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上文說到第一次進行月球無人採樣的是蘇聯1970年發射的「月球16號」,它在全自動操作下帶回了101克月壤。同年,蘇聯再次發射了「月球17號」,首次使用了月球車,在月面進行了長達322天的漫遊活動,震驚了世界,在美蘇爭霸上挽回些了顏面。
美國也不是吃素的,你有月球車,難道我就造不出來了?
於是,美國將原來阿波羅計劃的「加長月面停留時間的H任務」改為「登月艙在月面停留三天的J任務」,加上了月球車,載人登月的技術更先進了。
一、1971年7月26日,美國發射了「阿波羅15號」飛船,30日在月正面北緯26.7,東經3.38的哈德利·亞平寧登陸。這次探月出現了四大第一次:一是第一次使用了月球車;二是第一次在月球軌道發射衛星;三是在服務艙內裝置了傳感器搭起了第一個表面實驗包;四是第一次取消返回太空人的隔離設施,因為前幾次探月發現月球上不存在病毒。另外改進了飛船結構和太空衣性能,讓飛船空間更寬敞和安全,太空衣的靈活性和使用時間都有所提高。兩名太空人駕駛月球車在月面漫遊到更遠的地方採集月壤,收集了77kg月巖,在月面行走了18小時34分,月面停留了近67個小時。
二、1972年2月14日,蘇聯發射「月球20號」,21日在北緯3.32,東經56.33的阿波洛尼烏斯高地著陸。時間正是月球上的夜晚,「月球20號」打開了電視攝像機拍下了月球全景照,並搜尋可採收樣本的地方。可能是夜晚光源不夠,鑽臂遇到了堅硬的玄武巖,為了避免鑽頭過熱自動停止了鑽取工作,只鑽取了55克樣品,然後將月巖樣本封裝放入返回艙,到23日起飛返回地球。
三、1972年4月16日,美國發射了「阿波羅16號」飛船,21日在月正面中部高原笛卡爾環形山著陸。他們在月球軌道上發射了第二顆月球衛星,目的是測量宇宙中的等離子、高能粒子和月球磁場。兩名太空人駕駛月球車共進行了3次20多個小時的月面活動,採集了95.71kg月巖。
四、1972年12月7日,美國發射了「阿波羅17號」飛船,11日在寧靜海中南部的陶拉斯·利特羅山谷著陸。這是美國最後一次登月任務,也是採集月壤最多的一次,共帶回了110.52kg樣本。太空人駕駛月球車在山谷附近行駛了34km,發現了呈紅色的月壤。最後,3名太空人拍下了著名的地球照片「藍色瑪瑙。」這次登月任務的哈裡森·施密特是整個阿波羅計劃中的唯一一個科學家。
美國的阿波羅計劃至此結束,共採集了382kg月巖,此後再也沒有進行過載人登月,以至於世界上質疑他們登月造假的聲音從未間斷。
五、1973年5月8日,蘇聯發射了「月球21號」探月器,15日在波希多尼環形山著陸,第二次送上了無人月球車。月球車裝了3個攝像機、雷射測距儀、x射線探測器、磁場探測儀等設備,在月面漫遊了4個月之久,拍下了8萬多張優質月球照片。
六、1976年8月9日,蘇聯發射了「月球24號」無人探測器,18日在東北半球的危海著陸,帶回了月表下2米深的170.1克樣本。這也是蘇聯探月史上最後一次帶回月球樣本了,他們有3次月球探測器帶回了共約326克月壤月巖樣本回地球,也實現了人類首次無人月面採樣任務。
不得不說,上世紀的美蘇兩國太空探索科技的強大,他們在激烈的競爭中卻讓人們對月球有了史無前例的認識,知道了月球上有高溫的白天和酷寒的冬天,有像地球一樣的高山、平原和峽谷,有大大小小的環形山,有隕石坑,有沉寂的火山……就是沒有空氣和水,沒有病毒和有機物,登月太空人返回地球後可以不必隔離。我們也知道了,在月球上看地球原來沒得像一個藍色的夢,而人類,就生活在這個美麗的藍色星球上,上學、工作、旅遊、搞科研、仰望星空和月球,還有在月亮的陪伴下做著美麗的夢!
致敬了不起的太空探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