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吃過黃連的人才知道什麼是甜,只有在悲劇生活過的人才能創造並演好喜劇。"趙麗蓉如此說。她在舞臺上帶給人們許多歡笑,而她的一生卻是跌宕起伏,坎坷不平。
趙麗蓉,天津寶坻縣人。父母曾是農民,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為了逃避戰亂,一家人逃難到關外,父親趙秉忠靠剃頭手藝養活一家人。
1928年,母親孟雲德生下趙家的第八個孩子。這孩子一見人就樂,長得人見人愛,於是取了個名字叫老愛。
老愛出生後,當時有名的復盛戲社的五大名旦之首芙蓉花來到父親的小店做頭。
趙秉忠的手藝讓芙蓉花很是滿意,極力勸說趙秉忠去復盛戲社謀生。一家人的命運從此被改變,父親拖家帶口來到了戲社,成了做頭的藝人。
老愛從小對演戲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從1歲時開始,《牛郎織女》劇目演出,大夥就把她放筐裡 ,讓牛郎擔在肩上。
12年以後,花芙蓉為兩個哥哥和一個姐姐請了教戲的師傅,並且把自己名字中的一個蓉字為老愛取名為趙麗蓉。後來在趙麗蓉的小品中說我的真名是趙麗蓉,我的藝名還是趙麗蓉。
在戲院的耳濡目染,趙麗蓉對表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小小的人兒經常在臺下和觀眾們一起鼓掌,那些土腔土韻的調子深深刻在趙麗蓉的腦海裡。
趙麗蓉漸漸長大,和哥哥趙連喜一樣成了一名藝人。趙麗蓉的表演有一股靈性,這與她平時擅於觀察身邊的小人物有關,這些人和戲班的人一樣,都是來自辛苦的底層。
在13歲那年,趙麗蓉隨戲班到哈爾濱演出,被特務出身的警察局長盧子良相中。花芙蓉帶著戲班連夜逃到上海,可是答應幫忙的經紀人陳寶中卻沒見蹤影。
在聽說趙秉忠被盧子良抓進警局差點打死,花芙蓉打點上下好不容易把他贖出來,一行人浩浩蕩蕩逃到北平。
解放前的日子註定不太平,1944年戲班解散,趙麗蓉拖著病重的花芙蓉來到鄉下老家,忙著種地、唱戲,趙麗蓉從此也愛上了種地。以至於後來成名後,趙麗蓉念念不忘要回家種地,不想在舞臺受這份洋罪。
但趙麗蓉天生屬於舞臺,送走了日本鬼子,趙麗蓉又回到了舞臺,她進了中國評劇院,和新鳳霞成了同事。
新鳳霞和趙麗蓉一見如故,在她的牽線搭橋下,趙麗蓉和同是評劇院的同事盛強結為夫妻。盛強出生於書香門第之家,是為數不多的大學生之一。
婚後生下兩子,一家四口其樂融融。但好景不長,1957年的一天,身為中國評劇院秘書的盛強因為附和了幾句評論打成右派,被拖走至榮澱農場改造。
趙麗蓉帶著孩子艱難討生活,她不敢懈怠繼續演戲,她不斷給觀眾帶來歡樂,從來不把生活的苦難帶到舞臺上。
兩年後好消息傳來,在勞改的盛強終於要回家了,趙麗蓉激動的睡不著覺。她並不知道,這只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更大的苦難正在等待著她。她翹首以盼沒等到丈夫回來,卻等來的是丈夫的死訊。
趙麗蓉覺得天塌了,在去幼兒園接兒子回家的路上,告訴兒子爸爸沒了,爸爸去世了,抱著兒子在大街上哭得死去活來。
哭過痛過,日子還得繼續。一個女人拉扯著兩個孩子談何容易,孤兒寡母的艱難讓趙麗蓉決定改嫁,為了讓孩子沿用丈夫的姓氏,趙麗蓉答應了姑姑的撮合,決定嫁給丈夫的親弟弟盛弘,沒想到遭到哥哥趙連喜的強烈反對。
為了孩子有一個完整的家,在丈夫去世5年後,連一桌像樣的酒席都沒有,趙麗蓉再次把自己嫁了。婚後生下小兒子盛謙後,趙麗蓉迎來了期盼已久的小女兒盛家歡。
可苦難並沒有放過這位偉大的母親,視若珍寶的女兒在一出生就生病了,先天性大腦發育不全讓女兒的生命停止在8歲。
為了給女兒治病,家中早已債臺高築。但趙麗蓉在藝術的路上,卻不被金錢綁架。她只演自己認為合適的角色,從不爭搶主角的戲份
。上海明星電影公司要把《杜十娘》翻拍成電影《花花草草》,找到趙麗蓉出演女主角,趙麗穎認為自己的形象相差太遠一口回絕。
不為名不為利,趙麗蓉只為角色服務,在各種戲劇中她甘當綠葉,有了這些角色的襯託,《花為煤》《楊三姐告狀》等曲目才會大放異彩。
趙麗蓉的仗義在演藝圈也贏得了好人緣。雖然生活很苦,但她從來沒有提過出場費。有一次頒獎晚會,臨時改為現場直播。有人提出要加勞務費,經費緊張的劇組根本沒有能力拿出一大筆錢,僵持不下之際,趙麗蓉挺身而出。
如果要錢就把我的勞務費給你們,現在最重要的是上臺演出,一場紛爭就此停止。演出完成後,趙麗蓉只要了一盆花作為勞務費匆匆趕回家。
趙麗蓉在評劇中出色的表現引起了導演楊潔的注意。《西遊記》到處物色演員,楊潔登門拜訪趙麗蓉,想請她出演車遲國王后,趙麗蓉一口答應。初涉電視劇,看到劇中自己的樣子,趙麗蓉一個勁的感謝楊潔把自己拍的這麼漂亮。
80年代末,趙麗蓉陷入一個尷尬的境地,面臨著無戲可演的處境,出演電視劇《西遊記》給她帶來了轉機。
1986年《西遊記》劇組歡聚一堂,自編自導了一出綜藝節目《齊天樂》,87年在央視春晚播出,所有演員都出來露了一把臉,楊潔導演在某種意義上成了趙麗蓉的伯樂。因為這次齊天樂春晚,成了趙麗蓉成功轉型的開始。
1989年,小品《英雄母親的一天》需要一位老太太,有人推薦了趙麗蓉。在春晚播出十幾分鐘後,這位平凡的老太太趙麗蓉一舉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
我們不管遇到高興事還是傷心事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媽媽。演一次中國母親的形象一直是趙麗蓉的心願,1991年,趙麗蓉憑藉在黃健中執導的電影,中國第一部同期立體聲故事片《過年》飾演母親,獲得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和第十五屆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和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大獎。
雖然貴為影后,趙麗蓉的工作重心漸漸轉向小品。1992年春晚和鞏漢林主演的小品《如此包裝》,時隔二十多年還是讓人捧腹大笑。
《如此包裝》有一個單膝跪地的動作,並不是事先排練。年輕時在戲班落下的腿傷讓趙麗蓉備受折磨,在春晚舞臺上支撐不住才會跪下。雖然疼痛難耐,趙麗蓉的臉上卻沒表露出絲毫痛苦。
對藝術的追求,對舞臺的熱愛,趙麗蓉在生命的最後時刻還心心念念舞臺。晚年時身體不太好,有一年時間沒去拍戲,每天醫院裡跑著,趙麗蓉心急如焚,最大的心願就是身體棒棒的,好早點和觀眾見面。
1999年春晚排練,趙麗蓉一開口唱歌就劇烈咳嗽,發展到咳嗽鮮血,到最後半個月支持不住,兒子們帶著她去醫院檢查。當診斷書上"晚期肺癌"四個字讓三個兒子傻了眼。
三人商量後決定不告訴母親病情,並把藥物上所有的標籤撕下。趙麗蓉繼續排練,當春晚舞臺上母親帶給千家萬戶觀眾歡樂的笑聲,三個兒子卻是潸然淚下。
演出過後兒子們告訴母親實情,趙麗蓉豁然一笑,"人生病總是要死的"。話是如此,可病痛的折磨讓她瘦至70斤。2000年7月17日趙麗蓉肺癌逝世,終年72歲。
藝術的生命長青,趙麗蓉雖然離開我們已經二十年,她塑造的各種人物形象卻在藝術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縱觀趙麗蓉的一生,雖然苦難總是伴隨著她,但她給觀眾留下的總是歡聲笑語。音容宛在,趙老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