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陰雲密布的冷戰時代,嬉皮士運動和紅色浪潮正在自下而上,席捲世界。
在孤懸於北大西洋的英倫三島上,披頭四們正引領著另一場風暴。前不久,他們的著名錄音室專輯《披頭四》出爐,專輯封面刺眼的整片白色卻令人無所適從。此時的四人組已經顯出各自為政的傾向,專輯中收錄了眾多耳熟能詳的傳世佳作,雖然動聽卻顯雜亂,像是四人各自作品拼湊在一起的彙編集。
前些年瘋狂迷戀披頭的人們,對樂隊悄然發生的變化並不習慣。
就在這樣有些尷尬的時間點,披頭們突然發揮出他們一向擅長的色彩和想像力運用,在上年樂隊發表的巔峰作品集《佩伯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團》幻覺影像基礎上,以1966年專輯《左輪手槍》中的歌曲《黃色潛水艇》為藍本,創作出極具披頭四音樂特點和波普視覺藝術風格的動畫電影——《黃色潛水艇》。
《黃色潛水艇》的畫風、設計自成一格,與迪士尼唯美人物造型、浪漫故事情節全然不同。這部影片遊走於現實與非現實之間,非常吻合披頭四60年代中晚期偏愛的超自然冥想主張。影片中色彩繽紛的圖像和繁多裝飾性的設計幾乎幀幀存在,類似這樣的風格動畫並不多見。
這部影片從披頭四自創的」佩伯「引出。佩伯國,也就是胡椒國(Pepperland)的人們享受著音樂,卻被討厭音樂的藍色壞心團大舉襲擊,所有人都被壞心團的炮雨擊成了石塊,只有老船長弗雷德一人逃脫。弗雷德乘坐黃色潛水艇,相繼尋找到披頭四四人,幾人一同穿越幻象回到胡椒國,用音樂和愛化解壞心團的藍色魔性,最終鮮花降臨胡椒國,音樂和藝術重新回歸於人們心中。
本文並非要評析影片本身,而是想依次探討影片中出現的13首(15首)披頭四經典歌曲。
1、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
胡椒國遭遇藍色壞心團攻擊,弗雷德船長聽從老市長兼小提琴手的要求進入黃色潛水艇。潛水艇被壞心團一炮炸走,音樂開始響起。
這首旋律簡單的經典之作來自於保羅·麥卡特尼之手,演唱者則是鼓手林戈·斯塔爾。林戈的鼻音濃厚,非常適合演唱這類帶有童稚色彩的歌曲。林戈對自己能演唱這首歌曲十分自豪,他稱這是一首「連胎兒都會唱的歌」。
這首歌無論是歌詞還是曲調,聽起來都像是一首兒歌,影片中隨著歌聲響起,演職人員名單在怪異的迷幻世界背景中相繼出現,卻似在提醒觀眾這首曲調平穩的歌曲有所隱喻。
放棄全球巡演,逐漸擺脫瘋狂歌迷後的披頭四人組,常常喜歡用自我嘲謔的手法,描繪反常的童稚世界。他們這樣做的心理,既是找尋曾經無憂的童年時光,更隱隱表達了一種避世思想。我們聽這首歌,哼唱這首歌,最初會感覺到簡單和快樂,但到最後,情緒還是會落到一股無法言喻的憂傷之中。
2、埃莉諾·裡格比(Eleanor Rigby)
黃色潛水艇曲調剛落,在一組剪貼畫做成的英式港口工廠動畫效果後,這首歌緊接著出現。和黃色潛水艇一樣,埃莉諾·裡格比首次面世是在《左輪手槍》專輯中。這是一首曲調哀傷的歌,它的歌詞則更加令人傷感。在弦樂四重奏的帶動下,連續兩句「啊,看那所有孤獨的人們」敲擊著每一個聽者的心靈。
影片中,我們隨著潛水艇遊走的視角一路看去,雖未找到歌曲中描述的埃莉諾·裡格比和麥肯齊神父,但更多的孤獨的芸芸眾生浮現在我們眼前。餐館中品嘗美味的食客,樓房裡撫摸寵物的婦人,球場上拼搏的足球運動員……沒有人能逃過孤獨的命運。最讓人感傷的一幕,是一個頭戴摩託頭盔的男子的出現,特寫鏡頭中的男子,表情凝固,潛水艇從他眼前閃過,一滴眼淚猝不及防地從男人眼中緩緩流下。
歌曲中的埃莉諾·裡格比最終死去,麥肯齊神父為她主持葬禮,但人們依然無法從布道中覺悟,神父布道本身,也無法與無盡的孤獨感剝離開來。
這是保羅·麥卡特尼24歲時寫下的歌曲。
3、愛你這般(Love You To)
喬治·哈裡森的印度情結,早在1965年底的錄音室專輯《橡膠靈魂》中就已有所顯現。這首「愛你這般」同樣首次收錄於《左輪手槍》中,這張專輯也是披頭四從流行搖滾曲風轉向錄音室實驗音樂的重要標誌。
潛水艇一路找尋披頭四人組,林戈和約翰已經相繼現身,約翰在夢境大廳隨意打開一扇門,印度樂器西塔琴和塔布拉鼓的音樂前奏響起,喬治站立在風口,頭髮和衣服被不停地吹動。
這首歌是喬治一生創作的無數印度風格歌曲中的第一首。從此以後,「幹了這碗恆河水,來世做個印度人」就成為了人們調侃喬治的口頭禪。
歌曲嘗試著探索人生哲理:——"A lifetime is so short",時年23歲的喬治似乎已經體悟到了一絲生命的短促,並在歌曲最後表達出渴求得到愛的願望——"I』ll make love to you, if you want me too"。
4、現在大家一起來(All Together Now)
本曲在影片中一共出現兩次,也是1968年初版《黃色潛水艇》專輯中的四首原創歌曲之一。這首歌是保羅所做,約翰卻演唱了副歌部分的三句歌詞,歌詞簡單地讓人想笑:「五、六、七、八、九、十,我愛你」。蓄著大鬍子的四人組動畫形象就唱著這樣的歌詞,像孩子一樣在潛水艇中手舞足蹈,他們好像不記得自己正在前往危機四伏的胡椒國,要去拯救被壞心團控制的人們。
歡快的曲調讓人感到的更多是一種戲謔的效果,就像影片中最後的情節那樣。四人組用音樂戰勝了邪惡冷酷的藍色壞心團,約翰最後現出真身,並告訴夥伴們自己在望遠鏡來看到了更多的壞心團成員正在反撲過來,而解決的辦法很簡單,「Sing it!」即可。於是,保羅和約翰開始輪番上陣,直到歌曲高潮部分,四人一同演唱,節奏也逐漸加快,最後歌曲用一個高音C結束,高昂而和諧。
這是一首老少皆宜,適合兩人乃至多人合唱的歌曲。幾年前的一個春節,我和上初中的妹妹在奶奶家陽臺上大唱此曲,笑得我們都忘記了正月裡奶奶家的陽臺有多冷。
5、當我六十四歲(When I'm Sixty-Four)
這是一首溫柔地讓人不禁嘴角上揚的歌,來自保羅。它最早被收錄在《佩伯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團》中,在一眾實驗性質的音樂中點綴出清新和美好。影片中黃色潛水艇進入時光機世界,眾人瞬間變得白髮蒼蒼。正當觀眾對情節感到迷惑和難以理解之際,悠揚的笛聲響起,柔和的曲調旋即傳入耳中。
我翻譯的不好,要精煉一首詩句中的語言並準確地表達含義,總是一件考驗文字功力的事。對於保羅·麥卡特尼而言,在歌詞中玩弄文字遊戲並非其長項,也不是他喜愛的創作方式。保羅最擅長的,就是寫出細緻流暢的旋律,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打動人。
在披頭四解散後的七十年代,約翰在一次採訪中談到,但願自己「六十四歲時依然和洋子老來為伴,一起在愛爾蘭海邊的小島生活,翻閱一生胡鬧的剪貼本」。約翰一度反感保羅的作品,但他依然懷念「當我六十四歲」的願景。可惜,約翰的生命終結在了僅僅40歲,沒有過上年老後因為在外胡鬧而被妻子鎖在屋外的簡單日子,成了約翰在天之靈的永遠遺憾。
6、只是一支北方小調(Only a Northern Song)
四首原創之一(初黃)。披頭四進入後期,喬治創作的歌曲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廣為人知的印度曲風,另一種,好吧,我只能稱之為「非印度曲風」。所有「非印度曲風」,都是極為動聽憂傷的情歌。此時的喬治已經漸漸顯露才華,創作出越來越多頗具分量的作品,但多數時候,喬治還是老老實實站在約翰和保羅身後,為他們撥著琴弦和著音。
「北方小調」在影片中只是一段單純的插曲,並未起到任何承上啟下的作用。但這首歌著實突出了整部影片的迷幻色彩,四人的頭像被異化成了形似機器的形象,雜亂的色彩組合和怪異的畫面內容變化,與這首節奏奇特的樂曲交錯在一起,產生著迷亂人眼的效果。
讀讀這首歌詞,你會聯想到什麼?沒錯,就是印度史詩——《薄伽梵歌》。
7、漂泊之人(Nowhere Man)
這首歌應當是本片中出現的創作時間最早的一首歌了,早在1965年發表的專輯《橡膠靈魂》中就已收錄,披頭四曾帶著這首歌參加巡演。影片中四人組和弗雷德船長被四處吞噬的吸盤怪倒出潛水艇,在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遇到了矮小奇特的"Nowhere Man"。站在局外的角度,約翰三年前的聲音響起,四人組開始了超現實的表演。
《橡膠靈魂》是披頭四第六張正式錄音室專輯,與之前的所有專輯不同,本專輯中沒有一首歌是翻唱歌曲。不論是曲風、配樂、歌詞內容,披頭四都已開始了反思。其實我一直不敢相信類似漂泊之人這樣的歌怎麼會被Beatlemania們接受,可能就像披頭四們自己說的那樣,「在舞臺上即便擺上四個蠟人,都會有人為之瘋狂,沒有人在意音樂本身。」
人們在一些時候都會體驗到約翰寫這首歌時的狀態:慵懶、什麼都不想幹,心底的感觸卻油然而生。
歌曲進行到尾聲,"Nowhere Man"坐在畫地為牢的小圓圈裡,失聲痛哭。
8、露西在綴滿鑽石的天空中(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這是一首引起巨大爭議的歌曲,有人稱這首歌的歌名暗喻了臭名昭著的致幻藥物「LSD」。約翰曾在一次採訪中對此辯駁,但歌曲本身極強的迷幻風格還是讓人們認為約翰是意有所指。當然這首歌的旋律是很動聽的,它最初被收錄在《佩伯軍士》中,算是披頭四實驗音樂風格作品的代表作之一。
更為有趣的是,影片中這首歌響起時,約翰和觀眾一同看到了萬花筒般的離奇景象:「搖曳木馬上,人們吃著甜蜜的餡餅;你在花叢中漂流,每個人都對你微笑」。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與LSD產生了一致的觀感,你說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9、佩伯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團(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儘管這首冒著中二氣的歌曲與大名鼎鼎的專輯同名,但它本身的旋律並不為人所熟悉。本曲節奏歡快,歌詞簡單到沒有意義,從頭到尾就講了一件事:來自二十年前的佩伯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團,縱情唱吧,人們會喜歡你們。
影片中,披頭四人組來到胡椒國,巧合下找到了「佩伯軍士樂團」留下的舊式制服。四人穿上制服,卻被壞心團追殺。情急之下,四人組開始數著節拍,演奏這首歌曲,沒想到激活了先前被壞心團石化了的胡椒國的居民,恐懼音樂的藍色壞心團則大遭打擊。
10、來自朋友們的一點幫助(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
這首歌與上首歌在旋律上自然承接,由林戈演唱。影片中本曲只出現了很短的一段,似乎只是為了不讓上一首歌結束地太過突兀。這首聽起來愣愣的歌曲,從林戈口中唱出後有了一種莫名的諷刺感。同時,也有人懷疑這首歌同樣是在暗示某種毒品,所謂「我的朋友」指的就是那些使人上癮之物。
11、你所需要的只是愛(All you need Is Love)
約翰披頭四時期的經典大作之一。影片中四人組也是用這首歌曲旋律本身擊敗了藍色壞心團最大的殺手鐧——藍色手套。藍色手套最後被密密麻麻的四個字母」L、O、V、E」層層纏繞而降服,它的暗示不言而喻:愛會戰勝一切邪惡和黑暗。
在本歌中,約翰延續了自己一向具有的蔑視權威的特質。他使用了法國國歌《馬賽曲》的前兩個小節作為歌曲開頭,原本充滿了鮮血和戰鬥元素的軍歌瞬間變成了慢悠悠的」Love, Love, Love」,美妙的旋律和令人哭笑不得的氣氛相結合,這正是約翰·列儂音樂創作的高超之處。
這首歌讓人印象更深的是,當約翰1980年12月遇刺之後,歌迷們聚集在紐約約翰的寓所前,含淚齊聲高唱此歌的場景。藍色壞心團開始了最後的反擊,派出一條通體藍色的四頭狗,向四人組發起了攻擊。四人組和他們沒有鬍鬚的兄弟佩伯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團一起,用神奇的障眼法逗得四頭犬左右難顧。兇惡卻愚蠢的四頭犬最終被壓在風琴之下,徹底喪失了戰鬥力。這首歌也是「四首原創」之一。約翰尖厲的嗓音在本曲中被發揮得淋漓盡致,鬥牛犬又兇又傻的形象在聽者眼前躍然浮現。歌曲最後約翰和保羅相繼任意嘶喊並學狗叫的聲音成為本歌的一大亮點。
13、都太多了(It's All Too Much)
「四首原創」中出現的最後一首,在影片最後壓軸登場。當然嚴格來說也不能算是壓軸,因為動畫故事結束後,披頭四人組又一次很嗨地唱起了先前出現過的那首「現在大家一起唱」。影片中藍色壞心團承認了自己的失敗,並被那位不起眼的「漂泊之人」用鮮花徹底感化。所有人在背景音樂下向前行進,觀眾已經無法分清,帶路的四人樂團,到底是從遠方趕來的披頭四,還是那所謂的「佩伯軍士孤獨之心俱樂部樂團」。
此曲由喬治所作,全曲籠罩著濃濃的迷幻味兒。這一時期喬治創作的諸多歌曲,乍一聽旋律有點奇怪,甚至讓人不想聽下去。但仔細品味歌詞,你還是會發現喬治對「愛」的深厚的感悟和渴望。
從這樣的歌詞我們幾乎可以讀出,曾被萬花簇擁的披頭四們,也並未比普通人得到更多的世間真愛。
除了上述13首歌曲,1999年出品的影片同名專輯中還收錄了「寶貝,你是個有錢人(Baby You're a Rich Man)」和「獨立思考(Thinkfor Yourself)」兩首歌。但自始至終,我沒有聽到這兩首歌在影片的任何一個片段出現。
本片結尾處的鏡頭語言運用,與90年代初捷克影片《青青校樹》有異曲同工之妙。貌似強大的物事,卻被鮮花、音樂或孩子的天真輕鬆瓦解。總之,影片最後給人們帶來了放鬆和希望。
人們常認為「愛與和平」的理念是約翰·列儂在其生命後期致力宣揚的,但從《黃色潛水艇》中,我們會發覺披頭四樂隊本身就傳達了同樣的訊息,現在透過黃色潛水艇動畫電影,可以說對「愛與和平」有了更深一層的詮釋。
P.S: 本片可在微博中直接搜索觀看,如想在VIP的世界中免費聽到15首歌曲,可在後臺留言,我會回覆你網盤下載地址和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