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當今在世最偉大的男演員.

2021-02-19 CHINA公社主張


The Greatest Actor Alive

文 | Terrence Rafferty

譯 | 一起去找聖鯨魚@奇遇字幕組

轉載自:奇遇電影

現年87歲的馬克斯•馮•敘多(Max von Sydow)壯麗的職業生涯。其近作有《星球大戰》和《權力的遊戲》(飾三眼烏鴉)。

瑞典籍演員馬克斯•馮•敘多對電影的熱愛開始於他扮演中世紀騎士,與死神在英格瑪•伯格曼的《第七封印》(1957)中下象棋的一刻。憑藉其長達60年的熒幕生涯,馬克斯•馮•敘多已然成為現存最偉大的男演員。現如今,在年屆87歲之際,他或將成為一個流行文化符號。

今年12月份,馬克斯•馮•敘多將出現在《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中,而他所飾演角色的身份是如此神秘,以至於論壇上霧裡盼花的粉絲們幾近瘋狂(他會是最後的絕地學徒——凱南•賈勒斯嗎?還是西弗迪阿斯?又或者是——冷靜啊冷靜——波巴•費特?)明天春天,馬克斯•馮•敘多將加盟以「燒卡司」著稱的奇幻類王牌劇目——《權力的遊戲》。該劇不輸星戰粉的狂熱粉絲至少已經知道他的角色了——三眼烏鴉(在故事中的身份近似於導師)。顯然,馬克斯•馮•敘多在這兩個角色中都能自由發揮其天生的威嚴感。他的嗓音低沉,柔軟又蘊含深意、身材高挑,再加上天生就適合穿奇幻系的服裝(飄動的長袍、兜帽、文藝復興時期的緊身背心和緊身褲等等),馬克斯•馮•敘多就是大寫的權威與神秘。假設今天重拍第七封印,馮•敘多的角色也許會坐在棋盤的另一邊,死神的一邊。他必殺戮。


馬克斯•馮•敘多在《第七封印》中扮演中世紀騎士,與死神下棋一幕已經是電影史經典場景。

簡言之,馬克斯•馮•敘多也走上了優秀電影演員晚年職業發展的慣常路徑,即不時出現在亟需造勢的商業片的一兩個場景裡,並收穫屬於著名演員的,那所謂的「最後致謝」(last billing)的榮譽(當羅列完其他演職員的名單後,單獨出現在最後的「及 馬克斯•馮•敘多」)。當演員已度過大半職業生涯,你漸漸只能尋到他們的零星蹤跡——在這兒出現一會兒,在那兒出現一會兒,最後則再也難覓。但那些擁有精巧技術和瞬息萬變般表情的演員,在有限的場景中也能遊刃有餘。馮•敘多恰恰就是這樣的演員。即使在與伯格曼合作的時期,他也並不總是主角(伯格曼和羅伯特•奧特曼一樣,在選角時遵循輪換原則,因此馮•敘多1957年至1971年在伯格曼電影中扮演的11個角色中,只有6個是主角)。

在年屆87歲之際,

馬克斯•馮•敘多或將成為一個流行文化符號。


馮•敘多最新參演作品是《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

再者,相比真正去表演,成為一個符號並不多麼困難。觀眾對演員過去表現的記憶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馮•敘多已出演的電影和電視劇遠超100部,而這足以為觀眾製造大量回憶了。即使是觀影相對隨意的非文藝觀眾也或許能回憶起馮•敘多的角色,比如《野蠻人柯南》(1982)中的憂鬱國王奧斯瑞、《特別響特別近》(2011)中暴躁的啞巴房客、《禿鷹72小時》(1975)中戴著淺頂呢軟帽的,衣冠楚楚的殺手、《少數派報告》(2002)中賊眉鼠眼的官員。如果以上都想不起來,人們肯定記得《驅魔人》中那個標誌性的角色。即馮•敘多飾演的消瘦年邁的天主教教士,他和魔鬼展開了相當激烈的靈魂對決。


《驅魔人》裡的梅林牧師。

事實上,馮•敘多在《驅魔人》中的角色是其迄今為止最接近符號化的一個,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該角色也是他能贏得「最後致謝」這一演職榮譽的預兆。那時候,為了飾演受僱的驅魔鬥士梅林牧師,四十歲出頭的馮•敘多像老了三十多歲。他現在看上去都比那時候年輕。(憑著飽經風霜般的臉和後退的發跡線,再加上對浮華虛榮的自覺遠離,馮•敘多扮演年老的角色從來沒有困難,而他自己也似乎享受這種挑戰。)這個角色並不大——梅林只在熒幕上出現了幾分鐘,分別在影片開頭和那吵吵鬧鬧、令人噁心的驅魔高潮——但馮•敘多沉靜的力量卻讓這一角色擁有了足以和惡魔抗衡的精神力及偉岸形象。他的梅林融合了神槍手的沉著冷靜和老年人的威懾力。在驅魔的過程中,你能感覺到年邁的牧師為了集中全副精力而付出的努力。馮•敘多所賦予驅魔人的,已經超出了劇本寥寥幾筆的描寫。劇本塑造的角色甚至配不上他的表演,但他還是這麼做了,即使是為最小、最不起眼的角色。馮•敘多就像個小說家,他能找到人性的細節,並賦予角色勃勃生機。

真正成為電影符號之人並非刻意為之。他們留下家喻戶曉的熒幕形象就足夠了。比如,我們難以想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飾演的梅林牧師,儘管他和馮•敘多在外形上有些相似:他們二人的年齡僅差一歲,身高完全相同(六尺四),瘦長的身材十分相似,而且在熒幕上都很奪人耳目。(克林特的頭髮更好,而馬克思的英語說得更優美。)即便如此,想像伊斯特伍德用他那如在耳畔的硬漢嗓音念誦「以基督之力驅逐你」,實在荒謬。而當馮•敘多一遍遍重複這句臺詞時,它被賦予了咒語般的巨大魔力和無比動人的,發自絕望的底蘊,聽上去比上帝親口說出「make my day」更富有感情(伊斯特伍德主演的《骯髒的哈裡》裡的經典臺詞)。伊斯特伍德只有通過執導電影才能充分表達自己。而馮•敘多,這個僅在1988年執導過一部電影(《Katinka》)的人,卻不需要這麼做。凡是有他在的場景,他就是導演。

多年來,馮•敘多演遍了幾乎所有類型的角色和所有流派的電影。他演過耶穌(《萬世流芳》,1965)、魔鬼(《勾魂遊戲》,1993)、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系列電影《少年印第安納瓊斯大冒險》,1993)。他合作過的導演有,馬丁•西科塞斯(《禁閉島》,2010)、史蒂芬•史匹柏(《少數派報告》)、大衛•林奇(《沙丘》,1984)、約翰•休斯頓(《鐵幕來鴻》,1970)、維姆•文德斯(《直到世界末日》,1991)、雷德利•斯科特(《羅賓漢》,2010)。他曾為《萬辛普森一家》配音。他扮演過許多次反派和家族長(比他本人擁有的家長數目還要多)。他幾乎沒有出演過浪漫愛情電影的主角,但他本人卻是極好的丈夫。


《潛水鐘與蝴蝶》(2007)

馮•敘多的角色身形各異,語言不同。他最可愛的角色之一,是朱利安•施納貝爾導演的法語片《潛水鐘與蝴蝶》(2007)中一名中風患者的92歲父親。馮•敘多共出現在該片的兩個場景中。場景一是閃回,他兒子正在幫他刮臉,二人有吵有笑,大多數時候談論的是女人;在短短幾分鐘裡,臉上掛著泡沫的馮•敘多輕鬆演活了一個巴黎老浪子的形象。他的精力雖已日漸衰竭,卻仍對自身抱有非凡且清晰的認識(法式典型)。刮完臉,父親望著鏡子,半開玩笑的說,「上帝,它照出來人再也不像我了。」

當然不像了。看著馮•敘多出人意料地將一個小小的、「最後致謝」的角色演繹的令人回味無窮是有趣的,但更有趣的是看他使出全力對付難啃、肅穆的角色。比如,在伯格曼的《處女泉》(1960)和《羞恥》(1968)中,或在楊•特洛爾的史詩《大移民》(1971)和《新大陸》(1972)中。馮•敘多在這些影片中說的都是他母語瑞典語。他發揮出了其最引人注目的天賦,即刻畫處在非常情境下的平常人。《處女泉》中,他是一名中世紀地主,虔誠且謙卑,卻遭遇了不幸:他的女兒在去教堂的路上被姦殺了。而他則做出了極端反應:以絕對冷酷的意志力,在自己家中殺死了女兒的三個襲擊者,其中一個只是少年。

馮•敘多在他的大部分影片中都是剛正不阿的,但當《處女泉》中的地主完成復仇後,他的堅韌逐漸土崩瓦解,他的步履也變得蹣跚,直到他在一處小溪前停下,挺立的身影突然萎縮於地,就像喪失了所有意義。這意味著,當一個人將意志力繃緊地太久,後者就會猛然出離其靈魂。伯格曼從後方,用廣角鏡頭拍攝了這一幕,除此之外再無其他處理。這會是你見過最美麗的一段肢體演出。

馮•敘多最喜歡深度挖據。


馮•敘多在伯格曼《羞恥》裡演一個不得志的音樂家。

《羞恥》的背景設定在當代,馮•敘多的角色比較柔和,是一名下崗音樂家,和妻子(麗芙•烏曼,馮•敘多的老搭檔)一起住在荒島上一個破農場裡。戰爭爆發了,荒島居民的人性面臨考驗,而音樂家屬於沒有經受住考驗的一類。影片中,馮•敘多的肢體語言一反平常,變得優柔寡斷。他踉踉蹌蹌,穿著睡衣或是又松又皺的衣服,似乎不知何去何從。他有一個很棒的喜劇場景:在妻子的厭惡不滿下,他射偏了一隻雞,差之毫厘。(他像只鳥一樣無助地揮動雙臂。)看這種演繹有時是痛苦的——畢竟這就是伯格曼的風格——但馮•敘多在《羞恥》中做到了一件十分困難的事:他在軟弱中找到了詩意。


揚•特洛爾和馬克斯•馮•敘多、麗芙•烏曼在《大移民》拍攝現場。

《大移民》和《新大陸》講述了19世紀中期,一個瑞典家庭移居美國的故事。由於影片事件跨越數十年,馮•敘多得以飾演其角色各個不同的人生階段。從婚姻初期(再次與麗芙•烏曼搭戲)到艱難辛苦的中年。特洛爾悠然從容的風格使馮•敘多和烏曼都在大量安靜微妙的室內戲中如魚得水。而隨著這部六小時電影的進行,你感覺自己似乎對片中人物無所不知了:他們吃飯、做家務、爭吵、做愛、相互信任或相互猜疑的方式。所有的尋常瑣事,人性的亦強亦弱,都一點一滴地匯聚在一起。這正是馮•敘多能夠駕馭的藝術手法。他最喜歡深度挖掘。


《夏威夷》

馮•敘多能用這種方式演繹的唯一一部好萊塢類型片是另一出19世紀史詩,即喬治•羅伊•希爾的《夏威夷》(1966)。馮•敘多在裡面飾演虔誠嚴苛的基督教傳教士艾布納•黑爾,他從新英格蘭一路行至夏威夷,然後可惡至極地摧毀了島上的文化。這個角色也比馮•敘多的實際年齡大幾歲。儘管該片相對《大移民》和《新大陸》更傳統(他不得不忍受和朱莉•安德魯斯搭戲),馮•敘多奉上的卻是他最本真也是最令人難忘的表演之一。和在《處女泉》中一樣,他在片子裡威嚴挺立,但雖然馮•敘多後來又出演了數個邪惡角色,但他在這部片裡其實並不是個惡人。儘管黑爾牧師幾乎每件事都做錯了,他的初心卻並不卑劣可恥。隨著電影的推進,馮•敘多成功在觀眾們心裡植入了對角色堅韌清廉性格的尊敬之情。他讓我們從內部理解了前伽利略時期的科學,與之相關的世界觀在當代人眼中是很奇怪的。


《漢姆生》

30年後,在特洛爾的《漢姆生》(1996)中,馮•敘多飾演了一個甚至比艾布納•黑爾還要瘋狂的男人,並又一次強迫我們理解了他。挪威詩人暨小說家克努特•漢姆生在他浮誇古怪的老年時期成為了阿道夫•希特勒的公然支持者。這是因為納粹黨是他作品的崇拜者,而且他相信第三帝國能通過某種方式使挪威受益。該片中,漢姆生比當時的馮•敘多年長約20歲,而後者對角色暴躁性格及昏亂尊嚴的刻畫簡直令人難以置信。每個顫抖的姿態,每次暴怒的發作和那為了衰朽的驕傲而挺起的胸脯,都訴說了主人公對生而有限的不滿。你不禁會思考,馮•敘多何以知道如此之多?他和魔鬼定下契約了嗎?亦或是因為馮•敘多當年在《第七封印》中的對手在棋局終了時曾對他輕聲耳語?不,這一切皆僅源自於上天賜予極少數演員的想像力。享此天賜的演員包括,勞倫斯•奧利弗、默片時代的莉蓮•吉許、馬龍•白蘭度,和馬克斯•馮•敘多。

相關焦點

  • 印度最偉大的在世藝術家Nair油畫作品
    Surendran Nair被廣泛認為是印度最偉大的在世藝術家之一。Nair從印度和希臘神話中汲取靈感,使用超現實主義的許多繪畫策略進行繪畫,例如夢境景觀,看似無關的物體的並置,以及象徵性的生物。
  • 他可能是日本電影史最偉大的男演員
    時光網訊 如果要評選日本電影史最偉大的導演,能和黑澤明競爭的並不多;評選日本電影史最偉大的男演員呢,和黑澤明合作16次的三船敏郎顯然希望最大。今年的4月1日是三船敏郎100周年誕辰,讓我們用他的代表作劇照和部分生活照紀念這位極富魅力的日本男星。
  • 《隱秘而偉大》定檔!最會調教男演員的導演出手,李易峰變身在即
    拋開李易峰和金晨這對俊男靚女的搶眼搭檔不說,光是衝著最會「調教」男演員的導演王偉,追劇日程也得妥妥地提前安排上。《白夜追兇》裡的潘粵明最有發言權。沉寂多年,潘粵明憑藉這部劇成功翻紅,成了觀眾眼中集演技與有趣於一身的中年大叔,這軍功章上絕對少不了導演王偉的那份。而且除了馬上開播的《隱秘而偉大》,王偉另一部待播劇是《人生若只如初見》,他選定的男主是李現。
  • 他可以稱得上是在世物理學家第一人,為何卻受到了謾罵與詆毀?
    因為錢老學習的是應用物理,他可以直接將知識應用,為中國造出飛彈。但是楊老的方向的前沿物理,其理論並不能很快用於實踐,再加上當時的中國剛剛成立,國內科學氛圍與條件還很落後,對前沿物理的研究並沒有多大幫助,所以大家希望楊老能夠繼續留在國外。
  • 當今最偉大電影配樂大師,92歲的莫裡康內去世
    據《好萊塢報導》消息,當今最偉大的電影配樂大師,曾經給《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等500部電影配樂的義大利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上周摔斷了股骨,導致併發症在羅馬去世。莫裡康內1928年11月10日出生於義大利羅馬,父親是一名小喇叭手,他12歲時進入羅馬的Santa Cecilia音樂學校學習音樂,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突飛猛進地學完了4年的課程,當時還有報導說這個神童6個月內就掌握了所有知識。
  • 最偉大的男演員行列裡,我最愛他
    看死君:說起影史上最偉大的男演員是誰,可能每個影迷都會有不同的答案;但在我的心目中,義大利的馬塞洛·馬斯楚安尼無疑是我的最愛
  • 好萊塢20世紀最偉大的5位男演員,「教父」才只能排在第4名
    上世紀末,美國電影學會評選出了「百年來最偉大的男演員」排名。排名主要針對的是對整個電影產業做出突出貢獻,又具備巨大影響力的男演員。評選要求裡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必須是1950年之前出道的男演員。這就使得羅伯特·德尼羅、阿爾·帕西諾以及傑克·尼克爾森等人「紛紛落選」,畢竟他們都是在上世紀70年代才開始被世人所熟知。
  • 《永遠的君主》的曹影出演《偉大的誘惑》,被譽為最「欲」男演員
    曹影大多時候不苟言笑,剛正不阿,只有在李袞欺負他的時候才會表現出喜怒哀樂。而大韓民國的曹誾燮性格跳脫,是一個喜劇感十足的屌絲。穿越到大韓民國的曹影扮演起曹誾燮完全不吃力。劇中禹棹奐兩個角色的隨意轉換,讓觀眾驚豔不已。在劇情尚未明朗之前,很多人都是因為曹影和曹誾燮才堅持追劇。
  • 當世最偉大的男演員,名字叫做仲代達矢
    今天,時光君這篇文章的主角,就是日本電影史上最偉大的演員之一、黑澤明御用男星——仲代達矢。他與日本最偉大的電影導演合作,代表作包括《亂》《影武者》《切腹》等傳世經典,但私下裡卻開辦「無名塾」,免費為學生授課,只願做一位「無名」演員。他經歷過日軍侵華的時代,卻拍攝了一系列反思戰爭的影片,常常對中國人民感到「抱歉」。
  • 在他的心中,《重慶森林》就是最偉大的香港電影
    先放個地址:知乎 Live - 《重慶森林》是最偉大的香港電影這次我們打算講香港電影,為此更換了主講人,這次的主講人是專門研究香港電影的吳李冰老師。吳李冰從事電影評論和研究多年,筆名 LOOK,擔任《虹膜》電影雜誌的編輯總監,上海國際電影節選片人,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評審,參與創辦《影響》雜誌,摯愛義大利電影、日本電影、香港電影,王家衛和侯孝賢是他最喜歡的華人導演。由於是沙龍第一次講香港電影,我們為片目的選擇也是煞費思量。要講當然就講最好的電影,最終主講人吳李冰選擇了王家衛的《重慶森林》。
  • 世界上最偉大的演員——丹尼爾·戴-劉易斯全部佳作盤點
    撰寫:李嘯天丹尼爾·戴-劉易斯(Daniel Day Lewis),熟悉他的影迷都稱他為DDL。當今世上最偉大的演員,或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演員,唯一一位三座奧斯卡小金人的男演員。《霓裳魅影》是他職業生涯中最後一部片。他之前發表了一份聲明宣布息影。
  • 丹尼爾·戴-劉易斯,世界上最偉大的演員!(全集)
    資源君:杜一無二   文案:李嘯天丹尼爾·戴-劉易斯(Daniel Day Lewis),熟悉他的影迷都稱他為DDL。當今世上最偉大的演員,或許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演員,唯一一位三座奧斯卡小金人的男演員。
  • 最偉大的中國詩人!BBC播出杜甫紀錄片引關注
    最偉大的中國詩人!杜甫晚年觸景生情,回憶起童年時光而酣暢淋漓寫下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在英國BBC四臺近日播出的紀錄片《杜甫:最偉大的中國詩人》中,罕見地由英國著名男演員、《指環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用英語朗誦。曾主持製作高口碑紀錄片《中國故事》的歷史學家麥可·伍德背著雙肩包,步行於中國的山水之間,帶領觀眾走近了這位東方人人皆知、西方卻鮮有了解的詩聖。
  • 90年代最帥的5位男星,完全秒殺當今的「小鮮肉」!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90年代最帥的5位男星,也是完全秒殺當今的「小鮮肉」1.劉德華1961年出生於香港,是中國香港的男演員、歌手、製片人、作詞人。當年的劉德華是一個在歌手和演員多方面發展的明星,也為觀眾們留下了很多經典的作品。年輕時候的劉德華還是很帥的有木有?在那個年代,這個樣貌,這個顏值絕對是數一數二的。也難怪當時很多小夥伴都被他迷得神魂顛倒。
  • 《誅仙1》問鼎最讓人失望電影,肖戰成最讓人失望男演員第一名?
    主要源於主創們的人氣旺盛,肖戰、李沁、孟美岐、唐藝昕這四位的陣容可謂是年輕流量的代表,但在電影上映後,收到最令人失望的成績,肖戰、和作品皆位列金掃帚獎第一名。其實在此之前,就有鹿晗憑藉《上海堡壘》獲得了最令觀眾失望的男演員。還有成龍在《龍牌之謎》上映後,也上了2019令人失望的男演員的榜單。
  • 當前最火的10位男演員:白宇朱一龍上榜,鄧倫第五,第一是他
    當前最火的10位男演員:白宇朱一龍上榜,鄧倫第五,第一是他!、顏值上都很出色,很多的觀眾都非常的喜歡這個男孩子,也期待他的新劇《鬥破蒼穹》播出,在男演員榜中暫居第八名。從《旋風少女》到《夏至未至》,不僅見證了白敬亭顏值的成長更加見證了他實力的充實,在男演員榜中暫居第七名。
  • 中國的楊振寧,一個被譽為1000年來最偉大的科學家
    但我們國家也有一些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偉大的科學家。他就是楊振寧,偉大到什麼程度呢?在霍金老先生還在世的時候,那時候就有了一個全人類「偉大的物理學家」選評榜,而能被選評出來的,不是霍金老先生,而是我們中國的物理學家,楊振寧先生。一共只有20位人物。但能和楊振寧老先生一同登上的都是已作古的大牛,牛頓,愛因斯坦等人。
  • 馬龍·白蘭度:最偉大的演員,最「混亂」的生活!
    好萊塢最偉大的男演員是誰?所有人都可以異口同聲的說是「馬龍白蘭度」。奧斯卡6次提名,兩次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獲得者,1999年更是被列為「百年來最偉大男演員」之中,排名第四位。而我們熟悉的查理卓別林,只排在第十位。
  • 馬龍白蘭度:最偉大的演員,最「骯髒」的生活!
    好萊塢最偉大的男演員是誰?所有人都可以異口同聲的說是「馬龍白蘭度」。
  • BBC播出紀錄片《杜甫:最偉大的中國詩人》
    杜甫晚年觸景生情,回憶起童年時光而酣暢淋漓寫下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在英國BBC四臺近日播出的紀錄片《杜甫:最偉大的中國詩人》中,罕見地由英國著名男演員、《指環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麥克萊恩用英語朗誦。曾主持製作高口碑紀錄片《中國故事》的歷史學家麥可·伍德背著雙肩包,步行於中國的山水之間,帶領觀眾走近了這位東方人人皆知、西方卻鮮有了解的詩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