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軍:自古忠孝難兩全 群眾安全高於一切

2020-12-19 天眼新聞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總有這樣一群忙碌的身影,默默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們是群眾、志願者、村幹部……

在大方縣三元鄉勝興村,有這樣一個人,母親病重躺在床上,但他仍然默默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就是大方縣三元鄉勝興村黨支部書記楊傳軍。

2月6日,寒風呼嘯,記者來到三元鄉勝興村瓦房組附近的扯山坡卡點上見到楊傳軍時,他正在和同事們一起值班,檢查、登記、勸返……周而復始,這位55歲的村支書看上去非常滄桑和疲憊。

在採訪中,楊傳軍告訴記者,他母親今年87歲,去年臘月二十二日患腦癱,因為病情不穩定,平常都是他和大哥楊傳文、兄弟楊昌利輪換照顧母親。臘月二十八日(1月22日),三元鄉黨委、政府召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會議後,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他只好把照顧母親的重擔託付給妻子和哥弟,迅速組織全體幹部下沉到6個村民組(老屋、川洞、瓦房、石坪、石板、石頭)宣傳疫情防控知識,排查全村是否有武漢返鄉務工者和學生,並設置兩個勸返點,安排人員值班值守,每天利用大喇叭、移動宣傳車及微信群等平臺載體,廣泛宣傳動員群眾不走村串寨,不趕場、不造謠、不傳謠、紅事延辦,白事簡辦……增強群眾自我防範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這一去就是半個月。

「面對重病的母親和突如其來的疫情,我知道,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群眾安全高於天,自古忠孝難以兩全,母親只是全村2500多人中的一員,我必須抓好村裡的疫情防控工作」楊傳軍告訴記者,白天要堅守崗位,晚上回去就和家人們輪換照顧母親,盡一點孝心,待母親的病情稍微好轉一點,他又回到卡點上和同事們一起值夜班。

當聽到記者說要給他寫報導時,楊傳軍說:「其實我在母親生病時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沒有什麼可寫的,這是我應該做的,和我一起的同事們也很辛苦,都舍小家顧大家,默默堅守在各自的崗位毫無怨言。」

楊傳軍在村裡既是指揮官,又是戰鬥員。「母親生病他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充分發揮了黨支部書記的示範引領作用,事跡可圈可點。」包村幹部謝家中說。

「楊支書工作特別負責任,每天上班他都是第一個來,最後一個去,他87歲的老母親生病,大家勸他在家照顧母親,但他還是堅持來村委上班,一直帶著大家衝鋒陷陣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剛來村委工作不久的村幹部任娣告訴記者。

「楊傳軍是一個盡職盡責的村支書,我們都看在眼裡。」駐村幹部楊羅榮說。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閔建華

通訊員姜曉

編輯 顧野靈

編審 李凱

相關焦點

  • 自古忠孝難兩全,亞聖孟子是這樣選擇的
    自古忠孝難兩全,這是一個難解的命題。從古至今無數人在面對忠孝的選擇,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複雜。如果是你,你該如何選擇呢?在思考這個問題的同時,我們來看看「亞聖」孟子是如何回答這個問題的吧!從林則徐「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愛國之心,到嶽飛背刺「精忠報國」的精神內涵。從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勇敢擔當到孫中山二十年如一日為近代苦難中國爭取民主的艱辛歷程。從洋務運動向學習西方技術到戊戌變法學習制度。
  • 【我的抗疫故事】自古忠孝兩難全,恪盡職守終無憾
    【我的抗疫故事】自古忠孝兩難全,恪盡職守終無憾 2020-04-09 18: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抗「疫」先鋒】忠孝難兩全,這個「雙警」家庭不一般
    【抗「疫」先鋒】忠孝難兩全,這個「雙警」家庭不一般 2020-02-07 19: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自古忠孝難兩全!母親病重,她奮戰在隔離病區;母親辭世,她在家中...
    現在,她真切地經受了自古忠孝難兩全的考驗。母親走了,沒有責怪,沒有埋怨,她老人家應該是理解、原諒了自己的女兒。母親走了,她還得打起精神,用心照顧好家人,服務好每一位病人,希望這樣的遺憾不會再在自己身上、在我們生活中出現。
  • 典故日課|自古忠孝難兩全嗎?你可能誤解了
    文 / 杜豆豆自古忠孝難兩全。這話的意思,是說你要麼為國家盡忠,要麼在父母身邊盡孝,這兩件事很難兼顧。在這裡,「忠」和「孝」被當成了分離甚至是對立的兩個概念,你必須二選一。選擇這個,就要放棄另一個,這的確是挺讓人為難的事情。
  • 自古忠孝不能兩全,若不忠又不孝就是叛徒嗎?
    如果「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成立!那麼被譽為」鋼琴詩人「的傅聰,豈不是要背上不忠不孝的罵名嗎?傅聰生於1934年上海——翻譯巨匠傅雷之長子 。8歲開始學鋼琴,9歲師從義大利鋼琴家梅百器。 1954年赴波蘭留學,1955年3月獲「第五屆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三名和「瑪祖卡」最優獎。
  • 聽醉了這文生歌聲太銷魂了,唱功字正腔圓,劍華演唱《忠孝文龍難兩全》!
    因為懶聽醉了這文生歌聲太銷魂了,唱功字正腔圓,劍華演唱《忠孝文龍難兩全》!萬事開頭難,熟能生巧。初學者會問,歌詞這麼長,哪有這麼長的伴奏呢?《忠孝文龍難兩全》選 段演唱:劍華 ***************
  • 生活中:忠孝能兩全嗎
    關於此問題,我們只能這樣安慰自己:忠孝不能兩全。首先,人的健康是最重要的,所謂說人命關天,沒有了健康,沒有了生命,錢又能如何,何況你爸現在是蟲遇到了人生的選擇題,而且是比較難的的選擇題。如果換位思考,您又該如何決擇呢?
  • 解讀《十月圍城》:閻孝國的忠孝難兩全,二元對立下的悲劇人物
    何為忠孝難兩全?忠孝不並,我兒須人輔弼,卿宜抑割,豈可旬以私情?我認為不是,陳德森在影片中弱化了「革命」的光輝感,甚至沒有過多的闡述何為革命,每個角色或自願或被動的赴湯蹈火,都是一種小家思想做主導的設定,這也是隱晦的忠孝思想表現。
  • 自古忠孝難兩全 來看古人如何作兩難選擇?
    很多時候,由於某種選擇的優先性過於明顯,我們感覺不到選擇之難;但當兩種或多種選擇標準的優先性處於均勢時,我們就會面臨選擇困境。倘若這種選擇屬於道德層面,那麼選擇者更會陷入道德困境。在中國古代,忠孝問題是一個核心問題,又是一對矛盾。隨著皇權制度的瓦解和現代法律體系的完善,類似困境就不復存在了。
  • 【抗疫一線】自古忠孝兩難全 一片丹心鑄警魂
    【抗疫一線】自古忠孝兩難全 一片丹心鑄警魂 2020-02-27 17: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鬼谷子》:自古忠義難兩全,成就一方就會傷害一方,要懂得取捨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想要做成一件事,很難兩全其美的,如果雙方都處於對立面,而你想要成就其中的一方,就必須會傷害到另一方。有句老話說得好:「自古忠義難兩全」,凡事都想要做到兩全其美,是非常困難的。專諸為公子光效力,就一定會侵害到吳王僚的利益,這就說明了「忤合」難以兩忠的道理。當計謀並不能兩全之時,就應該做出一番假象來迷惑對方,從而達到減輕阻力的目的,更好地達成自己的目標。總的來說,「忤合」其實一把雙刃劍,如果控制不得當,沒能對敵人造成傷害是輕的,很有可能還會傷害到自己。
  • 忠孝不能兩全是藉口,父親去世他痛哭流涕,陳道明的做法打臉範明
    忠孝不能兩全,是藉口,父親去世他痛哭流涕,陳道明的做法打臉範明前幾年有一個節目叫《傳承者》,那一期有一個節目是木偶劇《父親的時光機》,導演是馬良,馬良父親是京劇導演,希望馬良能子承父業,但是馬良喜歡美術,後來又當了一個攝影師。
  • 一面大談愛國,一面送子移民,名嘴董卿上演新版「忠孝不能兩全」
    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忠孝不能兩全」,這句話多是用在國家有難,需要你捨身為國,難以在家中老人膝前盡孝,然而,今天這句話似乎又有了新的解釋。在現今的社會環境下,很難再有什麼事需要你為國獻身,但是「盡孝」卻發生了由上至下的轉變,家中的孩子,就是一個家的小祖宗,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甘願付出一切,央視名嘴董卿,就是其中之一。董卿作為央視的知名主持人,她多次主持過春晚,端莊大方的她也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央視「一姐」。
  • 古語:「忠孝難以兩全」是什麼意思?飽含深意,很多人明白的太遲
    古語道「忠孝難以兩全」是什麼意思?飽含深意,很多人明白的太遲!要理解這句話首先要知道國家是大家,是故首先要對國家盡忠盡責。要盡責,就要遵循古訓教導的聖賢之道福澤後代,傳承聖賢之道就對得起上古祖先,如此才對得起國家和父母。
  • 「自古忠孝兩難全」,「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兩者是否矛盾?
    鄙人愚見:「自古忠孝兩難全」與「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這兩者從字面上看,確實有矛盾之處。然而,這兩者之間的矛盾只是表面上的。但是,只要稍加思考,就可以發現,其內在本質並不矛盾,而且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為表裡的。
  • 抗疫:自古忠孝兩難全,被這個護士姑娘打破,因為她背後是國家
    古語說:自古忠孝兩難全。多少英雄好漢難帶的忠孝二字上。今天這句話被這位可敬、可愛又可親的白衣天使劃上了句號,變成了一個美麗的童話。下對得起父母,上對得起國家,這美麗的銅陵姑娘打破了千年咒語,因為她背後是國家。
  • 無間道:陳永仁,忠孝難兩全
    而自始至終,陳永仁坐在沙發上看著這一切發生,像個旁觀者。陳永仁始終不認為自己是這個家的一份子。陳永仁向黃志誠警官提交了倪家犯罪的證據,並排好檔案和日期,重申自己是警察,做了自已該做的事。他並不認為背叛倪家有什麼不對,只是盡了自己做警察的職責。他坦言自己不想再做臥底,再做自己就變成黑社會老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