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12月19日,最後一次登月計劃結束,下次人類登月是什麼時候

2020-12-19 歷史有趣壇

美國的探月計劃

在48年前的今天,1972年12月19日(農曆1972年11月14日),最後一次「阿波羅」登月計劃結束。

1972年12月19日在完成了系列登月計劃中歷時最長的一次使命之後,「阿波羅17」號飛船濺落太平洋,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全部結束,3名太空人中有2名--尤金-A-塞爾南和哈裡森-施密特總計在月球上逗留75小時,與此同時,第3名太空人,羅納德-E-埃文斯駕指揮船繞月球飛行。

而在2018年9月美國航天局發布消息說,已向國會提交報告,計劃最早2023年實現載人繞月飛行,2030年前再次登月,對月表展開科學考察,並尋找水等太空中的稀缺資源。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近發布了有關其新登月計劃「阿爾忒彌斯」計劃的長篇報告。NASA發布的報告長達188頁,為預計於2024年將發射的「阿爾忒彌斯三號」設定了七大科學任務,比如研究月球、地月系統和太陽系演化,以及在月球環境中進行科學實驗。

前蘇聯探月計劃

從1958年至1976年,前蘇聯發射24個月球號探測器,其中18個完成探測月球的任務。1959年9月12日發射的月球2號,兩天後飛抵月球,在月球表面的澄海硬著陸,成為到達月球的第一位使者,首次實現了從地球到另一個天體的飛行。

在冷戰期間美蘇兩國白熱化的太空競賽中,蘇聯人一度佔盡優勢。但出乎意料的是,最早登上月球的卻是美國人。就在"阿波羅11"號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率先跨出人類歷史的一大步時,蘇聯人會無動於衷嗎?事實上,蘇聯人也一直在為載人登月而努力,不過由於致命設計缺陷,連續數次發射失敗,而1966年初,前蘇聯天才火箭總設計師科羅廖夫逝世,讓蘇聯人載人登月的夢想化為泡影。

俄羅斯登月計劃

最近俄羅斯登月計劃,第一批登月人員將通過月球軌道器實現登陸。計劃搭建一個可居住的月球基地,送"阿凡達"機器人上去,在2025年後開始在月球上建立基地,該項目的規模超過了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美國的"阿波羅"(Apollo)計劃。

2030年至2035年間是創建月球軌道器的時間範圍,並稱這些太空人將實現首次登陸,預計將停留14天。

總體來說,這項計劃包含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將延續至2025年,期間包括在國際空間站上完成所有技術測試、測試載人太空飛行器、在自動探測器的幫助下探索月球等。

第二階段從2025年至2035年,將測試登陸月球表面的方法,包括執行首次載人飛行至月球表面的任務,並將創建好的、可用於居住的基地的部分元素放置在月球上。

第三階段,即在2035年後,將搭建一個完整的、可居住的月球基地。

日本登月計劃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日前宣布,日本計劃20年後在月球表面設立無人探測基地,並為此成立了一個由約20名行星專家和技術員組成的特別項目小組。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還在考慮研發一種高科技太空衣,該機構官員表示,希望聯合日本學術界、工業界和政府各部門的力量,製造出一種可供太空人在月球表面進行探測時穿的太空衣。日本計劃於2020年把人送上月球(顯然已無法完成),2025年在月球建立研究基地。

歐洲登月計劃

歐洲計劃將於2020年把人送上月球(顯然已無法完成),並以一名航天員踏上月球作為標誌,而這一名航天員很可能將是一名德國人。科學家們便將著手開始準備有關此項任務的各種儀器。據馬克斯·普朗克研究院的弗拉克教授稱,作為為歐洲探月計劃付出最多的國家,德國理應第一個代表歐洲踏上月球。

據悉,德國每年用於空間研究的經費高達8億歐元,此次探月計劃將耗時六年多,平攤到每年的費用約為3至4億歐元。因此,聯邦議會科技委員會主席埃德加特·布爾曼表示,除了這項計劃之外,空間的運行軌道也可由德國人資助。

按照計劃,探月器首先將圍繞月球轉行四年,並向地球發揮所拍攝的月球表面精準的圖像。至今,火星上拍得的照片要比月球的清晰。探月計劃的下一步則是歐洲登月任務。在登月過程中,一架射電望遠鏡將可能被架在月球上,因為至今人們都無法完全接收到來自宇宙原始時期的長波信號。此外,科學家們正醞釀著一項更大膽的計劃:在月球上建立一個穩定的空間站,並在那裡訓練人們如何在火星著陸。

印度登月計劃

2009年,印度發射了首個無人探月器,這一次非常順利,月船1號準確進入了繞月軌道,並且在硬著陸之後,依然完成了大量勘測,同時通過返回的數據分析,科學家們發現了月球上存在固態水。

這一次月船1號立了大功,讓印度好好露了一次臉,這次的成功讓印度信心大增,然而沒想到月船1號的內部儀器,還沒有完成任務就失聯了,因此印度立刻啟動了月船2號項目,並且直接定下了月面軟著陸的目標。

經過十年苦心鑽研之後,月船2號終於被送進了太空,整個過程一直都非常順利,每一步都非常精確,然而讓印度沒想到的是,著陸器在距離月球2公裡左右的時候失聯。使得印度的所有努力功虧一簣。

以印度人「十年磨一劍」的效率,下次登月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了。

中國登月

嫦娥三號探測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嫦娥工程二期中的一個探測器,是中國第一個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探測器由月球軟著陸探測器(簡稱著陸器)和月面巡視探測器(簡稱巡視器,又稱玉兔號月球車)組成。

嫦娥四號衛星簡稱嫦娥四號,是嫦娥繞月探月工程計劃中嫦娥系列的第四顆人造繞月探月衛星,主要任務是接著嫦娥三號著陸月球表面、繼續更深層次更加全面地科學探測月球地質、資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檔案資料。嫦娥四號的結構基本不變,仍分為著陸器和巡視器兩部分,但這次著陸點選在月球背面,針對不同地質條件,嫦娥四號也進行了針對性改進。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本次任務中,連續實現我國航天史上首次月面採樣、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帶樣返回等多個重大突破,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同時,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成功實現了多方面技術創新、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技術,對於我國提升航天技術水平、完善探月工程體系、開展月球科學研究、組織後續月球及星際探測任務,具有承前啟後、裡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美國登月計劃從奇蹟到被質疑造假,人類的登月計劃經歷什麼?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組織實施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目的是實現載人登月飛行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劃時代意義的一件事情。但是最近為何有人質疑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假的,並且還有人認為登月計劃其實是美國軍方在沙漠搭建基地中完成的,那麼為何有人提出質疑那?
  • 人類登月50年,被仰望和被遺忘的
    月亮,這顆曾經照耀過地球上全部生命的天體,成了寄託人類恐懼與想像力的一個符號。在這種背景之下,人類於1969年7月20日登上了月亮。他做了一個8年200億美元的計劃,順利批准。事實證明,局長還是太保守了。在1962年的一次演講中,甘迺迪正式宣布了登月計劃。
  •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世紀騙局,真相終究要被解開
    作者丨張育上世紀60年代正處於冷戰時期,美國在載人航天人造衛星方面落後於蘇聯,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尤裡·加加林成為了首次進入太空的人類,加深了美國對在太空競賽中落後的恐懼。為了改變這一被動局面實現對蘇聯的反超,甘迺迪總統決定啟動阿波羅計劃 (英文:Apollo program)。
  • 「 月球無碼 」NASA公布阿波羅登月計劃照片,駁斥「登月造假」
    這算什麼!真正厲害的在這裡。近日,NASA通過在線相冊網站Flickr一口氣放出了8400多張歷次阿波羅登月計劃高清照片,解析度都是1800dpi。此次NASA公開的8400多張照片涵蓋了從阿波羅7號開始到17號的所有登月任務,而不只是「人類一大步」的阿波羅11號登月照片。
  • 登月50年,絕密圖片大公開!
    今天是人類登月50周年紀念日,《國家地理》將以無與倫比的恢弘圖片讓你回到50年前的那一刻,重新回眸50年來人類走過的「太空路」。而展望未來的50年,我們又將飛去哪裡?
  • 一個人的登月計劃
    人們會為了什麼而不顧一切?為絕望、為希望、還是為執念?人們的一切會給誰?給愛人、給子女,還是給自己?而一份付出又能持續多久?5年、10年,還是20年?道路中央,兩個顫顫巍巍的中年人,不敢觸碰地上弱小的冰冷的身體。怕碰醒了,更怕碰壞了。
  • 人類探月史之三,美國的阿波羅載人登月共挖回了382kg樣本
    於是,美國將原來阿波羅計劃的「加長月面停留時間的H任務」改為「登月艙在月面停留三天的J任務」,加上了月球車,載人登月的技術更先進了。一、1971年7月26日,美國發射了「阿波羅15號」飛船,30日在月正面北緯26.7,東經3.38的哈德利·亞平寧登陸。
  • 人類登月50年,我為什麼不信陰謀論?
    《我們從未登上月球》的初版封面1969年7月16日,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柯林斯駕駛著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跨過38萬公裡的徵程,首次踏上了月球表面。很多太空人的婚姻出現危機,登月後的喧囂讓阿姆斯特朗根本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家人,兩個兒子的成長和教育幾乎與他無關,妻子珍妮特終於厭倦了這樣的日子,跟他離婚。除了阿姆斯特朗,其他太空人的日子也都不太好過。從1969年7月至1972年12月,美國NASA發起了6次登月,12名太空人在月亮上行走。
  • 《登月第一人》讓人類登月真假再掀質疑,月球至今仍保持高度神秘
    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美國的航天科技在幾年間發展如此迅猛,這就由此產生了登月陰謀論。根據調查,在1999年的時候,只有6%的人不相信人類登上月球,但到了2013年,不相信的人攀升到了37%,這跟時間的推移和科技發展,造成人們對近50年前人類登月科技越來越懷疑。
  • 1969年之後人類再也沒有登月,到底發生了什麼?
    很早之前,人類就對月球心存幻想,在古代中國神話中,就有嫦娥奔月等優美而悽涼的月球故事。我們知道,在人類沒有能力對月亮進行觀察之前,人類一直幻想月亮上有神仙居住。但自從太空望遠鏡出現後,月球的神秘面紗也慢慢被人類揭開。
  • 電信視頻彩鈴,帶你穿越人類登月51年——我們的徵途是星辰與大海
    1969年7月20日,沉寂了億萬年的月球寧靜海南部,迎來了首批「地球訪客」—— 阿波羅11號飛船太空人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美國時間下午10時56分,阿姆斯特朗自「鷹」號登月艙中走下,小心翼翼的伸出左腳,踏出了人類登陸月球正面的第一步。而這一小步,也被永久地載入人類探月的史冊。
  • 為何質疑阿波羅登月?
    距2029年5月19日北京工體(鳥巢)個人演唱會還有今日送出:【5部】iPhone11
  • 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再登月:為什麼不能登月,霍金是知道什麼了嗎?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天體,所以人類關於月亮的神話傳說那是多了去,也是人類最嚮往的目的地之一,而自阿波羅登月任務完成後後,卻再也沒有重返月球!據說霍金也曾警告過人類,不要再嘗試登月!為什麼會這樣,霍金這是知道什麼了嗎? 關於月球,到底有多少真相?
  • 我們可能再也無法見證人類登月的歷史,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智慧
    然而有一件事情,也許是我們這一代人再也無法見證的事情,那便是人類登月。在1969的今天也就是7月20日,阿波羅11號帶著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以及另外兩名太空人代表全人類在月球放上1969年7月成功登月紀念牌,此後美國5次登月,直到1972年12月11日,美國最後一次登陸月球,也是迄今為止,人類史上最後一次登陸月球,合計6次。
  • 美國登月風波(三):人類為何不再登月?NASA:太燒錢
    自從阿波羅登月計劃結束後,時至今日五十年過去了,再也沒有人類登陸過月球,NASA對這件事最初的解釋是當時阿波羅計劃的耗費資金已經超過了千億美元,登月實在是太花錢了,但這個說法顯然無法說服那些陰謀論者,登月花錢那登陸火星就不花錢嗎?美國整天喊著移民火星,那最起碼NASA 也應該先用離我們最近的月球來練習一下吧。
  • 成功登月的嫦娥五號,為什麼成了美國登月陰謀論的證據
    2020年12月8日,在和我們平均距離384000公裡的月球上,一架伸展開四條「腿」的太空飛行器成功著陸在這片靜默的星海,機身的降落相機,定格下著陸緩衝裝置穩定在月面的瞬間,並將這張象徵中國航天邁出新一步的照片,轉換成電信號傳輸回到位於地球的指揮中心。很快,這張照片在世界範圍內,迎來了人們的歡呼。
  • 登月不是一場騙局麼?為什麼在1972年以後,人類再也沒去過月球?
    關於人類登月這件事上一直都有兩個極端,三個觀點,這個定義似乎很奇怪,但事實上當你點開這篇文章閱讀之前,就早已有一個觀點,就是人類登月到底是真還是假,但無論支持哪個,各自的理由和出發點卻是各不相同的!
  • 網傳「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嘗試登月」?可能是周末《異形》電影看多了
    而今天上午,小編發現微博實時熱搜榜第一的話題是「霍金警告人類不要嘗試登月」,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科幻片鏡頭… 可是距離人類第一次登月已經過去了好幾十年,霍金教授這是有什麼新發現嗎?最初的視頻於2007年4月1日被上傳至Youtube,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隨後又推出了系列視頻以維持可信度。這個著名的惡作劇在國外曾經火到什麼程度呢?維基百科單獨為其設置了一個詞條。
  • 美國登月造假?這也太玄幻了吧!看新一輪的登月競賽就好了
    「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    美國「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系統工程,是一個循序漸進、耗時耗力的過程。    該工程於1961年5月啟動,於1969年7月20日首次實現了載人登月,中間歷時8年,在這8年中,美國進行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
  • 登月第一人誕辰90周年啦
    1969年7月21日,阿波羅11號成功著陸月球表面。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第一個離開登月艙,踏上月球表面,成為了首個踏上其他星球的地球人。 今天,是航天先驅阿姆斯特朗先生誕辰90周年,雖然他已經於2012年8月25日因疾病去世,但他的登月傳奇仍然是這一個時代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