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冬日暖陽鋪撒在乾淨整潔的校園,青綠的人工草皮足球場,怒放著的鮮豔的角梅花瓣,白沙中學師生輕快的笑靨……汕尾市電視臺走進紅海灣區白沙中學,專訪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楊英鋒。
楊英鋒在紅樓前接受採訪
楊英鋒在攝像機前幽默地說:「我出生成長在茂名,現在是紅海灣人的女兒,是江西人的媳婦。這裡離太陽很近,東方的第一縷朝霞從這裡升起,這裡有我們引以為豪的最美海岸線。2012年,懷揣著稚嫩的夢想,好像在赴一場約會,從粵西的濱海之城茂名,橫穿整個廣東,來到了粵東的深水良港汕尾。這座善美之城,教會了我很多,尤其是愛,愛這座城市,愛美麗紅海灣,愛我的事業,愛我的學生,愛我的愛人和兩個可愛的小傢伙。」
區公共事業局副局長、白沙中學校長李啟悅高度評價楊英鋒的工作成績
因為熱愛,楊英鋒在紅海灣白沙中學紮下了根,轉眼就是八年。八年來,楊英鋒充分利用海陸豐革命老區紅色文化資源,發揮本身語文教師的專業特長,通過寫作課、活動課、演講宣講比賽等多種渠道和形式,在語文學科教學中融入紅色文化,對未成年人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今年5月,楊英鋒帶領學生參觀學校舊址紅樓,動情講解「紅樓喋血」「彭湃就義」等紅色革命故事,激發了學生仿寫《項脊軒志》的創作靈感,她自己也由此設計並執教了《項脊軒志》一課。該課例後經廣東省教育廳推薦參加第四屆全國語文教師「文學課堂」教學大賽,獲一等獎。楊英鋒還在授課之餘,主動培育一批小小紅色文化傳承人,讓學生在講述紅色故事中接受紅色薰陶,幫助其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經上大學的2019屆學生曾俊健在接受電話採訪時,對楊英鋒當時輔導自己參加廣東省第五屆演講比賽的情形念念不忘。曾俊健講述了曾祖父抗美援朝的英勇事跡,這一動人的紅色革命故事深深打動了現場觀眾,也使他成為前五屆省賽中年齡最小的省級獎項獲得者。
張忠誠接受採訪
楊老師還是廣東省委宣傳部省級紅色故事宣講員,汕尾市紅色文化宣講員、紅色革命基地紅樓講解員。近年來,楊老師利用課餘和寒暑假時間,先後深入省、市中小學校和企事業單位,作紅色故事宣講報告近百場,聽眾逾3萬人,受到廣大青年學生和群眾歡迎。楊老師出門多了,自然苦了同在白沙中學工作的愛人張忠誠老師。記者問起這事,張老師滿臉堆起笑容:「我也是2012年大學畢業後來汕尾工作的,只不過我來自江西。能遇到英鋒,是緣份,也是榮幸。我平常工作也忙,做年級組長,做班主任,擔任兩個班的數學教學,英鋒平常家務事做得比我多,兩個小孩她也照顧得多,她要出門,我多擔待一點也沒事。」夫妻倆心系教育、以校為家、踏實奉獻、共同成長,他們的家庭因此被評為2018年度廣東省「幸福家庭」。
楊英鋒老師在辦公室輔導學生
一個上午的時間,攝像機鏡頭無法錄下楊英鋒老師三尺講臺的辛勤耕耘,聖地紅樓的流連忘返,學校花園的休閒憩息,同事學生的衷心讚揚;正如她的人生,這才是一個美麗的開始,她還在路上,她會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