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山西省長治市將把
裸眼視力和體重考核結果
納入中考總成績的消息
上了熱搜
視力和體重這樣計入中考成績
↓↓↓
將裸眼視力和體重考核納入中考,是長治市中考改革的一部分。媒體報導說,其實早在2019年6月,長治市已經宣布從2022年開始,當地中考將增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50分,其中身體素質佔20分。
這20分包括10分的過程性評價和10分的結果性評價。過程性評價重點考查學生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心理健康表現等情況;結果性評價主要考查學生體重、裸眼視力情況,各佔5分。
引發社會爭議的是身體素質評價中的這一部分。
順便說下,廈門的中考也有綜合素質評價,不過,沒有量化為分數,只算等級。
視力這樣算分
「我們將裸眼視力分為三檔,大於等於4.9為正常視力,得5分,4.6到4.8之間為中度近視,得4分,小於等於4.5為重度近視,得3分。」長治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也就是說,長治市對裸眼視力的考察,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多相差兩分。
體重這樣算分
體重的考察則由體重指數(BMI)來衡量,男生15.8到22.8之間、女生16到22.6之間為正常,得5分;男生小於等於15.7、女生小於等於15.9為低體重,得4分;男生22.9到26之間、女生22.7到25.1之間為超重,得4分;男生大於等於26.1、女生大於等於25.2為肥胖,得3分。
最高分和最低分同樣相差兩分。
教育主管部門:視力和體重算分,為了導向
「這兩項考核,考生最後得分差距並不大,主要是想起到一個導向作用,引導青少年自覺加強體育鍛鍊、保護視力,提高身體素質。」面對公眾質疑,長治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
網友吵起來了
網友又吵起來了,主要是兩種針鋒相對觀點:有部分網友認為,此舉意在提高學校和家長的重視程度,無可厚非;
但也有網友認為,「視力受方方面面的影響,不是說改善就能改善的」,覺得將視力納入中考涉嫌基因和經濟歧視。
這樣的做法
是否會造成歧視和不公平呢?
各界專業人士這樣認為:
律師這樣認為
醫生這樣認為
「我認為這一教改措施的導向是好的,能督促家庭和學校早一點關注孩子的視力問題和健康,但需要細緻的配套措施」,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屈光與低視力科副主任楊曉教授告訴記者,造成青少年近視的原因,一是先天性遺傳因素,比如有高度近視家族史的孩子,出生時就有一定度數,六七歲時就已經是高度近視了;二是環境因素,也就是用眼不當,這一般是上小學後學業增加、戶外活動減少造成的。
「如果沒有更細化的規則考慮到這部分孩子,將是一種不公平。因為這些孩子的近視存在遺傳易感性,並非用眼不當導致的。」楊曉說。
還有專家指出,不僅僅是近視,意外事故帶來的損傷或其他病理性因素,也會造成裸眼視力下降。
可行嗎?教育局的回應來了
先天近視的學生怎麼辦?
面對質疑,長治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回應稱,對於先天性近視的學生,家長可提供孩子自近視以來的醫院就診及治療相關證明材料,學校審核公示無異議後,可直接得5分;因意外事故導致裸眼視力受損的學生,可通過醫療部門出具診斷證明,學校審核公示無異議後,也可以得5分。
同樣的,「對於吃含激素藥物導致肥胖的學生,如果在用藥期間,家長可提供醫療部門出具的診斷證明,學校審核公示無異議後得5分」,這位負責人說。
對此,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屈光與低視力科副主任楊曉建議,視力納入中考這一措施的制定和實施之間,最好有一定時間差,讓大家有充足的準備時間。「近視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對於已經近視的孩子,在知道這一消息後,即便開始重視保護視力,也很難達標。」
她說:「現在可以提出這一教改措施,但最好從絕大部分孩子還沒近視的年齡段開始實施,讓大家早點重視起來。進入小學前後是防止近視關鍵期,應該引導大家在入學前就開始注重視力問題。」
裸眼視力檢測能「作弊」嗎?
有網友擔心,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學生,可以通過做近視手術提高裸眼視力,也可以通過戴角膜塑形鏡(OK鏡),短時間裡讓裸眼視力得到提升,但不是每個家庭,都承擔得起相關費用。視力納入中考,對於家庭經濟條件不同的學生,會不會不公平。
對於這一觀點,楊曉認為不用過於擔心。「做近視手術需要滿足一些條件,要看最近兩年近視度數的增加有沒有穩定在50度以內,基本上18歲以後才能滿足手術條件。還沒中考的孩子多在15歲以下,一般來說醫生是不會建議手術的。」
戴OK鏡確實能提升裸眼視力,「對於近視100度到200度,一般一周就能恢復到正常裸眼視力,近視600度,一般需要三周到一個月,但是得堅持每天晚上戴。」楊曉告訴記者,「另外,適不適合戴OK鏡也需要醫生仔細評估」。
「經專家論證,學生在夜間佩戴OK鏡後,第二天早上視力水平會有所提升,到下午後視力會逐漸減退」,長治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因此,我們裸眼視力的測試時間,將安排在下午隨機進行,這樣可以有效地減少學生佩戴OK鏡帶來的影響」。
對此,楊曉指出,「戴OK鏡早期確實會有下午視力減退的現象,但一個月以後,基本上全天都能保持裸眼視力穩定了。除非是近視度數比較高的情況,比如400度以上的。」
但這並不意味著沒辦法規避靠戴OK鏡提升裸眼視力的現象,「有專門的儀器,能查出裸眼視力是不是靠戴OK鏡提高的,還能查出本來有多少度的近視。比如飛行員錄取,就是既不允許做近視手術也不準戴OK鏡,因此體檢時會有專門的機器進行檢查。」楊曉說。
她認為沒必要制止學生戴OK鏡,「因為這確實是控制近視度數增長的有效方式」。
至於考核視力時戴隱形眼鏡等作弊問題,楊曉認為不可能,「醫生通過簡單的檢查,就能發覺是不是戴了隱形眼鏡。」
「應試思維」難治「近視」?
此間的評論也譁然,新京報發表教師胡欣紅的評論,認為:「應試」本就是近視率增高的原因之一,用「應試」治近視,治標難治本。
不過,應該說,從賦分規則來看,政策出臺之前,長治市應該也經過了一番斟酌考量,例如,推出了保障體育和健康課程的課時、減少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等各種保護視力的措施。
廈門日報社新媒體中心出品
記者:佘崢 綜合南京教育頭條、招考部落、新華每日電訊、網友評論等
編輯:蔣含 值班主編:林燕貞
來源:廈門日報社/ 廈門招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