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變----走進美斯樂(之三)

2021-02-19 閒言啐語

離開段希文墓園,我們直抵「段將軍餐廳」用午餐。

    餐廳很冷清,用餐人僅我們一桌。年輕老闆娘滿口流利的漢語,她說,美斯樂的生意就是這樣,平平淡淡也平平靜靜。她問我們是否來自臺灣?當告訴她,我們來自中國大陸時,老闆娘興奮地說道:「我男人就是大陸雲南人。」

(用餐」段希文餐廳「)

    老闆娘很健談,從她滔滔不絕的話語中,我得知,她是阿卡族,世世代代生活在金三角,可以說是當地人。她丈夫姓楊,第三代華人。他們夫婦有一個兒子,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

    我問老闆娘,你的餐廳為何以段將軍命名?

(段將軍餐廳)

    老闆娘告訴我,這家餐廳有幾十年的歷史,原主人是段希文的兒子。好些年前段公子離開美斯樂,他們便接手盤下來了。

    老闆娘言道,美斯樂有漢人、傈僳人、阿瓦人和阿卡人等,漢人為多,有十幾萬,所以美斯樂人都會說漢語。

    我好奇地問道,美斯樂的學校教漢語嗎?

   「學生每天都要學習漢語,」老闆娘說:「學校每天下午四點到晚上八點是漢語課,其它時間則是泰語課程。」

    熱情的老闆娘把她兒子的漢語課本拿給我看,課本是臺灣出版,為泰國華人量身定做的,語文、數學皆有。

(臺灣出版的泰國版語文三年級課本)


(興華學校小學三年級數學習作冊,學生楊成安乃老闆娘的兒子)

   「我兒子雖然是泰國人,但他的根在中國,」老闆娘在一旁說:「祖宗的語言不能丟了。有朝一日,希望他能去臺灣或大陸念書讀大學」。

    「學校是政府開辦的嗎?」我問。

     「是段將軍創辦的。」老闆娘回答。

      這位年輕阿卡女人的訴說,將我的思緒帶到了幾十年前.

    公元1965年,漢軍在美斯樂已落腳四年,人口多達十幾萬,其中家屬人數約七八成。由於不再打仗了,軍人的孩童無需當兵扛槍,而他們正是讀書的年齡。

    (美斯樂的漢軍)

    為此,段希文將軍一直思考這麼一個問題,即在美斯樂開辦學校。可有人認為,我們身為難民,生存尚難,辦學可有必要?

    段希文將軍緩緩而言:「正因為身處異域,方感辦學之事急迫。若將來我們的後代不識漢字,不懂中國文化,久而久之,甚至連中國話也不會說,我們豈不愧對列祖列宗?即使百年之後,我們的後代也會詛咒我們的!」

    沉思片刻後,段將軍繼續說道:「我想了很久,一定要辦學堂,請有文化的人來做先生,確保中華民族血脈相傳。」

    說道此,段將軍立身而起,掌擊案頭,高聲而言:「興盛中華,就叫興華學校!」

    於是,由段希文將軍個人出資、美斯樂有史以來的第一所學校----興華學校在金三角落成。

    (美斯樂興華學校)

    但困難接踵而來:漢軍中文化人甚少,教師難覓,教材尚無.

    儘管如此,學校還是如期開學,「人之初,性本善」的讀書聲迴蕩在美斯樂。

                (興華學校書聲朗朗)

    歷史的進程常常不可思議。有誰能想到,大陸開展的「文化大革命」及其上山下鄉運動,竟然與千裡之外的美斯樂連在一塊。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的一天,一名自稱是段希文侄兒的青年學生來到美斯樂。這位學生告訴段將軍,大陸的學生不再念書,只能上山下鄉當農民,成為「知青」了。由於不願種田當農民,故偷渡國境投奔美斯樂。

    段希文當即召集漢軍首腦會議,將侄兒投奔美斯樂一事告知眾將領。看著大家茫然不知所措的表情,段希文笑道:「我們的學校不是要先生嗎?我們不是難覓教書育人之才嗎?大陸的上山下鄉正為我們解決了燃眉之急。這是天賜良機呀!這麼多有文化的學生,大陸不要,我們要!讓他們做學堂的先生。今後凡是投奔而來的大陸學生,我們要以禮相待。」

    隨著大批知青的到來,這支篳路藍縷的漢人部落像是注入了新鮮血液,逐漸煥發出生機和活力。在上世紀七十年代中葉,興華學校的教師幾乎都是來自大陸的知青。我以為,段希文將軍興辦學堂和收容知青的舉措,實乃高明之策,頗有遠見和胸懷。

(興華學校校辦大門對聯:上聯:興揚道統不偏不倚而立中;下聯:華育英才有禮有品且勤學。)

    當年知青投奔金三角大體三種途徑。一是參加緬共,成為反政府武裝的一員;二是無奈之際越境加入販毒吸毒的隊伍,甚至投靠毒梟坤沙;三是直接進入漢人學校教書。

    緬共武裝鬥爭失敗後,隨著烏託邦精神的毀滅,加入緬共的知青有部分輾轉返回大陸,更多的或與販毒吸毒為伍,或流離失所魂斷金三角;也有部分投奔漢軍,或在漢軍的引導下成教書先生。

    「興華學校現在還有知青教員嗎?」  我問老闆娘。

    「他們多離開美斯樂,或去了臺灣,去了美國,定居於美斯樂的也退休了。」老闆娘答道。

    離開「段將軍餐廳」,我們徑直去了興華學校。只見段將軍雕像屹立於教學大樓之前「。

(興華學校創始人段希文將軍雕像)

    

    看來美斯樂沒有忘記這位學校的創始人。

    一位年輕的老師動情地說,他曾經的先生就是一位當年的知青。如今,先生雖已離去,但他教出的學生,很多畢業於臺灣、香港,甚至美國的大學,也有從曼谷、清邁或清萊的大學走出來的。  

   「今天,我們長大了、成材了,感恩美斯樂,感恩知青老師,我的志向就是當一名教員。這不,我回到興華學校,拿起了老師當年的教鞭」。

    在美斯樂興華學校,我面對段希文將軍的雕像,深深地向他鞠躬致敬。

      (未完待續)           

相關焦點

  • 美斯樂,那些流落的抗日老兵-----
    我十幾歲時騎車從貴州進湖南後,先去了一個叫芷江的小縣城,這裡有一個叫飛機場的地方,並沒有飛機,空曠處立著一個高大牌坊,寫著「受降坊」三字,竟然是45年何應欽接受中國戰區日本軍人投降的地方,當時我很懵,因為歷史書上從來沒有提到過這件事。後世的中國人不熟悉這個日子不算很奇怪,民族戰爭硝煙未盡,內戰又開場了,這個停頓太不明顯了。
  • 去過曼谷工作去過臺北工作的他為什麼要回偏僻的美斯樂從事教育工作,深圳志願者國際公益活動系列片之四(6月助學結束篇)
    拍攝聯絡 171262009@qq.com【他為美斯樂的中文教育添磚加瓦的時光】本期文字閱讀40",視頻9'10"看視頻請全屏放大聲才能感受更好片中配樂費玉清《美斯樂》來自網絡觀看高清視頻請點擊文末閱讀原文李主任很安靜開車時話語很少坐下來更安靜方方跟我說
  • 孔雀茶學堂丨走進泰國
    現泰國的茶園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區,美斯樂是其中名氣最大的茶區。1949年,原本駐紮在雲南的一支國民黨軍93師部隊退到緬甸,又遭到緬甸政府軍圍剿,在熱帶叢林裡一路逃亡到泰國境內。1961年,他們入駐泰國清萊省美斯樂地區,美斯樂開始從原始山林向現代城市轉變。
  • 清萊美斯樂村:泰國北部最大的華人村,有小瑞士之稱
    美斯樂是泰北最大的華人村。美斯樂村的村民一部分是來自於中國西南地區的移民,還有很大一部分則是一九四九年潰退來此、後經泰國政府批准定居的前國民黨93師的軍人及其後裔。這裡的居民,在衣食住行方面保留著中國漢民族的習俗。美斯樂村地處高山,氣候溫和溼潤,終年雲霧繚繞,林木雋秀,山花爛漫,美景宜人。
  • 我眼中的宜良歷史名人—金三角之父—段希文
    段希文被編在該軍新11師1旅1團,擔任三營少校營長。 1942年春,段希文升任31團中校副團長。1943年,10餘萬敵軍進犯湘西,守軍57師餘程萬部守城半月,傷亡慘重,最後僅率領200餘人突圍,常德失守。58軍奉命馳援。12月10日,58軍在野炮營的掩護下和新10師及段希文所在的新11師共同作戰,經過激烈巷戰,終擊潰來犯之敵,常德得以全部收復。
  • 【浩鑫】十年•蛻變
    [十年]《十年》有點感傷,卻是和《父親》一起,哼唱著走進自己的夢想。張學友、周杰倫、林俊傑、五月天、薛之謙、李宗盛、王力宏、李榮浩、毛不易、張信哲、齊秦、吳青峰……聽了蠻多場的演唱會,今年我要哼著歌去還欠Eason和筷子兄弟的演唱會。
  • 張洪量:《蛻變》
    ,一切重新開始,於是有了這次徹底的「蛻變」。在這張專輯中,張洪量細膩的感觸,有著更加淋漓盡致的抒發,從自己的蛻變中,他寫出了當前社會的巨變、生活中的矛盾以及對愛情所持的態度。4年後,小蟲的王者之劍工作室裡有一位女歌手翻唱了這首歌,吳慶隆編曲,黃怡製作,她就是潘儀君,收錄在潘儀君的專輯《你給我一片天》裡。
  • 郎人蛻變--開皇之治系列
    郎人蛻變--開皇之治鐵觀音        鐵觀音,茶人又稱紅心觀音、紅樣觀音;既是茶葉名稱,又是茶樹品種名稱。清雍正年間在安溪西坪堯陽發現並開始推廣。郎人蛻變--開皇之治大紅袍        大紅袍,產於福建武夷山,屬烏龍茶,品質優異。中國特種名茶。其外形條索緊結,色澤綠褐鮮潤,衝泡後湯色橙黃明亮,葉片紅綠相間。
  • 邱思婷,天鵝公主的重生和蛻變
    Reborn就是生命成長過程中的一次蛻變不斷地蛻變,發現更美好的自己,獲得新生- 邱  思  婷 -之後以優異的先天條件及舞蹈靈性被上海舞蹈學校破格錄取為芭蕾舞專業三年級的學生。旅居歐洲多年後的邱思婷,表現更加耀眼,她在2014年擔任中法建交50周年系列活動的出品人、藝術總監及主演,並攜手法國浪漫鋼琴王子理察克萊德曼傾情演繹芭蕾鋼琴《足尖上的情人》浪漫七夕芭蕾之夜的巡演。
  • 元氣少女胡馨尹的蛻變青春!
    《青春有你2》的播出,讓一個甜美可愛的少女走進了更多大眾的視野,每一次公演帶來的驚喜,讓觀眾們為「小蝴蝶」的成長感到驚喜,也讓她人氣不斷上升。49名的最終排名,對當時出道僅半年的她來說,是認可也是激勵,是結束也是開始。挑戰,是胡馨尹對自己出道後的總結。
  • 成熟三進階,鍾麗緹38歲老公張倫碩如何丟掉長相稚嫩,蛻變成熟
    因此,對於男生而言,拋掉長相稚嫩這個「包袱」是很重要的,今天主要分為三進階來講起,長相稚嫩的男生也可以通過學習張倫碩的這幾個進階點,讓自己蛻變成熟。首先,我們先來了解長相稚嫩的男生在穿搭上有何禁忌。一、長相稚嫩三大禁忌1.
  • 今晚21:33《媽媽咪呀》蛻變之夜,全國16強上演「女神來了」!
    歷經兩個多月的角逐
  • 《魔女》一場因復仇的神秘蛻變!驚現韓國版X特警——A級特異人!
    今天我將帶你們從國產劇場走進韓國劇場,走進一部由金多美,崔宇植,高敏詩主演的韓國懸疑科幻動作片——《魔女》!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忍受十幾年的痛苦與煎熬小女孩長大了,變成清純可愛的高中生,從此她的蛻變開始了——復仇×嚴密計劃!
  • 一個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三次蛻變
    之後,阿梅猶豫並膽怯的走進了美容店,她想改變自己,想被自己所愛的人看見。 當星帶著朋友再次出現在她面前時,看到的是另一個「不一樣」的阿梅,她花了兩個晚上,為自己做了肩墊,笨拙的給自己化了妝,穿著短褲和高跟鞋。
  • 蝴蝶的蛻變
    蝴蝶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它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經過四個形態完全四個不同的發育階段,特別是蝴蝶的幼蟲階段到成蟲階段的蛻變,感覺超級變態,一條蠕動的毛毛蟲蛻變成仙,這種變態能力簡直令我欣佩。談起蝴蝶蛻變,古時最經典的有《梁山伯與祝英臺》。更有傳說中的《鳳凰涅盤》,鳳凰是人世間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負著積累於人世間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於熊熊烈火中自焚,在肉體經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磨礪,它們才能以更美好的軀體重生,以生命和美麗的終結換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
  • 三回書目三個瞬間,聽著評彈走進大師蔣月泉的傳奇人生
    昨晚,集結滬蘇兩地、老中青三代評彈名家的原創中篇評彈《蔣月泉》在上海大劇院中劇場首演。作品根據蔣月泉藝術人生為基礎、追溯大師生平足跡,將其生平故事和「蔣調」經典作品相結合,用三弦琵琶吳儂軟語唱出了一個人們熟悉卻又不那麼熟悉的蔣月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