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困擾女生的問題除了今早起來居然重了另 一個令人揪心的要數:今早怎麼又腫了。
水腫,顧名思義,是身體裡殘餘了較多的水分,而且這些水分都藏在了在組織間隙裡。水腫和肥胖兩個就像孿生姐妹,讓人很難分辨。
明明自己是水腫,然而卻以為自己是胖子。 那麼如何辨別自己是胖了還是水腫呢?
水腫判斷小妙招:用手指按住小腿5秒,按壓位置彈性恢復很慢早上起床後,用力握拳,感覺自己手指間腫脹 每天下午,發現小腿變得很腫,摸起來硬邦邦的,通常要站立、活動一會才能恢復 每天晚上臨睡前喝一點水,但是睡醒會覺得腳和臉都腫脹。
如果這些你都沒中招,那你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胖子啦!
那麼,常見的引發水腫的原因以及如何去改善水腫呢?
1.經期水腫:在月經來潮前7~14天,經期前,大多數女性因受黃體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影響,水分容易滯留在體內出現眼瞼、下肢水腫,導致經期體重會有1-3斤左右的波動。經期結束後儲水現象漸漸消失,正常情況下體重會恢復到經期前狀態。
女性在經期前2周左右,通常會出現身體沉重、腰酸背痛、精神不佳等現象,這是因為卵巢分泌大量的黃體激素,導致體內水分滯留,這就是大多數人常說的經期儲水。在儲水期間,除了體液(機體內的水和分散在水裡的各種物質總稱,約佔體重的60%)外,體內水分可達到1500ml左右。生理期接下來一周,黃體激素水平下降,雌性激素分泌增多,新陳代謝加快,水分被排出體外,儲水現象減輕。
為了減緩經期儲水現象,建議在經期前一周開始攝入低鹽食物,並保持到經期結束。
2.高鹽飲食引起水腫
由於飲食口味較重使得體內鈉離子儲留增加引起的水腫。當過多的鹽分殘留在身體中,會使滲透壓升高,水分滯留在體內,加重身體儲水現象,還會增加腎臟負擔。WHO推薦成年人每天食鹽不可超過6克。
3.蛋白質吸收障礙水腫。長期腹瀉,慢性痢疾以及腸結核等在起病原因中佔重要地位。這些疾患既影響食慾,又妨礙蛋白質的吸收。個別嬰兒由於幽門痙攣或梗阻而致長期嘔吐,或由於缺乏胰蛋白酶而不能利用食物中的蛋白質,也可發生水腫[太陽]蛋白質消耗過多膿胸、肺膿腫、腹水、大量失血、外科傷口引流及嚴重灼傷等可使體內蛋白質大量丟失。慢性傳染病如結核、瘧疾等使體內蛋白質過度分解,都可致營養不良性水腫。
4.不良生活習慣水腫:熬夜、飲食不規律、不及時 解壓等引起的內分泌失調,造成代謝下降,水分被滯留在體內導致身體水腫。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5.生理性水腫:由於炎熱高溫,引起體表血管擴張,動脈血流量增加;淺靜脈的擴張,使毛細血管濾過壓增高;再加上站立或久坐,體液在皮下疏鬆結締組織的間隙中滲聚,回流緩慢,從而引起下肢浮腫。
6.特發性浮腫,或稱為血液循環不暢的浮腫:臉部浮腫現象經常發生在血液循環代謝能力差的人身上,這個群族包括了習慣在睡前大量喝水的人、經常久坐不動的人、平常飲食習慣口味重的人、經常熬夜的人以及天生體質代謝差的人。
下面推薦幾種食物療法:(如果是病理性水腫,建議去醫院檢查後聽醫生建議調整,如:甲狀腺功能減退症)
1.含鉀食物:攝入富含鉀鹽的食物,有助於排出體內多餘的鈉離子,恢復體內鈉鉀電解質平衡。如:香蕉 、草莓、紫菜、海帶、菠菜等。
2.高纖維食物:膳食纖維在腸道中促進蠕動需要水的參與,增加纖維素攝入有助於排出多餘水分。
3.多選擇低GI的食物 高碳水化合物飲食不僅能大量刺激胰島素分泌,還會增加多餘能量轉化為脂肪儲存的機會,以及導致鈉離子失衡,讓你更容易水腫。所以,可以在水腫期間日常膳食多選擇低GI值食物,來平衡體內的鈉離子,同時也有利於減肥。
4.西瓜:其中所含的胺機酸、糖、豐富水分,有助於促進排尿次數增加。
5.水:大量飲水後,血漿晶體滲透壓降低 抗利尿激素減少、水重吸收減少尿量增加,幫助排水。在經期出現水腫應該增加飲水量,減少飲水量反而會加重儲水現象。因為水參與體內物質代謝,當身體水分不足時,會影響機體代謝速度,在代謝速度變慢的情況下,體內多餘的水分不易排出體外,另外當機體缺水時會自發儲存更多的水分。
6. 含咖啡飲品:咖啡因具有促進排水作用,不易攝 入過多,但每日咖啡因攝入量的上限為400mg。不建議在生理期飲用咖啡,可能會由於咖啡刺激引起痛經。
還有一點:少動久坐久站,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動作,會造成下半身血液回流受阻,引起下肢浮腫,建議每隔40-50分鐘起身走走接杯水補充水分,幫助體液更新。接水時抽出1-2分鐘時間,拉伸腿部與臀部肌群緩解肌肉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