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梅玫,現任重慶市大渡口區檢察院檢察五部主任、「莎姐」辦公室主任,重慶市人大代表。
梅玫從事未成年人檢察工作15年,通過幫教矯治讓144名孩子走向新生;通過宣講法治在10多萬學生心裡播撒法治的種子。她牽頭創立的「莎姐」青少年維權崗先後被評為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全國工人先鋒號、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全國巾幗文明崗等,中央電視臺等數十家媒體宣傳報導300餘次,得到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央綜治委、共青團中央等充分肯定,全國20餘個兄弟省市檢察同行來院交流「莎姐」工作。
梅玫先後獲得「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個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未成年檢察工作作出貢獻的個人」「守望正義——群眾最喜愛的檢察官」、「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全國模範檢察官」等榮譽。
把一個人變成1301個人懲罰一個孩子很簡單,但讓一個孩子走上正途卻不易。2004年以來,梅玫共辦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116件158人,會同「莎姐」團隊對400餘名涉罪未成年人進行幫教,對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進行心理矯治、危機幹預400餘人次,與在押未成年人書信往來70餘封,幫助80餘名涉罪未成年人重新回到課堂和成功就業,幫助70餘名未成年被害人走出心理陰霾。
「莎姐」工作機製得到上級採納,重慶市檢察院在全市統一設立「莎姐」青少年維權崗,目前「莎姐」從最初7個人,擴展到全市三級檢察院,發展為416名「莎姐」檢察官、1301名來自社會各界的「莎姐」志願者的大團隊。
把一堂課凝聚成一種信念法治的信念必須從小播撒。為此,梅玫組建「莎姐」法治宣講團,走訪了全區全部8個街鎮,75個村(社區)收集意見建議,匯總未成年人及其家長最需要了解的法律問題,製作有針對性的宣講專題20餘個。梅玫還帶頭深入全部村社、學校開展法治巡迴宣講500餘場,受眾100000餘人。加強與鎮街、教委「定點」聯繫,建立起「莎姐」法治宣講對接聯繫制度,並在全區建立了13個「莎姐」工作室、9個校園「莎姐」法律社團,實現全區所有鎮街、中學校全覆蓋。
梅玫根據未成年人和社區居民的不同特點,採取院壩故事會、微電影展播、情景劇演繹等形式,在一個個宣講「小舞臺」演繹出一場場未成年人愛看的「惠民精彩劇」。她還組織製作系列法治視頻節目《莎姐說》、編印系列法治宣講讀本《莎姐講故事》,累計向中小學校贈送3萬餘冊。大渡口區未成年人犯罪數大幅度下降,從2004年的60人,到近三年來都保持在個位數以內,2019年受理審查起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為零。
2017年以來,梅玫與專業電影公司一起以「莎姐」檢察官團隊為原型,歷時兩年多拍攝完成國內首部檢察機關預防青少年犯罪題材公益電影《莎姐日記》,並在全國院線公開放映,打造了文化精準聚焦、助推品牌建設的實踐樣本。
把一項空白變成一項機制「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是一項未來工程,今天不下力氣,未來就會加倍付出代價。」梅玫在未檢工作實踐中深深感到,當前還存在著在產品質量、食品藥品安全、環境等領域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無人管」的現象,加強檢察監督、促進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很有必要。她積極促進建立全區「莎姐」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一體化機制,推動全區出臺了《關於在大渡口區做大做亮「莎姐」品牌的實施方案》,積極運用大數據、智能化手段搭建「莎姐」雲平臺,形成未成年人網上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訴訟檢察監督體系,「莎姐」雲平臺將全區20餘個職能部門、8個街鎮、30餘所中小學和56名「莎姐」觀察員納入其中,著力構建「1+4+4」「莎姐」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一體化體系和多部門溝通聯動機制。平臺2019年正式上線後已處理群眾申請監督線索30條,做到件件有回覆。「莎姐」雲平臺被最高檢確定為第二批全國未檢創新實踐項目,在最高檢舉辦的全國未檢創新實踐基地建設專題會上作經驗交流。
梅玫積極開展涉未刑事執行檢察、民事行政檢察業務統一集中辦理試點工作,支持起訴的全區首例因監護侵害撤銷監護權案件成功獲判,積極開展侵害眾多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檢察監督,聚焦校園周邊群眾關心的食品、交通等安全隱患,發出檢察建議10餘份,推動行政執法機關進行專項治理,促使區工商部門開展專項行動,清查了大量的「水晶泥」、「硼砂水」類三無產品,推動相關部門依法解決了馬王小學周邊多年未能解決的交通隱患等校園安全問題,讓816名孩子上放學更放心,關於加強學生安全保護的檢察建議被評為全市檢察機關優秀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2019年,梅玫在重慶市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慶市優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上作報告27場,並應邀參加國新辦舉行的檢察英模中外媒體見面會。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