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報導,美國加州總檢察長宣布,蘋果公司已經和美國超過三十個州達成協議,賠償消費者1.1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7.4億元,主要用於此前蘋果公司故意在iPhone系列部分手機的軟體更新上做手腳,故意減慢手機運行速度,延長電池壽命。
據了解,這一部分手機包括運行iOS10.2.1以上版本作業系統的iPhone6到iPhone SE,共計7款手機,除此之外,2017年12月21日之前,運行iOS11.2以及以上版本的iPhone7和iPhone 7Plus也在這一和解協議涵蓋範圍之中,也就是說,一共有9款iPhone的特定用戶被涵蓋在內。
雖然iPhone手機素來以穩定的性能和品質著稱,但是很多用戶發現,在蘋果公司發布新款手機,或者手機裝載新系統之後,手機會出現較為卡頓的現象,後來在有關機構的調查後發現,蘋果公司在對這些舊手機的系統進行更新之後,會利用軟體手段故意降低手機的運行速度。
後來蘋果公司解釋表示,這是為了減緩舊手機電池的衰老速度,但是這樣的理由無疑站不住腳,不少媒體評論稱,這其實是為了誤導消費者,讓消費者認為自己手中的舊手機已經不足以滿足自己的日常需求,進而進入商店購買新款iPhone,採用這一手段,蘋果公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消費者的換新,有利於自己新款iPhone的銷量。
美國亞利桑那州、印第安納州和阿肯色州檢察長一同就此事發起調查,調查範圍囊括美國三十個州,在調查之前,蘋果公司並未將通過系統升級來減慢手機運行速度的事情告知消費者,而在2017年12月,蘋果公司終於耐不住壓力,主動承認這一事件,並表示這是為了延長手機的電池壽命。
如今這件事情終於塵埃落定,蘋果公司拿出和解協議,預計需要向所有使用這9款手機的消費者,支付每部蘋果手機25美元的基礎賠償金,此外,還要為部分提起訴訟的用戶提供1500-3500美元的賠償金,約合人民幣9800元到22500元左右,報導稱,蘋果公司這次的總支出將在3.1億美元到5億美元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和解協議僅限於美國用戶,此次美國用戶進行的是集體訴訟,因此,我國的蘋果手機用戶並無法得到賠償,雖然在蘋果手機性能下降之後,上海市有關部門曾經去函詢問,但是截止至今,我國沒有個人或集體向蘋果公司提起訴訟要求賠償,因此,此次蘋果公司的和解協議並不涉及我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