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宜良的歷史名人段希文有多少人知道呢?今天薇薇新娘來和大家聊聊咱們宜良的歷史名人 。您有什麼關於您的看法都可以私密我們哦!
段希文:
段希文,雲南宜良人,1900年生,雲南講武堂步科畢業,與朱德元帥及越南國家主席胡志明為校友。金三角之父。原國民黨陸軍39師少將師長,抗日戰爭期間曾任武漢衛戍司令長官。l949年所部在廣西被解放軍殲滅後,他隻身一人經廣州到香港,後被國民黨殘軍第八兵團司令李彌招募到金三角,歷任軍區司令、第五軍軍長等職,後為金三角國民黨殘軍總指揮,從l950年創建金三角的李國輝手中接收了金三角的全面管控權,成為金三角的「希公時代」,人稱「沒有希公,就沒有美思樂(金三角)」。上世紀七十年代,因感到反攻大陸無望,宣布「放棄反攻大陸,不與大陸為敵」。歸順泰國,與臺灣斷絕關係,向泰國王稱臣。當時泰國為了對付帕當山遊擊隊,準備在國民黨殘軍中招募一批軍官,訓練泰國軍人。段希文歸順泰國正逢其時,任命他為泰北人民武裝自衛隊總指揮,在帕當山戰鬥中立了功,泰國國王拉瑪九世在皇宮接見了他,「御賜」為泰國國民,其所部及家屬全部就地加入泰國國籍,享受與泰國軍隊及家屬同樣的待遇。1980年,段希文在泰國因病去世,享年80歲。泰國國王親自發唁電追悼,遺體上覆蓋泰國國旗,(如果要說段將軍是自願加如泰國國籍的話,他的陵墓也不會朝祖國的方向,在金三角,所有老兵的陵墓都是朝祖國方向。我想,他加入泰國國籍一定是有不得以的苦衷,做為一個中國人,他死後最想蓋上的是中國國旗,雖然他是國民黨)在距美思樂一公裡的高地上修建了豪華的墳墓,成為當地一個旅遊景點。
段希文1929年畢業於雲南陸軍講武堂第19期步兵科,先後在滇軍4團、5團任職,由準尉見習官升任少校副區隊長。1937年調滇軍58軍11師1旅1團3營任中校營長。1938年8月初,從雲南開赴抗日前線,參加抗戰,晉升為上校團長、少將副師長、師長等。至1945年6月,歷時8年,抗戰勝利後,奉命代表政府在九江受降。1948年任12師師長。1949年任265師師長兼武漢衛戍區司令。 1937年,盧溝橋事變,抗日戰爭爆發,雲南繼第60軍後又編成第二批抗日部隊(第58軍)。段希文被編在該軍新11師1旅1團,擔任三營少校營長。
1942年春,段希文升任31團中校副團長。1943年,10餘萬敵軍進犯湘西,守軍57師餘程萬部守城半月,傷亡慘重,最後僅率領200餘人突圍,常德失守。58軍奉命馳援。12月10日,58軍在野炮營的掩護下和新10師及段希文所在的新11師共同作戰,經過激烈巷戰,終擊潰來犯之敵,常德得以全部收復。在此次戰役中,段希文率部奮勇殺敵,不幸被敵彈擊中身負重傷,後住院兩月痊癒。1944年,段希文所在的58軍完成前方掩護任務後,轉向敵後方開展遊擊戰,攻佔朱亭火車站,並協助友軍火力封鎖湘江,擊沉敵運輸船數艘,完全截斷敵人的水上運輸。9月以後,段希文團奉命隨軍南下,在攸縣、茶陵、資興、郴州一帶與敵展開激戰。
1945年1月,段希文率團隨軍東進江西贛江西岸地區,激烈交戰後,收復了永新、遂川,使遂川國際機場的運輸得以恢復。 1945年6月以後,日本在太平洋地區的戰事已完全失敗。段希文率團和兄弟部隊一道,在贛江以西的地區接連收復大片失地,到8月15日日軍投降前,南昌三江口以南的失地已全部收復。8月16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八年抗戰終於結束。
1950年,段希文抵達香港,邂逅李彌將軍等人,均力邀其前往泰緬邊境參加殘軍。是年7月,段希文轉往曼谷,加入蔣軍殘部,開始了異域的軍旅生涯。先擔任殘軍第4軍政區司令,1952年任幹訓團第4期大隊長,1954年任副總指揮兼第5軍軍長併兼任幹訓團教育長,1956年任西區指揮官。 1961年蔣軍殘部1、2、4軍撤往臺灣,段希文拒絕從命,率殘部第5軍留在緬甸,與第3軍組成指揮部,自任指揮官兼第5軍軍長。蔣介石斷絕了其補給後,段希文遂率第5軍進入泰北邊境的密梭羅,到了一個20餘戶傈僳族人居住的小村子,見此地險峻、偏僻閉塞,距離泰緬及泰老邊境又很近,段希文決定在此設置軍部,更名為美斯樂。
但在「金三角」的日子並不好過,一方面臺灣當局為了達到控制殘軍的目的,採取多種手段施壓,並多次派專員前往招安,或逼其撤往臺灣,或逼其服從臺號令,或以恢復補給為由對雲南實施竄擾,或對殘軍進行收編,均遭到段希文拒絕。另一方面的壓力來自泰國國內,對於這支突然出現的軍隊,泰國各界斥聲漸獗。1968年,泰國最高統帥發出最後通牒,殘軍或解除武裝或撤出泰緬邊境,除此別無選擇。
1970年,泰國最高統帥部2次頒布繳械令,殘軍面臨生死存亡之秋,進退維谷之際,突遇泰國「後院起火」,叭當的一支反政府武裝誘俘了清萊省省長,攻佔了昌孔縣,逼迫縣長造反,而攻打叭當的泰國軍隊也遭受重創,損失慘重。泰國舉國震驚,隨後泰政府決定請殘軍幫忙,為此泰國的江薩將軍為殘軍作出了取消繳械、授予合法居住權等諸多承諾。段希文和李文煥抽調了精銳兵力,在段希文親自指揮下,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謀略,前山強攻誘敵,後山潛行攀登,一舉攻下叭當並消滅了反政府武裝。但殘軍也遭受了陣亡70餘人,輕重傷300餘人的重大損失。
1962年在異邦立足後,段希文大力興辦教育。出資在美斯樂創辦了興華中學,對當地學生和邊遠貧困學生免收學費。並每年保送40名優秀學生到外地上大學,其資助的學生如今遍布海內外,不少人成就頗豐。
1980年6月18日凌晨1時30分,被泰國稱為「孤軍的靈魂」的段希文心臟病猝發,與世長辭於曼谷。享年69歲。知悉噩耗,泰舉國震驚,次日,泰國前總理江薩上將親臨批耶泰醫院,向希文遺體告別。望著靜臥在鮮花中的希文遺體,他情不自禁走上前,伸手撫著段希文肩膀,許久無語。
6月24日,覆蓋泰國國旗的段希文靈柩由泰高級將領護送從曼谷經清邁再轉回美斯樂。公祭在當地延續了整整15天,數萬群眾冒雨從緬甸、泰國前來祭奠。
7月24日,葬禮舉行。其間泰國總理及多名將領敬獻花圈,送葬隊伍長達兩公裡。按其遺願,他被安葬在美斯樂的他那翁山之巔,面朝北方——自己的祖國。1982年,雲南同鄉主持建成了希公陵。其中一副輓聯高度概括了先生一生: 揚威異域,樹立風範,領導中原豪士,開荒拓土,孤忠撼中外,功勳永銘照佛國; 創立會館,惠澤同鄉,相率南詔健兒,興學建教,桃李滿天下,楷模常留在人間。在金三角,一位重慶老人黃家福數十年如一日地為他的老將軍段希文守墓。
「忠孝仁義、禮儀廉恥」自古為中國文化所推崇的價值觀念。在金三角,在黃家福老人身上讓我們看到了民族文化在異國他鄉的精髓與光芒。黃家福一生跟隨段希文將軍徵戰,老來是這樣的悲涼。他說沒有段將軍就不會有他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沒有段將軍他們這些國民黨殘軍只有自生自滅,所以他自願為將軍守靈,直至2005年,76歲的黃家富在美斯樂貧困病逝的前一天,他都在為段將軍掃墓站崗。他死後埋葬在美斯樂的老兵園。 段希文,不止是泰國人的偶像,更是做為宜良人的我的驕傲,段將軍是抗日名將,也是反攻大陸的核心人物,更是毒品王國的領袖,他功過也只有靠後人評說,,,,,,本文參考和引用了《流浪金三角》和百度百科中的資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鄧賢所著的《流浪金三角》和《大國之魂》還原一個中國遠徵軍的抗日歷史和金三角的發展史。
7月24日,葬禮舉行。其間泰國總理及多名將領敬獻花圈,送葬隊伍長達兩公裡。按其遺願,他被安葬在美斯樂的他那翁山之巔,面朝北方——自己的祖國。1982年,雲南同鄉主持建成了希公陵。其中一副輓聯高度概括了先生一生: 揚威異域,樹立風範,領導中原豪士,開荒拓土,孤忠撼中外,功勳永銘照佛國; 創立會館,惠澤同鄉,相率南詔健兒,興學建教,桃李滿天下,楷模常留在人間。在金三角,一位重慶老人黃家福數十年如一日地為他的老將軍段希文守墓。
「忠孝仁義、禮儀廉恥」自古為中國文化所推崇的價值觀念。在金三角,在黃家福老人身上讓我們看到了民族文化在異國他鄉的精髓與光芒。黃家福一生跟隨段希文將軍徵戰,老來是這樣的悲涼。他說沒有段將軍就不會有他們現在的和平生活,沒有段將軍他們這些國民黨殘軍只有自生自滅,所以他自願為將軍守靈,直至2005年,76歲的黃家富在美斯樂貧困病逝的前一天,他都在為段將軍掃墓站崗。他死後埋葬在美斯樂的老兵園。 段希文,不止是泰國人的偶像,更是做為宜良人的我的驕傲,段將軍是抗日名將,也是反攻大陸的核心人物,更是毒品王國的領袖,他功過也只有靠後人評說,,,,,,本文參考和引用了《流浪金三角》和百度百科中的資料,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鄧賢所著的《流浪金三角》和《大國之魂》還原一個中國遠徵軍的抗日歷史和金三角的發展史。
咱們宜良的驕傲!快快轉發出去,讓更多的宜良人知道。名人的歷史,不容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