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大吼大叫,寶寶不願起床,不如做好三點,孩子更樂意上幼兒園

2020-12-24 湖汐育兒

天氣越來越冷。早上起床對於寶寶來說,溫暖的被窩可不是那麼容易脫離的。

最近,我家4歲大寶鬧了幾場不上幼兒園的小把戲。

同款寶寶估計很多爸爸媽媽也有吧?

來,看我如何與成功引導孩子喜歡上幼兒園。

1.媽媽巧破佯裝生病的淘氣寶寶「小計謀」

千與今年10月打了脊灰疫苗和水痘疫苗有點過敏反應,低燒獲準在家休息兩天後,聰明的大寶知道,生病就可以不用去幼兒園。那天大寶開始來戲了。

媽媽:千與,快點起床,要去幼兒園了。

大寶:媽媽,我頭有點暈,好像發燒了。

媽媽:(拿額溫槍量體溫)看,36.2℃,沒發燒,起床吧。

大寶:媽媽,我腿有點抽筋,好痛,不想上幼兒園了。

媽媽:腿痛呀,那得去醫院讓醫生伯伯看看要不要打針吃藥或者貼藥膏才能好啊!

大寶:啊?我不想打針,我不要貼藥膏,我腿好像不痛了……

支招:配合寶寶把戲演完。幼兒園和醫院一比,寶寶比大人還清楚哪個更值得去。

2.聯合長輩消滅淘氣寶寶的「糖衣炮彈」

早上把大寶喊醒後,她不緊不慢地坐起來,揉了揉眼睛,忽然抱住了奶奶。

大寶:奶奶,我今天不想去上幼兒園。

奶奶:來,奶奶抱抱,我們乖孫女為什麼不想去上學了呀?

大寶:因為……因為爸爸媽媽上班去了,爺爺又不會做家務……我不想奶奶一個人在家帶著妹妹,奶奶又要帶妹妹,又要做家務,太辛苦了!我想陪著奶奶。

奶奶:(瞬間感動,但想起了我這個寶媽提前交代過,遇到這種情況應該足夠理性)。乖孫女別哭,奶奶有爺爺陪著。爺爺也可以幫忙看著妹妹,奶奶就可能騰出手來給你做好多好吃的。

支招:隔輩親,撒嬌絕對是長輩的軟肋。爸爸媽媽不妨提前給家裡的老人家們做好心理建設,爭取同一戰線的盟友就是最大的戰鬥堡壘。

3.聰明媽媽陪寶寶把「矯情戲」演好

早上把大寶喊醒後,她揉了揉眼睛,忽然帶著口腔嘀嘀咕咕。

大寶:媽媽,我今天不想去上幼兒園。

媽媽:今天天氣真好呀,太陽公公都曬屁股了。

大寶:因為……因為太陽好大,我會曬得好黑的。

媽媽:曬曬早上的太陽補補鈣,身體更健康。媽媽可以幫寶寶塗上香香的防曬霜。

大寶:媽媽,我今天還是不想去上幼兒園。

媽媽:寶貝,可以告訴媽媽什麼原因嗎?

大寶:不行,外面有霸王龍,不能去幼兒園。

媽媽:那好吧,媽媽去上班,你自己在家,你確定自己可以打敗代表三角龍打敗霸王龍?

大寶:(大哭中)哇哇哇,我打不過霸王龍……

媽媽:那我們就去幼兒園,幼兒園裡有老師,還有很好多小朋友,一起幫你打敗霸王龍!

支招:有時候無需拆穿,順著孩子的思路往下說,就能找到突破口。

遇上孩子時而溫情、時而搞怪的超強攻勢,爸爸媽媽是否感到頭疼無助呢?在確認孩子的身體狀況無礙後,我們還是堅持送孩子入園!

1.孩子正常入園可以幫助孩子樹立堅持的信念

天氣不好,爸爸媽媽馬上給寶寶請了假;孩子賴床,爸爸媽媽又給孩子請了假……或許有些家長認為這沒什麼,不過小朋友卻能從中發現一個不容忽視的潛規則——原來去不去幼兒園都很隨便。不論嚴寒酷暑、颳風下雨,我們要堅持送孩子上幼兒園,別讓孩子輕易遇難而退。即使身體健康原因導致不能入園,我們也應讓孩子知道如何正式而有禮貌地向老師請假,而不是信口開河,想上學就上學,想不上就不上學。父母幫助孩子養成堅毅的品質、敢於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勇於承擔的責任意識往往得益於日常的一言一行。

2.孩子正常入園可以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幼兒園老師比我們專業多了。老師會針對入園後的生活、運動、遊戲、學習等各項活動來制定明確的行為要求,引導孩子如何建立社會秩序,適應社會活動。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家成功引導大寶愛上幼兒園了,家長朋友們不妨試一試。

1.和孩子一起整理書包,準備第二天上學的衣物

和孩子一起選好衣物,分類放進書包。這樣既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主選擇衣服鞋襪的快樂,也能鍛鍊孩子自主整理的動手能力。作為媽媽,我也不用慌張趕時間,不用急急忙忙幫孩子穿衣服和鞋子,讓孩子失去鍛鍊生活自理能力的機會。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呀。

2.晚上9點準時熄燈,養成早睡早起好習慣

我們家在睡前不會和孩子做一些激烈、興奮的活動。我與寶爸分工合作,共讀繪本或者聽音樂或和孩子一起回顧今天在學校的有趣故事,幫助孩子早點入睡。

3.和孩子一起調設鬧鈴,無論孩子怎樣都給予鼓勵的抱抱,溫柔地叫醒孩子

我們會和大寶一起選可愛的起床歌,拉手指確定起床時間。鬧鈴響起來,不大喊大叫,沒有掀被子,更不會搖晃拍打,我會輕輕拍打孩子的背部和腰部,放鬆放鬆孩子的太陽穴,用輕聲呼喚的方式,讓孩子美好的一天,從溫柔的喚醒開始。

4.給孩子5分鐘賴床時間,讓孩子沒有起床氣,並沒有那麼難

我通常會早起十分鐘把自己的妝容整理好,然後輕聲叫醒孩子,再拉開窗簾,讓陽光照進來,和孩子說一說外面的小鳥或電軌車呀已經起床,哇,今天心情真棒,這些舒適的刺激可以幫助孩子愉快地起床。這半個月以來,大寶沒有再哭哭啼啼,到處撒起床氣。

5.鼓勵要分精神鼓勵和獎品鼓勵,適當獎勵可以讓親子關係更融洽

有一天,大寶開心地跟我說,幼兒園的咪咪老師會給午休準時起床並整理小被子的孩子獎勵彩虹糖,她很喜歡彩虹糖。

我就依葫蘆畫瓢,和孩子一起畫了一個日程表。那天,大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洗漱,我就給寶寶貼上一個可愛的小星星貼紙,如果連續三天拿到星星貼紙,我就滿足她一個小願望。

這個方法堅持幾天下來,大寶每天都充滿動力,起床成了一件快樂的事情,慢慢改變了之前磨蹭的壞習慣。

不吼不叫,讓孩子在快樂起床,高高興興上幼兒園,我做到了。

#種草吧媽媽#如果家長們覺得實踐起來有困難,不妨和孩子共讀睡前繪本。有這樣一本繪本,書裡的小睡鼠不想起床,各種方法用了一遍,可他還是不起床。直到差點兒耽誤了出去玩,他才睜開了眼睛。帶著孩子一起看看到底什麼才是叫起床的好辦法?這本書裡有各種各樣叫起床的辦法,爸爸媽媽可以跟孩子挑選一種,並且跟孩子約定,這樣叫起床,孩子就不能有壞情緒了哦!讓寶寶起床時不哭鬧、不磨蹭、不發脾氣的辦法,巧妙又實用!

相關焦點

  • 孩子是「起床困難戶」怎麼辦?家長試試這4招,輕鬆叫他起床
    而孩子自律意識都比較薄弱,讓他自己主動起床是比較有難度的,所以通常都是家長來督促孩子起床。而面對一些起床「困難戶」寶寶,家長無論是各種花式吼叫還是武力動粗都不見得有效,這是為什麼呢?除了由於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導致的生物鐘紊亂以外,還有可能是家長叫醒的方式是錯的。
  • 「大吼大叫」使親子關係更僵化
    有的家長經常對犯了錯的孩子大吼大叫,脾氣倔的孩子當時就會和家長頂嘴,以示自己對這種教育方式的不滿,而性格內向的孩子當時不敢說什麼,但心裡卻想,「媽媽(爸爸)真討厭!"所以大吼大叫根本起不到好的教育作用。晚上,大家都睡了,但廚房裡卻傳來「啪"的一聲響。
  • 孩子上什麼樣幼兒園比較好?家長選擇需要注意3點,孩子才樂意去
    這3點家長要知悉其實,不管是公立幼兒園,還是私立幼兒園,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家長在選擇的時候應該注意的是以下3點,而不是糾結於究竟是公立還是私立。1.師資力量一個好的幼兒園,應該具有比較專業的教師團隊。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專家反對:甚至可能影響孩子的大腦
    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同家長有著不同的管理方法,有些家中對孩子的教育堪比教科書,足夠讓孩子以後成為一個優秀的「國家棟梁」;有些家長教育則堪比反面教材,會讓孩子失去信心,甚至走上歪路。而社會學博士默裡·史特勞斯調查發現,有90%的父母曾經吼過孩子,並且表明吼叫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那麼在統計學上,沒有被媽媽吼過的孩子,成為「小概率事件」。
  • 別再對孩子大吼大叫了,這其中的危害,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在還沒有孩子之前,經常看到媽媽教訓孩子的時候大吼大叫,就暗自下定決心以後一定會好好對待孩子,努力做一個溫柔的媽媽。但是話是這麼說,等到真正孩子出生之後,你就會控制不住對孩子吼叫!當你費盡心思做了一頓好看的輔食端上桌,發現孩子不是無動於衷就是吃了兩口開始玩起來,這個時候你的火肯定會立刻冒出來了!
  • 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
    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   我們今天講的主題是從尤塔.鮑爾的繪本「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開始,估計有些媽媽已經看過這本繪本,或者聽過,那麼你大概會知道,故事是講一個企鵝孩子在媽媽發脾氣的大吼大叫之後,嚇得它全身都散開了,飛跑到不同的地方,大海,沙漠,熱帶叢林,高山上,宇宙中。
  • 父母總是對寶寶大吼大叫,會使性格出現問題,影響其心理健康
    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大部分時間都是和寶爸寶媽一起度過的,而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犯錯是難免的事情。由於他們的天性如此很愛玩,並且很調皮,所以總是會惹得爸爸媽媽生氣。很多寶寶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遭到了爸爸媽媽的大吼大叫,其實這種問題出現之後很容易影響寶寶的性格。
  • 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會發生什麼?無數家長看完沉默了……
    有的時候便會對芽芽大吼大叫,可是每次看到芽芽委屈地流眼淚,心裡都是後悔不已,久而久之,反而覺得芽芽變得怎麼有點內向,反而對自己不夠親近了。 所以,大吼大叫只能減輕父母的壓力,發洩了自己的焦慮情緒,根本不是正確的教育方法,孩子要麼在吼叫中變得膽小、內向,要麼反而會越來越叛逆,對父母的管教開始熟視無睹。
  • 孩子不聽話?用這6種方法管教比大吼大叫有用多了,越管越優秀
    專家建議的指導原則是,父母可以在紙上為孩子列出三個方面的規矩:自我照顧(如刷牙)、家庭責任(如收拾碗筷)以及外出時的要求(如未得到父母允許,不能吃拿別人給的東西)。2、面對稍大點的孩子,你一旦決定了所有的規矩,就儘量用孩子能聽懂的話,解釋清楚設立此項規矩的原因及重要性。
  • 寶寶上幼兒園後總是做噩夢?家長做好這些事,孩子睡覺更香甜
    案例:小夢的兒子上幼兒園已經有段時間了,從一開始到學校就哭,到現在也慢慢適應了,每天放學回來,小夢都會問他開心不,孩子也表現得很快樂。但事實上是沒有的,一個三歲多大點的孩子還不懂什麼是隱瞞,而且他們很多時候是不會調節自己情緒的,比如哭就是哭,笑就是笑,根本不會像成人一樣忍著。所以如果他們白天沒有發洩夠的話,可能就會晚上做夢顯現出來,從而造成被噩夢驚醒的情況。
  • 「大吼教育」不可取!家長一發火,孩子的世界便電閃雷鳴!
    媽媽脾氣大,也是有原因的,畢竟孩子有時候確實太惹人炸毛了,不吼孩子幾句心理憋得難受!但是「大吼教育」的結果往往並不理想,有的孩子越吼越調皮,甚至學會了跟家長對吼;有的孩子,則被家長吼得越來越膽小、自卑,做事一點自信都沒有,唯唯諾諾。
  • 講給大人的繪本故事--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
    有時候孩子僅僅是想讓我跟他玩,因為我手頭忙又被他磨,突然就無名大火,嚇的孩子馬上鴉雀無聲。現在回想到孩子當時膽怯、無辜和不知所措的眼神,我都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負責的父親。              看過這篇故事,我重新審視了自己,決定從今往後再也不做大吼大叫的企鵝媽媽。現在我把這個繪本故事分享給大家,希望父母們在教育孩子時,儘量控制情緒,避免對孩子發脾氣。
  • 孩子常大吼大叫、哭鬧不停?利用「情感引導」,教會孩子情感表達
    孩子在父母眼裡時而是天使時而是魔鬼,聽話乖巧時的他們就仿佛天使一般可愛美麗,可是大吼大叫的他們卻就像惡魔降臨一般,讓父母簡直崩潰。 聽話的孩子會更受歡迎,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小天使,但是我們身邊卻時常會有那些大吼大叫哭鬧不停的孩子,這時父母應該怎麼辦呢?
  • ●「你什麼脾氣,孩子就什麼命!」大吼大叫,養不出胸懷大志的孩子
    不知道你對上面的情景是否感覺曾相識,或者更直白的講明明就是剛剛發生的事!可每天大把時間用在教育孩子上,他卻有365種方法跟你對著幹。我們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所以在孩子達不到我們要求的時候,我們就忍不住吼。
  • 被輔導作業逼瘋的家長!大吼大叫是常態,學霸養成試試這樣做
    孩子說:是用筆做的!爸爸接著問:我是問你為什麼考這麼低?29分?孩子接著說:我也不知道,是老師給的29分。3、還有一位媽媽教女兒寫數學題,告訴女兒,可以從十位上借一下……女兒說:那它要是不借呢?媽媽大吼:它不借?它不借也得借,它必須得借。
  • 父母對孩子大吼大叫,這些傷害到成年後依然存在,看完你還吼嗎
    五歲的孩子最是好動,愛探索的時候,跳跳這個孩子經常在家裡折騰,一會翻翻書架一會開開玩具箱,媽媽收拾的速度永遠追趕不上他弄亂的節奏。無奈的媽媽,只要一看到兒子要翻箱倒櫃,便急忙大吼大叫:「你這個壞小孩!」時間一長,竟然有了效果,兒子再也不敢到處翻東西了,變成了一個「安靜」的寶寶。
  • 大吼大叫的家庭,走不出胸懷大志的孩子:11年育兒專家的秘密教育法
    不知道你對上面的情景是否感覺曾相識,或者更直白的講明明就是剛剛發生的事!可每天大把時間用在教育孩子上,他卻有365種方法跟你對著幹。我們都希望孩子成龍成鳳,所以在孩子達不到我們要求的時候,我們就忍不住吼。
  • 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對孩子性格造成缺陷,值得每一位父母重視
    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許多家庭迎來了第二個寶寶,教育問題也隨之而來,原本生活壓力就很大的父母,面對大寶的作業和小寶的淘氣不懂事,時常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大吼大叫。2、在父母大吼大叫中長大的孩子,容易沒有自己的想法。像我姐姐那樣,一點點沒有順她的意,就批評孩子,罵孩子笨了,潛意識裡,孩子的心理也覺得自己真的很笨,不敢表達自己的意見,慢慢就會扼殺孩子的天性。
  • 被訓斥後沉默的孩子,心裡都在想什麼?看完你還會吼孩子嗎?
    這就是有名的「南風效應」,北風和南風比喻家長的兩種育兒的態度,街上的行人比喻是孩子。當孩子被家長訓斥後,心裡就會變得悲傷和無助,當孩子感受到溫柔和慈愛的時候,孩子的內心就會溫暖充滿陽光。教育孩子也是一樣:請用春風化雨般的溫柔,潤物於無聲!鄰居家的孩子豆豆是一個非常敏感膽小的人,而造成這種性格都源於他那性格暴躁的父親,每天清晨都能聽到他爸爸的咆哮,為什麼還不起床!快點要遲到了!
  • 當我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後,我的孩子變成了「吼叫」高手
    閨蜜各種說教無用之後,終於控制不住情緒,對孩子大吼起來:「快點去上學」,結果孩子也對她吼叫:「就是不去上學」,兩個人像兩隻咆哮的獅子,對著對方大吼大叫……閨蜜事後說起來的時候又是懊惱又是內疚還很鬱悶,平時自己也是一個情緒平和的媽媽呀,怎麼偶爾對孩子吼叫了一次,孩子就馬上學會對她吼叫了呢?」真是好的不學壞的學「,閨蜜感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