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上,趙麗蓉在小品《老將出馬》中演唱了一首英文版的歌曲《我心永恆》,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印象。舞臺上的趙麗蓉精神抖擻,喜氣洋洋,絲毫不像是一位已經71歲的老人。然而誰也不會想到,這首歌竟然是趙麗蓉老師在春晚舞臺上的絕唱。
在小品《老將出馬》剛開始彩排階段的時候,趙麗蓉就表現出了咳嗽劇烈的症狀。最嚴重的時候,不得不把她抬到後臺休息,央視領導特意為她開了貴賓休息室,可趙麗蓉卻說:
「我是一個演員,不是貴賓,不搞特殊化,跟大家待在一塊就好」。
趙麗蓉
從1988年到1999年期間,從中國評劇院退休後的趙麗蓉反而迎來了自己演藝事業的最高峰,在喜劇小品的舞臺上,綻放出了無與倫比的華彩篇章。
趙麗蓉曾經是一名備受觀眾喜愛的評劇演員,而她真正被全國觀眾所熟知,還是要從她登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說起。在九十年代的央視春節晚會上,趙麗蓉表演的小品淳樸而感人,幽默且喜慶,她塑造出了眾多可親可愛的藝術形象。
趙麗蓉初次登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是在1988年,在小品《急診》中,她演繹了一位值班大媽。首次登臺的趙麗蓉毫無緊張與羞澀,將劇情中的小人物塑造的生動、自然、接地氣,至今都讓我們記憶猶新。
趙麗蓉在這個小品中僅僅是作為一個配角的角色出現,當時並沒有使她成為全中國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但有了這次登臺的經歷,「火遍全國」的機會也離她越來越近了。
趙麗蓉
1989年,趙麗蓉再度登上了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她與侯耀文一起出演了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這次能夠獲得出演春晚小品的機會,對趙麗蓉來說,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正是由於這部小品的編劇石林的極力推薦,當年的央視春晚導演張曉海才決定:讓剛剛從評劇舞臺退休的戲曲演員趙麗蓉嘗試出演這個角色。
導演張曉海最初並不看好趙麗蓉,然而趙麗蓉的出色演技和豐富的舞臺經驗,讓他很快就打消了心中的顧慮。
在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中,趙麗蓉詮釋了一個淳樸風趣的「大媽」形象,應對突如其來的電視記者採訪,她表露出的「笨拙」,與劇情故事形成了最好的笑料。
演出結束之後,趙麗蓉一夜成名,被廣大觀眾所熟知,而這年的趙麗蓉已經61歲了。
1992年,趙麗蓉在央視春晚中出演小品《媽媽的今天》,1995年的央視春晚出演小品《如此包裝》。1996年,趙麗蓉再次出演小品《打工奇遇》等等,這些春晚上的小品都成為了如今膾炙人口的佳作。趙麗蓉一共參加了六屆央視春節晚會,她在小品表演中,把戲曲的表演技巧融入其中,為小品表演探索出了一條新的道路,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
趙麗蓉
趙麗蓉的故鄉在天津寶坻區,在她出生之前,父親趙秉忠就逃荒到了東北瀋陽,在當地做起了專門給人剃頭的營生。趙秉忠的剃頭手藝非常好,並結識了當地的評劇女藝人「芙蓉花」。從此,趙家人的命運與生活,就開始跟「曲藝」這個從來沒打過交道的行業緊緊連接在了一起。
在跟隨芙蓉花學藝的期間,趙麗蓉悟性很高,十七歲時嘗試登臺演出,不久便成為了評劇名角兒。於是,趙麗蓉跟跟隨所在的芙蓉劇社,連同哥哥趙連喜一起進入了中國評劇院。
在中國評劇院的演出與生活中,與趙麗蓉合作最多且關係最好的就是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
自1952年開始,趙麗蓉與新鳳霞合作了數十年的時間,評劇《楊三姐告狀》、《劉巧兒》、《小二黑結婚》等等,都是她們合作演出過的經典作品。其中,最為著名的劇目《花為媒》,更是象徵著趙麗蓉與新鳳霞二人在舞臺上配合默契的典範。
在評劇的舞臺上,趙麗蓉專攻彩旦的角色(也就是在評劇中專門負責逗樂觀眾、表演帶有詼諧、幽默意味的喜劇角色)。正是由於多年處在評劇這個行當裡不斷摸爬滾打,精益求精,才能夠讓趙麗蓉跨過評劇舞臺與喜劇小品舞臺之間的鴻溝,在小品表演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在1988年初,趙麗蓉從中國評劇院退休,正式為自己的評劇生涯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西遊記》中趙麗蓉飾演的車遲國皇后
趙麗蓉曾在一份工作成就總結中寫道:
「我雖已退出評劇舞臺,但我在有生之年,只要我身體允許,我將不遺餘力地不斷創造出讓人民群眾喜愛的人物形象。」
雖然趙麗蓉退休了,但她並沒有放棄在藝術上的追求,此後的歲月中,心系觀眾的趙麗蓉將她所有的能量都綻放在了更多的舞臺上面。
我們所熟悉的趙麗蓉,不僅僅是在小品舞臺上,就連很多的影視作品中,也總能看得見她的身影。早在1986年播出的電視劇《西遊記》中,趙麗蓉扮演了車遲國王后。1989年,由北京電影製片廠製作的電影版《紅樓夢》上映,趙麗蓉在劇中扮演的「劉姥姥」也是大受歡迎。
接連出演影視劇,而且還連續兩年登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誰也不會想到,年過六十的趙麗蓉在退休之後,反而更紅了。她的觀眾也不再僅僅是局限於那些愛聽評戲的戲迷們,還有了更多的電影迷和小品迷。
趙麗蓉在退休的年紀反而聲名大噪,從一個評劇演員跨界到戲劇小品,甚至電影演員,這種巨大的轉變不得不讓趙麗蓉在時刻提醒自己,決不能在別人的一片誇獎中迷失了自己。
於是,她開始躲在家中,保持著一位經驗十足的老演員的冷靜與自省,閉門謝客。
金珠、趙麗蓉、鞏漢林
就在趙麗蓉在家修養身心的這段時間,電影導演黃健中前來登門拜訪,邀請趙麗蓉主演將要執導的電影《過年》。而隨著這部電影的上映,不單單將趙麗蓉的演藝事業推向高峰,還為中國的電影業在世界上的聲譽翻開了新的一頁。
電影《過年》講述的是一個大家庭在春節團聚時所發生的種種故事,集聚了李保田、趙麗蓉、葛優、梁天、丁嘉麗、六小齡童等等眾多知名演員,可謂是巨星雲集,廣受好評。甚至有評論者認為這是中國大陸拍攝的第一部賀歲電影。
1991年的秋天,影片《過年》參加了東京國際電影節,劇情生動地反映了中國平民的日常生活,趙麗蓉在片中的表演真實、自然、幽默,特別受評委們的賞識,因此,她被評選為本屆國際電影節的最佳女主角。
趙麗蓉
1992年之後,趙麗蓉在喜劇小品舞臺上越來越被眾多的觀眾所熟知、所喜愛,她也終於遇到了小品舞臺上的「黃金搭檔」鞏漢林。
鞏漢林的年紀比趙麗蓉小了足足29歲,他曾因小品《國粹異彩》而斬獲了「大連星海杯」創作表演三等獎。1990年,鞏漢林初次登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並表演了小品《打麻將》。
但要說起鞏漢林真正達到演藝事業的高峰,還是在與趙麗蓉搭檔合作之後,多次登上央視春晚的小品舞臺,這其中離不開趙麗蓉對他的提攜。
在中央電視臺慶祝建黨70周年晚會時,節目組導演邀請鞏漢林與趙麗蓉搭檔演一個小品《母親的心》,能跟大名鼎鼎的趙麗蓉老師合作,他非常興奮。在小品《母親的心》創作之初,需要一個會說唐山話的演員來飾演趙麗蓉的兒子,有人就推薦了學過相聲,且能夠模仿口音的喜劇演員鞏漢林,他們兩人就這樣相識了。
在此後的時間裡,他們兩人聯手為我們奉獻了一個又一個經典喜劇小品。
小品《如此包裝》
1995年央視春晚上,小品《如此包裝》臨近收尾時,趙麗蓉跳唱完之後,「用手撐地」的動作當時被觀眾認為是精心設計的包袱。然而,在春晚演出中,趙麗蓉在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她的腿有多年的關節炎,小品中的「撐地動作」是趙麗蓉單膝跪地時的本能反應。演出結束後,趙麗蓉是被鞏漢林攙扶著走下舞臺,然後立馬就住進了醫院。
有了這次舞臺上驚險的經歷,鞏漢林曾經勸過趙麗蓉,希望她多保重身體,第二年好好休息一下,就不要再上春晚了。但趙麗蓉卻放不下她熱愛的舞臺,放不下一直喜愛著她的觀眾們。
1996年,央視春晚編劇石林再次寫出了一個優秀的小品劇本《打工奇遇》,趙麗蓉和鞏漢林都知道,這個劇本非常適合他們表演。但是,鞏漢林擔心老太太的身體承受不住。
小品《打工奇遇》
於是,在後來的排練中,鞏漢林提出在小品中添加一個女演員的辦法。由於他自己本身就演繹著一個主角人物,無法在特殊的情況下去攙扶趙麗蓉,而這個女演員就起到了保護趙麗蓉的作用。所以,後來我們在小品《打工奇遇》中,就多了一個女演員金珠(鞏漢林的妻子),這樣一來,能夠讓小品劇情顯得更加合理。
在《打工奇遇》的結尾,趙麗蓉提筆寫下「貨真價實」四個大字,讓觀眾印象深刻。當時很多人都以為趙麗蓉本身就有深厚的書法底蘊,所以才讓她現場寫這四個大字。
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作為從舊社會走出來的藝人,趙麗蓉並沒有念過什麼書,而是在中國評劇院的組織下,她才參加了掃盲班,學習並認識了一些字。趙麗蓉為了小品中的「貨真價實」四個大字,是她苦苦練習了十幾天的結果。
小品《打工奇遇》
在1995年、1996年連續兩年登上央視春晚舞臺後,趙麗蓉的身體終於熬不住了,就在家休息了一段時間,她想要把自己的身體養得棒棒的,然後繼續將好的作品呈現給觀眾。
趙麗蓉並沒有失言,在1998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她再度與鞏漢林合作表演了小品《功夫令》。
1998年4月,風靡全球的電影大片《鐵達尼號》在中國上映,主題曲《我心永恆》流行一時。幾個月後,一直為趙麗蓉量身定做小品的編劇石林又拿出了一個出色的劇本《老將出馬》,趙麗蓉便開始搭檔鞏漢林開始進行排練。
在排練過程中,大家突然有了一個新奇的想法,能不能讓趙麗蓉在小品裡演唱這首英文歌《我心永恆》。但是,讓一個70歲的老人家學唱英語歌,無疑是在難為她。
於是,趙麗蓉來到遠在義大利定居的小兒子那裡,讓他教自己唱這首英文歌。
學習英文歌的任務完成後,趙麗蓉匆忙趕回北京。就在這一年的春節前,她被檢查出患上了肺癌。
在1999年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趙麗蓉帶病表演了小品《老將出馬》,這也是她最後一次登上央視春晚的舞臺,最後一次為全國的億萬觀眾帶來歡笑。
趙麗蓉/侯耀文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
從1999年4月住進醫院治療,趙麗蓉也迎來了人生中最後的歲月。進入2000年之後,趙麗蓉的病情愈發嚴重,似乎已經進入到一種無法挽回的狀態。
2000年7月17日清晨7點30分,趙麗蓉在家中去世。7月27日上午10點,趙麗蓉的追悼會和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舉行,現場聚集了許多著名的娛樂圈大腕以及成千上萬的觀眾,紛紛前來悼念並送別這位優秀的表演藝術家。
從1988年退休到2000年去世,在趙麗蓉人生最後一個輪迴的12年中,她從傳統的藝術中走了出來,又時刻在藝術創新中不忘初心,在舞臺上塑造了一個個鮮活而又深入人心的角色。
在這12年中,讓全國的觀眾永遠記住了趙麗蓉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