿途小車站眾多,須參照列車時刻表,安排好銜接時間),單程駕車或租車(全天費用5000元),會更多領略沿途風光風情。

電氣化火車。

池上火車站:從外表看,很難把它與火車站聯繫在一起。儘管池上站是花東線最多遊客出入的車站,但仍整潔有序。

很多人來池上,無不衝著其名聞全臺的池上便當(盒飯)而來。池上火車便當有70餘年歷史,以豐盛美味又價廉而著稱,以這家店最為著名,它甚至還開設了便當文化館呢。俺只顧著大快朵頤,沒拍下來。。。嘿嘿。餐後大家都會臭罵大陸鐵路快餐一頓:人民鐵路坑人民!

臺灣的鐵路,總是瀰漫著一股濃濃的懷舊電影氛圍。池上便當亦不例外。

用老式火車廂做餐廳,這在全臺灣絕無僅有,它同時也向來客傳播宣傳了臺灣鐵路發展歷史,不但有趣,更有益。

建於1919年日據時代的關山火車站。它也是全臺灣僅存的四座木質老火車站之一。

花東縱谷的隱士——關山小鎮,雜而不亂,清靜悠然。關山便當雖不及池上便當出名,但也毫不遜色。 

夜幕降臨,觀看完在臺灣鹿野高臺舉辦的第四屆國際熱氣球嘉年華後,乘著暮色踏上返回花蓮的火車。鹿野站小巧玲瓏,宛如村舍,但讓人感到很溫馨,忽然有了一種回到鄉下老家的感覺。留意到路燈了嗎?為了節省能源,七點後才會亮兩盞燈。

★ 平溪線——

  

平溪線是傳統鐵路支線,於日據時代1912年7月全線完工,最初是為了運輸自沿線礦坑開採而得的煤礦而興建此路線,後來併兼辦客運。是臺灣目前仍繼續營運的鐵路支線當中,歷史最悠久也是風景最美麗的客運支線。沿途旅遊景點甚多,包括三貂嶺瀑布群、十分瀑布、眼鏡洞、臺灣煤礦博物館、平溪老街、孝子山、菁桐老街、石底煤礦遺址等。乘上這條鐵路上古老的小火車,就能一站一站地重新走過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中出現過的場景。

和鐵路一起延伸向遠方的古樸秀美而又充滿懷舊情愫的景色,仿佛能把人們帶回和電影的主角們一樣青澀的少年時代,平溪線因而成為年輕情侶們及文藝青年迷戀之地。平溪線的主要觀光車站為猴硐站、平溪站、十分站與菁桐站,建議在瑞芳購買平溪線一日遊套票,可以在當日全線各站無限次上下車。此外,瑞芳北邊的黃金山城——九份,也是大熱之門。

猴硐站以貓多而漸漸被人熟知,這裡是喵星人當家,距離九份山城很近,這裡據說有過百隻街貓,其中最出名的要數貓村四大天王之一的「黑鼻」啦,黑鼻已去世多年,但臺鐵為表彰貓村的貓帶動地方觀光發展,特授予黑鼻臺鐵榮譽列車長稱號。喜歡小動物的遊客不妨帶著貓糧去探訪一下貓村的貓咪們哦。
 

名副其實的喵星人家鄉:這裡不歡迎狗狗們的到來哈~~~看看上圖的生活公約,很是鄭重其事呢!
 

猴硐貓村,這樣的告示到處都有,很是溫馨。。。

拍了過百張形態各異,憨態十足的喵星人圖片,篇幅所限,就上傳一幅吧。

平溪站是全線最大的車站。平溪鎮的鐵路橋跨據在民居之上或旁邊,橋墩橋面布滿年深日久的苔蘚,顏色青黑,舊火車從老磚牆面的背景前慢悠悠地轟隆駛過,充滿懷舊之感,輕易就可勾起遊人的鄉愁。 

平溪老街一角。

最吸引人之處,就是每年元宵固定舉辦「天燈節」,非常熱鬧。 

平溪的天燈如此出名,甚至還設有天燈故事館。

十分站:電影【戀戀風塵】的取景地,對這個小站的迷戀卻是源於它的名字。十分原來的意思就是「十份」,就是指有十戶人家合作無間地在這裡興建家園。如果不是有備而來,開始我應該會與大多數故事書裡寫的男女主角一樣,以為與這裡相鄰的下一站,一定名叫幸福。就算是弄明白了,每年臺灣各地還是有很多青年男女慕名而來,體驗並不存在的「十分幸福」的故事。

並不存在的車站區間哈~~~

甚至還有這樣的「車票」售賣,全因「十分」之名。權作紀念哈~~~~

十分站是平溪線觀光火車之旅中遊客最多上下的車站,十分老街也是全線最熱鬧的。圖為平溪線的觀光老火車。

十分是除了平溪站外放天燈的另一站,其實十分才是正兒八經放天燈的地方,十分所有的店面臨著鐵路開設,大家放天燈也是在鐵軌上,如果火車來了,管理人員和店裡的老闆會提醒你要往兩邊站, 老街上全是放天燈的人群,有朋友、家人、愛人,看著一個個天燈飛得越來越高,感覺離願望實現也越來越近了,十分幸福哦!

 十分瀑布,被戲稱為「臺灣的尼亞加拉瀑布」。看看像不像?

十分老鎮靜安吊橋。 
 

菁桐站建於1929年,既是平溪線的最後一站,也是第一站。這也是臺灣僅存的四座木質火車站之一。車站為黑瓦木構件的米黃色日式建築,無論外觀或內部陳設目前都還保持著原有的風貌,站內的木製長椅及老剪票口的柵門、售票櫃是珍貴的歷史遺蹟,另外還有當時的保險柜,以及為防止火車相撞所使用的轉轍器和古老的電話筒等,現在也還在使用,都是極富保存價值的文物,在臺灣歷史建築百景中,菁桐站亦榜上有名。

平溪線可說是專為採煤礦而闢建,而菁桐又是其中最大的礦場,在礦業最發達時期,菁桐火車站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雖然停止採礦後,現在的菁桐已經繁華落盡,卻仍保留著許多日據時代的傳統建築風貌,寧靜的山城小鎮,散發出濃濃的日本風,來此一遊,足以令人回味往昔時光。

和藹可親的鐵路工作人員塑像

一家商鋪的老火車造型貨架。這裡的「青桐鐵道故事館」與「青桐鐵道文物館」值得一看。

九份山城位於臺灣新北市瑞芳區,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礦藏挖掘殆盡後從而沒落。

1990年後,因電影《悲情城市》在這裡取景,其獨特的老建築、坡地以及風情,透過此片而吸引了海內外遊客的目光,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很受歡迎的半山觀光景點。攻略:乘搭宜蘭線到瑞芳站,出站轉乘專線大巴可到達(約20分鐘車程)。 

九份的房屋順應山勢,鱗次櫛比地蓋在一起,狹窄的街道和陡直的石階,高高低低,彎彎曲曲,是九份最具特色的景觀,行走時,你感覺像是走在住家的屋頂上。日本動畫師宮田駿於2001年公開發表的動畫電影【千與千尋的神隱】中的老街,便是以九份為原型,九份的知名度因而在日本觀光客中一躍高漲。日本出版的臺灣旅遊嚮導書刊,都有介紹這段軼聞。

九份最有名的豎崎老街的寂靜夜晚。

如今的九份山城,商業味道越來越濃了。但好在老屋老街還在,還有看頭。

歷史悠久的老戲院,風韻猶存。呆望它時,我在努力想像其當年的繁華情景。

夜晚,我們對著北海岸吹海風時,這只不甘寂寞的喵星人竟然大大咧咧地跳上來,在我們面前一本正經地擺起了架子。

別管貓了,還是欣賞夜景吧。這是從九份山城眺望到的臺灣北海岸夜色。


篇幅所限,暫時上傳至此吧。以後有時間再整理東臺灣的溫泉片子,以及臺北、高雄風情片子,與大家分享。

「道」亦有道。附上本次行程供大家參考哈——

D1、中午抵達高雄。下午高雄歷史博物館、玫瑰聖母天主教堂,乘坐遊船泡愛河;晚上瑞豐夜市。

D2、高雄:上午漁人碼頭、駁二藝術區、旗津半島;下午忠烈祠、英國領事館、西子灣;晚上捷運美麗島站、六合夜市。

D3、高雄→恆春。上午恆春古城、「阿嘉的家」;中午後壁湖;下午貓鼻頭、白砂灣、紅柴坑漁港、關山;晚上四重溪溫泉。

D4、恆春→墾丁。上午南灣、船帆石/香蕉灣、鵝鑾鼻(臺島最南端);下午龍磐、風吹沙、佳樂水;晚上墾丁大街。

D5、墾丁→枋寮→知本→初鹿→知本。上午南迴鐵路老爺火車;下午初鹿牧場;傍晚清覺寺;晚上知本溫泉。

D6、知本→多良→臺東→綠島。上午多良火車站(臺島最美火車站)、富岡小野柳;午後綠島東線;晚上朝日海底溫泉。

D7、綠島→臺東→東海岸→花蓮。上午綠島西線;下午沿東海岸一路走。晚上花蓮自強夜市。  

D8、花蓮→鹿野→花蓮。沿花東縱谷一路泡(汽車去火車返)。晚上花蓮南濱夜市。

D9、花蓮→蘇花公路→花蓮周邊→花蓮。上午七星潭、清水斷崖、花蓮港藝術區;下午慶修院、鯉魚潭、雲山水莊園。

D10、花蓮→蘇澳→礁溪。上午蘇澳冷泉;中午白米木屐館;下午南天宮、豆腐岬海濱浴場、蘇澳獅子公園;晚上礁溪溫泉。

D11、礁溪→頭城→三貂角→瑞芳→九份。上午頭城、三貂角(臺島最東端)、瑞芳;下午至晚上九份(最美麗小城)。

D12、九份→瑞芳→暖暖→臺北。上午平溪線老站老街(猴桐/十分/平溪/青桐);經暖暖站往臺北;晚上北投溫泉。

D13-14、臺北。(景點眾多,上百度一目了然,在此不再贅述)。兩晚分別士林夜市與饒河街夜市。

D15、臺北→廣州。上午還有點時間瞎逛悠吧。中午到機場,踏上歸程。

(此行總花費:15天人均人民幣7100餘元。包括往返飛機、沿途打車包車租駕及乘搭火車、食宿及極少數景點門票等) 

相關焦點

  • 夏日的臺灣花東海岸,​每張都可上桌面的唯美太平洋照片!
    攝影:登圍牆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 /吹過所有的全部 /吹過了多少人的臉頰 /才吹上了我的 /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 . /吹生出壯麗的椰子國度 /漂夾著南島的氣息/ 那是自然 尊貴 而豐盛 /當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 吹過真正的太平 ——胡德夫《太平洋的風》
  • 臺灣東海岸環行│太平洋的風輕輕吹過
    直到這次的臺灣行,才仿佛打開了我狹隘認知裡的大門,從此大概要化身海島控了。這些是我覺得這趟旅途中還不錯並且想推薦給大家的體驗,諸如縱谷線 平溪線這類感覺一般的地方就不贅述了。所謂的臺灣必體驗只是一個噱頭,帶有濃厚個人主觀看法,不接受指責!當然因為我去的地方有限所以也歡迎留言補充我沒去過的你們覺得不錯的地兒。
  • 每張都可上桌面做屏保的唯美太平洋照片:颱風之後的臺灣東部海岸
    /吹生出壯麗的椰子國度 /漂夾著南島的氣息/ 那是自然 尊貴 而豐盛 /當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 吹過真正的太平     ——胡德夫《太平洋的風》我們沿著省道臺9線、臺11線東海岸公路(包含南回公路、花東海岸公路)一路向北前進,頻頻出現在眼帘的就是變幻無窮的太平洋,它浩瀚而深邃、雄渾而蒼茫、含而不露、一望而無際,美不暇接,美不勝收。
  • 臺灣東海岸10大美拍聖地
    小編匯整東海岸10大美拍看海聖地,除了海之外還有壯闊的海岸山脈地形可以一次捕捉! 北關海潮公園 清水斷崖是臺灣八大奇景之一,壯闊的海岸線景致,以幾近90度角度緊臨太平洋,每每觀看總是讓人嘆為觀止。
  • 今晚,潛入太平洋,仰望海平面——臺灣新古典樂團Cicada
    《仰望海平面》是一張關於海洋的專輯描繪的是臺灣的東海岸
  • 2020《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開跑
    2020《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以「邊界聚合」為題熱烈展開!今年的藝術展演中可見多組藝術和設計創作者以環保作為題材。「邊界聚合」點出了東海岸作為陸地及海洋板塊聚合邊緣的地理身份,而在過去劇烈的板塊運動中而生的臺灣島,則在意象上揭示了無限的創意能量。這一回的探索之旅由海岸出發往山行,進一步探索與海岸山脈靠近的聚落、深掘人文風景,藉面向豐富的展演內容予以呈現,讓所有的人都能看見這片土地所蘊育的人文魅力。
  • 黑色鳥居景點在臺灣 六大景點一次玩
    臺東好山好水好空氣,最適合假日出遊休閒放鬆,臺東擁有最清新的大自然,也有美麗的人文景點,除了獨特的黑鳥居,其他6個同在臺東的IG熱點,遊一趟臺東釋放壓力,讓藍天白雲帶出美好心情。鹿野神社。都歷傳統海域是近年來被網友發掘的秘境海灘,過去是人煙罕至的美麗沙灘,隨著網路的瘋傳,也吸引越來越多遊客,美麗秘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禁止破壞海岸生態、留下垃圾,才能永續這絕美的自然生態。新蘭漁港。
  • 颱風「蘇力」暴風圈碰觸臺灣東海岸
    新華網臺北7月12日電(記者 裴闖 李寒芳)臺灣氣象部門
  • 「尋找最美的風景」—— 國慶臺灣人文遊學報名開始啦!
    花蓮本土文化體驗:太平洋岸邊的花蓮,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美麗環境,以自然環境作為課堂:湛藍的天空,甜美的空氣,純淨的好水,就是無價的禮物!透過一心書院臺灣專業團隊引導,啟動孩子的小宇宙。傳承人文每個場館都由當地文博專家擔任講解,高品質、成系統的學習幫助孩子深入了解臺灣人文習俗、觀點、傳統和價值觀,
  • 【長線召集】11月14至22日臺灣東線花蓮墾定戶外休閒遊召集
    清水斷崖-臺灣最美的公路,也是最危險的公路的一段…..天造海景的斷崖,美不勝收的太平洋藍,懸掛在危險邊緣又能看得見的美景。太魯閣國家森林公園:—這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天然的造景山壁,壯麗神秘的峽谷。我們將在此露營一晚。七星潭-五顏六色的鵝卵石海灘,與蔚藍的海,也許還有日落日出各相呼應,吹著太平洋的風,悠哉遊哉!
  •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6月21日開展 7場海音會必賞
    2019臺灣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將在6月21日下午4點於臺東縣成功鎮的都歷遊客中心展開,藝術節活動包括「藝術家駐地創作」、「月光•海音樂會」、「開放藝術工作室」及「創藝市集」,今年主題為「潮騷之歌」,共舉辦7場次的音樂會,並首次徵選表演團體或個人,於9月14日「潮騷後浪」主題音樂會擔任主角。
  • 「去臺灣,重拾我們遺落的珍奇」2015繽紛臺灣迎春行
    2011-2014年,我們曾四次訪問這個與祖國分離的兄弟,遊歷寶島自然文化的精粹,觀覽古今絕美奇境,從他的語言、習俗、風光、遺蹟裡,細細品讀一脈相承的中華文化底蘊和魅力。比較兩岸發展軌跡,從中華崛起的不同的歷程中,尋找如何和平融合、延續民族精神的發展之路。 因為一海之隔,使它保留並延續著完整的民族傳統文化和習俗風尚。因為面朝大洋,使它眼界開闊,汲取世界文明的精粹和價值取向。
  • 臺灣實用攻略
    10、七星潭傍邊有個四八高地,可以騎行過去俯瞰七星潭,還有一個柴魚博物館也可以觀賞,注意七星潭社區裡面的全家超市沒有取款機。11、一般人從墾丁遊玩後覺得海會看疲勞了,到花蓮會選擇花東縱谷臺9線遊玩,而放棄花東海岸臺11線,其實海線比山線美很多,特別是石梯坪被譽為臺灣東海岸最美景色一點也不為過,面朝大海的新社梯田也會讓你不忍離開,牛山呼庭感覺就是個世外桃源,如果精力允許看個山海戀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只能二選一,還是不要猶豫地決定花東海岸臺11線的沿路美景吧。
  • 【邊疆時空】施沛琳 | 海洋少數民族文化力研究——以臺灣東海岸阿美族為例
    2000年底,臺灣首次以單一民族文化為訴求的影展「真實邦ㄗㄚ——阿美影展」在臺北舉辦,該活動由族人籌劃與部落族人分享影片成果的活動,展現阿美族人的智慧與自主性,進而凝聚對族群的認同與自己文化的信心,並讓阿美族部落人重新來回顧與審視自己的文化。紀錄片《尋找鹽巴》表達尋找原住民文化的意念。
  • 【行記-臺灣】太平洋的風,帶我走
    到臺灣的第二天,從西伯利亞遠道而來的寒流持續影響著臺灣北部。臺灣雖然是季風性氣候,但是受海洋影響較大,乾冷的空氣穿過海峽後變得溫和溼潤,給人的體感是比較舒適的。入住的酒店不含早餐,我們提前做好了計劃,準備直奔小巨蛋旁一家評價很高的茶點店解決早餐問題。在酒店旁的公交站乘車,經過小巨蛋,在民生東路下車。
  • 臺灣旅遊一定要體驗臺灣民宿-特色臺灣民宿預訂及臺灣民宿全記錄
    臺灣民宿的定義:利用自用住宅空閒房間,結合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以及農林漁牧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在臺灣主要休閒農業區中,民宿與休閒農業已經形成了互促互動的良好發展勢頭,休閒農業發展較好的地區也往往是民宿比例較高的地區。
  • (臺灣的)太平洋附魅篇
    臺灣的藍綠都很讓人尷尬,但我都儘量理解。啊,然而我的重點卻不是這個!我想說的是,這麼藍的老爺爺,覺得大陸什麼都有什麼都好,問我:可是你知道什麼是只有臺灣有而大陸沒有的嗎?我笑了。標題已劇透。 整個2017年,臺灣給我的侷促和憋悶,不論是微觀具體的生活,還是無形無影的文化,好像在面對太平洋時,都能消解。
  • 【跨年召集】鐵馬騎寶島-心大條一點,也算是環太平洋了!
    100公裡,驅車時間約2小時,海岸線公路墾丁騎行段50公裡,大約4小時,騎行路況良好墾丁露營地 3人帳篷Day 5 墾丁-花蓮Saying:花蓮位於臺灣東部,是臺灣原住民最集中的地方,至少有六個原住民族在這裡聚居,民族文化濃重,七星潭看太平洋、太魯閣看大自然鬼斧神工、花東縱谷看百花盛開、花蓮夜市吃地道臺灣味
  • 臺灣真正的文藝小城!
    臺式的文藝小清新——墾丁臺灣之南,有來自太平洋的風,有碧藍純淨的海,有堅持原創鼓勵個性的音樂節,也有希臘的浪漫、夏威夷的熱情,那便是墾丁。因為種種臺灣青春片,做著年少夢的日子裡,想必有一個地方叫墾丁。而十年後的夏天,我們來到這裡,試著還原年少青春裡所見識的模樣,記錄每一刻最自由也最真實的感覺。有人說,一到墾丁,獨屬於臺灣的「小清新」之風就撲面而來,這裡拍攝過太多太多臺灣偶像劇,承載著一代人的青春芳華。墾丁位於臺灣省屏東縣,東臨太平洋,西靠臺灣海峽,南望巴士海峽。
  • IDF「走近大師」2018臺灣設計美學之旅【人文藝術篇】:感受臺灣多樣魅力的人文藝術氣息
    臺灣是古老的,正如那些老街與小村,博物館與歷史遺蹟;臺灣是現代的,摩登大樓和現代氣息的藝術館、文藝小店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