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成立!那麼被譽為」鋼琴詩人「的傅聰,豈不是要背上不忠不孝的罵名嗎?
傅聰生於1934年上海——翻譯巨匠傅雷之長子 。8歲開始學鋼琴,9歲師從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 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1959年起為了藝術背井離鄉,轟動一時,此後浪跡五大洲,隻身馳騁於國際音樂舞臺,獲得「鋼琴詩人」之美名。
2020年12月28日,傅聰因新冠肺炎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
看似挺努力的一個人,卻被國人對其有很多不一樣的說法。爭議點主要有兩大方面:
01陳年舊事
一個人如果從小就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目標。然後人生道路上,一直為了自己夢想向前走,成功總會在一個地方與其會面。
但是換個說法說,傅聰從波蘭留學參加完比賽後,本來是要回國的。20世紀60年代中國還是很缺少藝術界的人才的,尤其是鋼琴界。但是,他卻毅然在國家危難之際,背井離鄉去了英國,最後還當了英國的女婿,很大程度上引起國民很大爭議。到底人生發展方向,應該更多地是為了國家發展更重要呢?
與此同時,也成就了那一篇《傅雷家書》——一本千萬家庭教育孩子的經典作品。
02國際地位遭國內人質疑
很多國人說,都沒有看過傅聰的演唱會作品。他這個所謂的在國際上著名鋼琴大師,會不會並沒那麼出名呀?這樣的爭議,如果放到國外的話。肯定會被人恥笑的!
傅聰的嶽父,就是英國著名的音樂節指揮家。英國人都注重貴族地位,可以做指揮家的女婿的人也是有名氣的,也是受過嚴格訓練,在音樂界有很高的知名度的。要不然豈不是會被恥笑。
其實在1979年的時候,傅聰應邀回國參加父母的平反昭雪大會和骨灰安放儀式。當時還被《時代周刊》譽為當今最偉大的中國鋼琴家。
國人沒有看到過鋼琴家傅聰的演奏也正常,畢竟他常年在英國。著名鋼琴家演奏水平主演體現在舞臺上,更多的是在舞臺上給那些有一定級別的觀眾,傅聰成為鋼琴界大佬這一點。
03見賢思齊焉
2020年12月28日,著名鋼琴家傅聰先生,與世長辭,享年86歲。李雲迪和郎朗分別發微博表示哀悼。
也有很多人對其各種評論,其實這樣的事。但是傅聰生前在採訪視頻中這樣講到:百年以後人家怎麼說我也管不了, 我相信百年以後說我的事情一定會很多各種不同的說法。很多莫名其妙的,可是我管不了了。那就是身不由己的事情了,身後名的事情了,顧不上這些無所謂。
逝者已逝,再去爭論很多事並沒有太多的意義。更多的,我們應該去看這個人、這段故事,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因為我小時候練得不夠,所以我每天練習6-7個小時鋼琴,是為了彌補小時候。」我想這句話,才是真的值得引發我們思考的事情。傅聰每天堅持做一件事6-7個小時,這樣堅持了六七十年。
但是,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誰還有那個毅力為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一直堅持下去呢?所以,傅聰先生的生平的那些在大家看來有爭議的往事,我們沒有必要太多的去做過多的研究了。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我們之所以記錄一代前輩的故事,並不是為了讓後人辱罵他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畢竟那些前輩,有些經歷走過了,就再也回不去了。與其跟他們爭論不休,還不如放過他們讓他們安息;也放過自己,不要再與那些陳年舊事做過多的爭論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