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站哪一隊?
毫無疑問,從2008年的《鋼鐵俠》到如今的《美國隊長3:內戰》,漫威用八年時間構畫了自己的宏大宇宙,用一部部獨立電影的環環相扣造就了至今而言最精彩的超級英雄系列。
然而,正因如此,最大的困境反而在於當我在敘述一個關於內戰的故事時,卻永遠無法繞開《復仇者聯盟》和《美國隊長》等已經鋪陳已久的背景。但或許除了預告片中讓各位迷妹迷弟尖叫的冬兵,隊長史蒂夫和卡特的故事與哀愁、神盾局的過往以及永遠驚異無比的漫威宇宙同樣無法跳過。在某種意義上,無論以何種姿態現世的英雄,無論是否背負了血仇與淚流、承載了神域和凡土、經受了鐵籠和束縛、將自己交付於未知的神話、克遏了衝動和離愁、誕生於哭笑和方程、浸染了愛和共夢,漫威鏡頭下的每一個超級英雄都只做了一件宏向——Protection and Hero:保護與英雄。美隊系列的第一作中,粉碎了二戰中九頭蛇陰謀的隊長為了避免直撞城市,幾近決絕地迫降於冰谷之中,留與卡特「下周六,史託克舞廳」的末尾。即使是70年後的復甦,也絕非浪漫廝守的彩蛋,再相見時的卡特已經白髮滿鬢,唯一的告白淪為「It’s been so long」。或許時間的割裂未必在於愛與期待的墜洩,但卻無論如何從此註定無緣。卡特和鋼鐵俠託尼的老爹霍華德·斯塔克共同創立了神盾局(S.H.I.E.L.D),意即國土戰略防禦攻擊與後勤保障局(Strategic Homeland Intervention, Enforcement and Logistics Division)。儘管神盾局幾近覆滅,但能加入其中、並成為英雄之一,這對史蒂夫來說,已經算是久違——這久違關乎史蒂夫與卡特的曾經,關乎湧入了兩個人靈魂的各自的信念。在《內戰》中,卡特最終的與世長辭為這段跨越歷史的愛劃上了最不完整的句號,卻也並非煙消雲散無影蹤:「在能讓步的地方讓步,不能讓步的地方堅決不讓,就算所有人跟你說錯的事情是對的,就算全世界都叫你讓開,你要做的,是像樹一樣牢牢堅守,看著他們的眼睛,說:『不,你讓開。』」
卡特葬禮上的這一段話,或許給了處於邊緣和動搖之間的史蒂夫堅定的勇氣。突然想起《美國隊長2》中洞察計劃啟動前交叉骨持槍指著年輕的特工時,後者顫抖的聲音同樣在此刻意味深長:Captain’s Order,這是隊長的命令。至於託尼,聽著老爹講隊長的故事長大,就算永遠一臉傲嬌看起來只關心著自己的大廈和能源,只把自己的目光投向小辣椒,卻依舊在每個關鍵時刻之中擔負起了復仇者聯盟的核心。託尼曾面對洛基說出「假如我們無法保護地球,那麼你他媽要知道我們必將復仇」,而毫無退路地捲入宇宙魔方構建的未知中時,某種視死如歸的理想與二戰中的隊長几乎無異。
話說回來,儘管託尼不論身在何處都一如既往高冷如初戀,復仇者聯盟依舊歸屬於未倒塌前的神盾局。因而,不論是對於卡特或者局長弗瑞,史蒂夫以及託尼,S.H.I.E.L.D究竟意味著什麼的問題必須要有答案。「意味著他們非常想讓我們的名字縮寫組成「盾牌(shield)一詞。」《神盾局特工》裡曾有一段對白。「意味著我們是一道防線,立於世界和更為詭異的世界之間,我們保護人們遠離那些他們仍未準備好知曉的消息。如果沒做到,我們就要保護他們的安全。」「我們會如實對待這個世界的一切,但絕不會按照我們的想像來改造世界。」《復仇者聯盟》的結尾,「你們一定會需要我們」成就了黑寡婦以一當千最帥氣的話語。而真正詭異的另一個世界卻也未曾出現。
紐約一戰固然是被譽為「一切都改變了」的引火索,但華盛頓與升天航母卻也會指涉到數十年九頭蛇的滲透的因果,奧創紀元下索科威亞從地圖上硬生生被抹去了印痕,幻視所提出的「滅世公式」同樣直指最深處的悲鳴——如果英雄們的行動得不到約束,災難便會像滾雪球般應接而至。或許在普通人的心中,他們從未看到過來自異世界的挑釁和追捕,只能獲得在英雄憤然一戰之後破碎的瓦礫和在其中輕易就會喪生的他人與自我。但這已經足夠。不論是對於隊長或是鋼鐵俠,誰又不曾有為保護犧牲自我的凜然和執拗,問題在於:英雄,或許也做不到最強大不阿的保護,保護的代價同樣導向了每個平凡人對於未知的恐懼。
史蒂夫與託尼的之間隱隱的矛盾其實早已長久,漫威每一個伏筆都為《內戰》奠定了毫不突兀的基礎,究竟是為超能的利維坦巨獸戴上枷鎖和約束,還是付出代價但保有英雄為自由,這樣的困境與迷思想要指涉的太多,我無意也無力在此處論述。
其實,協議的籤訂與否其實也並不一定要達成一場戰鬥。如果一定要有一桶使之燃燒的汽油,冬兵貫穿全片的顯現就為此而出——70年後還是好基友。Желание、ржавчина、емнадцать、рассвет、печь、девять、доброта、домой、один、грузовик 渴望、生鏽、十七、黎明、火爐、九、善良、回家、一、貨車當反派終於現身時,隊長執意要去到西伯利亞的冰原,內戰自此揭開帷幕。但是不論如何,所有人的內戰之核依然叫作「Protection」,只不過是為了不同的正義和理由。黑寡婦朝向黑豹的最後一槍、幻視和紅女巫柴米油鹽一樣的糾葛、託尼離開浮島監獄衝向西伯利亞的不退縮,誰又曾與誰為敵。但這就是一個有關英雄的時代背後,每個英雄當然必須有著自己的愛情、友誼、家庭、價值和信念,而依舊要不顧一切保護無論以何種姿態呈現的世界。真正的內戰,其實只關乎三個人最後的決裂一搏。隊長充滿剛毅的那句「I could do this all day.」穿越回二戰某個契機的街頭巷尾。而突然知道冬兵殺死自己父母過往的託尼質問隊長:「Did you know?」
「分手就分手,把我爸的盾還給我」的結尾之後,託尼收到了隊長的自白,冬兵又重新將自己冰凍。然而漫威沒有也不願回答的問題在於:內戰何去何從,後復聯時代如何維續,後英雄的日常何為。當託尼回到復仇者大廈,他對著大寫的「A」望了很久。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個不止八年的追問——他,和他們,是普通黯淡之常人還是身負靈光之神?是堅毅的復仇者還是決絕的保護者?是內戰的勇士還是殘苦的軀殼?是以一當千的超人還是承載神話的英雄?
而當影片謝幕,我們終要將投射於英雄的目光移回這個現世與當下,在前現代、現代、後現代雜亂交織的迷思中找尋自我的日常及意義,在或多或少的晦暗世界中期許一個無需英雄真正的烏託邦。雖然我早已記不清系裡李康老師在「國外社會學學說」課堂上那張名為「do u topia」的結課課件的內容,但當今天再翻出來,有幾句話直戳內心:
「人信以為真的東西,其實不過是個神話;人看透了那是神話,就不會再對什麼信以為真。可你活著,就得信一個什麼東西是真的;你又得知道,那不過是一個神話。——史鐵生《原罪·宿命》。」圖片來自網絡
微信編輯|劉勤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