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若不忠又不孝就是叛徒嗎?

2021-01-13 一個人的時光歲月

如果「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成立!那麼被譽為」鋼琴詩人「的傅聰,豈不是要背上不忠不孝的罵名嗎?

傅聰生於1934年上海——翻譯巨匠傅雷之長子 。8歲開始學鋼琴,9歲師從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 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1959年起為了藝術背井離鄉,轟動一時,此後浪跡五大洲,隻身馳騁於國際音樂舞臺,獲得「鋼琴詩人」之美名。

2020年12月28日,傅聰因新冠肺炎在英國逝世,享年86歲。

看似挺努力的一個人,卻被國人對其有很多不一樣的說法。爭議點主要有兩大方面:

01陳年舊事

一個人如果從小就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目標。然後人生道路上,一直為了自己夢想向前走,成功總會在一個地方與其會面。

但是換個說法說,傅聰從波蘭留學參加完比賽後,本來是要回國的。20世紀60年代中國還是很缺少藝術界的人才的,尤其是鋼琴界。但是,他卻毅然在國家危難之際,背井離鄉去了英國,最後還當了英國的女婿,很大程度上引起國民很大爭議。到底人生發展方向,應該更多地是為了國家發展更重要呢?

與此同時,也成就了那一篇《傅雷家書》——一本千萬家庭教育孩子的經典作品。

02國際地位遭國內人質疑

很多國人說,都沒有看過傅聰的演唱會作品。他這個所謂的在國際上著名鋼琴大師,會不會並沒那麼出名呀?這樣的爭議,如果放到國外的話。肯定會被人恥笑的!

傅聰的嶽父,就是英國著名的音樂節指揮家。英國人都注重貴族地位,可以做指揮家的女婿的人也是有名氣的,也是受過嚴格訓練,在音樂界有很高的知名度的。要不然豈不是會被恥笑。

其實在1979年的時候,傅聰應邀回國參加父母的平反昭雪大會和骨灰安放儀式。當時還被《時代周刊》譽為當今最偉大的中國鋼琴家。

國人沒有看到過鋼琴家傅聰的演奏也正常,畢竟他常年在英國。著名鋼琴家演奏水平主演體現在舞臺上,更多的是在舞臺上給那些有一定級別的觀眾,傅聰成為鋼琴界大佬這一點。

03見賢思齊焉

2020年12月28日,著名鋼琴家傅聰先生,與世長辭,享年86歲。李雲迪和郎朗分別發微博表示哀悼。

也有很多人對其各種評論,其實這樣的事。但是傅聰生前在採訪視頻中這樣講到:百年以後人家怎麼說我也管不了, 我相信百年以後說我的事情一定會很多各種不同的說法。很多莫名其妙的,可是我管不了了。那就是身不由己的事情了,身後名的事情了,顧不上這些無所謂。

逝者已逝,再去爭論很多事並沒有太多的意義。更多的,我們應該去看這個人、這段故事,我們可以從中學到什麼?

「因為我小時候練得不夠,所以我每天練習6-7個小時鋼琴,是為了彌補小時候。」我想這句話,才是真的值得引發我們思考的事情。傅聰每天堅持做一件事6-7個小時,這樣堅持了六七十年。

但是,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誰還有那個毅力為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可以一直堅持下去呢?所以,傅聰先生的生平的那些在大家看來有爭議的往事,我們沒有必要太多的去做過多的研究了。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我們之所以記錄一代前輩的故事,並不是為了讓後人辱罵他們。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畢竟那些前輩,有些經歷走過了,就再也回不去了。與其跟他們爭論不休,還不如放過他們讓他們安息;也放過自己,不要再與那些陳年舊事做過多的爭論了吧。

相關焦點

  • 自古忠孝難兩全,亞聖孟子是這樣選擇的
    自古忠孝難兩全,這是一個難解的命題。從古至今無數人在面對忠孝的選擇,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複雜。如果是你,你該如何選擇呢?在思考這個問題的同時,我們來看看「亞聖」孟子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吧!學生問:「那舜不阻止法官嗎?」孟子說:「舜怎麼能阻止呢?法官在履行自己的職責。」學生問:「那舜又該怎麼辦呢?」孟子說:「舜應當放棄天子之位,然後偷偷地背上父親逃到海邊住下,把做過天子的事情統統都忘掉。」
  • 「自古忠孝兩難全」,「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兩者是否矛盾?
    鄙人愚見:「自古忠孝兩難全」與「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這兩者從字面上看,確實有矛盾之處。然而,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只是表面上的。但是,只要稍加思考,就可以發現,其內在本質並不矛盾,而且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為表裡的。
  • 楊傳軍:自古忠孝難兩全 群眾安全高於一切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總有這樣一群忙碌的身影,默默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是群眾、志願者、村幹部……在大方縣三元鄉勝興村,有這樣一個人,母親病重躺在床上,但他仍然默默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就是大方縣三元鄉勝興村黨支部書記楊傳軍。
  • 不孝不忠的面相,遇見這樣的人千萬不能結交!
    自古以來我們似乎對於一些不忠不孝之人都是極為唾棄的,而且也都清楚在不少人看來一些不孝之人通常都是那種極為邪惡之人,沒人喜歡。那麼不忠不孝的人面相是什麼特點?
  • 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有多少人忠孝兩不全?
    這兩個表和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並列,被後世稱為「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若你沒哭,在這個評論家眼中,可就認為你屬於忠孝兩不全的人物了。之所以把這三篇古文排在一起,是因為,這幾篇古文都一樣的情感充沛,情感真摯。它們分別表述了君臣之情、骨肉親情以及家庭倫理之情。
  • 典故日課|自古忠孝難兩全嗎?你可能誤解了
    文 / 杜豆豆自古忠孝難兩全。這話的意思,是說你要麼為國家盡忠,要麼在父母身邊盡孝,這兩件事很難兼顧。在這裡,「忠」和「孝」被當成了分離甚至是對立的兩個概念,你必須二選一。選擇這個,就要放棄另一個,這的確是挺讓人為難的事情。
  • 生活中:忠孝能兩全嗎
    關於此問題,我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忠孝不能兩全。首先,人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所謂說人命關天,沒有了健康,沒有了生命,錢又能如何,何況你爸現在是蟲遇到了人生的選擇題,而且是比較難的的選擇題。如果換位思考,您又該如何決擇呢?
  • 自古忠孝難兩全!母親病重,她奮戰在隔離病區;母親辭世,她在家中...
    她為自己近在咫尺卻不能照顧病重的母親,在母親去世後不能去送行感到愧疚、自責……儘管母親已經走了一周時間,可一提到那段煎熬的日子和一生的遺憾,慕愛琴就痛不欲生,幾度失聲痛哭。慕愛琴是武陟縣人民醫院兒科副主任、主治醫師,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1月24日,她主動向醫院遞交了志願書,申請到兒科發熱門診和隔離病區工作。
  • 忠孝不能兩全是藉口,父親去世他痛哭流涕,陳道明的做法打臉範明
    忠孝不能兩全,是藉口,父親去世他痛哭流涕,陳道明的做法打臉範明前幾年有一個節目叫《傳承者》,那一期有一個節目是木偶劇《父親的時光機》,導演是馬良,馬良父親是京劇導演,希望馬良能子承父業,但是馬良喜歡美術,後來又當了一個攝影師。
  • 【我的抗疫故事】自古忠孝兩難全,恪盡職守終無憾
    【我的抗疫故事】自古忠孝兩難全,恪盡職守終無憾 2020-04-09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聽醉了這文生歌聲太銷魂了,唱功字正腔圓,劍華演唱《忠孝文龍難兩全》!
    因為懶聽醉了這文生歌聲太銷魂了,唱功字正腔圓,劍華演唱《忠孝文龍難兩全》!《忠孝文龍難兩全》選 段演唱:劍華 ***************>****************不奉不養罪滔天出使匈奴為忠君誰料事變兒難回忠孝文龍難兩全
  • 【抗「疫」先鋒】忠孝難兩全,這個「雙警」家庭不一般
    【抗「疫」先鋒】忠孝難兩全,這個「雙警」家庭不一般 2020-02-07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語:「忠孝難以兩全」是什麼意思?飽含深意,很多人明白的太遲
    古語道「忠孝難以兩全」是什麼意思?飽含深意,很多人明白的太遲!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知道國家是大家,是故首先要對國家盡忠盡責。要盡責,就要遵循古訓教導的聖賢之道福澤後代,傳承聖賢之道就對得起上古祖先,如此才對得起國家和父母。
  • 一面大談愛國,一面送子移民,名嘴董卿上演新版「忠孝不能兩全」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忠孝不能兩全」,這句話多是用在國家有難,需要你捨身為國,難以在家中老人膝前盡孝,然而,今天這句話似乎又有了新的解釋。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下,很難再有什麼事需要你為國獻身,但是「盡孝」卻發生了由上至下的轉變,家中的孩子,就是一個家的小祖宗,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甘願付出一切,央視名嘴董卿,就是其中之一。董卿作為央視的知名主持人,她多次主持過春晚,端莊大方的她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央視「一姐」。
  • 解讀《十月圍城》:閻孝國的忠孝難兩全,二元對立下的悲劇人物
    何為忠孝難兩全?忠孝不並,我兒須人輔弼,卿宜抑割,豈可旬以私情?是孫文嗎?我認為不是,陳德森在影片中弱化了「革命」的光輝感,甚至沒有過多的闡述何為革命,每個角色或自願或被動的赴湯蹈火,都是一種小家思想做主導的設定,這也是隱晦的忠孝思想表現。
  • 【抗疫一線】自古忠孝兩難全 一片丹心鑄警魂
    【抗疫一線】自古忠孝兩難全 一片丹心鑄警魂 2020-02-27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秦賦》:劇情過半,不忠不孝、不仁不義的人非他莫屬
    復盤《大秦賦》前半部,我發現嬴虞這個人很重要,周旋於四方勢力,屬於典型的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人。不忠不孝嬴虞屬於嬴姓宗親,和大王沾親帶故,只不過到了嬴虞這輩,混得太差,無官無爵,就是是一個無業的小混混。
  • 抗疫:自古忠孝兩難全,被這個護士姑娘打破,因為她背後是國家
    就是那位「求國家分配對象」的小天使,她其實是浙江醫療隊的護士,但卻是實實在在的安徽銅陵姑娘,她叫牧閔敏。抗擊疫情的過程是漫長又艱苦的,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在這場拉鋸戰中努力奮戰。同樣的,他們也是身為人父,身為人母,也是身為子女。在前線奮戰的同時,也在時刻擔心著自己的家人。
  • 忠王不忠?李秀成真的是投降變節的叛徒嗎?
    而有的人卻認為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叛徒,對不起「忠王」的封號。戚本禹就在長文中寫道「忠王不忠。歷史的事實遮蓋不住」,作者認為,李秀成是一個「投降變節」的叛徒。洪秀全雕像這個時候封李秀成為王,目的很明顯,為的就是用王爵來買他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