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手之間握距直接影響訓練效果,臥推和引體向上,應該如何選擇?

2021-01-12 肌肉北峰

導語:其實當我們認真分析健身的話,會發現健身過程當中是有很多小細節需要了解的,而且健身當中的小技巧也直接決定了最後的健身效果。就拿引體向上和臥推訓練動作當中雙手之間的握距來說,可能很多人在進行這兩個動作訓練的時候,都是隨手抓住橫杆或者槓鈴,並沒有去考慮雙手之間的距離,其實雙手之間的距離寬一些窄一些,對於訓練效果都有一定的影響。究竟是寬一些好還是窄一些好呢?其實他們之間各有玄妙。很多健身人士在剛開始接觸的時候都會糾結,因為距離寬一些,能夠更好地刺激胸部窄一些,但是肩膀容易受傷。距離窄一些,臥推的重量更大,然而會藉助很多其他的力量。究竟怎樣的鍛鍊方法才是正確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01了解不同間距的臥推訓練,讓你在訓練選擇時更加清晰

1、窄距臥推

不同間距的臥推訓練所側重的目標肌肉都會不太相同,那麼在進行窄距臥推訓練的時候,肱三頭肌肌肉的力量參與就會過多。可以說,如果我們雙手之間的距離小於肩膀的寬度,那麼這個動作可能主要是用來鍛鍊肱三頭肌的。

2、中等距離臥推

一定程度上,中等距離的臥推是相對標準的臥推,那麼中等距離臥推動作三塊肌肉所發力是相對均衡的。這種臥推方式比較適合大多數健身人士,而且是一個相對舒適的握距。是有助於我們使用重量更大的槓鈴進行臥推訓練的。

3、寬距臥推

如果採用寬距臥推的訓練方法,那麼過程當中三角肌前束的發力就會增多,而且胸部肌肉的發力也會增多。

所以說在使用寬距臥推的時候,胸肌的撕扯感會更加強烈一些,正是因為如此,很多健身人士在進行臥推訓練時,會長期使用寬距臥推。

02了解不同間距的引體向上訓練,讓你在訓練選擇時更加清晰

1、寬距引體向上

有一些健身人士認為,長時間做寬距引體向上的話,是能夠將背闊肌拉寬的,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長期使用寬距去做引體向上訓練,更多的會刺激到大圓肌,而不是背闊肌。

並且長期使用寬距引體向上能夠讓你的大圓肌更加發達,整個背部確實看起來變寬了,但是如果大圓肌太過發達,是會影響到整個倒三角的美觀以及背部線條的流暢的。

2、窄距引體向上

窄距引體向上訓練動作,它的側重點主要是背闊肌的中部以及下部。所以在日常背部訓練的時候,不僅需要做常規的引起向上也應該適當地做窄距引體向上,他是發展我們背部肌肉的絕佳動作,一定要加入到你的健身計劃當中去。

3、寬距引體向上的訓練風險

對於剛開始進行引體向上的健身人士而言,如果使用寬距引體向上的話,是有很大的風險的,不僅肩膀容易受傷,而且手肘也容易受傷。

因為寬距引體向上兩手之間的距離比較大,那麼槓桿就會比較長一些。肩膀作為訓練的支點會承擔很大的壓力,也不小心肩膀就會受傷,而且下落速度太快的話是容易拉伸到肩袖以及三角肌的。

由於寬距引體向上是難度最高的引體向上,所以過程當中會出現手臂代償,手肘就會出現控制不住的內扣,手肘內扣的姿勢是非常容易讓手肘受傷的。因此不建議健身新手輕易的去嘗試寬距引體向上。

結語:在進行臥推訓練和引體向上訓練過程當中,適當的調節雙手之間的距離是能夠讓訓練目標側重點有所改變,而且會全方位的刺激目標肌肉,那麼在過程當中應該如何選擇呢,其實小編建議大家可以多種距離都嘗試一些,就可以讓身體的每一塊肌肉都得到鍛鍊。

相關焦點

  • 寬握臥推與窄握臥推,看似相同,但握距不同,訓練的肌肉就不同
    槓鈴平板臥推(寬握),主要針對訓練肌肉是胸大肌,協同三角肌(前束為主)和肱三頭肌。槓鈴平板臥推(寬握)正確的動作流程:1.平躺在平板臥推凳上,以頭部、上背和臀部接觸凳面並獲得牢穩的支撐,眼睛位於槓鈴正下方的位置,雙腿自然分開,雙腳平放在地板上,正手(虎口相對)滿握 (拇指繞過鈴杆,與其它四指相對)槓鈴杆,雙手握距略寬於肩。
  • 槓鈴窄距臥推,作為經典的肱三頭肌訓練動作,應該如何正確訓練?
    ,然後雙手大概在和肩部同寬的位置握住槓鈴,這也就是窄距。2、臥推的訓練技巧及注意事項了解訓練技巧能夠讓我們的訓練效果更好一些,那麼在進行槓鈴窄距臥推時,哪些技巧可以學習呢?首先,走步需要儘可能地貼近你的軀幹,並且將上手臂和身體呈現45度左右的樣子,這樣能夠增強鞏三頭肌的刺激。
  • 引體向上訓練可以鍛鍊臂力嗎?
    從文字上看,應該是「臂的力量」,「臂力」一詞是這樣描述的:由緊繃的臂肌收縮產生的力量,也就是臂力。在實際應用中,手臂應包含推、拉、握三種力。對於引體向上,則採用拉力和抓握。引體向上時,在手臂的發力部分,張力主要由肱二頭肌、肱骨肌和肱橈肌收縮產生,而抓握力主要由前臂產生。
  • 如何區分正手引體和反手引體?4個方面剖析,讓你練背更加高效
    2、刺激的目標肌肉和參與的肌肉有什麼不同當訓練者利用反手窄距進行向上發力的時候,一般依靠的肌群為手臂肌群和背部肌群,例如:肱二頭肌、肱肌;背部肌群參與其中的有大圓肌、背闊肌等,因為窄距和反手握槓,提高了手臂二頭肌的刺激程度,說得更明白一點,
  • 訓練肱三頭肌的最好動作——窄握距臥推,越窄越好嗎?!
    窄握距臥推是一個多關節複合型訓練動作,主要訓練肱三頭肌,對胸肌的內側、三角肌前束也有不錯的刺激;被稱為訓練肱三頭肌的最好動作! 一、窄握距臥推的動作詳解 1、動作要領
  • 如何實現引體向上零突破,了解循序漸進法,讓你成為引體向上高手
    所以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知道應該如何去實現引體向上零突破。想要突破引體向上方法有很多種,那麼今天在這裡小編比較推薦循序漸進法,也就是說先練習其他的訓練動作,通過這些動作增強我們背部肌肉的力量,增強手臂肌肉的力量,增強整個引體向上的流暢性,就能幫助我們完成標準的引體向上。
  • 在家徒手訓練應該怎麼安排訓練計劃,又有哪些動作可以選擇
    01在家徒手健身的訓練計劃應該如何安排不同的訓練動作,針對的部位是不同的,我們在家進行徒手訓練,離不開徒手訓練的三個黃金動作:深蹲、引體向上和伏地挺身三、背部訓練動作和計劃1.引體向上可以在家裡門框中間裝一根引體向上用的橫杆進行訓練,雙手抓握單槓,握距與肩同寬;肩胛骨下沉
  • 引體向上謹防肩部損傷
    ,一些戰友在引體向上訓練後出現了肩部損傷。引體向上主要用到臂力和腰腹力量,同時需要背部骨骼肌和上肢骨骼肌共同參與。上肢骨骼肌中的肩帶肌在上拉過程中發力尤為明顯,如果熱身不充分,在肌肉沒有活動開的情況下受到猛烈刺激,就易造成肩部損傷。戰友們進行引體向上訓練前應充分熱身,喚醒頸部和肩部肌肉。選對握法。引體向上的握法有反握、正握和對握,考核時採用正握。正握的握距分為寬距和與肩同寬,兩種寬距刺激的肌肉不相同。
  • 沒槓鈴,在家怎麼臥推?
    其實健身房沒開,臀(用臀橋),背(用引體向上杆)都還好,就是胸部很難練,平時大家在健身房最喜歡的臥推,家裡是很難複製了。不過還好,雖然家裡沒有槓鈴,但是有啞鈴的卻不少。所以這期,我們就來深入探討下啞鈴臥推!首先介紹標準啞鈴臥推的做法!
  • 為什麼別人訓練時負重小,效果還好?懂得訓練知識是關鍵
    在健身房裡,非常常見的問題就是雖然用的啞鈴比較重,但是彎舉依然沒有效果,可是看到別人用的啞鈴非常小,但是手臂卻練得越來越大。這是為什麼呢?明明選擇的負重是大的,那訓練效果怎麼不好呢?其實在訓練中,我們應該了解訓練的細節,重量的大小是相對的,我們要懂得訓練的知識。
  • 在練背日當中,如何設計背部訓練計劃?如何進行弱點訓練?
    導語:相信很多健身新手比較困惑,為什麼其他人通過這樣的健身方法能夠看到效果,但是在自己的身上效果卻不顯著呢,其實就是因為每一個訓練計劃並不是針對所有人的。比如說再一次練背日當中做五組正面的引體向上,五組頸後的引體向上,五組寬握的下拉,以及五組窄握得下拉。這樣的訓練方式看似背部全部都得到了簡單的訓練,但是所帶給我們的好處不會有太多。2、怎樣才算是一個完整的背部訓練?
  • 健身中有關「握法」的細節,不同握法對訓練效果有何不一樣?
    在健身訓練中,你是如何握住重物的?是採用反握,還是正握?全握還是半握?別小看自己握法的改變,不同的握法對於訓練效果是會有大不同的,畢竟我們需要雙手握住重量,傳導力量進行動作。
  • 臥推時左搖右晃,硬拉時弓背腰痛,3個動作強壯肩胛
    1.臥推時上背部出現明顯的壓迫疼痛感,重量越大,痛感越強烈,臥推重量也難以提升;此外,軀幹無法保持平衡,總是左右搖晃。而一旦出現這兩點,不僅會增加訓練的危險性,也會阻礙臥推的進步,甚至讓你難以找到胸肌的發力感。
  • 想要提升手臂力量,練出麒麟臂,你應該這樣做,全面訓練手臂肌肉
    肱三頭肌是我們重要的推力肌肉,能夠通過伸肘發出很大的力量,強健的肱三頭肌對於我們臥推和伏地挺身的運動表現都有很好的提升效果。肱二頭肌位於上臂肱骨前面淺層,有長、短兩頭。肱二頭肌屬於拉力肌肉,在引體向上和槓鈴划船等動作中有很強的輔助作用。手臂肌肉可以說是除了腿部、胸部和背部肌肉外最重要的肌肉了,強有力的手臂力量能夠增強我們做其他運動的表現能力,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訓練方法對手臂各個部位進行鍛鍊。
  • 三個月沒臥推,力量卻暴增30KG?這還真不是特例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比他們各種訓練動作之間的力量水平。例如,如果某個運動員在臥推時的個人最好成績是225磅(推類力量較好),但他拉類力量不足,那問題就很嚴重了。換句話說,通常情況下,如果你在特定的動作中沒有取得進步,說明身體正在通過神經作用來抑制力量增長,以避免關節失衡和受傷。
  • 引體向上的5種變式,幫你塑造真正的「虎背熊腰」,看你能做幾種
    文/大剛子在健身圈有三大黃金動作,分別是:臥推、硬拉、深蹲,這三個都是複合型動作,它們分別練習我們的胸部肌肉、臀腿部肌肉以及核心和背部肌肉。今天我們暫且不說別的動作,就背部訓練而言,除了硬拉,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動作,它就是引體向上。
  • 如何完成30次,甚至更多次數的引體向上?階梯式訓練方法值得一試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如何完成更多次數的引體向上,或許你苦惱於一次只能做幾個引體向上,這篇文章就是在你幾次引體向上的基礎上,讓你取得更好進階,完成更多次數的引體向上。
  • 負重的遊戲——負重史密斯機引體向上
    為了給你的上背部殘酷的轟擊,請嘗試一下負重史密斯機引體向上這個動作。這是一個很少能看到的動作,無論是在書中還是在健身房裡,這個動作確實配得上「核心硬體」的頭銜。負重史密斯機引體向上是一個與看上去一樣艱難的動作,也許會更加困難。而且如果你從未規律性地進行過大重量的高位下拉訓練,這個動作將會或多或少地暴露出你的一些弱點。
  • 引體向上,如何從零開始?
    引體向上,是一種基礎的力量訓練方式,只要有單槓就能練習。此外,引體向上動作原理與人體骨骼和肌肉的生理作用相一致,不易導致訓練傷,是一種安全、高效、便捷的訓練方式,因此在軍營內外備受推崇。引體向上看似簡單,實則不然。
  • 臥推怎麼做?臥推的基本功:握槓技巧
    臥推怎麼做?臥推的基本功:握槓技巧 2018-06-27 16:16  初大師TrueMaster 「精英者和普通人的區別在於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