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桑啊!」
最近新出了一部國產律政劇,你知道嗎?
《黑色燈塔》作為國內罕見的律政題材的電視劇,開播以來卻並沒有掀起多少水花。
但就在昨天,這部劇卻突然飆升到網劇日播量排行前3名,有種「低開高走」的趨勢。
看的人不多,口碑卻有些呈「兩極化」的狀態。
愛的人,說它是近年來國內最好看的律政劇。
不愛的人,卻說這就是披著「律政劇」的皮,實際還是低齡偶像劇。
這部劇共30集,分了6個單元,平均5集一個故事。
用女主和女主的雙胞胎姐姐,這一條主線將所有故事串聯起來。
目前已經播出兩個故事,可以說,一個比一個「燒腦」,劇情設置也愈加高能。
小桑昨天趕著把已經播出的前十集看完,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劇,值得一看。
尤其劇中這幾點細節,讓我感到十分驚喜。
看《黑色燈塔》裡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演員,不是主角,而是那些配角們。
戲份雖少,但偶爾的一句臺詞,一個眼神,卻能突然在某個瞬間,震撼到觀眾的心靈。
我把這種精彩時刻,稱之為驚喜。
驚喜一:演技超絕的犯罪嫌疑人
可以說,前十集裡演技讓我眼前一亮的,絕對是第一個故事裡的被告王海。
他來自偏遠的山村,連普通話都不會說。
因此在法庭上,他顯得和所有人都格格不入。
他站在被告席上,眼神帶著一絲躲避,一絲畏懼,卻也隱藏不住那一絲不甘。
他一開始是溫馴的,回答得一板一眼。
但在公訴人說起他的犯罪經過後,王海原本暴戾的那一面被釋放了出來。
他在法庭上咆哮著,為自己辯護:「是她想攻擊我,我才選擇自衛的!」
那一刻,在場的人或許聽不懂他的方言,卻能聽懂他內心的恐懼和不服。
更讓人叫絕的是,這一切都是王海演出來的!
因為接下來的劇情,還會繼續反轉。
原來他殺害的那個女人,其實是他嫂子!
具體就不劇透太多了。
但看完這個故事,真的對這個配角的演技,說一個大寫的:「服」!
驚喜二:善於運用女性優勢的典範
在《黑色燈塔》裡看見「艾莉」李彩樺,確實有點意外。
這一次,她扮演的依舊是一個「壞女人」。而且還是升級版!
李彩樺這次飾演的是一個出身貧窮,嗜錢如命的女人——王亞楠。
為了錢,她拋棄了病苦無依的母親,任由她凍死;為了錢,她故意自導自演一出「強姦案」;為了錢,她假裝成可憐的受害人,騙取所有人的同情。
即使在「強姦案」真相大白後,她仍然利用輿論,來替自己實現目的。
她偽裝成一副可憐的樣子,還口口聲聲說要為女人發聲。
讓知道真相的人,恨得牙痒痒。
審判長楊博青告訴女主喬諾,「王亞楠,是運用女性優勢的典範」。
因為她利用的是,人們潛意識裡,女人處於劣勢的觀念。
這一個單元故事,聚焦在「男女平等」的現實問題上。
而王亞楠這個角色,設定得發人深省,堪稱精彩。
驚喜三:又痞又愛錢的「邏輯控」
說實話,男主在劇裡戲份實在少得可憐,讓人常常忽略他是男主。
而後出場的男二——律師魏宇泰,反而後來者居上,讓人印象深刻。
一方面,他「貪財」在行業內是出了名的。
但他的「貪財」和王亞楠有根本性的不同,因為他信奉的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而另一方面,他看到路邊的乞討者,卻能慷慨地傾囊相助。
因為他仍然心存善良。
他擅長邏輯,也善於利用邏輯,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他被所有人誤解著,卻不為自己辯護。
他看似為了勝訴而不擇手段,實際他只是在堅持心中的「正義」。
「是真相重要,還是結果重要?」
很顯然,在魏宇泰這裡,結果更重要。
但這不影響他的本性。
除了以上列舉的配角,還有一些角色也讓人耳目一新。
例如,在第一個故事裡的翻譯。
翻譯本身沒毛病,但他在翻譯時的感情和語氣,卻讓人忍俊不禁。
即使是正沉浸在劇情裡,聽到翻譯說話,也總忍不住一秒破功。
讓嚴肅而沉重的心情,得到片刻的放鬆。
以及第一個故事裡,王海的母親,被害人葉姝的婆婆。
一個兇狠的,陰森森,渾身充滿惡意的女人。
因為貧窮,她丟棄了自己的大兒子。
卻在他長大有錢以後,以出身來敲詐他。
她虐待自己的兒媳,動輒打罵。
甚至對假扮成遊客的男女主,也是既吝嗇又貪心。
這些配角們的存在,不管是演技,還是角色的定義,還是對細節的把握,都讓人在看劇的時候倍感驚喜。
可以看出,劇組是下了苦功夫的。
而這些配角們,僅僅只是這部劇的亮點之一。
《黑色燈塔》還有一個不得不誇的細節,那就是——普法。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部劇是由最高人民法院影視中心參與出品的。
也就是說,這裡面的法律知識內容,是有專業背書的!
而且在劇中,針對法律內容、審案過程等內容,都有很完整和專業的呈現。
相當於,一邊看劇,一邊學習!
因此小桑愉快地告訴自己:今天新知識get!
除此之外,在每一集結束後,都有一個普法知識小課堂。
裡面會針對這一劇集的某一個法律知識點,專門做講解。
時間基本維持在一分鐘的時間內。
看完之後,雖然我們不一定能準確地複述記住這些法律知識,但通過結合劇情來分析,會讓我們加深印象,也更容易理解這些知識。
在這一點上,《黑色燈塔》可以說,兼顧了法律的「入門」和「專業」。
而其普法的意圖,也讓這部劇,有了更深遠的意義。
第三點不得不提的,就是這部劇的「立身之本」。
它的用意何在?
僅僅是為了普法嗎?
不,在我看來,不是的。
雖然目前只播出了十集,後續走向還不清楚。
而且劇裡也存在不少的槽點,但我仍然看到了這部劇的可取之處。
那就是,引人思考。
在作為檢察官的範嘉怡被王亞楠騙得團團轉的時候,喬諾問了她一個問題:「你要的是結果呢?還是真相?」
這個問題,我在兩個故事中,都有所體會。
在故事一中,王海殺死葉姝的過程,是直接暴露在攝像頭裡的。
也就是說,即使不知道案件的真相,也是可以直接對王海判刑。
但女主卻從未放棄過對真相的追尋。
她自發地去查案,只為了理順案件中的所有疑點。
也就是說,在那時的她看來,結果重要,但真相更重要。
在故事二中,王亞楠「強姦案」的真相她得到了,但她心裡卻是失落的。
因為,做壞事的王亞楠還沒有被懲罰。
幸好,正義雖然來得遲,但它終會到來。
因此,當王亞楠打開門,發現門外是警察的那一刻,終究還是讓知道真相的我覺得有些感動。
除此之外,《黑色燈塔》的劇情,還關注了拐賣、男女平等、原生家庭等許多現實問題。
它不是為社會的不公而叫屈,也不是在賣慘,而是企圖通過「法律」來引導觀眾理性地去看待問題。
審判長楊博青裡的一句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
「有時候追求真相,只是某些人製造話題的藉口。所以才需要一個統一的準繩,那就是法律。」
《黑色燈塔》不管是故事還是臺詞,都在引導人們思考。
而劇情也十分緊湊,基本5集一個故事,一集大概40分鐘。
從案件審理,到挖掘真相,再到真相背後的探索,幾乎沒有多餘而無用的鏡頭。
比起那些,動輒五六十集,七八十集的電視劇來說,簡短卻意味綿長。
結語
說了這麼多關於《黑色燈塔》的優點,事實上這部劇仍然有不少人吐槽。
事實上,任何事都不是盡善盡美的。
例如,總逃不出國產劇「組CP」、男女主借著工作談戀愛的怪圈,也並非每一個配角的演技都讓人覺得出彩。
在一些細節上,也顯得有些粗枝大葉。剪輯的時候,回憶的畫面重複太多次等。
但總的來說,瑕不掩瑜。
我仍然認為,這是近年來,非常值得一看的國產律政劇。
不斷高能反轉的劇情,甚至會讓人拍案叫絕。
你們覺得呢?
「我是小桑醬,一個始終相信娛樂也能觸動心靈的小人物。歡迎關注我,一起看不一樣的娛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