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杭州天氣越來越冷,早上孩子不願意起床,成了不少家庭的頭疼事。
圖片
有位媽媽說,家有「起床困難戶」,太心累了,每天早上都有一場「戰役」要打。
全家齊上陣 叫孩子起床這位媽媽姓劉,兒子小科在一所公辦小學讀二年級。最近這兩周,為了讓兒子起床,每天都是一場身心俱疲的「拉鋸戰」。
小科愛看書,晚上寫完作業,經常埋頭讀書,上了床還有雷打不動的半小時閱讀時間。
「愛閱讀是好事,他有這個愛好,我從來不去管的。只是最近作業多起來,有時課內完不成作業被留堂。回家寫作業,8點多才弄完。練會琴,洗漱上床,9點都打不住。再看半小時書,有時還要賴皮,拖個幾分鐘,真正睡下將近10點,早上就起不來了。」劉女士說。
老師要求最好8:10前到校,家到學校走路10分鐘,所以她定了7點的鬧鐘,預留一小時。
奶奶在準備早餐,間隙中來喊一下小科。小科哼唧兩聲,翻個身繼續睡。奶奶喊兩回,他不動,換爺爺上場。
「平時爺爺最寵孫子,『寶貝、心肝』叫了七八聲,把襪子都給他套上了,他還不領情,有時踹掉襪子繼續睡。」劉女士說,爺爺搞不定,得自己上場了。
到了兒子床邊好言相勸,勸幾句還不起,火就上來了。一般以怒吼上這兩句結束:「你到底起不起?我給老師打電話,說你今天不用上學了!」兒子才會慢慢起來,這時已經7:30了。
圖片
起床慢,刷牙、洗臉也慢。劉女士說,兒子拿著牙刷兩眼發愣,就是不動。推他一下,他又哭唧唧地說「媽媽你沒有禮貌,你不能推我」。眼看時間越來越少,劉女士的嗓門也響起來:「怎麼不能推?你這麼慢,還有理了!」
等到洗好臉坐到餐桌前,兒子還有一輪要「作」——對早餐不滿意。不想吃包子,不想吃麵條……
「爸爸本來還在睡的,被吵了半天也醒了。看到兒子挑食,又兇上一輪,有時再啪啪打幾下。爺爺奶奶心疼,再護一護,矛盾有時直接轉移到爸爸和老人中間。總之,等到最後匆忙出門,已經超過8點了。」劉女士說,再這麼弄下去,簡直要崩潰了。
圖片
一周不重樣的早餐菜單成功叫醒「小吃貨」天氣越冷,「起床困難戶」越多,不少老師說,孩子們整體進校時間都推遲了。
一位小學教導處老師每周在校門口值周,說:「學校要求8:20前到校,9、10月時大部分同學8點前就進校了。這一兩周,過了8:10,還有不少同學匆匆進校,整體推遲10-15分鐘。冬天起不來,也很正常。」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起床順利,設計了超豐富的早餐菜單,一周都不重樣。
苗苗讀一年級,剛做小學生,每天去上學都樂呵呵的。就是最近天冷了,喜歡賴床,上周起晚還遲到了。媽媽針對女兒的「吃貨屬性」,「對症下藥」地設計了份早餐菜單。
比如周一拌麵,配排骨湯;周二牛角包,搭配牛奶麥片粥等;周三是瑪芬蛋糕和銀耳紅棗羹……再搭配上獼猴桃、蘋果、橙子等時令水果,盤子擺得漂亮點。
「菜單是我和她一起設計的,都是她喜歡吃的,所以用上這一招後,基本上喊起床還算順利。」苗苗媽媽說。
很多孩子起不來,是因為晚上睡得晚。一位小學班主任李老師,最近就和一名家長約定:把孩子每天的上床時間寫到家校聯繫本上。
這個孩子讀四年級,家離學校特別遠,車程約1小時。因為家長下班晚,回家要到十一二點,孩子就等家長到家才睡覺,早上自然起不來。
圖片
「起不來,上學就遲到,他都灰溜溜地進教室。看到他兩個大大的黑眼圈,讓人心疼又著急。後來和家長溝通過幾次,確定了最直接的方式——早睡早起。我們約定晚上9點必須上床,一開始肯定睡不著,但也要在床上待著。」李老師說,家長很配合,畢竟孩子睡太晚,也不利於發育。
一兩周後,這個孩子的情況慢慢好起來。李老師說,早睡早起的生物鐘形成了,他就很少遲到了,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也高了。
有孩子遲到後一整天難以融入課堂遲到的結果都一樣,但遲到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小獅妹採訪了幾位班主任,發現這些小朋友遲到的理由五花八門。
六年級班主任吳老師說,前兩天班裡有個男生為了髮型遲到了。
「他頭髮有點長,像男團那種的。昨天戴了頂夏天的遮陽帽來了,我問他怎麼回事,他有點不好意思,但還是摘下來給我看了。頭髮長,翹起好幾撮,有點滑稽。他說早上用熱毛巾壓了好久,都弄不下去。最後被媽媽揪出門,他覺得不好意思,隨手扯了頂帽子戴上。孩子大了,愛美了,以前也有女生為了出門穿什麼衣服選不好,最後遲到的。」
有的孩子遲到,就比較無辜,因為是被媽媽「坑」了。
「我班上有個娃是『遲到專業戶』,特別是冬天,遲到次數更多,最多的一周遲到兩三次。每次遲到,孩子都急哭。後來我仔細了解過才發現,基本都是媽媽睡過頭。每次情況發生後,媽媽都發消息來道歉,保證下次不發生,但下次還會遲到……」一所學校的朱老師說,後來家裡買了幾隻鬧鐘,媽媽到點起床,也督促孩子一起,情況就好多了。
偶爾遲到,不是大問題。但如果經常遲到,幾位老師都建議,還是要想辦法改善,因為遲到對孩子來說,有時會帶來一整天的影響,有孩子遲到後,一整天都難以融入課堂。
「我班裡有個男生,動作慢,總遲到,有時會被幾個調皮的同學笑。前段時間他請了一天假,後來我從家長那裡得知,那天其實是他起遲了,害怕被同學說,就和爸爸說身體不舒服,在家待了一天。之後,我和男孩、家長都好好聊過幾次,希望情況慢慢改善。」另一位老師說。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