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隱士的此岸情節——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的仕途智慧

2020-12-24 騰訊網

何為隱士?隱居之士,這類人也常以世外之人自稱,自然無為便是有作為,這也是隱士的核心思想,魏晉時期不少能人志士都是隱士出身,大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魏晉時期也盛行隱士文化,為何在這個年代,會出現這麼多隱士,這些隱士又是如何在隱逸和入世之中尋找平衡?隱士終究還是世間人,最終也會歸於世間。

隱世的目的就是為了入世

魏晉時期多隱士,孔子有句名言: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說明了在當時隱士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早在漢代,隱士文化就已經興起,東漢光武帝劉秀的老相好嚴子陵就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隱士,當初王莽請嚴子陵做官,嚴子陵躲了起來,無奈之下劉秀只能派人畫出嚴子陵的畫像,逼得嚴子陵沒有辦法,整日穿著羊毛衾躲起來釣魚,後來有人舉報,劉秀多次懷疑此人就是嚴子陵,先後派了三撥人才把老相好請到了洛陽,劉秀滿心歡喜的前去看望,嚴子陵卻佯裝腹痛不願相見,只留下依據"士各有志,為何相迫呢?"直到最後嚴子陵都沒有入朝為官,一輩子耕讀垂釣富春山,過得逍遙自在,卻成為了劉秀一生的遺憾。

像嚴子陵這樣的人,在魏晉時期非常普遍,隱士文化成為了不少能人志士的追求,尤其是"七賢"的林下之遊更是成為了世人榜樣。此時隱士也分為兩種,一種是避世型,一種是待時型。魏晉時期時局動蕩,不少人才在這個年代飽受迫害,或是因為時局動蕩,或是不願被時局牽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縱情山水,隱居山林。

《孟子》與《王紀》中記載,在魏晉時期,"士"是所有貴族中階級最低的存在,但是士大多數都是有學識的才子,也是有抱負的人,想要為國家效力,奈何階級壓制,在朝中大多數都是不起眼的角色。高潔的品行讓這些"士"不屑於在朝堂之中同流合汙,爭名逐利,於是寧願隱遁山林,過上世外的逍遙生活,也不用過分追求名利,逍遙又自在。南北朝時期更是戰火連天,這些隱士的數量也急劇增多。

大多數隱士其實並未真正的出世,心裡依舊惦記著塵世俗事,隱世的最終目的也是為了出世,這可惜當前時機未到,又或者個人修行不夠,所以選擇這種方式來給自己一個機會,也是在蟄伏,魏晉南北朝時期不少能人志士都是來自於山林之中,出身不詳但是深受所以赴的統治者倚重與信賴,這也是當時隱士的普遍心理。

待時之隱

這類隱士其實算不上真正的逍遙隱士,但是在隱士團體中佔據了相當大的一部分,存在感極強,其中沽名釣譽之輩亦不在少數。這類隱士其實就是通過這種方式來神秘化個人,讓當時的統治者對自己產生興趣,以解決自己之前沒什麼起色和改變的人生實現翻身的目的。在時局動蕩不穩定的時候上山隱居,等到了明確自己目的的時候就下山依附,以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曹魏大臣韓暨就是這樣的"待時之隱",韓暨一開始隱居避亂魯陽山中,早年被當地鄉親推舉為孝廉,後來上山隱居,等到時局成熟之際韓暨被荊州牧被劉表任命為宜城長,丞相曹操平定荊州以後,又升官成為了樂陵太守、丞相士曹屬,一生加官進爵,最高做到了司徒後逝世,可以說是眾多隱士中的人生贏家。

"寓居會稽,與王羲之及高陽許詢、桑門支遁遊處,出則漁弋山水,入則言詠屬文,無處世意",謝安也是這樣的待時之隱,謝安自幼出身名門,從小就深受宰相王導器重,可以說是年少成名,但是此時的謝安卻多次拒絕應召,經常和王羲之、支道林等人四處遊山玩水、傾心交遊。王羲之曾和謝安在冶城遺址上反省自身,王羲之認為當前國家處於危難之中,我們每個人的確應該為國家效力,整日這樣舞文弄墨,遊玩清談實則於國無益。

一旁的謝安聽後也有自己的打算:秦國任用商鞅,最後還不是二世而亡,難道說國亡要怪在清談之上嗎?彼時天下已經形成了"王與馬、共天下"的格局,權臣恆溫也開始興起,整個時局都處於內憂外患之中,司馬氏和其他各大名門望族之間的衝突也逐漸白熱化。謝安此時顯然不想去趟渾水,朝廷三番五次的徵召謝安,卻都被謝安寫信拒絕了,看起來倒是頗有幾分隱士風骨。

不少人為了謀害謝安在朝堂之上鼓吹謝安"蔑視朝廷",年年不應召,為何這些人會如此針對謝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謝安的弟弟謝萬是當時的封疆大吏,兼任豫州刺史,雖然謝安不在朝堂之中,但是在朝中的威望不低,最終謝萬北伐失利,也牽連到了謝安,甚至一度禍及謝家,無奈之下謝安終於出山,此時早已是一個糟老頭子了。謝安其實與韓暨不同,雖然兩人最後都是出山為仕,但是出山的原因不同,目的不同,當時隱世的原因也完全不同,魏晉時期的大多數隱士其實都是這種狀況,既有雄心勃勃的野心家,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假隱士。

避世之隱

這一類隱士才算是真正的隱士,這類型的隱士才算是真正的世外高人,一共可以分為四種類型,以德正行、教書育人、避世立言、遊山玩水。以德正行型隱士在當時社會上地位還是比較高的,在一定範圍內會成為大眾崇拜的道德楷模,影響到身邊的許多人,甚至起到了淨化民風的作用,當時的統治者對於這種德高望重類型的隱士也非常的賞識,多採用贊同和支持的態度,這些人對於化解社會基層矛盾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教書育人型隱士也是很有社會存在意義的一種類型,就比如東漢末年的司馬徽、龐德公等人先後培養除了諸葛亮、龐統、向朗等大批優秀的治世之才。這類隱士大多數自視清高,不願意入世趟渾水,更不願意效忠於某人,也是因為自己無法有效的施展自己的抱負,對朝廷感到不滿,但又擔憂國家民生的人,於是就通過教書育人的方式來教導學生,傳播自己的政治主張,雖然沒有入朝為官,但是看到自己的學生有了出息,也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事情。

這種類型的隱士雖然不自己直接參與進朝堂仕途之中,但是會通過這種方式來宣揚自己的思想和文化,教化鄉裡,為國家作貢獻,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當時的膠水瓶,為朝廷培養了不少可造之材。和教育型隱士一樣,避世立言型隱士也有著很大的現實存在意義,同樣是讀書人,後者更在乎自身,只不過換了另一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學說思想,以這種比較現實的方式,讓自己的學說為世人得知,以做到留名千古。

這個類型的隱士既不願意入世與大眾同流合汙,也不願意就此庸庸碌碌,於是就通過著書立傳、弘揚個人學說來表達自我,這也成為了這些人寄託個人思想的最好歸宿。這些隱士都很注重民生疾苦,親近普通民眾,以民眾的切實利益為基礎,他們創作的文章和學說中也大多體現了底層民眾的勞苦奔波,也算是充當了統治者和老百姓之間的橋梁。

遊山玩水型才是我們熟悉的真正的隱士,這類人離世俗最遠,一心一意只想過好自己的生活,看似積極避世,鍾情山水,完全脫離了社會,其實是以一種反對當時社會的姿態出現的,這也屬於一種態度,而久居山林也不過是這些人反抗的一種具象化表達形式,多年隱居山林的生活,也只是為了自我清高,受到世人推崇,從這個思想上來看,這些隱士更笨沒有做到真正的出世,雖然不問世事,但是依舊深受聖人"三不朽"的思想影響,通過這種方式來成就自我罷了。

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隱士文化在魏晉時期深受歡迎,除了深受當時社會背景影響之外,更是因為隱士符合當時人們的心裡,所以不少人都選擇歸隱山林,從當時的時代意義來看,隱士的存在無疑是消極的。在各種勢力爭奪不休,民不聊生的時代背景下,這些有能力的能人志士卻選擇消極避世,對世事置之不理,但如今看起來,倒不如說這也是當時人們的一種仕途智慧。面對森嚴的等級制度,不少出身貧寒的寒門弟子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揚名立萬,最終受到統治者的賞識,現實意義也說明了,魏晉時期的隱士文化為當時的文學綻放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立言"和"立德"方面等有自己的貢獻,這些隱士的高風亮節,直到現在依舊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品德。

相關焦點

  • 牛奶廠:小隱於野 大隱於市
    本期寫牛奶廠板塊對下期樓盤測評沒有任何關聯,只是樓主在航拍保利天匯三期時順路到了這裡,一時興起,跟大家聊聊牛奶廠,了解一下「小隱於野、大隱於市」的中國道家哲學思想如何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不是賣廣告,往下看,你就知道樓主所要表達的是哪個層面的意思。
  • 閱讀比爾波特的《空谷幽蘭》,解讀大隱於世和小隱山間
    只有內心清淨,不為外物所擾,不受妄想左右,才能稱之為「隱」。無論是在鬧市亦或是在山間,只有做到心無旁騖,才能安然修行。雖然隱士是指隱居之人,但是隱士生活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種追尋內心平靜的生活方式,無論是在山間亦或在城市普通人也能做到「隱居」。《空谷幽蘭》是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寫的一部著作。
  • 大隱隱於市:他是隱士的典範,所作奇書至今無人能解
    大隱隱於市:他是隱士的典範,所作奇書至今無人能解北宋時期有個名人叫康節先生。為何有名?首先,康節先生出生時,天示異兆,一天,他父母野外踏青,忽見雲霧中有一隻大黑猿,他母親心有所動,這就懷上了身孕。康節先生既能通過卦算,預知乾坤陰陽,即使是在現代社會,也多半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更別說是在宋朝時人們認知水平不高的時候,因此,天下人都把他當做神仙一般看待,康節先生並非是對政治不感興趣,而是他通過自己睿智的觀察和卦算,知道世事如浮雲,政治上的變法派也好,保守派也好,不論怎樣折騰,都不能最終施惠於民,因此,早早就斷了自己的仕途念想。
  • 大隱隱於市的3星座,極具實力,卻從不表露,但終將能一飛沖天
    那麼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那些,大隱隱於市的星座,極具實力,卻從不表露,但終將能一飛沖天。同時,也因為穩定,讓金牛的性格偏沉穩內向,偏安靜沉默,透著不張揚,不高調,不爭不搶,像與世無爭的隱士,沒有強勢的姿態,沒有欲罷不能的野心,一片歲月靜好。
  • 你能相信大隱隱於朝竟然是說一個段子手的?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中國歷史上以「大隱者」自稱的人,竟然是個段子手?今天的喜文樂見帶大家了解一下,滑稽的東方朔。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說隱居勝地終南山租金漲了,很多修行人士不堪重負,紛紛下山回家。
  • 茶與隱,物質與精神,茶文化是如何影響到古人的隱逸思想的?
    茶文化興盛的時期正值隱逸文化遭遇困境之時,此時對於隱士到底是真隱還是假隱身份的界定含糊不清,由此,茶作為一種象徵隱士的新文化符號出現了。李白在《答族侄僧中孚贈玉泉仙人掌茶並序》中寫到:「後之高僧大隱,知仙人掌茶發乎中孚禪子及青蓮居士李白也」。
  • 大隱於「世」,小隱於野,在北京郊區有這樣一家民宿……
    大隱於「世」,小隱於野。在北京郊區有這樣一家民宿,一個偶然的機會,使我發現了歸隱山林的他,驅車半日抵達這裡,推開一處院落的大門,獨特的格局,素雅的設計,如此風格不禁讓我眼前一亮,心生好感。這裡的管家告訴我,民宿名字中大隱於「世」是世界的世,不是成語裡市景的市,因為他們老闆說:山林也好,市井也罷,總歸還是太小了,隱於世界才是他們的終極目標。採菊東籬,悠然南山。一會活在當下,一會回憶過去。總之,這裡有著一份內心渴望已久的寧靜,能讓緊繃著的神經變得舒緩放鬆下來。
  • 小隱·隱於野、潮隱西遞·驛——蝸窩集團「隱」系列輕奢品牌...
    「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的懷想,讓歷代文人騷客或對花傷神、對月感懷;或隱居山林、食素齋、彈雅琴、淡泊靜心;或築廬讀書著述,於今人而言,隱居仿佛是逃出水泥森林融於山水;是人在窮忙時清靜的自由和富足的閒暇;是依山傍水、逸居園林的悠遊歲月;是城市精英形而上的嚮往和新富階層的田園想像。
  • 歷史上有一個真正修仙的門派,大隱於市,逍遙自在
    可能漢朝時期的人覺得是正一派,元朝時期的人覺得是全真派,也確實,這也是道教之中發展最大的兩個門派,但其實,修真者比較尊奉的還是隱士文化,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修仙者的門派應隱於市中,沉默、龐大,卻又不被世人所知,近幾天,我在翻閱一些典籍的時候還真的發現了這麼一門派系,而且,我認為這可能是最正統的一個門派了,這個門派的作風也絕對符合大多數人眼中的修真者形象。
  • 終南山「隱士」多達上萬,是真的看破紅塵,還是譁眾取寵?
    中國的「隱」很有層次,所謂「小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中國人認為看破人生,隱匿於山水江湖中與世無爭,這是小隱,隱匿在嘈雜的市井中卻視喧囂為無物,時刻固守本心,這是中層的
  • 大隱隱於市,而它「隱」於超市……
    大隱隱於市,青樹坪政協委員工作室,「隱」於超市。「我們工作室是去年10月28日掛牌成立的,7名縣政協委員每天一人值班。」雙峰縣政協常委、青樹坪政協委員工作室負責人陳杰雲介紹。工作室桌上擺著的一本社情民意登記臺帳,已密密麻麻登記了幾十頁。據悉,自工作室成立以來收到的36條社情民意,目前已全部解決。
  • 大隱隱於市,真正的智者,往往臥虎藏龍,看破一切卻選擇波瀾不驚
    俗話說:「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真正的智者絕不會逃避現實,去過世外桃源的生活,而是在亂世中波瀾不驚,以臥虎藏龍的姿態俯瞰世間。越是喧囂的地方,越是能鍛鍊心態,頂級的人才往往大智若愚,不會被過往雲煙迷亂雙眼。
  • 武康大樓裡竟然有家取名「大隱隱於市」的書局?
    嘿嘿,今天記者就為大家推薦一家位於淮海中路1834號(靠近武康路)大隱書局名字夠神秘吧總經理何旋告訴記者書店名字正是取自「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位於淮海中路的武康大樓這個特殊的位置在繁華的市中心鬧中取靜滿足周邊居民的文化需求要說其「隱」,還不止這些哩
  • 《矽谷 第六季》大隱隱於市
    this is our world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always blue😭😭😭也許一個人不必去迎合世俗眼中的「功成名就」,練就一身絕技,大隱隱於市,虛懷若谷,安之若素。代碼規制下的社會,總有「大人物」這個掌舵手。
  • 搞笑漫畫:古德的殺手秘密窩點,果然大隱隱於市!
    搞笑漫畫:古德的殺手秘密窩點,果然大隱隱於市!這一天,古德此時正在自己的窩點裡擦拭自己的武器,對於古德來說,武器就是自己最好的親人,突然外面就有人來敲門,古德就被驚到了,這可是他的一個秘密窩點。於是古德戒備心就起來了,躲在了門旁邊,詢問門外的人是誰,只見門外的人就說了,是來找古德的,想要擺脫他殺個人,古德聽到後就知道是客戶,於是就熱情的幫他開門了。
  • 揭秘隱士生活來源:有的採藥賣錢,有的吃野菜
    何潔介紹,「都說我這裡常有很多隱士往來,其實是不是隱士,不需要我們來評斷,是不是隱士,也不是進入書院的標準,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塊隱的地方。這個圈子,如果可以說有『圈子』的話,人數並不多,常來書院的人也就是百來人左右,但也囊括了成都本土比較有影響力的文藝界學者、作家和名流。」
  • 大隱於市,小隱於野,人生無處不修行——讀禪意古詩,品詩和遠方
    大隱於市,藏了你的鋒芒,小隱於野,性情多了幾分放浪。回頭再看過往,清妙只有月光。人生無處不修行,淡定了你的輕狂,《禪悅》唱出詩的遠方。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閒。
  • 大隱於市,小隱於野,人生無處不修行-讀禪意古詩,品詩和遠方
    大隱於市,藏了你的鋒芒,小隱於野,性情多了幾分放浪。回頭再看過往,清妙只有月光。人生無處不修行,淡定了你的輕狂,《禪悅》唱出詩的遠方。 門庭清妙即禪關,枉費黃金去買山。 只要心光如滿月,在家還比出家閒。
  • 中廣歐特斯民宿案例|大隱隱於市 小隱在江居
    這裡,藏著一家很有人氣的高端民宿——「江居小隱」。用主人老葉的話說,這名字寓意一種狀態,「大隱隱於市,小隱在江居」。 「民宿,是生活和旅行的延續」 老葉,古堰江湖人稱「葉子爺」,工作日在都市職場縱橫捭闔,晚上與周末則隱居畫鄉暢享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