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臺灣花東海岸,​每張都可上桌面的唯美太平洋照片!

2021-02-17 詩意地旅行

攝影:登圍牆

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 /吹過所有的全部 /吹過了多少人的臉頰 /才吹上了我的 /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 . /吹生出壯麗的椰子國度 /漂夾著南島的氣息/ 那是自然 尊貴 而豐盛 /當太平洋的風徐徐吹來/ 吹過真正的太平 ——胡德夫《太平洋的風》

該從南往北回歸了, 所以我們用了8小時20分鐘(從9點到17點20分),坐大巴從恆春半島,走南回公路、花東海岸公路,經獅子鄉→達仁鄉→大武鄉→太麻裡→小野柳→伽路蘭遊憩區→卑南鄉杉原黃金海岸→都蘭鼻→東河鄉金樽遊憩區→成功鎮→三仙臺→北回歸線→石梯坪→花蓮。大巴在小野柳、金樽瞭望臺、三仙臺、北回歸線塔、石梯坪停車5次,在小野柳吃午餐(美味便當)。

消波塊,又稱為「防護塊」,是在海岸或河堤邊放置的大型水泥塊,用來保護海岸。消波塊最早是1950年由法國人發展出來,當專利保護期結束後,便大量普及到全世界。二次大戰中的北非戰線上,法軍用菱形塊(tetrapod)阻擋德軍坦克前進。戰後清理戰場,將此種塊體拋在Casablanca防波堤周圍,以替代護堤方塊。本為廢物利用,不料其消波效果甚佳。一路都是各色各樣的消波塊。

我們沿著省道臺9線、臺11線東海岸公路(包含南回公路、花東海岸公路)一路向北前進,頻頻出現在眼帘的就是變幻無窮的太平洋,它浩瀚而深邃、雄渾而蒼茫、含而不露、一望而無際,美不暇接,美不勝收。我們的心胸變得開闊起來,心曠而神怡。從鵝鑾鼻開始,我就一直哼著《太平洋的風》,到大武更仿佛見到胡德夫的身影。太平洋的巨大颱風剛過,就立刻回復其溫柔美麗的一面,說明我們人品好好呢。以下照片,大都是在車上拍的。

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都是沿太平洋海岸行駛,我專門選坐在右邊。

大武鄉早期為排灣族原住民的活動範圍,舊稱「巴塱衛」,排灣族語意即「拿棒子打」。早年排灣族自山區移居大武溪口附近時,為避開無法利用的沼澤、溼地,便會以棒子敲打加以鑑定,故得名。大武鄉位於臺灣臺東縣東南方,北臨太麻裡鄉,東濱太平洋,西及南鄰達仁鄉,為臺灣東西部之間的重要交通孔道。背倚中央山脈,山地多平原少, 鄉內居民有原住民、閩南、客家、新住民等多元族群,這就是臺灣民謠之父——胡德夫的故鄉。

花東海岸公路北起花蓮市,南至臺東市,編屬臺省道11號公路,緊臨太平洋,沿途處處是美景,是常令遊客留連的海岸公路。公路的停憩點極多,由北而南下有:花蓮海濱公園、鹽寮和南寺、牛山、磯崎海水浴場、石梯坪、豐濱北回歸線紀念碑、豐濱月洞、三仙颱風景區、杉原海水浴場、小野柳等。

我們從南往北走, 過了大武鄉,就到了太麻裡,太麻裡→小野柳→伽路蘭遊憩區→卑南鄉杉原黃金海岸→都蘭鼻→東河鄉金樽遊憩區→成功鎮→三仙臺→北回歸線→石梯坪→牛山→花蓮。大巴在小野柳、金樽瞭望臺、三仙臺、北回歸線塔、石梯坪停車5次,在小野柳吃午餐。

沿花東海岸公路一路哼著《太平洋的風》到花蓮。頻頻出現在眼帘的就是變幻無窮的太平洋,它浩瀚而深邃、雄渾而蒼茫、含而不露、一望而無際,美不暇接,美不勝收。我們的心胸變得開闊起來,心曠而神怡。相比於西半部的熱鬧繁華,臺灣的東部的景色完全不同,這裡有和大溪地、峇里島相比美的海景,

沿花東海岸公路一路哼著《太平洋的風》到花蓮。頻頻出現在眼帘的就是變幻無窮的太平洋,它浩瀚而深邃、雄渾而蒼茫、含而不露、一望而無際,美不暇接,美不勝收。我們的心胸變得開闊起來,心曠而神怡。相比於西半部的熱鬧繁華,臺灣的東部的景色完全不同,這裡有和大溪地、峇里島相比美的海景,

臺鐵從此處開始從海岸通過。太平洋的風一直在吹:景色絕美的臺東!可以與斯裡蘭卡的海岸火車相媲美。

太麻裡位於臺東縣,北以知本溪與卑南鄉為鄰,南以大竹高溪和大武鄉為界,東濱太平洋,西依中央山脈,金峰、達仁兩鄉毗連,呈南北狹長之分布。本地昔稱朝貓籬,其義不明。是太麻裡溪出海口衝積成的肥沃三角洲平原。你看,鐵路開往哪裡?

臺灣的最美釘子戶是這樣的!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在1987年成立,綠島於1990年規畫進此風景區。此風景區北為花蓮溪口,最南為小野柳,東為海域20米等深線,以西為省道臺11線向西第一道山稜線為界。重要的景點由花蓮沿東海岸南下至臺東,沿途有蕃薯寮、石梯坪、秀姑巒溪泛舟、八仙洞、石雨傘、烏石鼻、三仙臺、東河橋、水往上流、杉原海水浴場、小野柳等許多景點。

小野柳位於富岡碼頭北方的海域,海濱羅列各種,以奇形怪狀的巖石著名,有如臺灣北部的野柳,故稱為"小野柳"。巨大的珊瑚礁群曲折迷離,巖上並有海榕生長,景觀十分特殊。在此聽濤、野營、玩水、捉魚皆很適合。地形因局部折及理髮達,經過亙古風化、海蝕作用,形成單斜脊、豆腐巖、蕈狀石等各種奇巖怪石,宛如天然地理教室。

臺灣是蝴蝶的王國,這次可惜來去匆匆,沒拍多少蝴蝶。琉球青斑蝶。展翅寬75~85mm。翅膀黑褐色,具青色條狀斑紋;上翅前緣靠近基部位置有條很細的青色斑;上翅中室內的青色斑中斷成兩部分。雌雄外觀無明顯差異。

綠島,用望遠鏡站在小野柳就可望見。小時候的《綠島小夜曲》就在眼前。綠島,舊名火燒島,為火山島(亦稱雞心嶼或青仔嶼)。一座位於臺灣臺東縣外海、太平洋中的海島,面積17.33平方公裡,人口3600餘,是臺灣第四大附屬島。綠島早年是國民黨關「政治犯」的地方

這是一處擁有漁港、小海灣、離岸礁、綿長沙灘和海岸崖壁等諸多地景的風景點,因灣似酒杯,故取名為「金樽」。金樽陸連島是臺灣唯一正在生成的陸連島,深具學術價值,又因形狀頗似船錨,亦稱「錨島」或「錨狀礁」。

金樽之美在其自然原始、綿延達3公裡的沙灘,沙灘後方依著高30—50 公尺的我現在站著的峭壁,猶如一片屏障,阻隔了世囂塵俗。由於金樽海灘坡度變化 大,踏浪戲水應小心,尤其不可下海遊泳。

金樽遊憩區位於東河鄉與成功鎮的邊界上。金樽遊憩區往東視野相當遼闊,在天氣晴朗的藍天映照下,可以很清楚的遠眺綠島。金樽遊憩區可俯瞰金樽漁港、小海灣、綿延3公裡的潔淨沙灘、離岸礁及沙灘後方的海岸崖壁等諸多地景,自然原始的風貌盡收眼底。

放空一切,看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景致,純淨沙灘緩慢堆積成陸連島,遠望綠島、遼闊的太平洋近在咫尺,一片湛藍、海天一色。清風徐來,不由得讓人心曠神怡,望洋興嘆。

海灘充滿原始風情,沒有過度的人工雕琢,圓潤的細小礫石布滿整個沙灘,白色碎浪不時的偷偷爬上沙灘。那美麗的雙u特殊海岸。金樽遊憩區因為擁有獨特的峽灣地形,加上海流風向的配合,使得浪花的成型相當穩定,且冬季時期海溫頗暖,在每年11月的衝浪旺季,時常吸引不少衝浪高手前來朝聖,也因此搏得極高的知名度。

三重浪

據說,1543年,一艘前往日本的葡萄牙船隻經過臺灣時,船員從海上望見秀麗的景色,不禁讚美說:「Ilha Formosa!」於是稱這座島為「福爾摩沙」,意思是「美麗之島」。沿著臺灣的東海岸,可以盡情欣賞太平洋最美的一面,由北向南進發,蘇澳、花蓮、臺東知道墾丁,一路上被這浩瀚的海洋,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

三仙臺。資料說,全島面積約3公頃,島上有三座小山峰,相傳古時鐵拐李、呂洞賓、何仙姑曾於島上休憩,故名三仙臺。三仙臺與本島之間,建有一座造型優美的八拱跨海步橋,長320米,邊走邊賞壯闊的海景,半小時就可以直上三仙臺。三仙臺主要是由火山巖構成,四周珊瑚礁環繞,再加上風化及海蝕作用,呈現出造型奇特的巖石景觀,在臺灣久負盛名。

海邊梯田,據說一些閩南移民過來,還是改不了吃大米的習慣,於是在狹小的海邊開墾稻田

秀姑巒溪出海囗中央有一火山集塊巖構成的島嶼,為奚卜蘭島,又稱獅球嶼。如果幸運,有機會踏上這片孤絕也美絕的河海交接處,靜靜地看大山、看大海、聽風聲、聽浪濤,就是極端的天賜享受!從這個側面看, 奚卜蘭島(獅球嶼)宛如睡美人,你看右邊的頭部枕著海浪,從頭往左看,一雙美乳挺拔朝天,波濤洶湧。

資料說,北回歸線標誌,臺灣設有三處。北回歸線是太陽光直射在地球上最北的界線。每年夏至日(6月22日左右)這一天這裡能受到太陽光的垂直照射。然後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北半球北回歸線以南至南回歸線的區域每年太陽直射兩次,獲得的熱量最多,形成為熱帶。因此北回歸線是熱帶和北溫帶的分界線。在這裡,遊客可以一手在溫帶,一手在亞熱帶。

位於花東海岸的石梯坪風景點,豎立一尊白色的雕塑,作品名為《無盡的愛》,作者為義大利雕塑家菲林·吉歐。雕塑以一男一女兩個人體腹部模型構成,給人無盡的想像。

石梯坪的巖石向海伸入,形成大大小小的灣澳,其形如階梯一般,排排長短不一,猶如蓄勢待發的猛獸,張著大口,隨時向太平洋進發。

被稱為今年全球最強熱帶氣旋「蘇迪羅」(臺灣稱「蘇迪勒」)颱風中心8日凌晨在臺東部登陸。在海上出現48尺巨浪,足足有4、5層樓高。臨海的臺11線花東海岸公路62公裡附近道路路基流失,「人定勝天」石碑遭大浪損毀捲走,景象驚人。這張照片是坐在車上秒拍的。

相關焦點

  • 每張都可上桌面做屏保的唯美太平洋照片:颱風之後的臺灣東部海岸
    我們沿著省道臺9線、臺11線東海岸公路(包含南回公路、花東海岸公路)一路向北前進,頻頻出現在眼帘的就是變幻無窮的太平洋,它浩瀚而深邃、雄渾而蒼茫、含而不露、一望而無際,美不暇接,美不勝收。花東海岸公路北起花蓮市,南至臺東市,編屬臺省道11號公路,緊臨太平洋,沿途處處是美景,是常令遊客留連的海岸公路。
  • 臺灣東海岸,面朝太平洋,吸一口純樸的人文氣息
    於是「福爾摩沙」便成了臺灣在西方世界裡的別名,意為「美麗之島」,而當年船員們看到的地方,就是臺灣東海岸。勵志書上常說道,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在這裡,我也湊趣道:最美的風景不在目的地,而是在前往目的地的路上。
  • 臺灣東海岸環行│太平洋的風輕輕吹過
    這裡的海岸不是細膩舒緩的白色或金色沙灘,而是拔地而起的懸崖巨石。崖下是洶湧滂湃的太平洋,太平洋的波浪衝擊海岸,飛濺起一層層白色的浪花。以鵝鑾鼻為分界,墾丁西海岸是巴士海峽,東海岸是太平洋,形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海洋景觀,西海岸海面較為平靜,多分布著沙灘,適合下海玩水;東海岸懸崖峭壁驚濤駭浪。如果時間足夠還不怕曬,可以租電動車騎行東西海岸,電動車租金約為500-600NT/輛/天。
  • 臺灣東海岸10大美拍聖地
    小編匯整東海岸10大美拍看海聖地,除了海之外還有壯闊的海岸山脈地形可以一次捕捉! 北關海潮公園 又稱蘭城公園,是早期的蘭陽八景之一,可眺望龜山島、外澳等海平面上的風景,園內有單面山、豆腐巖、小海岬等自然石巖景觀,經過千萬年衝刷而成的奇巖巨石林立,在日落時可以拍攝綺麗美景,
  • 臺灣遊記上◆在太平洋乘風趕浪
    標題下「昆明吃喝玩樂風向標」可快速關注電影片段中的臺灣,總是給人一種小清新的感覺。臺北、臺中、臺南、高雄.每個地方都散發著不同的風格,無數人想要來這裡感受唯美浪漫的情調。前段時間老闆大大帶著我們一群小崽子去臺灣耍了一圈,沒見過世面的小編很是興奮,SO…特意奉上美景美食介紹(其實是來炫耀的)
  • 夏日選擇去寶島臺灣墾丁旅遊,體驗大自然的藍色美景!
    小編我愛寶島臺灣南部的墾丁旅遊,因為這是一個能夠讓人很放鬆,愜意又浪漫的地方。墾丁位於臺灣省屏東縣恆春鎮,東臨太平洋,西靠臺灣海峽,南望巴士海峽。每年夏天總是有不少旅遊達人會前往熱情的墾丁旅遊。這裡有美麗沙灘.藍天.大海,來到這裡讓人只想看著眼前美景,盡情放空享受美景。
  • 2020《東海岸大地藝術節》開跑
    2020《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以「邊界聚合」為題熱烈展開!今年的藝術展演中可見多組藝術和設計創作者以環保作為題材。「邊界聚合」點出了東海岸作為陸地及海洋板塊聚合邊緣的地理身份,而在過去劇烈的板塊運動中而生的臺灣島,則在意象上揭示了無限的創意能量。這一回的探索之旅由海岸出發往山行,進一步探索與海岸山脈靠近的聚落、深掘人文風景,藉面向豐富的展演內容予以呈現,讓所有的人都能看見這片土地所蘊育的人文魅力。
  • 東海岸大地藝術節6月21日開展 7場海音會必賞
    2019臺灣東海岸大地藝術節將在6月21日下午4點於臺東縣成功鎮的都歷遊客中心展開,藝術節活動包括「藝術家駐地創作」、「月光•海音樂會」、「開放藝術工作室」及「創藝市集」,今年主題為「潮騷之歌」,共舉辦7場次的音樂會,並首次徵選表演團體或個人,於9月14日「潮騷後浪」主題音樂會擔任主角。
  • 日本青森縣種差海岸 絕美夏日風光
    種差海岸風景 夏日裡同樣涼爽舒適,是日本自然環境最好的地方之一,也是日本的長壽縣。青森縣著名景點有十和田湖、白神山地、津輕半島等,名勝眾多。 位於太平洋海岸的八戶市種差海岸,1937年被指定為日本國家名勝地,以其海岸線廣闊綿長的草原而聞名。地毯一樣的茂盛草坪一直延伸到海浪之下,黑色的肥沃土壤上各色美麗花朵蓬勃盛開。海風清涼而不凌冽,晴空萬裡卻不會讓人感到炎熱。夜晚空氣純淨,天幕上布滿繁星。
  • 颱風「蘇力」暴風圈碰觸臺灣東海岸
    新華網臺北7月12日電(記者 裴闖 李寒芳)臺灣氣象部門
  • 騎行招募,擁抱太平洋的風!動感臺灣-中遠之星環島八日
    聽歌,感受太平洋的魅力。喜歡臺灣的可以看看,那句「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都不會做了」更是吸引了眾多臺灣大學生畢業時騎行環島。電影中,男主一路擁抱太平洋,一路遇到眾多人不一樣的生活,也知曉了自己的生命練習曲剛剛開始。說正事!浙商旅獨家招募:帶你去臺灣騎行環島!(自備摺疊式單車)
  • 【心得】臺灣·花東縱谷線 | 我說你是世界上無與倫比的美麗
    2017年4月7日,我在臺灣的軌跡繞著臺灣畫了一個圈。這一天,我們在花東縱谷一線度過。↑ 2017年4月5日至4月7日,我們坐著列車,圍著臺灣轉了一個圈,也算是名義上的環島了。早上從花蓮出發,天氣一路晴好,吹著車窗外吹來的風,一切是那麼舒適與愜意。
  • DAY2 遊臺灣花蓮赤科山/石梯坪/東大門夜市
    冰沙是用古法炮製(阿摩尼亞製冰法),這種機器全 臺灣 僅剩3部。甘蔗冰的話,可由七種配料:柴燒紅豆/綠豆/花豆/麥芽芋頭/天然菠蘿/仙草/蓮子白木耳,任意選兩種搭配。▼炎炎夏日,絕對是吃冰的好時節,據說這家是用古法的熬製,又不添加人工甘味及色素的冰甜而不膩,吃完之後覺得特別爽口。芋頭冰是被點得最多的冰品,值得品嘗。
  • 一封來自太平洋的信-臺灣環島自駕遊記
    有一些美好而值得回味經年過後仍然溫暖心懷激動~~~~~~~~~~~~~~~~~~~~~~~~~~~~~~臺灣雖然一直在我的目的地清單上,但是可能是因為距離太近的原因,之前想去的願望一直不太迫切,總覺得臺灣這個地方只不過是主食以外的一道小菜,隨時都可以去,但是,這次去了臺灣之後我發現我錯了,歐美固然是硬菜,而臺灣,其實才是真正的主食
  • (臺灣的)太平洋附魅篇
    子女都成家立業,他也無愁可憂,去過大陸的三個不同省份的中醫學校念研究生。老爺爺說你們回去以後要是搞這個促統的論述啊,完全可以從客家族群入手啊,會很有效的(不知道哪裡來的想當然我們這些搞文化研究的回大陸以後要促統)。老爺爺說,這頓飯不是我請的哦,是馬化騰請的哦,他幫我的股票賺了不少錢哦。臺灣的藍綠都很讓人尷尬,但我都儘量理解。啊,然而我的重點卻不是這個!
  • 臺灣旅遊,去過的人都說好!
    《海角七號》去墾丁必看,拍攝地點恆春古城,白沙,南灣…阿嘉的家也成了一個可供參觀的景點。那句「留下來,或者我跟你走」伴隨著《國境之南》可以讓你眼紅紅……《我可能不會愛你》大仁哥帶你遊臺灣~~《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十分老街的天燈,還有墾丁的白沙.
  • 騎行臺灣花東 你一定要去的七個原住民部落
    花東單車微旅行沿海風光水璉部落部落原住民朋友為遊客拖來改良過的塑膠竹筏、舉起比傳統木槳輕多了的塑膠槳,幾經示範後穿上救生衣,就可以出發了。划船技巧不多但卻不輕鬆,若不左右划動,就等著「隨波逐流」。努力的三人劃一竹筏,十幾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完成來到靜浦部落最有趣的活動—「竹筏漫遊」。港口部落
  • 臺灣花蓮美麗七星潭,太平洋上險惡「瘋狗浪」
    到過臺灣的人都知道,臺灣東部的海面真的是好美好美,因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一望無垠,蔚藍深邃,似乎把地球這個藍色星球最美的胸懷敞開讓你投入進來
  • 【邊疆時空】施沛琳 | 海洋少數民族文化力研究——以臺灣東海岸阿美族為例
    2003年,豐濱鄉東海岸文化藝術團展開「重返登陸吉普巒」文化展演活動,每周末在港口部落表演,重現阿美族古老的歌舞文化。該藝術團十多位成員,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全為港口部落的住民。其表演與一般部落豐年祭的歌舞表演不同,展演活動以歷史傳統為依據,重視宗教意涵,除了讓外地遊客了解阿美族文化,如平時少見的阿美族巫師祭、祈雨祭,更希望部落青年也能通過歌舞,更尊重和了解自身文化。
  • 仿如天空之鏡 美女攝影師鏡頭裡最唯美的臺灣!
    2009作為交換學生一到臺灣就被風物和人情深深吸引,第一次見到太平洋,第一次機車環島,第一次看阿里山日出……那時候還沒通自由行,離開了就不知道何時再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