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特工往事:中日混血,容貌傾城,暗殺頭號大漢奸,3聲槍響,香消玉殞……

2021-02-11 最人物

三聲槍響後,血染錦衣,玉殞香消,那一年,她26歲。

1939年,中統上海潛伏特工部接到一則密令:暗殺丁默邨(cūn)。日本記者稱之為「嬰兒見了都不敢出聲的恐怖主義者」,國人則稱其為「丁屠夫」。那時,這座有著十裡洋場的繁華都市好似一盤棋,日本人在這亂世大局中,布下無數棋子,而丁默邨,是日偽政府推至前排的掌棋人。他成立的上海日本特工部(即臭名昭著的76號),短短幾年內便已製造出無數起震驚全國的血案,慘死在這個惡魔屠刀下的共產黨人和抗日人士,有上千個。此人生性多疑,非日本人之約,他不赴;非親信之人,他不見。永遠背靠牆壁,睡覺向來只睡在浴缸裡,行事縝密,從無紕漏。收到暗殺命令的中統特工陳寶驊的心臟不自主地攣縮著。他劃一根火柴,點燃那張記錄著秘密任務的草紙,當它在火光中化為一團灰燼時,鄭蘋如的面孔浮現在他的腦中。

這位鄭家千金,1914年出生在有著櫻花與海港的美麗之地,名古屋。十三歲時,她隨父母歸國。父親鄭鉞是晚清公派日本的留學生,而母親木村花子,是日本的名門之秀。鄭蘋如自幼便學鋼琴,習書畫,名媛應當所學的她都樣樣在行,然而她卻不願如其他名媛一樣,只懂風花雪月,兒女情長。在兒時,她便常常見到父親與幾位叔叔伯伯為中國革命而奔忙,他們就在她的面前談革命,聊救亡。而母親花子雖為日籍,卻也在結識父親後,深深愛上了這個男人身後在風雨中艱難前行的國家。上海淪陷時,曾有好事者問鄭蘋如的母親:「你是日本人,現在你們國家和中國打仗,你怎麼看?」鄭蘋如親耳聽到母親說:「我嫁的是中國人,姓的是中國姓,姓什麼就是什麼地方的人,我現在是中國人。」耳濡目染,這個女孩漸漸懂得,何為國家大義,心中也埋下了報國的種子。正值二八年華,她也像所有女孩一樣愛美,每每來了興致,便會穿上最時髦的衣裳去照相館留幾張影。
一經刊登,鄭蘋如成為彼時上海最受追捧的名媛之一。同期與她一起登上封面的,是阮玲玉、胡蝶等當紅女星。

做過封面女郎,又曾就讀於丁默邨做過校董的中學。上海名媛,師生關係,加之中日混血的身份,在陳寶驊心中,鄭蘋如無疑是此次刺殺丁默邨的最佳人選。

那天,鄭蘋如收到了在老地方見面的消息,只是這次,她隱隱感到,事情似乎不像往日那樣簡單。

果不其然,會見時,坐在對面的陳寶驊遲遲沒有講話,只是不停地吸著煙。時間過了半晌,他終於熄掉那支幾乎要燒到手指的煙,用指尖在菸灰中劃出一個「丁」字。「很危險,很棘手,你可情願?」沉默已久的陳寶驊終於開口。
刺殺魔鬼,這是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一經受命怕是兇多吉少。但想起一個又一個死在屠刀下的忠魂,她明白,這是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鄭蘋如抬起頭,看著陳寶驊的眼睛,堅定地說出三個字:「我受命。」一如她當初加入中統時的果決,只是語氣與目光中,比那時多了些沉穩與堅定。

鄭蘋如與陳寶驊的初見,是在九一八事變後不久的一次愛國集會之後。那時,鄭蘋如站在臺上慷慨激昂地發表愛國演講 ,大聲呼號:「把日本人趕出去!」那美麗的臉龐因激動微微沁出汗水,眼眸也因興奮而發亮。臺上的她牢牢抓住在場每一個人的目光。臺下的青年都隨著她的呼喊紛紛起立,一片呼聲湧起了浪潮。老特工陳寶驊默默坐在會場的角落裡,面孔冷靜,但胸中的熱血卻早已隨著鄭蘋如的演講一起湧動。經驗與直覺告訴他,這個女孩如果可為國家所用,必將成為對付日偽間諜的一支出鞘利刃。
那時,在臺上萬眾矚目的鄭蘋如還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命運即將被改變。翌日,鄭蘋如收到陳寶驊的邀請,前去一家咖啡館碰面。一身婉約旗袍,秋波含媚,桃腮生春,落座,她便綻出一個明朗的笑容,全無小女子的含羞之態。鄭蘋如見陳寶驊躊躇著,不知如何開口,便暗自思忖著來人的意圖,卻沒料到,陳寶驊要邀請自己加入中統,為國效力。陳寶驊的話像是在鄭蘋如的生活中撕開了一條裂縫,光灑進角落,區別於嘈雜的集會,紛亂的人群,把另一種報效國家的可能性,放到了這個女孩的面前。鄭蘋如幾乎未經思索便一口應下,眼神中閃著期望的光。只是加入中統後,除去發報、射擊等最簡單的特工培訓,空有一腔報國之志的她,遲遲等不來組織的工作安排。
鄭蘋如有時會感到困惑,耐不住等待,便去問領路人陳寶驊。
少年意氣的她不知道,每一顆閒棋冷子,未來都會堪當大用。那時新年剛過,家裡開始有日偽政府的專員頻繁出入,那些人或帶著厚禮,或握著手槍。鄭蘋如知道,父親鄭越,已經成為日本侵略者血腥誘降的目標之一。父親剛正,拒絕淪為日本人的爪牙,他閉門謝客,與日方有關的人一律不見。而在此刻,鄭蘋如卻「自告奮勇」,主動聯繫起日本使館,表明心意,要替父親為其工作。看到前來「示好」的鄭蘋如,日方如獲至寶。他們看中她混血名媛的身份,加之姣好的面容與一口流利的日語,便讓她擔任機要秘書與翻譯職務。一時間,愛國名媛做漢奸的言論甚囂塵上,從前眾人口中珍寶般的鄭蘋如,成為茶餘飯後的聊作消遣的談資。有人說她勢利,被日本人的權勢蒙了心;也有人說她下作,不知是被哪個日本男人哄得投了敵。曾經交好的朋友也漸漸與她疏遠。他們不解,為何從前的愛國領袖,如今竟自甘墮落,淪為日本人的交際花。無數次,她深夜裡攥著昔日好友聲討她的信件,淚水把枕頭浸透;而第二天,她又如一朵妖豔櫻花,輾轉於日軍高層之間,言笑晏晏。工作之餘,她也開始頻繁出入駐滬日軍的舞會與集會;閒暇時間便主動約會日軍中高層官員喝咖啡逛街,宛如一隻流連花叢的蝴蝶。而那些軍官,也均以得到鄭蘋如的邀約為榮,為得美人垂憐,個個都費盡心機。他們像小男孩炫耀口袋中的糖果一般,竟紛紛將軍隊機密講給蘋如聽,因為所掌握情報越多,便可證明自己在軍中能力越強,情報儼然成了博美人一笑的法寶。只可惜其中多數情報,都無足輕重,即便鄭蘋如時時向組織匯報,卻也難引起太多關注。直到1939年8月底的一次例行舞會,鄭蘋如像往常一般與日本人跳著舞,說著調情的話,日方和談代表早水親重炫耀般地向鄭蘋如吐露了一件機密大事:國民黨「二號」汪精衛有意向與日方合作。
得知消息,鄭蘋如再無心跳舞,本是遊刃有餘的歡場,她卻度秒如年。心裡裝著事,臉上掛著笑,好不容易挨到散場,她一秒都沒有停歇,便向上峰送去這一情報。她捂著狂跳的心臟,等待著上峰的下一步指令。然而這一重要情報好似泥牛入海,如從前送出的那些消息一般,完全沒有引起組織的注意。
鄭蘋如反思,這一情報或許是早水親重為顯示自己的至高權力而信口胡言呢?
然而短短3個月後,她再次從日本駐滬高層人物處得到情報:汪精衛已同日本人談妥事宜,準備離開重慶變節投敵。得知消息的她腦中閃過一絲猶豫,屢次報告都未得回應,莫不是自己的混血出身,讓組織難有完全的信任?還是有其他原因?但她仍舊不願放棄,冒著危險又一次發出絕密加急電報:「獲悉大二號(即汪精衛)已與日本方面勾搭,近日將有異動,務必採取行動加以阻止。」或許是重慶方面對汪精衛過分信任,亦或組織始終不相信鄭蘋如可以接觸到如此至高機密,此封重要情報,再次被忽略了。直到12月29日汪精衛公開發表投降日本的「唁電」發出,舉國震驚,重慶方面才恍然意識到,鄭蘋如乃諜報奇才,堪當重任。

如此經歷,如此才華,鄭蘋如成為陳寶驊心中刺殺丁默邨的第一人選。接下暗殺任務後,中統便製造機會,將蘋如送至惡魔面前。少女正值芳華,丁默邨是色中餓鬼,見之果然難以自持。短短幾個月,竟與鄭蘋如約會50多次。然而狐狸始終狡猾,往往約定好的見面時間,他會一改再改,能在76號或私人住宅解決的事情,他絕不會走出外界半步,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與鄭蘋如約會過後,他總會紳士地將女孩送回家。中統便在鄭蘋如家布下埋伏,企圖射殺丁默邨,卻終以失敗而告終,他們甚至連丁默邨的影子都未曾見到。那次刺殺失敗後不久,不知是否因為丁默邨對危險有所察覺,他對反日人士的迫害達到巔峰,一張張沾染著壯士鮮血的被害者名單不斷傳到中統特工部。危機時刻,鄭蘋如再一次接到暗殺指令,時間就定在聖誕節前夕。然而天妒紅顏,在暗殺指令送達的那個下午,命運之神如戲耍一般,又給鄭蘋如送去一封來自男友王漢勳的求婚信。兩人尚在學生時代便已相識,彼時的他是空軍運輸大隊的飛行員,她是為抗日事業奔走的學生領袖,才子赤誠,佳人大義,二人一見傾心。可惜殘酷的戰爭從不會給相愛之人朝朝暮暮的機會,她在後方為傷兵餵水換藥時,偶爾會望見戀人的戰機,那便是為數不多的相見時刻。上海淪陷,王漢勳的部隊即將轉移。臨行前,男孩匆匆從軍營中跑出,來不及擁抱寒暄,只給她留下一張照片,還有那句話:「蘋如等我,待到安定,便回來娶你。」

如今,等到了婚約,但卻等不來團聚了。

 

鄭蘋如轉頭向窗外望去,那時,雲霞正盛,天際飛過幾架戰機。

這一次,她要將這個惡魔帶至預定的暗殺地點,位於靜安寺路上的西比利亞皮貨店。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鄭蘋如挽著丁默邨坐上返回76號的車,行至半路,她撒起嬌,說要買一件皮大衣做禮物。丁默邨怎敵得過美人一番溫柔攻勢,他思量著,買大衣該是蘋如臨時起意,加之臨時的半小時停留一般並無風險,便指揮司機去往那家全上海最有名的皮貨店,西比利亞。店外的特工早已就位,丁默邨毫無防備地挽著美人進了店,那時的他只想博她一笑。鄭蘋如心不在焉地挑選著,丁默邨漸漸有些不耐煩,轉頭望向了店外,卻留意到櫥窗外有兩個人的神色不甚自然。便本能地跑出店門,衝上那輛早已候在街邊的福特轎車。聽聞槍聲,鄭蘋如跑出店外,望著消失在街角的黑色轎車,她失去了所有的力氣。穩住神色,調整呼吸,鄭蘋如強裝鎮定,穿過戒嚴的街道,幾經周折回了家。然而未及鬆懈,電話鈴聲便如催命般地響起,聽筒那邊的人,是丁默邨。
「今天的事,你來76號自己說清楚,否則,我會邀請令尊一同解釋。」在電話中,丁默邨的語氣一如既往的平淡,她的心裡還抱有一絲僥倖,便假意嗔怪:「你要我解釋,我還想聽你的解釋,好好的約會變成這樣,你想嚇死我嗎?」放下電話,她與家人吃了最後一頓飯。席間,曾有人勸她逃跑。「逃出去就有遊擊隊,到內地有同志接應便安全了。」飯畢,蘋如終於開口:「我若逃走,家人必定難以倖免,父親年高,妹妹尚小,女兒再無退路,今日一去,不成功便成仁。」在最後的團聚時刻,她想要努力看清每一位家人的面孔,然而朦朧淚眼裡,每個人的臉都因悲傷而變了形。女孩擦乾淚,化好妝,給父母親人留下一個微笑,穿著從前男友最愛的那件衣裙,轉身走入深冬寒夜,去向那座位於極司菲爾路76號的黑暗魔窟。12月末的上海,空氣溼冷刺骨,街邊商鋪中聖誕節的裝飾還沒來得及拆掉,零星閃爍著彩色的燈。她留戀地看了一眼熟悉的街道,又摸了摸藏在腰間的白朗寧手槍,那是她最後的希望。那個曾經可以隨意進出的76號,早已淪為地獄,未曾見到丁默邨的面,鄭蘋如便被逮捕。嚴刑拷打之下,關於組織她不曾吐口一字,只是咬定,這並非暗殺,而只是為了懲罰丁默邨的濫情而買兇殺人,是一起簡單的刑事案件。關押一月有餘,以殘忍著稱的76號沒從鄭蘋如口中問出半點兒情報。其間,日偽政府高層向鄭家打去一通電話,提出如果鄭鉞願為日本人做事,便可釋放鄭蘋如,愛女心切的父親猶豫了。
得知消息的蘋如終於等到機會與家人聯繫,她沒有訴苦,只說了一句:「甚好,勿念。」她不希望一生清廉正直父親為自己而投敵變節。所有的一切痛苦,都需要這個本不知愁的少女獨自承受。
1940年春節前夕,受盡了凌辱與折磨的鄭蘋如終於等到了死刑判決。生命盡頭,她再別無所求,只想走得體面些。丁默邨念著些許舊情,便將她被捕時的化妝品與衣服返還於她。
一面破鏡,一縷陽光,蘋如細細地描畫著眉眼,將朱唇點絳。她看著鏡中的自己,仿佛又回到幾年前,只不過那時有漢勳坐在身旁,他說:「這樣美的妝,該出現在新娘的臉上。」又想起不久前的求婚,她多想告訴他,「我願意」。只是鄭蘋如再也不能說愛,因為此刻,她只能以大漢奸丁默邨情婦的名義狼狽赴死。行刑之時,陰霾許久的上海竟有了暖陽。鄭蘋如薄粉敷面,著了盛裝。她仿佛又是那個喜歡在櫻花樹下做夢的浪漫少女。寒冬將逝,柳條已經淡淡染綠,只是鄭蘋如,再也無法看到今年南歸的雁了。鄭蘋如抬頭望望太陽,自顧自地說道:「這樣好的天氣,這樣美的地方,白日青天,紅顏薄命,竟這樣撒手西歸」,又轉頭向行刑者,「乾淨些,不要毀壞我自己一向珍惜的容顏。」三聲槍響後,血染錦衣,玉殞香消,那一年,她26歲。鄭蘋如的遺體被76號作為要挾她父親投日的籌碼,開出了天價。而彼時,上海灘的大小報紙上,也儘是與她有關的各色新聞。然而內容並非讚揚,只有唾棄。在大家口中,她是寡廉鮮恥的蕩婦,是上不得臺面的交際花。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終於有人揭開塵封的往事,為她正名。那篇文章以《一個女間諜》為題發表在《周報》上:「為了祖國,她不止幾次出生入死,為了祖國,她壯烈地死去!比死在沙場上還要壯烈!」1944年1月,弟弟鄭澄海在保衛重慶的空戰中殉國。而鄭蘋如的摯愛,也於1944年8月,在任務中與戰機一同墜落,壯烈犧牲。佳人離去6年後,國民政府首都高等法院正式開庭審判丁默邨叛國一案,魔鬼也終於到了死期。槍決那日,一向冷酷暴虐的丁默邨面無人色,渾身抖得如篩糠一般,看到行刑士兵手中的槍竟如一灘爛泥癱軟得不能站立,好似一出鬧劇。一聲清脆的槍響,子彈由他的太陽穴穿過,46歲的丁默邨在人人稱快的掌聲中,結束了罪惡的一生。
全劇終了,塵埃落定。只剩下那被封印在時光中的故事,徒留些感嘆和唏噓。

部分參考資料:

1、人物紀錄片:《抗日女特工鄭蘋如》

2、鄭靜芝口述材料

3、河南衛視《老故事》:《色戒原型鄭蘋如》

圖片來源:網絡

破產的央視標王丨女皇鞏俐丨網紅教授戴建業

中國搖滾丨悲劇之王周星馳丨窮人韓紅

小人物陳佩斯丨少年許巍丨大衣哥朱之文

哥哥張國榮丨達康書記吳剛丨作家龍應臺

尊龍丨渣男白居易丨成龍

摳門王力宏丨童話大王鄭淵潔丨不老小虎隊

硬漢姜文丨星二代郭麒麟丨作家瓊瑤

美人如玉

劍如虹

👇

相關焦點

  • 中日混血,容貌傾城被稱作寡廉鮮恥的蕩婦,是上不得臺面的交際花,3聲槍響,香消玉殞……
    1939年,中統上海潛伏特工部接到一則密令:暗殺丁默邨(cūn)。日本記者稱之為「嬰兒見了都不敢出聲的恐怖主義者」,國人則稱其為「丁屠夫」。上海名媛,師生關係,加之中日混血的身份,在陳寶驊心中,鄭蘋如無疑是此次刺殺丁默邨的最佳人選。那天,鄭蘋如收到了在老地方見面的消息,只是這次,她隱隱感到,事情似乎不像往日那樣簡單。果不其然,會見時,坐在對面的陳寶驊遲遲沒有講話,只是不停地吸著煙。時間過了半晌,他終於熄掉那支幾乎要燒到手指的煙,用指尖在菸灰中劃出一個「丁」字。
  • 《色戒》女主原型:為了國家犧牲了青春和愛情,有遺憾卻不曾後悔
    她中日混血,容貌傾城,19歲加入中統,沒多久就成長為諜報奇才,被委以重任,卻在22歲那年,血染錦衣,香消玉殞。她的一生,雖常在聲色場所多番輾轉、言笑晏晏,卻也真真正正的愛過、付出過、戰鬥過,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譜寫了一曲盪氣迴腸的愛國詩篇。她就是中統女特工鄭蘋如。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她的諜海情愁。
  • 《色戒》女主原型鄭蘋如,因刺殺大漢奸名動一時,最後結局如何?
    同時,鄭蘋如利用自己中日混血的身份,打入了日軍在上海的特務機關,成為高層的秘書。她從中打探到了汪精衛叛逃的絕密信息,並兩次密報重慶,但是並沒有得到上峰的注意。不久之後,汪精衛叛逃到越南河內發表了「豔電」,淪為大漢奸。密謀刺殺漢奸,最終功敗垂成在偽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後,丁默邨和李士群在上海組建了臭名昭著的76號特務組織,殘害抗日誌士。
  • 女特工利用美色除掉漢奸,可惜沒成功,結局讓人心碎
    此刻的林之江心情十分複雜,這個作惡多端的漢奸,早已經殺人如麻。 三聲槍響,這位顛倒眾生,驚豔絕倫的愛國女特工就此香消玉殞,留下的是關於她的傳奇和盪氣迴腸的愛國故事。 她就是鄭蘋如,一個當年名貫上海灘的奇女子,一個美豔的讓人窒息的女特工,一個普通的華夏兒女。
  • 李安《色戒》原型,暗殺漢奸失敗,但結局比電影更悲壯
    丁默邨那麼丁默邨怎麼淪為日本漢奸的呢?1938年第三處被撤銷了,丁默邨一怒之下,說自己有肺病,跑到昆明。沒過多久,丁默邨又到了香港,舊部李世群來找他。李世群當時已經投降了日本人,拉丁默邨入夥,兩人一拍即合。39年1月,丁默村和李士群返回上海,在日本人的扶持下,他們在吉斯菲爾路七十六號組建特工總部。
  • 她是頭號女漢奸,專和日本軍官曖昧,為何還被稱為抗日英雄?
    她是頭號女漢奸,專和日本軍官曖昧,為何還被稱為抗日英雄?在中華民族的抗爭史上,尤其是自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以來,湧現出許多愛國的仁人志士,但是既然有勇敢的人士站出來抗爭,那就一定有懦弱的孬種助紂為虐,成為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走狗。
  • 戴笠派女特務去暗殺大漢奸,誰知露出馬腳,戴笠派得力幹將去營救
    戴笠派女特務去暗殺大漢奸,誰知露出馬腳,戴笠派得力幹將去營救文/無計讀史向影心是民國很厲害的一個特務,曾經參與過刺殺大漢奸殷汝耕的行動,可惜行動失敗了。向影心有著不錯的身段和容貌,卻成為了當時西北軍裡面一個團長的三姨太。父母也勸阻她不得,只得隨她去了,心裏面甚是無奈。
  • 出色女特工鄭蘋如死前受了這麼多酷刑
    鄭蘋如是一名中日混血兒,他的父親鄭鉞是跟隨孫中山一起加入同盟會的國民黨元老,他的母親是一名對中國人民心懷同情的日本女人。
  • 紅顏 ┃ 鄭蘋如:《色戒》背後的美女特工
    這部電影改編自20世紀中國著名作家張愛玲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時期,幾位愛國青年學生刺殺汪偽政權漢奸的故事。外界普遍認為,張愛玲筆下的這個故事並非完全虛構,而是取材於1939年前後的一個真實事件——南京國民政府女特工鄭蘋如刺殺汪偽政權大漢奸丁默村。1.上海灘的中日混血美女鄭蘋如祖籍浙江蘭溪,出生於1918年。
  • 民國最悽慘的女英雄,主動獻身暗殺大漢奸被識破,死前提出一要求
    在日軍對我國爆發了全面戰爭之後,就進攻入侵了我國的許多城市,中日雙方一直在戰鬥,兩方也不停的派出間諜竊取對方情報。哪方的手段更高、派出的特工更精銳,那麼就可以在戰爭中挫敗敵方,而這些間諜們就成了雙方最重要的實力。間諜們不只是偷取情報當臥底,他們還會接到暗殺目標,身入險境將指定的人物殺死,這往往伴隨著很高的風險,倘若失手,那麼就會被敵軍殺害。
  • 她被世人公認是臭名昭著的女漢奸,建國後牌位卻出現在忠烈祠中...
    1940年二月,上海西郊的刑場上,一名年輕漂亮的女子隨著三聲槍響倒在了血泊之中。這名被處決的女子叫做鄭蘋如。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被世人認為是一個臭名昭著的女漢奸。直到多年後,她的真實事跡才慢慢被人們知曉。鄭蘋如1918年出生在一個中日聯姻家庭。
  • 她是「色戒」中湯唯的原型,身為中日混血美女,卻因抗日下場悽慘
    電影《色戒》改編自張愛玲的同名小說,而外界一致認同小說取材於1939年著名的「丁默邨鄭蘋如案」,湯唯飾演的女主就是案件的主角鄭蘋如鄭鉞在日本留學期間取了一個日本女人木村花子,所以身為中日混血的鄭蘋如還可以說一嘴流利的日語。鄭蘋如的母親雖然是日本人,但婚後她就改名鄭華君隨著丈夫來到了中國,並且十分支持丈夫的愛國行動,鄭家的子女們也繼承了這樣的愛國基因。鄭家姊弟五人,長女鄭真如嫁給了國民政府審計署副審計長王培源,二女兒就是鄭蘋如,畢業於上海政法大學,小女兒叫鄭天如。
  • 中國頭號美女殺手,瘋狂刺殺總統,19歲開槍殺人,容貌太漂亮!
    中國頭號美女殺手,瘋狂刺殺總統,19歲開槍殺人,容貌太漂亮! 女殺手、刺殺總統,開槍殺人這麼多在我們今人看來似乎判若雲泥、水火不相容、很不搭界的頭銜,怎麼會「戴」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呢?可是,在中國這樣一個獨特的國度,在曾經那樣一個特定的年代,這樣的事也就真實地出現了。
  • 河豚美味卻有毒,大漢奸斃命上海灘,誰下的毒?
    上海,1943年的某一天,大漢奸李士群在家裡上吐下瀉,痛不欲生,最後經過一番痛苦掙扎後暴斃身亡,他死後的模樣非常恐怖,身體嚴重蜷縮,形似猴子。這與服食河豚魚中毒後的情況一模一樣,坊間傳聞,李士群是去日本人那裡吃河豚而中的劇毒。但是,上海各大報刊登出的消息卻是:李士群身患重病,搶救無效而病逝身亡。
  • 萬人唾罵的民國十大漢奸,看看他們的下場如何
    汪精衛汪精衛是從仁人志士到漢奸的第一人,曾留學日本,回國後追隨孫中山北上救國,曾經為了革命事業入獄還寫下了悲壯的詩句「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後來他不僅響應日本近衛首相誘降聲明,公開充當漢奸,還同日本籤訂《中日關係基本條約》,出賣國家領土主權。
  • 【往事】中統女間諜,刺殺大漢奸未果,結局悲烈!
    他們先後有二子三女,鄭蘋如是第二個女兒,從小聰明過人,善解人意,又跟著母親學了一口流利的日語。抗戰爆發後,鄭蘋如毅然參加抗日救亡運動。上海淪陷後,她以自身的優越條件(良好的社會關係和卓越的日語能力),擔任抗日的地下工作,她加入了中統,這時她只有19歲。
  • 摩薩德特工暗殺哈馬斯高官 過程堪比007電影
    整個過程被酒店監控鏡頭拍下,並由杜拜警方將其公布於眾,整個暗殺過程「好似007」。阿聯警方和不少分析師認為,從行刺手法和死者背景判斷以色列著名情報機構摩薩德難逃干係。  摩薩德招募特工條件極為嚴苛。情報部門首先按照規定遴選出候選者,後者必須是猶太人,而且在以色列國防軍服役,特種部隊老兵和軍官是首選。
  • 她是中日混血女特工,長相漂亮,色誘大漢奸被捕,遇害時僅22歲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由湯唯、梁朝偉主演的電影《色·戒》,該部電影以上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為背景,講述女大學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漢奸易先生意圖行刺的故事。其實,這部影片中的人物是有原型的,其中女特務王佳芝就是中統特工鄭蘋如,梁朝偉飾演的特務頭子就是。
  • 她是中日混血女特工,長相漂亮,色誘大漢奸被捕,遇害時僅22歲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由湯唯、梁朝偉主演的電影《色·戒》,該部電影以上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為背景,講述女大學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漢奸易先生意圖行刺的故事。其實,這部影片中的人物是有原型的,其中女特務王佳芝就是中統特工鄭蘋如,梁朝偉飾演的特務頭子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