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受方方面面的影響,不是說改善就能改善的。」
「孩子們上學夠辛苦了,眼睛壞了還被扣分。」
「政策的初衷應該是為了督促家庭和學校,更多關注孩子的健康吧。」
……
今年暑假,山西省長治市將把裸眼視力和體重考核結果納入中考總成績的消息,引發社會關注。有網友質疑此舉「涉嫌基因與經濟雙重歧視」,也有人認為這是一個好的導向。
「這兩項考核,考生最後得分差距並不大,主要是想起到一個導向作用,引導青少年自覺加強體育鍛鍊、保護視力,提高身體素質。」面對公眾質疑,長治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
長治市是在怎樣的背景下推出這一中考改革措施的?具體將怎麼實施?本報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裸眼視力納入中考到底怎麼「考」?
將裸眼視力和體重考核納入中考,是長治市中考改革的一部分。2019年6月,長治市宣布從2022年開始,本市中考將增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50分,其中身體素質佔20分。
這20分包括10分的過程性評價和10分的結果性評價。過程性評價重點考查學生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心理健康表現等情況;結果性評價主要考查學生體重、裸眼視力情況,各佔5分。引發社會爭議的,是身體素質評價中的這一部分。
對裸眼視力的考察,最高分和最低分最多相差兩分。「我們將裸眼視力分為三檔,大於等於4.9為正常視力,得5分,4.6到4.8之間為中度近視,得4分,小於等於4.5為重度近視,得3分。」長治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體重的考察則由體重指數(BMI)來衡量,男生15.8到22.8之間、女生16到22.6之間為正常,得5分;男生小於等於15.7、女生小於等於15.9為低體重,得4分;男生22.9到26之間、女生22.7到25.1之間為超重,得4分;男生大於等於26.1、女生大於等於25.2為肥胖,得3分。最高分和最低分同樣相差兩分。
是否會造成歧視和不公平?
「我認為這一教改措施的導向是好的,能督促家庭和學校早一點關注孩子的視力問題和健康,但需要細緻的配套措施」,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屈光與低視力科副主任楊曉教授告訴記者,造成青少年近視的原因,一是先天性遺傳因素,比如有高度近視家族史的孩子,出生時就有一定度數,六七歲時就已經是高度近視了;二是環境因素,也就是用眼不當,這一般是上小學後學業增加、戶外活動減少造成的。
「如果沒有更細化的規則考慮到這部分孩子,將是一種不公平。因為這些孩子的近視存在遺傳易感性,並非用眼不當導致的。」楊曉說。
還有專家指出,不僅僅是近視,意外事故帶來的損傷或其他病理性因素,也會造成裸眼視力下降。
對此,長治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回應稱,對於先天性近視的學生,家長可提供孩子自近視以來的醫院就診及治療相關證明材料,學校審核公示無異議後,可直接得5分;因意外事故導致裸眼視力受損的學生,可通過醫療部門出具診斷證明,學校審核公示無異議後,也可以得5分。
同樣的,「對於吃含激素藥物導致肥胖的學生,如果在用藥期間,家長可提供醫療部門出具的診斷證明,學校審核公示無異議後得5分」,這位負責人說。
楊曉建議,視力納入中考這一措施的制定和實施之間,最好有一定時間差,讓大家有充足的準備時間。「近視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對於已經近視的孩子,在知道這一消息後,即便開始重視保護視力,也很難達標。」
她說:「現在可以提出這一教改措施,但最好從絕大部分孩子還沒近視的年齡段開始實施,讓大家早點重視起來。進入小學前後是防止近視關鍵期,應該引導大家在入學前就開始注重視力問題。」
但孩子離中考尚遠的家庭,往往很難關注到相關政策。李柯的妹妹目前在長治市區一所小學讀三年級。在記者採訪她之前,他們全家都不知道視力考核將納入中考,老師也沒提過這件事。長治市市民陸雨陶是一位三歲女孩的媽媽,她也沒聽說視力將納入中考,「孩子太小了,還沒到關心中考政策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