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浙江省教育廳出臺《關於加強初中教育的指導意見》強調,支持發展九年一貫制學校,促進初中校際優質均衡。一直以來,「九年一貫」都是教育改革的熱點話題。
作為在浙江省率先推行九年一貫學制改革的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自1990年實施「九年一貫」,三十年砥礪前行打造出了具有學校品牌特色的「九年一貫」金名片。作為九年一貫學制改革「領跑者」,學校是如何推行「九年一貫」?改革的優勢是什麼?未來之路應該如何走?
12月9日,由教育部浙江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杭州下城區教育局聯合主辦,杭州市下城區教師教育學院、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承辦,鳳凰網浙江教育協辦的「實驗·創新·智慧·治理」安吉路實驗學校九年一貫制辦學三十年研討活動,吸引了數百位來自全國的專家、學者、一線教師走進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現場揭秘精彩答案。
文化演出、「特製」撲克牌,展示學校三十年「九年一貫」成果
活動開幕式上,學校師生通過合唱、口琴演奏、舞蹈和朗誦等形式展現了學校三十年「九年一貫」的歷程。退休教師沈婉萌娓娓道來的一封家書背後是一家三代安吉路人共建美好校園的不解之緣,他們也共同見證了學校建設「九年一貫」的美好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安吉路實驗學校為每一位嘉賓都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兩副撲克牌,學校九年一貫大閱讀課題研究的文創作品。一副主題是「全學科經典閱讀」,內容是一至九年級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等全學科閱讀的推薦書目,每一張撲克牌對應一本不同年級和不同學科閱讀的推薦書目;另一副主題是「數學家的故事」,54張牌印了54位中外歷史上對數學作出重大貢獻的數學家,及其介紹與發明的重要公式。
經過三十年的傳承創新,安吉路學校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不少有目共睹的成績,今年11月份又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下城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黃偉在開幕式致辭時指出,相信安吉路未來能秉持選擇、突破和成就。堅持九年一貫辦學的道路,在教育教學改革中努力地創新自己,成就學生,成就教師。唯有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飄揚起自己的旗幟,才不負安吉路作為省實驗學校的地位與作用。
浙江省師幹訓中心常務副主任、浙江外國語學院社會服務與合作處處長盧真金在會議上提出,本次研討活動的主題抓住了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當中的一些關鍵環節,進一步明確了怎樣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怎樣堅持五育並舉,融合發展。
強強聯合打通「九年一貫」,課程研究合作項目啟動
開幕式,九年一貫制實驗學校課程研究合作項目啟動,省內外21所學校成為課程研究合作項目首批成員學校。這一合作項目,將專注研究九年一貫制學校教育和管理,促進成員學校一起成長。
正高級特級教師、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校長王盛之在會上分享,安吉路的「九年一貫學制」著力於「一貫」,致力於辦學思想、育人體系、課程體系的「一貫」。「九年一貫制學校不是簡單的小學和初中的組合,不是兩所學校在一個院子裡辦學,而應是一個有機完整的集體,就像人的身體部位一樣,左手和右手、左眼和右眼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互配合、資源整合,做好了就不是6+3=9,更不是6+3>9,而是>9。」
未來,安吉路實驗學校將加強與浙江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合作,促進中小銜接課程科學設置的進一步深度化地推進;通過若干的核心研究項目,凝聚國內知名九年一貫制的兄弟實驗學校的智慧思想和有效方法,利用智能平臺實現跨區域數據共享;通過信息技術搭建智能教育平臺,探索「智能平臺賦能的個性化教育路徑」。
學者大咖齊聚一堂共話「九年一貫」
12月10日上午,浙江省教育學研究會會長肖龍海、浙江省教育科學院王健敏、《浙江教育報》首席編輯言宏、浙江省特級教師曹寶龍等學術大咖齊聚安吉路實驗學校武林校部,以主題論壇和學術沙龍的方式,共同探討「發揮九年一貫優勢,提升學校辦學品質」,浙江省內外中小學校長、骨幹教師、下城區各學校教科室主任等260餘人共享這次學術盛宴。
教育專家圍繞「智能時代背景下中小銜接課程及教學方式新變革」「公民同招背景下九年一貫學制優勢及機制新探索」「提質強校背景下九年一貫學校時間管理的新思考」等議題進行了深度探討和分享。
曹寶龍從「九年一貫學生素養發展一體化」角度,以《學生素養培育的層級法則》為題,從素養的結構與層級出發,提出課堂目標分為知識、知識應用和自我管理三個層級,並指出每種目標所對應的教學方式,建議九年一貫制課程應考慮學生素養發展的階段性與連續性。
王健敏從「九年一貫育人一體」的角度提出健康、教養、情操、理想作為建構道德人格四大支柱。
肖龍海從「九年一貫課程一體化」角度,提出課程一體化的概念,其主要包括課標、目標、教材、內容、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的一體化,特別強調優質課程需審議。並以教學銜接、教師協同的方式促進課程一體化。
王盛之則從「九年一貫學與教的方式一體化」的角度提出了「智能化教學促個性化學習」,通過智能平臺——智課系統,搭建促進課前、課中、課後的個性化學習的智能平臺,並通過「智能研究,創設個性化教學資源體系」以及「智能定製促進個性化幹預評價」最終建設中國特色的美好智慧學校。
最後,四位專家圍繞「九年一貫的優勢、問題與發力點」進行了沙龍論壇,並達成共識:要發揮九年一貫的優勢,推動課程改革與建設,不斷優化與改進現有課程理念與課程實施。
如何解決好中小學學科教育銜接?名師專家現場支招
在九年一貫制學校所獨具的辦學學制更靈活、小初銜接更順暢、系統管理更科學的優勢下,如何解決好中小學學科教育銜接成為了不可避免的核心問題。
正如校長王盛之所強調,數字時代教學雖然面臨一定挑戰,但教師仍然是課堂組織的關鍵核心。因此,在本次活動中,來自安吉路實驗學校、杭州市大成嶽家灣實驗學校、杭州市大成實驗學校和杭州市景成實驗學校的語文、英語、數學和科學四門學科八位優秀教師圍繞「如何解決好中小學學科教育銜接」的主題進行智慧課堂研討。
四門學科教師和學生們精彩課堂展示,獲得各科點評專家稱讚。
杭州市教壇新秀,市創說新客一等獎,來自杭州市安吉路實驗學校的老師楊建巧《數與形的融合》的數學教學課程。課堂中學生們通過作圖的方式表現數的規律,初步體驗數與形是如何結合的。浙江省特級教師、省雙名工程導師易良斌點評,「楊建巧弘揚數形結合思想之精髓比如數學的對稱,數學的和諧、數學的統一這三個點,對數形結合闡釋十分到位。」此外,他強調,課堂教學內容應當注重由知識到能力再到素養再到立德樹人。
杭州市教壇新秀,杭州大成實驗學校陳伊凡教師和705班的學生帶來了《運動的相對性——徒手抓子彈》的精彩課堂。陳伊凡教師現場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進階學習到運動是有參照物這個理念,最後突破難點設計問題讓火車不動,選擇正確的參照物拍出火車運動的照片,被曹寶龍稱讚為具有創新性的作業設計。
責編:張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