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10位絕色美貌皇后性格 慈禧最鐵血

2021-02-13 嶽陽同城



清朝第一位皇后孝慈高皇后(太祖)葉赫那拉氏孟古姐姐

在努爾哈赤眾多的后妃中,聲名最為顯赫的莫過於葉赫納喇·孟古姐姐了。綜觀整個太祖一朝,只有她一個人擁有皇后的正式稱號。  

 葉赫納喇氏孟古姐姐能獲得如此殊榮,要歸功於她的兒子皇太極,正因她所生的這唯一貴子後來榮登汗位並成為大清國皇帝,才會有這樣的結果。孟古姐姐以初諡孝慈武皇后,後改諡孝慈高皇后,盡享了清代270多年的供祀香火,正所謂真是母以子貴。


孟古姐姐影視劇照

孟古姐姐與努爾哈赤的姻緣,說起來極富傳奇色彩。萬曆十年(1582),尚未建功立業的努爾哈赤來到葉赫,經過一番攀談,楊吉砮是發現努爾哈赤膽略過人、相貌非常,於是主動提出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一是為自己增加個戰略夥伴,二是為自己心愛的女兒找個應有的歸宿。   他對努爾哈赤說:「我有兩個女兒,待小女兒長大成人,希望能與你結成秦晉之好,讓她為你端茶倒水朝夕侍奉,是我平生最大的心願。」努爾哈赤順勢說:「既然同我締結姻盟,為什麼不把年長的女兒配我為妻呢?」楊吉砮解釋說:「不是我捨不得大女兒,你不是一般的人,恐怕大女兒福薄配不上你。小女姿色端麗無雙,品質高尚,而且見識不凡,是你的佳偶啊!」   努爾哈赤聽了非常高興,因為若能與強大的葉赫部聯姻,那真是求之不得的大好事。當即回答道,不用等孟古姐姐長大,嶽父大人若有意聯姻,他可以立即就娶楊吉砮的大女兒。楊吉砮鄭重地告訴努爾哈赤,他並不是為了推諉而不把長女嫁給她,實在是自己品貌出眾的小女兒才配得上他,是他未來的佳偶,希望他能耐心地等待。


聽了嶽父這番肺腑之言,努爾哈赤欣然從命。楊吉砮對其十分器重,不但贈送了馬匹甲冑,還親自派兵把女婿護送還家。說來也是真巧,孟古姐姐的名字menggun滿語意思是「銀子」,而努爾哈赤的姓氏aisin gioro(愛新覺羅)意思是黃金姓氏,也許這就是天意。

最有才能的皇后:孝莊文皇后(太宗)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

孝莊太后身歷四朝,輔佐兩代幼主,在紛繁複雜得清初政治格局下,為愛新覺羅世族統治的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孝莊皇后出生於蒙古科爾沁部的一個顯赫家庭。在明末東北各族各部的混戰中,她作為政治聯姻的紐帶嫁給崛起於白山黑水的後金「英明汗」努爾哈赤的兒子皇太極為側福晉,時年十三歲。在後金的一步步成功中,她逐漸捲入一場又一場政治鬥爭的漩渦,並展示出了她卓越的政治才華,逐步確立了穩固的地位並成為清初政壇上的一個一言九鼎的人物。


孝莊文皇后影視劇照

孝莊文皇后一生經歷清初三朝,正是由亂到治的關鍵歷史時期。她全力輔佐皇帝,對調和清宮內部矛盾和鬥爭,穩定清初社會秩序,促進國家的統一作出了重大貢獻。後世稱之為「清代國母」。

最受寵愛的皇后:孝獻皇后(世祖)董鄂氏

董鄂氏與世祖順治的愛情故事流傳千古,甚至連順治皇帝最後的結局也都因董鄂氏而變得撲朔迷離,雖然她沒有能夠附廟(皇后一般都與皇帝同葬),也沒能在身份上得到肯定(每一個皇后都要加上丈夫皇帝的諡號,董鄂氏卻沒有),所以只能算半個皇后。但這些並不影響人們對這對情人的關注與傳頌,因為愛可以穿越規矩束縛而高於一切。   順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一代名妃、絕代佳人董鄂妃玉殞香消,病逝於東六宮之一的承乾宮,年僅22歲。據福臨說,董鄂氏死時「言動不亂,端坐呼佛號,噓氣而死。薨後數日,顏貌安整,儼如平時」。   愛子愛妃的接連死去,使福臨的精神幾乎崩潰。他萬念俱灰,看破紅塵,棄江山社稷如敝履,執意要出家為僧,並讓和尚溪森為他剃了發。後來由於溪森的師父玉林琇以要燒死溪森為要挾,才逼得福臨打消了出家的念頭。打消了出家的念頭。


孝獻皇后影視劇照

孝獻皇后(1639年-1660年9月23日),董鄂氏,世稱董鄂妃,真實名不詳。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費揚古大將軍之姊,世祖順治帝貞妃族姐。   順治十三年(1656年),董鄂氏入宮,深受順治帝寵愛。同年八月二十五日,封為賢妃。僅一月有餘,順治以「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氏之上者」為理由,晉封她為皇貴妃。升遷速度之快,中國歷史少見。

最鐵血的皇后:孝欽顯皇后(文宗)葉赫那拉氏

說起慈禧太后的事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一生的經歷堪稱大清的鐵血女人。慈禧太后執晚清政權五十年,其間發生的許多大事可謂路人皆知,慈禧在我們的印象中不外一個賣國者、陰謀家,狠毒而冰冷。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1852年入宮,賜號蘭貴人(清史稿記載懿貴人),次年晉封懿嬪;1856年生皇長子愛新覺羅·載淳(同治帝),晉封懿妃,次年晉封懿貴妃;1861年鹹豐帝駕崩後,與孝貞顯皇后兩宮並尊,稱聖母皇太后,上徽號慈禧。慈禧死後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長度為大清皇后之最,亦超過大清開國皇后及孝德、孝貞二位正宮,同時也超過入關後滿清所有皇帝的諡號。


外國畫師所畫慈禧   

慈禧太后是中國歷史的帝制時代中,少數長期當政的女性,政治手腕堪稱幹練,尤其擅長操弄親貴朝臣之間的權力平衡,以維繫自身的絕對權威,清朝因為她的能力而續命數十年。慈禧當權時期,清廷的中央集權以及中國主權面臨來自內部及外國的種種威脅,她從捍衛清帝國權威及其本身權力的立場出發,所作之舉措收效雖不盡成功,但放在歷史脈絡下做持平之論,多數允稱合理。

最後一個皇后:郭博勒氏婉容(浦儀)

  婉容相貌嬌美、談吐文雅、舉止端莊、儀態不凡、內剛外柔並富有善心,她是一位兼收中西方文化優勢於一身的女人。1922年,自婉容被冊封為皇后之日起,她的悲劇命運也就開始了。「一朝選在君王側」,從此使她走向一條不歸路。

  1911年,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的帝制結束,國家從封建走向共和。當時的民國政府給予清室的優待條件是「大清皇帝辭位之後,尊號仍存不廢,中華民國以各外國君主之禮相待。」為此,遜帝溥儀的婚禮還是完全照搬皇帝大婚的禮儀,民國政府特準皇后的「鳳輿」從東華門抬進紫禁城的後半部,從此,婉容成為名義上的皇后。

  在中國封建君主制中,皇帝有集皇權和夫權於一身的特殊地位,皇后的身份因此出現雙重意義。對後宮而言,有統領六宮的責任,對國家而言,有母儀天下的義務。


但是,作為遜帝的皇后,婉容雖有過榮華富貴,但更多的是生活上的不如意,精神上的禁錮折磨。她在歷史上地位是非常微弱和尷尬的。

清世祖順治皇帝妃,佟佳氏,都統佟圖賴之女

本姓佟,後改姓佟佳。順治初年入宮,為庶妃。1661年,清世祖福臨駕崩,孝莊文皇后冊立佟佳氏所生玄燁為皇帝,即康熙皇帝。佟佳氏被尊為慈和皇太后。4個月後,體弱多病的皇太后駕崩於北京皇宮,年僅23歲,葬清孝陵,上諡號「孝康章皇后」。康熙、雍正、乾隆累加諡,最終諡號為孝康慈和莊懿恭惠溫穆端靖崇天育聖章皇后。   對佟佳氏的生平,我們所知不多。但可以肯定的是,她的一生是個悲劇。佟佳氏進宮時,正是順治皇帝與董鄂妃愛得死去活來的時候。佟佳氏備受冷落。   佟妃生下了玄燁確有大福,但佟妃福分不夠,順治帝在世時,寵董鄂妃,被冷落,22歲喪夫。兒子當上皇帝,她卻在康熙二年(1663年)因患病,撒手人寰,才24歲(虛歲)。佟妃如果像乾隆帝生母那樣高壽,康熙帝過世時,也才83歲。康熙帝即位後,尊生母佟氏為皇太后。她的娘家,本來是漢軍,康熙帝命入滿洲鑲黃旗,後族抬旗,從此開始。她從此改姓佟佳氏。慈禧太后娘家也緣此而抬旗。


圖為影視劇資料

順治死後的五個月是佟佳氏與兒子感情發展的高潮期,然而短短四個月後,身心備受折磨得佟佳氏就因為重病撒手人寰,時年僅24歲。

孝惠章皇后是順治皇帝的皇后

當她來到紫禁城時,年齡還不到13歲,比玄燁(康熙皇帝)年長12歲。康熙皇帝八歲時,母親佟佳氏病故,玄燁心目中除祖母孝莊文皇后以外,嫡母孝惠章皇后自然更加重要。孝惠章皇后對孝莊文皇后一直懷有很深的感激之情,更加深了她們之間的深厚感情。後來,孝惠章皇后雖然成了皇太后,但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對孝莊文皇后極盡孝敬,以致雍正皇帝即位後,也曾舉出孝惠章皇后的例子來要求諸母妃像她平時對待孝莊文皇后那樣,對待自己的生母孝恭皇太后。孝惠章皇后77歲的一生中,有64年是在皇宮中度過。她雖然身居深宮,但不幹涉朝廷政事。康熙帝奉祖母孝莊文皇后、嫡母孝惠章皇后前往祭謁順治帝陵寢,皇后赫舍裡氏隨行。在清朝歷史上,清帝與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一起謁陵,這是第一次,以後也沒有過,僅此一次。


圖為影視劇資料

這充分表明了他們祖孫三代及婆媳的深厚感情。這反映了他們的和睦相處,讓世人刮目相看。太皇太后孝莊文皇后、皇太后孝惠章皇后和皇后赫舍裡氏她們三代皇后之間的親密和和諧在清朝歷史上也是一個典範。

孝恭仁皇后(康熙皇后、雍正皇帝生母)

孝恭仁皇后烏雅氏,生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滿洲正黃旗人,為護軍參領威武之女。初入宮侍康熙帝,於康熙十七年(1679年)十月三十日生皇四子,即雍正皇帝。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雍正帝即位,德妃晉為皇太后。諸臣為皇太后上徽號,她執意不允。雍正元年(1724年)五月二十二日皇太后病,雍正帝親至永和宮,晝夜侍奉湯藥。二十三日醜刻(深夜一點至三點)孝恭仁皇后崩,終年六十四歲。孝恭仁皇后(1660年—1723年),烏雅氏,滿洲正黃旗人,護軍參領、加封一等公威武之女,康熙帝妃嬪,雍正帝生母。出生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康熙十二年(1673年)入宮,康熙十七年(1678年)生皇四子胤禛,康熙十八年(1679年)晉封為德嬪,康熙二十年(1681年)晉封為德妃。  


圖為影視劇資料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即位後,尊為皇太后,擬上徽號曰仁壽皇太后。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1723年6月25日)崩逝於永和宮,享年六十四歲。同年八月上諡號「孝恭宣惠溫肅定裕贊天承聖仁皇后」,九月與康熙帝合葬景陵,升祔太廟。乾隆、嘉慶累加諡,最終諡號為「孝恭宣惠溫肅定裕慈純欽穆贊天承聖仁皇后」。

孝儀純皇后(乾隆皇后、嘉慶皇帝生母)

在乾隆三十年發生純帝繼皇后斷髮之後,乾隆晉封魏佳氏為皇貴妃,其後一年,被幽禁的皇后烏喇那拉氏去世,皇貴妃魏佳氏已經成為後宮中名分最高的人。   儘管魏佳氏的辦事能力以及待人謙和的態度都令乾隆很滿意,但乾隆卻不打算再立皇后,寧肯讓魏佳氏以皇貴妃的身份管理後宮,也不會把皇后的桂冠賞給她。   在乾隆看來,當年烏喇烏拉那拉氏在以皇貴妃的身份攝六宮事時也是相當小心謹慎的,一旦成為皇后後,會因為「小事」鬧到斷髮的地步,誰會擔保魏佳氏不會成為第二個烏喇那拉氏?作為帝王,他不會想在後宮中再冊立一個同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如果他自己要成為前三殿後六宮的惟一主子,絕不立後。


圖為影視劇資料

  當年乾隆的父親雍正在孝敬憲皇后去世後(雍正九年九月),並未再立皇后,而乾隆的祖父康熙在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於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去世後,在長達33年的歲月裡也未再冊立皇后。更何況當乾隆在三十八年(1773年)秘密立皇十五子永琰為皇太子後,為了不流露出立儲意向,也只能讓永琰的母親魏佳氏繼續保持皇貴妃的身份。

乾隆本想等到乾隆六十年公布皇太子的人選、宣布退位的同時,再冊封魏佳氏為皇后,不料秘密立儲才兩年,魏佳氏竟一命歸天,享年四十九歲。這就使得以皇貴妃的身份攝六宮事長達十一年的魏佳氏,一直到去世也未得到本應得到的皇后名分。   也許是出於一種心靈上的彌補,在魏佳氏去世後乾隆令將皇貴妃魏佳氏的靈柩葬入裕陵地宮。在乾隆看來,這樣做不會引起臣下對立儲的種種猜測,在裕陵的地宮裡已經安葬了三位皇貴妃——慧賢皇貴妃高佳氏、哲憫皇貴妃富察氏、淑嘉皇貴妃金佳氏,而且金佳氏生有的三個兒子都健在。   從乾隆二十年到四十年長達20年的時間裡,無論是在乾隆心中,還是在後宮中,最有影響的當屬魏佳氏。對魏佳氏來說最幸運的是,她在圓明園「天地一家春」生育了皇十五子永琰,正是由於這個兒子被乾隆立為了繼承人——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她才能母以子貴,在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宣布永琰為皇太子之後追封她為皇后。

孝哲毅皇后(同治皇后)

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蒙古正藍旗,修撰、翰林院侍講、封三等承恩公、累官戶部尚書崇綺之女,副都統、前任大學士、軍機大臣賽尚阿之孫女,鄭親王端華之外孫女。   鹹豐四年甲寅七月初一(1854年7月25日)生。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1872年3月11日)冊立為皇后,九月十四(10月15日)子時迎娶,年19歲,比載淳大兩歲。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德宗即位,奉兩宮皇太后命,封為嘉順皇后。   同治帝崩,後對自己前程感到絕望「以寡嫂居中宮不成體統」,又對慈禧專橫、陰毒、暴虐充滿怨恨,收到其父無字書信後吞金屑求死,搶救暫緩,又絕食。光緒元年乙亥二月二十(1875年3月27日)寅刻薨,僅22歲,時距穆宗崩才七十餘日,五月上諡曰孝哲嘉順淑慎賢明憲天彰聖毅皇后。九月,暫安梓宮於隆福寺。五年三月二十六(1879年4月17日),合葬惠陵,升祔太廟。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宣統帝入嗣穆宗,於宣統元年(1909年)四月加上尊諡恭端二字,全諡:孝哲嘉順淑慎賢明恭端憲天彰聖毅皇后。


孝哲毅皇后有一姑,即恭肅皇貴妃,同為同治帝嬪妃

是一種鼓勵 | 喜歡本文,請在頁尾點讚分享哦~

----贊助商廣告


贊助商聯繫: 18673076448 劉經理

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清朝八位最受寵的皇后真實畫像:富察氏最美,慈禧太后最兇
    滿清入關有十位皇帝,每一位都留有畫像,而皇后並不都有畫像。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八位滿清皇后畫像,這些人都是歷代皇帝最寵愛的后妃。順治是入關後第一位皇帝,他一生最愛董鄂妃,關於他們兩人的愛情故事也有很多,甚至有野史稱順治並沒有死,而是為了愛情遁入空門。
  • 清朝最受寵的8位皇后的真實畫像富察氏最美,慈禧太后最兇
    清朝自從滿人入關之後,在位的有十幾位皇后,但不是每一位皇后都留有畫像的,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清朝最受寵的8位皇后的真實畫像。圖為孝獻端敬皇后,董鄂氏,就是順治一生最鍾愛的董鄂妃,死後才被追封為皇后。
  • 葉赫那拉氏在清朝共出了幾位皇后 分別是誰
    葉赫那拉氏在清朝總共出了三個皇后,她們分別為清太祖孝慈高皇后、鹹豐帝的慈禧皇后和光緒帝的隆裕皇后。
  • 清朝最後一位鈕鈷祿氏皇后,真的是慈禧殺死的?
    歷史上,有人把慈禧稱為「野心勃勃的統治者」,而慈安卻被稱為「只會女紅的婦人」,但其實不然。 一 慈安出身高貴,她是滿洲鑲黃旗人。鑲黃旗是清代八旗之一,上三旗之首。清朝歷代的皇室成員都從上三旗中挑選。慈安還是大名鼎鼎的鈕鈷祿氏。鈕鈷祿氏在清代是大姓。在鈕鈷祿氏中一共出現了五位皇后,慈安就是鈕鈷祿氏最後一位的皇后。
  • 清朝歷代皇帝原配是誰,有多少生前當上皇后,誰在位最久
    皇帝的皇后,不一定是他的原配,這是因為在皇帝即位前,他的原配就可能已經去世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清朝歷代皇帝的原配都是誰,其中有多少在生前當上了皇后,又是誰在位最久。努爾哈赤時,清朝尚未建立,所以佟佳氏沒有當過皇后。皇太極建立清朝後,也沒有追尊嫡母為皇后。清太宗皇太極原配鈕祜祿氏:她是滿洲鑲黃旗人,清朝開國元勳弘毅公額亦都之女,為皇太極生下第三子洛博會,可惜夭折。鈕祜祿氏去世時年僅19歲,當時已經與皇太極離婚。
  • 為何孝莊、甄嬛、慈禧通通落榜?看清朝十二正牌皇后的真實背景
    、慈禧老佛爺以及甄嬛的原型孝聖憲皇后。高牆之內的後宮處處充滿了爾虞我詐,然而最充滿爭議的上述三位「女強人」皇后卻並非是當朝皇帝冊封的正牌皇后,她們只是由於「母憑子貴」而被追封的皇后。今天我們就一一分析清朝十二正牌皇后究竟有何實力背景,能夠位列當朝第一皇后。努爾哈赤皇后:孝慈高皇后歷史上曾經有兩位「孝慈高皇后」,分別為朱元璋原配馬皇后,努爾哈赤大妃葉赫那拉·孟古哲哲,二人均有「孝慈高」的美諡,此處不著重進行分析。
  • 慈安皇后是慈禧害的嗎?
    清朝皇室成員是從三旗中挑選出來的。慈安也是著名的鈕鈷祿氏家族。清代,鈕鈷祿氏是一個大姓氏。鈕鈷祿氏家族有五個皇后。慈安是鈕鈷祿氏的最後一位皇后。鹹豐皇帝深愛著慈安的文雅性格。鹹豐皇帝是歷史上著名的淫蕩者。在國難當頭的時候,鹹豐皇帝把四個女人藏在圓明園,過著不道德的生活。而慈安應該是鹹豐皇帝的特產。雖然鹹豐皇帝身邊有很多女人,但慈安應該是他最特別的地方。
  • 清朝9位皇后朝服像:甄嬛霸氣,富察氏、令妃端莊,慈禧驚豔了我
    孝慎成皇后,原名佟佳氏,出生於1790年,1833年6月16日逝世,是道光帝愛新覺羅·旻寧的第二位福晉,也是其登基後的第一任皇后。五、孝欽顯皇后孝欽顯皇后就是慈禧太后,孝欽顯皇后是在鹹豐二年的選秀,也就是文宗繼位後第一次選秀中被選入宮廷成為主位的。慈禧年輕時候的顏值真的很高,這身朝服像驚豔了我!六、孝康章皇后
  • 清朝最悲催的皇后,從未得到皇帝寵愛,逼著她臨睡幹一件事!
    清朝最後一位執政的皇帝是鹹豐。慈禧自皇帝以來一直掌權。這位女士統治了清朝48年。慈禧去世後,清朝沒多久就亡國了。在慈禧垂簾聽政下,光緒皇帝是一位連自己婚姻都無法決定的傀儡皇帝。光緒的婚姻一般都是慈禧親自安排的。
  • 清朝最強家族:誕3位千古聖君,出6位皇后,還生下滿清第一美女
    譬如,《延禧攻略》裡乾隆一生最愛的白月光富察皇后,就是富察氏。《甄嬛傳》裡,甄嬛原名甄玉嬛,後來改名為甄嬛,得寵後,雍正更是賜她滿族貴族姓鈕鈷祿氏,也叫做鈕鈷祿甄嬛。 這八大姓氏裡都出過不少清朝名人,相當於清朝時期最頂尖的八大家族。而他們之中,有這麼一個姓氏最為突出,曾出過6個皇后,還孕育了3位清朝皇帝,還誕生了滿族第一美女。
  • 這位清朝歷史上晉升速度最快的皇后,其光芒卻掩不過慈禧?錯!
    慈安年紀雖輕,份量卻不輕清代皇室對婦德要求很高,尤其是皇后,必須是非常出色的人才能被選上。顯然,德才兼備的慈安,在眾人眼中是最合適的人選。在被冊封為皇后時,雖然年僅16歲,慈安卻展現出她超凡的人品和管理能力。
  • 同治的皇后頂撞慈禧時,為何以「大清門抬進來的皇后」為傲?
    清朝時期有12位皇帝29位皇后,在這29位皇后中,只有4位皇后是從大清門抬進紫禁城的,其他皇后都沒有資格從大清門進宮,而這三位皇后分別是:順治帝的第一任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康熙帝的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同治帝的孝哲毅皇后阿魯特氏、光緒帝的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
  • 清朝鹹豐皇帝放棄讓慈禧殉葬,是為了保證滿洲人控制朝政嗎?
    鹹豐皇帝是清朝歷史上最後一位掌握實權的皇帝,但是他在位期間不僅毫無作為,而且還把清朝拖入了深淵,因為帝位來得太容易,不懂得珍惜,整天沉迷在酒色之中,最後年紀輕輕就丟掉了性命,他當時在臨死的死後也思考過如何殺掉慈禧,為什麼最後卻放棄了呢?
  • 清朝出了6位鈕祜祿氏皇后,她們分別是誰,結局又如何
    其實鈕祜祿氏是滿族八大姓之一,也是滿族最古老的姓氏,據《八旗滿洲氏族通譜》記載:「鈕祜祿,原系地名,因以為姓。其氏族甚繁,散處於長白山、英額及各地方。」鈕祜祿氏家族人丁興旺,在清朝滿洲八旗中各旗均有分布,不單隸屬一旗。
  • 清朝皇后真的都是封號鬥羅?清宮劇都是假的,實際上皇后不屑宮鬥
    而在這些清朝影視劇裡面清宮劇一直佔著大頭,因為劇中各色美女層出不窮,劇情更是跌宕起伏,情節上縱橫捭闔,內容上環環相扣,不知不覺就將人帶入劇情中去。劇中各位妃嬪為了爭奪後位或貴妃位、皇帝的寵愛真是絞盡腦汁、爾虞我詐、不擇手段。
  • 大清後宮第一名門:鈕祜祿氏,清朝29位皇后,這個家族出過5位
    而其中出皇后最多的一個家族非鈕祜祿氏莫屬。 清朝一共有29位皇后,其中有五位是來自於鈕祜祿氏,因此稱這一家族為大清後宮第一家族也是不為過的。下面我們就來一次講述一下這5位皇后。 1.康熙帝的繼後孝昭仁皇后
  • 命運多舛的景陵,在慈禧年間起了一場「無名火」,預示了清朝的結局
    景陵是清朝康熙皇帝的陵寢,康熙被稱為"千古一帝",他的"萬年吉地"自然備受關注;但是人們關注它的原因,還有一點:景陵多次遭到劫難,命運多舛;尤其是慈禧年間一場無名大火,幾乎毀掉了這座園陵;大火的原因是什麼?
  • 同治皇帝的皇后,頂撞慈禧時,為何驕傲地說自己是從大清門進來的
    在明朝叫大明門,到了清朝就成了大清門。現在我們大概能猜到,這一大門對王朝的意義有多麼重大了。以王朝的名字來命名的門,自然是不簡單的。它處於北京的中軸線上,是明清時期的國門,到了民國才改為中華門。這扇大門,一般情況下是不開啟的。就算開啟了,那也只有皇帝皇后、太上皇皇太后這個級別的人才能走。
  • 清朝老照片中後宮嬪妃為何都很醜?那是因為你沒有見過漂亮的
    大家一定都看過很多清朝的宮鬥劇,在電視劇中皇帝後宮佳麗三千,每一個都美得風情萬種,然而大家看到清朝的真實老照片後,才發現清朝後宮嬪妃們的顏值確實是一言難盡,她們不僅沒有電視上的風華絕代,反而還沒有普通的女子好看,很多人還為皇帝感到心酸,哪怕是真龍天子,身邊卻依然沒有佳人陪伴,其實清朝並非沒有漂亮的女子,只不過我們無緣得見而已。
  • 本以為清平樂曹皇后是被宮規害的最慘的人,沒想到慈禧太后也是如此
    最近熱播的宮廷劇《清平樂》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墨守成規的曹皇后。她雖然未出閣前也是一個活潑開朗、能文能武的卓越的女孩子,可入宮為後以後卻好像變了一個人,活動處處受到規矩的限制。不得不說,皇宮這個地方,也許真的很神奇∽