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波羅11號升空!人類首次載人登月獲得圓滿成功

2020-12-28 天文在線

阿波羅11號是第一艘成功登月的載人飛船。由指揮官尼爾·阿姆斯特朗和登月艙飛行員巴茲·奧爾德林組成的美國機組,於世界標準時間(UTC)1969年7月20日20:17乘坐阿波羅登月艙降落在月球表面。在之後的6小時39分鐘即7月21日(UTC)02:56,阿姆斯特朗成為第一個在月面上行走的人類。奧爾德林在19分鐘以後也加入了他。他們一起在飛船外工作了2小時15分鐘,並收集了47.5磅(約21千克)的月球材料以帶回地球。當他們在月球表面工作的時候,指揮艙飛行員麥可·柯林斯獨自一人駕駛著哥倫比亞指揮艙在月球軌道上飛行。在和哥倫比亞指揮艙對接之前,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在他們所命名為「靜海基地」的地方一共停留了21小時36分鐘。

阿波羅11號於6月16日13:32被位於佛羅裡達梅裡特島的甘迺迪發射中心的土星五號火箭發射,這是NASA阿波羅計劃的第五次載人飛行項目。阿波羅飛船分為三部分:一個指揮室(CM),配有三個太空人的倉位,這也是唯一會返回地球的部分。一個供給室(SM),為指揮室提供推動力、電力、氧氣和水。月球室有兩個平臺(LM):一個下降平臺用於著陸,一個上昇平臺用於太空人返回月球軌道。

在被土星五號運輸到月球以後,太空人將月球室和飛船分離,在太空中飛行三天直到進入月球軌道。之後,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移到「鷹艙」並在6月20日降落於月面的靜海基地。太空人利用「鷹艙」的上昇平臺從月面升空,加入在控制室等候的柯林斯。他們在推動哥倫比亞指揮艙到月球最外層的軌道(共30層)返回地球之前,拋棄了「鷹艙」。在宇宙中飛行8天後,他們在7月24日返回地球降落在太平洋上。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走出的第一步通過電視直播傳遞給全世界的觀眾。他把這件事情描述為:「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阿波羅11號有效地結束了太空競賽並完成了由甘迺迪總統在1961年提出的國際目標:「在十年內讓人類登陸月球並把他安全送回地球。」

背景

在19世紀五十年代末期及六十年代早期,美國和它的地緣政治對手蘇聯展開了冷戰。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旅伴號,這一驚人的成功在全世界激起了恐懼和想像:這表明蘇聯已經有能力以洲際距離運輸核武器。這個事實大大挑戰了美國的軍事主權、經濟和科技的主導地位,使得美國陷入了「旅伴號危機」並觸發了太空競賽。作為對這次事件的應對,艾森豪建立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並開始了水星計劃,旨在把人類送上地球軌道。但是在1961年的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以及第一個在地球軌道上飛行的人類。大約1個月後,1961年5月5日,艾倫·謝潑德成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美國人,並完成了一個15分鐘的亞軌道飛行。在成功降落在大西洋之後,他收到了來自艾森豪繼承者甘迺迪的祝賀。

因為蘇聯有著更高的運載火箭升力,甘迺迪在NASA提供的各類選項中選擇了一個超越現有火箭技術能力的挑戰,這樣美國和蘇聯將會重新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一個讓所有人都為這個目標全力以赴的任務——登月計劃。

相關焦點

  • 阿波羅11號登月是真是假?佳士得這件拍品也許能給你真相
    然而,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這讓許多人難以接受,因此,關於「阿波羅」登月是真還是假的問題一直處於爭論中。有人認為,阿波羅11號及其他登月任務是在地球上的電影棚裡拍攝的畫面。今年,適逢阿波羅11號登月艙完成歷史性太空飛行任務50載,佳士得徵集到阿波羅11號登月艙航行記錄冊並進行拍賣(估價:700萬~900萬美元),這一拍品,也許能打破陰謀論的質疑。
  • 幸運的阿波羅13號
    Credit:NASA1969年5月18日,阿波羅10號向月球進發,這是為兩個月後的阿波羅11號人類首次登月進行的彩排。下面這幅漫畫描繪了阿波羅10號進入月球軌道後,史努比登月艙與查理•布朗指揮艙分離,史努比登月艙下降段與上升級分離,上升級與查理•布朗指揮艙交會對接。
  • 飛赴國際空間站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飛行發射升空
    飛赴國際空間站 SpaceX首次正式載人飛行發射升空 騰訊科技 發表於 2020-11-16 10:15:59   北京時間11月16日8點27分左右,SpaceX
  •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世紀騙局,真相終究要被解開
    作者丨張育上世紀60年代正處於冷戰時期,美國在載人航天人造衛星方面落後於蘇聯,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為了首次進入太空的人類,加深了美國對在太空競賽中落後的恐懼。為了改變這一被動局面實現對蘇聯的反超,甘迺迪總統決定啟動阿波羅計劃 (英文:Apollo program)。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太空人柯林斯重回39A發射臺
    }責任編輯:李夏君   美國宇航局慶祝「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 太空人柯林斯重回39A發射臺  中新社休斯敦7月17日電 當地時間7月16日,「阿波羅11
  • 阿波羅11號三個手動控制杆將拍賣,這是人類首次登月的重要紀念
    著名的朱利安拍賣行將在比佛利山舉行的拍賣會上,將推出阿波羅11號的「歷史文物三重奏」,作為其「傳奇與探險家」拍賣單元的一部分。阿波羅11號的手動控制杆將進行拍賣這個操縱杆三重奏是1969年7月第一次載人登月任務中,三個用於操縱著名的哥倫比亞指揮服務艙的手動控制器,預計每個的拍賣成交價在8-20萬美元之間。阿波羅11號任務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可惜的是這次任務幾乎沒有任何留下來東西。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五項中國首次昨天,國務院新聞辦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
  • 人類探月史之三,美國的阿波羅載人登月共挖回了382kg樣本
    上文說到第一次進行月球無人採樣的是蘇聯1970年發射的「月球16號」,它在全自動操作下帶回了101克月壤。同年,蘇聯再次發射了「月球17號」,首次使用了月球車,在月面進行了長達322天的漫遊活動,震驚了世界,在美蘇爭霸上挽回些了顏面。
  • 1969年美國阿波羅登月,中國報紙作了詳細的跟進報導
    最近因為咱們中國的嫦娥五號奔月留下了太美的姿影,也帶動了我們對當年美國阿波羅登月的關注。  筆者很好奇,在當年的那個時間段,我們的報刊,對阿波羅首次載人登月作了什麼樣的報導?  這就是美國阿波羅11號完成的首次登月任務。
  • 長徵九號首戰告捷:第一階段工程全線完工,載人登月時間表出爐
    截至目前玉兔二號已經在月面安全運行484天,持續刷新著人類月球車運行時間紀錄。 8噸級月球飛船,在整個任務過程中要完成一連串多達12個高難度航天科目,最終將數公斤月壤送返地球,其登月控制技術已然超越它的前輩「阿波羅系列載人登月飛船」,毫無疑問由此產生的一系列技術成果必將直接助力中國載人登月工程。
  • 美國登月計劃從奇蹟到被質疑造假,人類的登月計劃經歷什麼?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目的是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劃時代意義的一件事情。但是最近為何有人質疑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假的,並且還有人認為登月計劃其實是美國軍方在沙漠搭建基地中完成的,那麼為何有人提出質疑那?
  • 電信視頻彩鈴,帶你穿越人類登月51年——我們的徵途是星辰與大海
    為紀念人類首次登月成功,每年7月20日成為了全世界的「人類月球日」。阿波羅11號太空人在月球上留下的腳印(圖片來源於NASA,侵權請聯繫刪除)在此之前,人類從飛出地球到成功登月,僅僅用了12年時間。阿波羅8號太空人在繞月軌道上拍攝的著名《地升》(圖片來源於NASA,侵權請聯繫刪除)《藍色彈珠》阿波羅17號太空人拍攝的地球全貌(圖片來源於NASA,侵權請聯繫刪除)在人類首次登月成功之後一年,1970
  • 人類首次登月,那些你們絕對不知道的事情!
    現在,就讓我們把時間調到1969年,在7月16日9點32分,裝載著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三位太空人的阿波羅11號,在土星5號火箭的承載下成功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三天後,阿波羅11號在環繞月球的過程中,太空人之一柯林斯最先通過望遠鏡看到了一些不明發光點,他以為是自己的幻覺,於是他趕緊問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你們看見那些光點了嗎
  • 「 月球無碼 」NASA公布阿波羅登月計劃照片,駁斥「登月造假」
    近日,NASA通過在線相冊網站Flickr一口氣放出了8400多張歷次阿波羅登月計劃高清照片,解析度都是1800dpi。此次NASA公開的8400多張照片涵蓋了從阿波羅7號開始到17號的所有登月任務,而不只是「人類一大步」的阿波羅11號登月照片。這些照片均由幾架隨飛船上天的哈蘇相機拍攝,在2004年前後,美國詹森航天中心開始重新掃描這些原始膠片。
  • 夢想不熄:谷歌協同阿波羅11號功勳麥可·柯林斯共慶登月50周年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天文航天# 系列徵文每年的7月19日,當你在搜索幾乎任何東西的時候都會被提醒當天是阿波羅11號(Apollo 11)登月紀念日,尤其是2019年登月50周年期間,格外火爆。因為谷歌為這一慶祝壯舉的50周年紀念日設計了一個生動的彩蛋。
  • 阿波羅登月是假的?無數鐵證告訴你它是真的
    下面筆者將回顧舉出幾條美國阿波羅計劃和載人登月是真實事件的鐵證,以期我們能夠正視差距、正視歷史,從而砥礪前行、奮起直追,不自傲、不自卑:第一,美國的工業基礎和科技潛力,連蘇聯都望塵莫及。  雖然蘇聯是第一個成功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第一個成功實現載人航天、第一個成功發射撞擊月球探測器的國家。
  • 美國登月,月球上沒有火箭發射基地,人是怎麼回來的?
    此次火箭成功發射還有一個關鍵的地方,那就是海上移動平臺的發射。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美國執行了阿波羅載人登月計劃,從阿波羅11號-阿波羅17號共成功了6次把12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其中阿波羅13號發射失敗,未能完成載人登月任務,索性太空人沒有生命危險。
  • 阿波羅登月被徹底顛覆,航天科技五院亮出設計圖紙!刷新認知水平
    「這是一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半個世紀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表面後發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講,這是人類向多星球物種演變的裡程碑事件。那一刻距離人類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不過才十二年,阿波羅11號登月飛船發射當年我們的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還沒有上天。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年
    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羅11號」環月飛行了12圈、並釋出登月艙「鷹」之後,這一句久等的話,讓許許多多在場的工作人員熱淚盈眶。如今,刻畫宇宙探索的科幻大片層出不窮,月球已經不算是冒險家的樂園了,觀眾也不會更感興趣。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年
    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羅11號」環月飛行了12圈、並釋出登月艙「鷹」之後,這一句久等的話,讓許許多多在場的工作人員熱淚盈眶。如今,刻畫宇宙探索的科幻大片層出不窮,月球已經不算是冒險家的樂園了,觀眾也不會更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